刘备起义不是为了匡扶汉室吗,为何他在汉献帝退位后,却自己当了皇帝?

罗贯中凭一部《三国演义》成了中国古代小说第一人。而三国演义是历经宋代及之后民间传说之集大成。

现在有人又广泛搜集野史,很想再补充之,已经抛出了诸葛亮就是汉献帝的替身或双胞胎兄弟之砖了。

曹丕逼妹夫汉献帝禅让,魏王朝替代了汉朝,孙权建立东吴,眼看要提前南北朝了。刘备做为汉献帝当初血书签字中的一人,理应为匡扶汉室营救汉皇而已任,怎能自己坐上了皇位?

实是诸葛(汉献帝)请求之意日:汝为刘皇叔,汉帝巳被曹贼废除,当初条件就是保全皇族而不能反悔,故皇叔出头伸张正义为要。

两人大肆设计三顾茅庐丶隆中对,既张扬诸葛天下无双之智慧,又显示皇叔仁义无敌之天下。从此,诸葛戴方冠丶坐小车,敌方从无识诸葛。

而野史更认可两人密约中的一条款,在刘备临死前交待;阿斗扶不起,君可自立也!

刘诸几十年风雨同舟,情同手足。阿斗从小叫相父,情同父子。更刘备忠臣赵云丶魏延皆万夫不当之勇。诸葛想到忠于两代,青史已为楷模,何有他念?连忙俯首泣告: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巳。

刘备忙呼阿斗,一手握着阿斗手,一手握着诸葛(汉献帝),口中连叫三声:刘禅丶刘禅丶刘禅!气绝身亡。后事所托,只有诸葛亮最明白啊!

怪不得曹丕连东吴五路攻蜀汉,朝上不见诸葛相,阿斗来到九曲桥,看见诸葛一人在观鱼,阿斗哭泣:外敌五路,相父犹有心情观鱼,我急得找你找了一上午啊!

皇帝,莫急,我早已安排,一一一安居平五路。小皇帝才破涕而笑:父皇说相父乃天下第一大贤人,将来要立武侯寺(这是后话,又有一段故事)。

刘备起义不是为了匡扶汉室吗,为何他在汉献帝退位后,却自己当了皇帝?

刘备一开始并不是起义,恰恰相反,他是依靠镇压黄巾起义军而起家的。此时的刘备的确是在匡扶汉室,这一点毋庸置疑。不管曹操、刘备还是其他人,也不管官阶高低,只要是镇压起义军,都是在替朝廷卖力。此时,还恐怕没有人想着替代汉室自立为帝的。

但是在董卓篡权乱政之后,所有人都清楚汉室已经名存实亡啦。但凡有点野心的人,都在蠢蠢欲动。不管是明抢还是暗夺,都在扩充势力,抢占地盘,作为枭雄的刘备自然也不会甘于寂寞。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了。

但刘备跟他们的套路不一样,由于姓刘而且是刘邦的后裔,不管远近,老祖宗刘邦的雨露均沾。刘备也聪明,一直打着匡扶汉室的幌子到处忽悠。毕竟也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以及一些不安分的人,想借此起事,成就事业。

曹丕称帝后,给了刘备一个借口,籍此也称帝做了皇帝。但除了自己手下那些人,已经占据的地盘,也没有人把他当回事。没有人计较他姓啥,也不管他是益州牧还是蜀汉皇帝,该咋办就咋办。比如江东孙吴,小小的陆逊就没把他当回事,该烧就烧,该燎就燎。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就如你忙活半天,会让别人替你入洞房吗?

刘备不仅不会去匡扶汉室,而且死后还不想把皇位让给别人。

尽管刘备的确说过,如果阿斗不听招呼,就让诸葛亮自己代替的话,但没人会信,也不是刘备的本意。

刘备不是很会看人吗?

阿斗行不行你还不清楚吗?

还用得着让诸葛亮试试看吗?

其实,这无可厚非。这都是国人的习惯传统,子承父业,天经地义。

只是不必过于粉饰就好。

刘备起义不是为了匡扶汉室吗,为何他在汉献帝退位后,却自己当了皇帝?

刘备当上汉中王之后,一直保持着愉悦的心情。刘备在李严的陪同下出来散心,远远地就看见一群武将聚在一起。

刘备心中感觉奇怪,就走了过去。耳中就听着他们在说:“当年主公从张角那里抢了不少黄金,现在主公都当上王了,还不见把黄金分给咱们。”

刘备一听这还了得,就走了过去:“你们都是从哪儿听来的?”武将们道:“大家都这么说。别人都来投奔你,你以为是靠着你的那些‘仁义’,还不是冲着你的黄金来的。”

刘备心道:怪不得我跑到哪里,哪里都收留我呢!

刘备自己又回忆了一下,就想起了曹操单独约他喝酒的事情。刘备想起这件事儿之后,心里立刻把曹操恨得牙根痒痒:怪不得他老是灌我酒呢,原来是想从我嘴里套话啊!说曹操是奸雄,一点都不假!

李严看到刘备的脸色不好,立刻就训斥他们:“张角是黄巾贼,不是黄金贼!整天不好好读书,就知道玩儿什么谐音梗儿!”

武将们辩解道:“有人说主公抢了张角的黄金,才有钱财招兵买马起义的。”刘备一听更晕了,这怎么又冒出来刘备起义的事儿了?

刘备跟看着这帮没文化的武将,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只好对他们说:“那不是‘起义‘这两个字,而是‘起意’两个字。当初我‘起意’就是为了匡扶汉室。懂了吗?”

武将们听完后都点头表示懂了,刘备看到之后心满意足的走了。刚走了没有几步,就听到背后传来:“起意,见财起意。这不还是抢了张角的黄金了嘛!”

刘备心道:这还越解释越坐实了!扭头气哼哼地就走了。李严对着那帮武将大声地吼道:“看你们把主公给气的,以后谁要再说谐音梗儿扣钱!”

李严把这件事儿压下之后,刘备的心情又痛快了好几天。

刘备决定出去散散心,刚一出门就看见那帮武将冲他奔了过来,后面还跟着一大群文臣。

把刘备吓坏了,心道:黄金那事儿不是已经摆平了嘛!扭头就往回跑,还没跑几步就被他们给追上了。

那帮文臣武将把刘备团团围住,气喘吁吁地对刘备说:“大事不好啦,曹丕当皇帝了!”

自打孙权问他要荆州,大臣们问他要黄金,刘备都被限制高消费了,还不让他随意踏出蜀国一步。

只要不是黄金的事儿,其它什么事儿都不重要。刘备一听原来是曹丕当皇帝了,悬着的心立刻放了下来。

刘备问道:“天子现在怎么样啦?”大臣们回道:“天子被封为山阳公,现在自己的封地里,还是使用汉朝的正朔。”

刘备对大臣们说:“既然如此,曹丕愿意当皇帝,就让他当去。反正咱们也不听他的!”大臣们一听就急了:“曹丕可不是篡汉啊,是天子把位子禅让给他的。现在已经没有汉室了!”

刘备道:“天子不是在自己的封地还使用汉室的正朔嘛!怎么能说没有汉室啦?”

大臣们听了赶紧回道:“天子禅让给曹丕,就和舜禹那时一样。汉朝的天命就转到了曹丕身上了,所以也就没有汉室了!”

刘备听完好象没有什么反应,大臣们立刻都急了:“咱们出去做事,都是用的‘匡扶汉室’这个名义。没有了汉室,咱们以后还怎么做事?”

反正只要不是向刘备要黄金,刘备就一切都不上心:“天子又没有被曹丕害死,我又能有什么办法?”说完刘备扭头就走了,剩下那帮大臣们在那儿继续探讨。

第二天一大早那帮大臣们都跑来了,一起对刘备说:“主公大事不好啦!曹丕把天子给害死了,曹丕篡汉啦!”

刘备听了大臣们的汇报:“噫!天子死矣。”大臣们看着刘备有点儿发愣,心里想着是不是应该哭两声啊?

刘备看着那帮发愣的大臣们,大声呵斥着:“都还愣着干嘛,还不赶快给天子发丧!”

大臣们一看都由衷的佩服:果然是主公,做大事就不要太拘泥这点小细节。于是大臣们赶紧出去准备,随后刘备亲自主持给汉献帝发丧。

给汉献帝发完丧之后,刘备就整天在那儿哭“天子没有啦,天子没有啦!”

刘备边哭边往门外瞧,就看见许靖、糜竺、诸葛亮等一干众臣向他走来:“主公,您不是汉室宗亲嘛!”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刘备起义不是为了匡扶汉室吗,为何他在汉献帝退位后,却自己当了皇帝?

刘备起义的初衷是赶走董卓、匡扶汉室!

皇帝信了,董卓信了,关羽张飞信了,天下人都信了,可是曹操不信!

董卓被几人联合赶走了!

曹操请刘备喝酒,直接表达不信!

刘备暗道:“老曹太小气,不信我也就罢了,青梅酒也不见给多一口喝!不能跟着这么小气的人混!”

于是,大耳哥拉着人就跑了!

南征北战N多年,大耳哥终于借来荆州,也算是事业有成!

献帝退位后刘备称帝,因为汉室最大的一股军事力量在他手里。

江湖传言,很多人不服大耳哥是皇室正统!

刘备:“谁不服?”

诸葛亮:“主公,刘表、刘璋不服!”

刘备疑惑:“不会吧?都姓刘,都是本家的大哥!”

关羽、张飞表示很生气:“大哥,我们才是亲生的三兄弟!”

刀光剑影…………

于是,大耳哥顺利收编了汉室南部的军事力量!

张飞性子急躁:“大哥,还有一个人不服!”

刘备大怒:“是谁?!”

诸葛亮摇着扇子:“曹操!”

刘备一听,忙捋了捋胡子:“呃……原来是老曹啊,当年他还和我一起喝过酒呢!他当时夸我是天下英雄……不好下手吧?”

关羽毕竟受过老曹恩惠,忙站出来:“大哥,不能打他呀,老曹老了,快嗝屁了!”

于是,大家一致决定等老曹嗝屁!

在称帝前,刘备已是汉中王!为了公仇私怨,他不得不称帝!

天有不测风云!

刘备做汉中王的时候,关羽一个不小心居然被碧眼儿孙权干翻了!

刘备痛哭:“云长啊,我要为你报仇!”

张飞在一旁抹泪,心中万分感动:“我和大哥、飞哥果然是亲兄弟啊!难道真是同父异母的,回家后一定要烧香问问妈妈…”

于是,几十万大军直扑东吴!

留下诸葛亮,一个人在蜀中风中凌乱:“主公,你姓刘他姓关啊………”

第二年,刘备一败再败,灰溜溜回来了。

诸葛亮见少了一个人,问:“主公,张飞呢?”

刘备流泪:“黑子担心云长一个人在那边寂寞,跟着去了………”

诸葛亮:“呃………主公节哀!”

赵云在一旁掰指头,神算中:“主公的兄弟原来很多的,现在还剩几个……”

最后,赵云惊奇地发现答案是:零!

其实,刘备是安于做蜀中王的,不愿称帝!

公元221年,刘备听说好朋友曹操的儿子曹丕要称帝,好朋友孙老虎的弟弟碧眼儿也要称帝!心中十分犹豫……

诸葛亮劝道:“主公,不服的都嗝屁了。何况,算起来从打董卓开始,你还是曹丕孙权的长辈,还是认了吧!”

赵云心中不忍,也劝说:“主公,关大哥张大哥肯定是希望你当皇帝的,你不当,他们俩泉下有知肯定会气活过来的!”

刘备一惊,当即决定称帝!

公元221年,关羽死后第三年,张飞和曹操死后第二年,刘备称帝。两年后,据传其因思念各位亲兄弟,病逝。

刘备起义不是为了匡扶汉室吗,为何他在汉献帝退位后,却自己当了皇帝?

了解汉史应当读懂《三国志》而非《三国演义》。当司马光也未必公允。文字无私,并非学者无私。

刘备起义不是为了匡扶汉室吗,为何他在汉献帝退位后,却自己当了皇帝?

刘备起兵并不是什么起义!而是应东汉政府的征召自募兵马,征讨黄巾军。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军阀势力不断增强,东汉政府失去了地方的有效管辖,东汉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经过多年的征战,刘备在诸葛亮和关、张等文臣、武将的辅佐下成就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功业。这时,刘备进位“汉中王”,但政治上仍宣称忠于汉室。曹操病亡后,其子曹丕迫使汉献帝刘胁退位,自立为帝,建国号“魏”,东汉灭亡。

刘备在起兵时,就宣称自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按辈份是汉献帝刘胁的叔辈,世人皆称之为“刘皇叔”。曹丕篡汉后刘备称帝,国号仍为“汉”,只是历史上为了区分“汉”政权,称之为“蜀汉”或是“蜀”。

在刘备看来,他的称帝是重建汉朝,是延续“大汉”的江山社稷。以他汉室宗亲的身份,这正是匡扶汉室的正义之举。当然,刘备内心的想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