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武松和鲁智深联合起来能打败卢俊义吗?
别说林冲、武松、鲁智深联合起来,就是这三人中的任何一人,都有能力在二十回合之内战胜卢俊义。
果真如此吗?卢俊义不是活捉了江湖第一好汉史文恭,以证明他就是《水浒传》武功第一人吗?怎么会在林冲、武松、鲁智深面前走不上二十个回合呢?
谁说卢俊义是《水浒传》武功第一人卢俊义是在宋江、吴用与大名府大圆法主喝茶闲聊时暗出场的。当时,梁山还在给晁天王做法事,宋江、吴用问起北京的风土人物,大圆和尚提了一句,头领如何不知河北玉麒麟?经此一提,宋江、吴用“猛然省起”,说我们都还没老,就这么忘事。于是,宋江如数家珍的说了一番卢俊义。对于卢俊义的武艺,宋江是这样评价的:
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
宋江的这句话,大概就成了卢俊义武功天下第一的主要依据,续书《征四寇》肯定是以宋江这句话无限脑补,神化了卢俊义的武功。若以续书而论,卢俊义不是“水浒传”第一武功高手,也是梁山武功第一人。
此后的评书、电视剧(主要是新版水浒传)更是吹嘘得厉害,进一步脑补,说卢俊义是周侗的大徒弟,武功肯定要高于史文恭、林冲这两个师弟。幸亏这些戏说没有把岳飞弄进“水浒传”,否则,岳元帅也是打不过这几个师兄的。
我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写到了史文恭的事情,此人就是一个汉奸。岳飞抗金,他的师父却培养了一个金国人的汉奸,这个玩笑可有点开大了。
当然,我不是说评书有意黑周侗,更不可能黑岳飞,纯属误伤友军而已。为何会误伤友军呢?是因为谁也没有注意到史文恭竟然是汉奸,只顾讲得快活。
续书更加无聊,恶意反转《水浒传》,颠覆施耐庵的原著精神,硬是把卢俊义神化了。这样一个有着十分明确的抗金寓意的人物,被简约为一个赳赳武夫,还愚蠢的被水银毒死了。续书作者污蔑抗金英雄,罪莫大焉。
宋江所言,其实并不是说的卢俊义武艺如何如何高,而是以“棍棒”来隐喻“替天行道”这个主题。这个寓意与祝家庄的栾廷玉一样,十分的隐蔽。栾廷玉的“铁棒”其实就是“天棓”,施耐庵以天棓星隐写了明朝的一段历史。究竟是何隐喻,我也写过很多有关栾廷玉的文章,此处不多说了。
卢俊义“棍棒”更深的隐喻,在此也不剧透,只讲他的武功如何。
这两人在武艺方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栾廷玉绰号“铁棒”,但却从来就没有用过这件兵器。卢俊义是“棍棒天下无对”,同样没有使用过棍棒。这两件兵器其实都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用来隐喻《水浒传》主题的。
既然如此,那卢俊义还会什么武功呢?
卢俊义武功很难排进梁山前二十名有朋友说,除了宋江赞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对”而外,后来还有一首《满庭芳》词为证。这首词大赞卢员外,简直就把他写成了天人,写到武功时,是这样说的:惯使一条棍棒,护身龙绝技无伦。
关于《水浒传》中的赞诗,历来都有争议,袁无涯就认为这些“致语”都不是施耐庵写的,因而,全部削去。这个问题此处没有必要在此纠结,我只举书中另外一条致语,看看这些赞诗靠不靠谱。这条致语是赞打虎将李忠的那首七言诗,是这样写的:
头尖骨脸似蛇形,枪棒林中独擅名。打虎将军心胆大,李忠祖是霸陵生。
枪棒林中独擅名,你叫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情何以堪?以“致语”的说法,林冲的枪、棒都要退居次席,卢俊义又算那颗葱呢?
林冲不仅是货真价实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更是实打实打出来的枪棒功夫。林冲上阵惯用丈八蛇矛,这件兵器就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又叫它做丈八长枪。林冲惯用长枪,而且,《水浒传》中唯一的货真价实的棍棒较量,就是林冲棒打洪教头。这就说明,林冲的棍棒才是真正的“天下无对”。
林冲都不敢号称“枪棒林中独擅名”,谁那么大胆,竟然封李忠为枪棒冠军?因而,《满庭芳》赞卢俊义,大有搞笑的嫌疑,也是为后来的续书神化卢俊义的武功做铺垫。然而,续书也把卢俊义写歪了,《征四寇》中何曾见卢副用过棍棒呢?
武松的功夫是硬功夫,在十八般武艺中,属于“白打”,即赤手空拳的搏斗。能证明武松徒手格斗,拳脚第一的便有两场战斗,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武松都是凭借“玉环步”、“鸳鸯脚”三招之内制服对手。武松《水浒传》中“拳脚天下无对”无可争议。
鲁智深更不用说了,天生神力不输武松,一条六十二斤重的水磨禅杖与呼延灼这样的五虎将打成平手,与杨志、史进两大骠骑将不分输赢,卢员外岂是花和尚的对手?
梁山五虎将、八骠骑、十大步军头领,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大多数人拥有一件堪称“天下无对”的兵器。除了这些一流超一流的战将外,还有扈三娘、项充、李衮等等梁山好汉以兵器而可以“天下无对”。
“天下无对”在梁山而言,简直太稀松平常,好汉们各怀绝技,这才是英雄大聚义。更重要的是,这些好汉的“天下无对”也是凭实战打出来的,卢俊义的“天下无对”跟谁较量过呢?别说卢俊义上山迟,董平、张清更迟,他们的双枪、飞石,哪一样不是“天下无对”?
有如此多的经过实战检验的“天下无对”,难道还比不了放空炮的“棍棒天下无对”?所以,我说卢俊义武功排不进梁山前二十名,恐怕还真有点保守了。
如此,卢俊义跟林冲、武松、鲁智深打,能走二十回合吗?
按照《水浒传》的写法,卢俊义原本是步下战将,假如与武松比拳脚,恐怕也就是三回合的事情。
即便是按照题主说的,林冲、武松、鲁智深一起上,卢俊义被虐成何等模样,真的是不可想象了。
卢俊义的朴刀功夫如何呢《水浒传》武将的武功,都是凭实战打出来的,谁都不例外。所以,大家评价梁山好汉的武功,就得搬出书中的战斗,数数谁与谁打了多少个回合,胜负情况如何。卢俊义数得着吗?
恐怕会有人搬出梁山口大战梁山十员头领来说事,证明卢员外的朴刀功夫天下第一。朴刀都把梁山最能打的步将们杀得满山跑,难道棍棒技术不是更强大吗?
这样讲也是可以的,但是,这场战斗的战况如何呢?
卢俊义出发时,带着一条棍棒,貌似很能用棍棒打架。李固也提了一条杆棒,跟随在卢员外身边。到了梁山口,卢员外却拿出一条朴刀,舍弃自己的棍棒,把李固的杆棒拿过来做刀把。
朴刀有很多种,也是一件兵器,梁山好汉有很多人用的就是朴刀。而且,施耐庵写了好几场朴刀大战,都十分的精彩。但是,卢俊义的这条朴刀,恐怕就是一件打擦边球的兵器了。说白了,卢员外的这把朴刀,更接近居家必备的柴刀。
古代对兵器也是很限制的,民间为了防身,便把柴刀做防身武器,带条棍棒随时装配成一把长柄朴刀。带柴刀出门,总不是私携兵器吧。
电视剧中,导演让宋江扛着一把大刀片,这就是外行了。宋江这么明目张胆的扛着兵器,别说不方便,出门恐怕就被当强贼捉了。
所以,“卢俊义取出朴刀,装在杆棒上,三个丫儿扣牢了”,这就是一件兵器了。
梁山早就知道卢俊义必来,安排了李逵、鲁智深、武松、朱仝、雷横、刘唐、李应、穆弘等十个头领与卢俊义交锋。说是交锋,其实是戏耍卢俊义,只打三个回合便走。卢俊义满山追赶,累得一身臭汗,却根本都没碰到梁山好汉一根汗毛。
无需再论林冲、武松、鲁智深三人联手打卢俊义,梁山口这场“躲猫猫”的游戏已经证明了一切。
在这场战斗中,刘唐、朱仝、雷横、穆弘使的都是朴刀,卢俊义占到便宜了?因而,卢员外的朴刀技术恐怕也是三脚猫吧。
梁山之上,谁的朴刀最厉害?林冲、杨志是也。这两人在梁山下大斗朴刀,总共五十回合不分输赢。施耐庵设计武将单挑,以五十回合为上限,没有分出胜败,就等于两人实力相当。
这是梁山好汉中最高水平的一场朴刀大战,杨志自称五侯杨令公之孙,刀术是家传。林冲能与杨志斗朴刀打平,以如此实力,真的斗起朴刀来,卢俊义根本就不是对手。
武松持械打斗的功夫要弱于自己的绝学,但也不是好惹的,一对雪花镔铁戒刀就是武松后来的常规兵器。而且,夜走蜈蚣岭,武松祭刀杀了飞天蜈蚣王道人。卢俊义跟谁真正的斗过朴刀?
鲁智深倒是没有用过朴刀,甚至连刀都没用过。但是,五台山市井的铁匠铺中,花和尚是定制了一把戒刀的。鲁智深是军官出身,做和尚之前,肯定不是用的水磨禅杖做兵器,刀或者枪都有可能是鲁提辖的杀敌利器。真的要与卢俊义比朴刀,恐怕也是稳赢不输的。
如此贬损卢俊义,难道我真的跟员外有仇吗?而且,活捉史文恭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总是一场真打吧。
宋江为何要请卢俊义上山活捉史文恭,其实并不是新版“水浒传”说的那样,史文恭不是对手,哀求师兄放他一马。卢俊义一条大枪神出鬼没,大义凛然,武功超群,凭硬本事擒获了自己的师弟。
这版“水浒传”按照评书的套路“演义”,哪有多少《水浒传》的味道?施耐庵写卢俊义活捉史文恭,两人并未动手,书中写道:
史文恭疑是神兵,勒马便回,东西南北,四边都是晁盖阴魂缠住。史文恭再回旧路,却撞着“浪子”燕青,又转过“玉麒麟”卢俊义来,喝一声: “强贼,待走那里去!”腿股上只一朴刀,搠下马来,便把绳索绑了,解投曾头市来。
被史文恭疑为神兵的,是公孙胜在做法。吴用用计,摧毁了曾头市的防御,史文恭早就“八分惧怯”,寨破之日,心胆俱裂。此时,公孙胜做法,将他赶到卢俊义设伏之处。晁天王显圣,等于彻底解除了史文恭的武装,卢俊义只是捡了条死鱼,那需要什么武功?梁山恐怕有一百人能如此活捉史文恭。
既然梁山有一百人能如卢俊义捡死鱼般的活捉史文恭,那么,宋江为何煞费苦心的请卢俊义上山呢?
对此,我首先要说,宋江是“请”卢俊义上山吗?梁山口的戏耍、恐吓、活捉,其实说的是宋江、吴用在“驯服”卢俊义。为何要驯服卢俊义呢?因为,他是一匹神仙坐骑——玉麒麟。
整个曾头市的故事,隐写的是梁山好汉抗金,史文恭就是一个金国的汉奸。这个汉奸骑着金国王子的坐骑照夜玉狮子,是为后文梁山好汉与灭掉北宋的“金二”王子一负一胜的两次交锋。晁天王输了,宋江却赢了。宋江之所以赢了,是因为他驯服了“玉麒麟”。
曾头市的故事与鲁达的故事中,隐藏着“宋金海上之盟”的历史,施耐庵简直就是在写实。
引发梁山两次对曾头市的作战,都是“马”,一次盗马,一次买马。段景住是涿州人,在枪杆岭盗得了照夜玉狮子,这两个地方都是当时的辽国属地。这段故事,说的就是金毛犬做了“家贼”,也证明当时的金国已经执行“宋金海上之盟”,“金二”王子基本上灭掉了辽国,所以,他的坐骑才出现在了辽国的领地。
历史上有一个辽国汉人叫马植(一匹马),秘密致书北宋,透露辽国国力已经十分孱弱,内部矛盾重重,北宋应当乘此机会与金国结盟,夹击辽国,实现“复燕”大计。马植不就是一个“家贼”吗?
宋徽宗采纳马植的“平辽策”,于重和元年(1118年)以马政(又一匹马)为正使,以买马(再一匹马)为名,从登州取海道到达金国。不久,就签订了“宋金海上之盟”。这个盟约是导致北宋迅速灭亡的亡国之约,曾头市与青州、凌州的盟友关系,便是很明确的寓意了。
施耐庵借梁山好汉的故事,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评述。
除了段景住盗马、买马引发两次对曾头市的作战外,书中还以踢雪乌骓、照夜玉狮子、玉麒麟这三匹名马来隐喻这段北宋的亡国历史。踢雪乌骓是宋徽宗所赐,而灭掉北宋的正是照夜玉狮子的主人斡离不。
晁天王第一次“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呼延灼奉命出征,也跟随晁盖前去夜袭,结果,晁天王大败亏输。这是林冲分一半兵马做接应,专门突出呼延灼的寓意所在。作为宋徽宗钦命的大将,呼延灼竟然在攻打曾头市的战斗中束手无策,踢雪乌骓哪能干的、得过照夜玉狮子?
宋江驯服玉麒麟,这可是一匹神仙坐骑,梁山好汉都是上应天星的“神仙”,当然能够制服玉麒麟了,玉麒麟制服一匹凡马,岂不是手到擒来?卢俊义果然手到擒来,活捉了史文恭。
宋江得到了玉麒麟,再一次“替天行道,保境安民”,赢得了一场局部战争的胜利,保了一方百姓的平安——“晁、宋二头领一同替天行道”,最主要的就是各自攻打了北宋的曾头市,这个被金国人占领的北宋集市。这也是晁天王曾头市显圣的原因所在。
所以,宋江驯服“玉麒麟”,必定要活捉照夜玉狮子。这件事与晁天王报仇无关,与梁山寨主的归属无关,更与卢俊义的武功高低无关。
卢俊义是梁山抗金的线索式的人物,更是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一大象征。麒麟在天,罡风凛凛。因而,卢俊义上应天罡星,这个星煞就是排在三十六天罡的第二位。
因而,我不赞同卢俊义的武艺高,并非要诋毁这样一个抗金大英雄,而是要读出《水浒传》深刻的寓意,彰显这部伟大著作的家国情怀。同时,也不希望林冲、鲁智深、武松依仗武力与玉麒麟作对,他们打不到一块去,反倒是携手并肩,在边上一刀一枪的搏杀,尽忠报国,替天行道。
林冲、武松和鲁智深联合起来能打败卢俊义吗?
首先亮出我的观点:林冲、武松和鲁智深联合起来肯定能打败卢俊义。而且可以说林冲、武松和鲁智深任意两个人联合起来都可以打败卢俊义!
1、林冲的武艺。“马上林冲”,说的就是马战方面,林冲是一流高手。林冲在上梁山之前,就是赫赫有名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江湖上好汉听闻林冲的名字都觉得如雷贯耳,对林冲十分仰慕。比如林冲刺配沧州,特意到柴进庄上拜谒柴进,柴进听说眼前这个刺配囚犯就是鼎鼎大名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以他这么尊贵地位的人,居然当即先对林冲行跪拜大礼,这是柴进完全发自内心的仰慕,有点像现在的粉丝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偶像。足见林冲的实力的确非同一般。林冲上了梁山之后,成为梁山对外作战的先锋,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对外作战都是林冲冲锋在前,林冲可以说是梁山对外作战的主要战将,几乎很少遇到能一对一战胜林冲的人。
2、武松的武艺。武松是作者施耐庵最为倾注感情的一个主要人物,一百二十回目中,写武松的回目就有十个。武松相貌魁伟、肌肉发达、身材健壮,相当于现在一米八五以上的块头。武松天生神力,他在景阳冈偶遇猛虎,居然能赤手空拳打赢老虎,直接揪住老虎顶皮,把老虎脑袋按在地上,一顿拳脚活活把老虎打死;武松还能把一块三五百斤的石头向空中抛起一丈来高,再轻轻接住,众人惊为天人。武松还有精湛的武艺和强悍的实战能力,不管遇到多强的对手,武松都能够从容应对,以自己的实力和机智取得绝对优势。比如武松对战蒋门神这个身高体重的大块头,蒋门神还是相扑高手,但在武松的手里,几乎就是一个照面就被武松踢翻在地,轻松被武松制服。
3、鲁智深的武艺。鲁智深出身军旅,是在军队中立下赫赫军功的实力战将。早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时,鲁智深就凭着军功做到了关西五路廉访使。鲁智深的特点是身材壮硕,块头特别大,身高估计也在一米八五以上,只不过,他的腰围比武松要粗得多,他是个身材壮硕的胖大和尚。力量在书中应该是最大的,三拳就把“镇关西”郑屠活活给打死了。要知道,郑屠是杀猪的屠夫,身材也算比较健壮、肥大,力气应该也不小。鲁智深最令人恐怖的是,在大相国寺居然把一株杨柳硬生生给拔起来。鲁智深在五台山做和尚,和寺里众位僧人起了冲突,一人把整个寺庙的和尚打得稀里哗啦。后来遇到杨志等一流高手,鲁智深都从未输过,以鲁智深的战斗力,也是十分可怖的人物。
4、卢俊义的武艺。“玉麒麟”卢俊义算是公认的武艺天下第一的人物了。当晁盖在曾头市中毒箭身亡后,宋江对梁山深为忧虑,只因梁山上没有一个足以震慑天下的实力强悍的战将,林冲虽然武艺出众,但在对外作战中也总能遇到和他实力相当的对手,梁山上没有一个战将能在所有敌手面前占据绝对化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宋江和吴用想到了河北大名府名震天下的“玉麒麟”卢俊义。卢俊义被称为“河北三绝”,说的就是他的武艺中冠绝天下的“枪”、“棒”、“拳”。作为习武之人,枪、棒、拳之中有任何一项武艺能被人称为天下第一,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可见卢俊义的武艺高到了令人可怕的地步。所以史文恭这样的高手在他手里一招就被制服了。
综上所述,林冲、武松、鲁智深是除了卢俊义之外,三位实力最为强悍的高手,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应对任何高手,他们之中任意两个人联合起来就可以打败卢俊义,如果三人联合起来,打败卢俊义更是毫无悬念的事情。
林冲、武松和鲁智深联合起来能打败卢俊义吗?
这问题,问的不咋地!
林冲、武松、鲁智深,这三人,随便一人,和卢俊义单挑,卢俊义都得败下阵来!
因为,这河北玉麒麟卢俊义有勇无谋,好坏不分,善恶不识,情商不够,智商更是欠缺。被骗上梁山前,是一根筋,到梁山后,变成两头堵了!
梁山一百单八将,他做了二把交椅,其实,是宋江故意找个好操控的外来人,替他打下手。若是,论真本领,这一百单八将,能打过卢俊义的,不下10人!
先说说,都有谁,可以秒杀卢俊义。
1,小李广花荣,不管马上步下,挽弓搭箭,根本不用一回合,秒杀卢俊义。
2,没羽箭张清,几颗飞石,就可以搞定。
3,入云龙公孙胜,仗剑批发,一招拿下不解释。
4,混江龙李俊,已经在船上实验过了,卢员外喝的酒足饭饱。
5,轰天雷凌震,一个大炮仗完事。
6,母夜叉孙二娘,只需一碗蒙汗药。
等等,其他的,大刀关胜、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等五虎上将,都不会次于他!
书中明说,金剑先生李助,有剑术,卢俊义抵挡不住!还有方腊手下的邓元觉等,祝家庄五虎,也不会次于卢俊义。
至于,行者武松,机智勇敢,武艺精湛,江湖经验丰富。喝点小酒,叫景阳冈上的吊睛白额大虫,都赤手空拳打死,比起书呆子般的卢员外,拿下那是小菜一碟。
鲁智深,提辖军官出身,力大无穷。倒拔垂杨柳都可以,拔一百来斤的卢员外,不费事。
至于林冲,号称豹子头,可见其勇猛程度,又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可见其武功技术万中无一!又有技术,又有勇敢力量,那吃饱喝足养尊处优的卢员外,尚能战否?!应该是豹子头秒杀玉麒麟!
林冲、武松和鲁智深联合起来能打败卢俊义吗?
卢俊义是河北三绝,须不是全中国三绝,他自己够作大了,你还要帮他吹破天!
卢大员外是北京城里富豪,因生得相貌堂堂,目光炯炯,眉分八彩,身高九尺如银,故称“玉麒麟”,是河北三绝(枪、棒、拳)。卢俊义的声名远播是以他的富为前提的,比如说打柴出身的拚命三郎石秀未遇杨雄之前,基本就藉藉无名。
卢俊义虽富却不贵,他跟宋江一样都想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他被轻易骗上梁山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作大。
吴用去骗卢俊义为什么单带李逵下山,就是李逵相貌丑陋且做道童打扮,不伦不类,十分引人注目,他算卦卦金又要一两银子,所以哄动的人都跟着看,卢俊义就着了道,让人去请(反正有的是钱,不在乎一两银子)。
卢俊义就信了吴用的胡说,撇了海阔家业,去虎穴龙潭做买卖,到了梁山附近,店小二好意告诉山上有个宋公明大王。那卢俊义就向小二哥讨了四个竹竿,取出四面白绢旗(早有准备),每面栲栳大小几个字,写道:慷慨北京卢俊义,远驮货物离乡地,一心只要捉强人,那时方显男儿志!
看,卢俊义就是想施展他的本领,建功立业,吴用的卦只是个引子,根源在他自身。且一味作大,在梁山众多豪杰前夸海口要捉强人。结果自己被捉了!
再说林冲,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那也是好本领,真功夫。“马上林冲,马下武松",单打独斗,林冲绝不逊于卢俊义,只能说棋逢对手。
胖大和尚鲁智深,天生神力能倒拔垂杨柳,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抡圆了,也是威力无比,且鲁提辖本是武官出身。
武松更不用说了,金圣叹评武松为天人者,有①鲁达之阔,②林冲之毒,③杨志之正,④柴进之良,⑤阮七之快,⑥李逵之真,⑦吴用之捷,⑧花荣之雅,⑨卢俊义之大,⑩石秀之警。
武松在遇敌手时,他的“阮七之快,吴用之捷,石秀之警”,都会表现出来,武松最是精细谨慎,所以很少失手,卢俊义作大,自以为是的性格要是遇到武松,不知什么时候就着了武松的道!
这哥仨,单挑,卢俊义取胜的把握都不大,还用联手?
林冲、武松和鲁智深联合起来能打败卢俊义吗?
卢俊义没有这么厉害。事实上,林冲和他功夫相仿。
卢俊义“棍棒天下第一”,但他却不是水浒中的吕布,吕布虽然是三国第一将,但是并不比关张赵马黄高出多少,屡屡同对手大战数十合,乃至百余合而不分胜负(记得有一场战张飞就有一百合);卢俊义是施公刻意塑造出的鹤立鸡群的人物,很难见到他和某某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的情景,巨牛逼的人物往往三二十合内莫名其妙地就被他K了或擒了。一合擒了史文恭着实令人觉得恐怖。不过当时由于史文恭被晁盖的魂灵逼迫,还有打了那么长时间的仗,有点猝不及防。
林冲和卢俊义两个人同一个师傅教的,两个人功夫相仿,况且林冲是遇强则强的人物。用不着武松鲁智深帮忙,有林冲一人就够了。马下武松马上林冲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林冲、武松和鲁智深联合起来能打败卢俊义吗?
卢俊义自从出场以来,就是自带光环的,这种光环是作者直接赋予的,让人看不出出处,甚至有点莫名其妙。
首先说一下卢俊义,他是被人惦记上的,当时史文恭杀了晁盖,宋江整天哭哭啼啼要给晁盖报仇,但是准备不够,就先请了一个大名府大圆和尚来给晁盖做法事,聊起大名府时,大圆和尚就说起了卢俊义。宋江吴用一听,十分高兴,特别是宋江,说这个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双,只要他来了连官府都不用怕了。
这里就比较奇怪了,这个卢俊义是大名府首屈一指的富户,这点不假,可是一个大户怎么就能让官府畏惧呢。然后再来说一下他的棍棒无双设定,一个养尊处优的富户,就算天赋异禀,修行一身好武艺,但是他不怎么在江湖上走动,这名声怎么来的呢?难道是有很多江湖好汉去找他厮打吗。总之,他的名声来的有点莫名其妙。
当卢俊义真正露面时,的确是一条好汉子,跟梁山上其他厉害好汉又有不同,比如说林冲、鲁智深、武松这几个人,写他们都是八尺大汉,而卢俊义又不一样,说他是九尺大汉,这样比那些好汉又高出一尺来,这样出众的长相比起别人,的确更有冲击力。而卢俊义对自己的武力也是十分有信心,他曾经说过要凭借一根棍棒荡平梁山。不得不说,且不说他能不能实现这波操作,单单这份豪情壮志就让人目瞪口呆。一个人再能打也不能去打一堆的好汉啊。
后来为了引卢俊义上山,派了许多高手跟卢俊义假斗,边打边退,引卢俊义一步步掉入陷阱。卢俊义也的确有两下子,表现出不俗的战绩来。他有个长处,就是面临多人围攻丝毫不胆怯。这一点,在后面征辽的时候,一人独战耶律四子而不落下风,表现得格外突出,他也因此一战封神。
却说那卢俊义都得是哪四子呢,原来是耶律宗云、宗霖、宗电、宗雷四人,他们是辽国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四个孩儿。这四个人虽然有跟梁山关胜、呼延灼、徐宁、索超四人厮杀的经历,但是并不能过高估计。开始是宗云一人对战关胜,后来打不过五合,宗霖就过去帮忙,其实也就是说一个宗云根本不是关胜五合之敌,水平很一般,不过呢,这是两军对敌,不是比武较艺,梁山这边人多着呢,没必要以一敌二,于是呼延灼上去了。对方一看,另外两个兄弟也赶紧过去了,梁山这边徐宁索超这才跟上。四对人马虽然斗了一阵子,但实际上四个小将远不是他们四个对手,只不过梁山人马多,闲着也是闲着,就一块上呗。另外一方面,辽国厉害人物出场时,比如说阿里奇、耶律国珍、耶律国宝等等,都会说他们是辽国上将,有万夫不当之勇,而耶律四子,则只说是小将。他们的实力,其实也就跟梁山小彪将里的人差不多,还不是那种厉害的小彪将。
这样一看,卢俊义一打四固然神勇,实际上也不是多么厉害的战绩。不过卢俊义棍棒无双的实力却是是有的,他单挑实力确实是天下无敌的。
而这时候出现了三个狠人,那就是林冲、鲁智深和武松,抛开那种飞石类的对手,比如张清那样的,他们三人与人厮打还没有败过。而武松和鲁智深两个更是天生神力类型的选手,像武松有过徒手杀虎的表现,而鲁智深则有倒拔垂杨柳的壮举。他们三个人如果跟卢俊义打,卢俊义肯定讨不了好处。
首先武松有过多次步兵斩骑将的壮举,估计是他打过老虎的缘故,对动物有着天生的克制,所以高头大马在他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所以武松可以对付卢俊义战马,战马一失,卢俊义实力必定打折扣。
而林冲和鲁智深呢,他两个招式纯熟,个个有万夫不当之勇,卢俊义虽然厉害,但双拳难敌四手,卢俊义怎么打也是打不过的。
实际上,林冲、鲁智深、武松这三人任意出两个,卢俊义都是对付不了的。毕竟《水浒传》不是现在的武侠玄幻,可以飞天遁地,凌空攻击,还有内力护体。水浒的武功体系还是十分接近今天的实战散打的,无非就是力气夸张了几倍而已。这种情况下,卢俊义再厉害,也打不过三个实力仅次于他的好汉的联手攻击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