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神机军师朱武排名地煞第一名?那么他是真的被吴用打压了吗?

神机军师朱武是一个不文不武,不善智谋,不通阵法的“二把刀”,若论才能、功劳排名,位居地煞第一名都是抬举他了,根本就不存在被吴用打压而屈居地煞。朱武的绰号、星号、排名不是其实力的体现,而是另有隐喻。那么,《水浒传》中的朱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才智如何,为何被排在地煞第一名呢?

朱武不善智谋 不通阵法

容与堂本《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朱武出场,书中介绍:“少华山寨中三个头领,坐定商议,为头的“神机军师”朱武,那人原是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虽无十分本事,却精通阵法,广有谋略。”在这段话之后,还有一首五言赞诗,专道朱武的好处:

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脸红双眼俊,面白细髯垂。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华山谁第一,朱武号“神机”。

从这些文字中,可以总结出朱武的实力特点,此人乃精通阵法,广有谋略之人,当然也就得了个“神机军师”的绰号了。但是,从前七十回书来读朱武,此人根本就不善智谋,更不通阵法。

那么,朱武出场时的介绍,以及定场诗中所言“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又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施耐庵顾头不顾尾,在朱武的身上又出现文本错误了呢?

前七十回书没写朱武善于用计,更没写朱武精通阵法,七十回书之后,朱武成了卢俊义的军师,东征西讨,屡立战功。此时的朱武确实是精通阵法,广有智谋,无愧“军师”称号。但是,七十回之后都不是施耐庵所写,是不同时期由不同作者的续书。金圣叹腰斩袁无涯本《水浒传》后,所有的《水浒传》续书单独刊行,书名叫《征四寇》。

以版本分析,朱武出场时的定场诗是不是施耐庵的原笔原意就值得怀疑了。所谓“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恐怕不一定是原著就有的,极有可能是续书作者为了照应故事而加进原著中去的。袁无涯本《水浒传》出自郭武定本,这个版本削去了大量的致语,很多赞诗赞词都被删掉。因而,在施耐庵的前七十回书中,没有文本故事印证朱武的神机,他也不是个合格的军师。

虽然“致语”不可靠,但是,“精通阵法,广有谋略”则是文本中的描述,还是能够证明朱武确实够得上“军师”这个绰号的文本依据。

其实,这句话也大有疑问,与“致语”一样,说的是一个意思。而施耐庵写朱武,并不只是单单写一个“军师”,而是写的“神机军师”,即便是朱武善智谋通阵法,也不一定够得上“神机”的层级。所以,朱武这八个字的评价也不一定出自施耐庵之手。

假若把朱武只看做“精通阵法,广有谋略”的军师,凭这一点,也远远比不了吴用。因而,说朱武受到了吴用的打压,恐怕没有文本依据。

吴用打压了朱武吗?

与朱武出场一样,吴用也有一首定场诗,是这样写的: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字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这首《临江仙》写得比朱武那首五言诗靠谱,只说吴用的智谋,而没有浮夸其阵法。前七十回书确实反映了吴用的智谋,《水浒传》第一人毋庸置疑。但是,吴用是不通阵法的,芒砀山降魔,是公孙胜以石头阵破了项充、李衮的团牌标枪阵,迫使混世魔王投降。芒砀山这一仗,吴用虽然也一同出征,但发挥作用的却是入云龙公孙胜,吴用不通阵法能与《临江仙》照应。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之前,史进与朱武率少华山新入伙的兄弟打了头阵。这一阵输得很惨,精通阵法的朱武对项充、李衮的团牌标枪阵毫无办法,施耐庵把史进、朱武写得十分狼狈。书中说:“朱武等中军吶喊,乱窜起来,正所谓人住马不住,杀得退走三四十里。史进险些儿中了飞刀。杨春转身得迟,被一飞刀,战马着伤,弃了马,逃命走了。”

败了一阵,可以说是准备不足,整顿人马再战即可。但是,朱武不通阵法,毫无计谋,只得建议史进去梁山搬兵。

在芒砀山降魔之前,是吴用设计扣押宿元景,赚取金铃吊挂,大闹华山,打死了贺太守,救出了鲁智深、史进。若没有吴用及时赶到,朱武只在少华山束手无策,鲁智深、史进便有可能枉送了性命。

智谋被吴用秒成渣,阵法则根本不及公孙胜毫毛,朱武号称“神机军师”,实在是浮夸,施耐庵写得一点都没有道理。

吴用绰号智多星,是《水浒传》第一谋士,而且,又是九天玄女指定的同观天书之人。所以,吴学究上应“天机星”名副其实。说吴用就是“无用”,是没有道理的。智取生辰纲,吴用的目的与晁盖不同,不仅仅只是为了劫取不义之财,而是要以此大案逼晁盖上梁山。所以,智取生辰纲的“智取”并非指劫取生辰纲,而是吴用借晁盖之手,揭开道家“妖魔”梁山大聚义的序幕。

吴用不仅调度一战一役的智谋,更有纵览全局,实现梁山“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目标的大智慧。这一点,朱武与吴用比,简直渣得不能再渣了。如此巨大的级差,根本就不需要吴用费力去打压,排在地煞第一名倒是抬举了朱武,高看了朱武。

朱武为何号称神机军师排名地煞第一

上文讲到,朱武出场时被夸成精通阵法,广有谋略的智谋之士,这个层级的朱武,充其量就是个军师,远远谈不上“神机”。但是,透过文本故事,施耐庵把朱武叫做“神机军师”,却是大有深意的,朱武身上的“神机”绝对不亚于吴用,甚至要超过吴用。所以,梁山大排名之后,宋江为弥补石碣天书的不足,又对梁山好汉进行了大分工,朱武一同参赞军务,进入了决策层。

梁山上掌管机密的军师有两位:吴用、公孙胜,这两人一个是天机星,知道天机,另一人是道家在梁山的神秘人物,奉罗真人之命来监督梁山“替天行道,保国安民”的监军。朱武参赞这样两个知晓天机之人,当然堪称“神机军师”了。那么,朱武为何只是“参赞军务”,而没有直接与吴用、公孙胜并列进入“掌管机密军师”部门呢?原因就是,朱武只是地煞系列中的“地魁星”,只知道地面上的神机,而不能与天罡系列人物并列。

“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这回书中,朱武就暗中出场了。误走妖魔的人叫“洪信”,为何偏偏就是洪信而不是别的“信”,这是因为,“洪”与“朱武”组合成“朱洪武”。

以朱武隐喻大明王朝的秘史,这便是朱武身上最大的“神机”。朱洪武是地上人皇,当然得排在地煞第一名了。

那么,朱武身上隐藏的又是哪一段大明秘史呢?地煞第二名黄信、第三名孙立揭示了朱武身上隐藏的最大“神机”,那就是靖难之役,朱允炆不知所踪的这段秘史。

黄信与洪信遥对,说的就是洪太尉揭开了朱红外墙、朱红大门上的朱红印封。“洪信”就是“朱印”,印即印信,黄信,也即皇帝的印信。黄信身上有帝王符码,但他手中的丧门剑告诉读者,他这一脉确实是丧门了。建文帝失踪,岂不是遭遇了丧门之祸?朱棣夺了皇位,废掉了“黄信”的帝号,“孙立”这个导致大明朝误入四年内战的“妖魔”因之不知所踪,被逐出了大明宗庙。

这是朱武身上的“神机”,那么,“军师”又做何解呢?施耐庵以“定远人氏”这四个字,为朱武的“军师”绰号做了注脚,李善长是朱元璋手下军师,他就是“定远人氏”。

“神机军师”另外的神机

除了以朱武领衔地煞榜,隐喻大明王朝的一段秘史外,同时也隐伏了梁山好汉投降招安这件事。假若施耐庵的原著不被腰斩,宋江率领梁山好汉投降招安的故事就有可能出现在七十回之后。而这个我们读不到的故事,却早就被施耐庵伏写在朱武的故事中了。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这回书中,少华山三个头领朱武、陈达、杨春商议,要与官府长期打熬,便需解决山寨钱粮问题。陈达建议杀出少华山,前往华阴县“借”粮。然而,去华阴县抢粮食,必定要经过史家村。陈达自恃武功,要借道史家村。朱武、杨春都劝陈达不要招惹史进这个大虫,陈达不听劝阻,带兵下山撩拨史大郎。果然不出朱武所料,陈达被史进活捉。

陈达时少华山二把手,相当于副寨主。陈达被擒,朱武不能坐视不救。于是,行苦肉计,与杨春步行至史家村,跪在史进面前投降。朱武虽然智谋不行,又无十分本事,如此救人也是迫于无奈,但却称得上义气深厚,符合《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据《宋史·张叔夜传》所载,宋江杀出了梁山,转略州县,张叔夜奉宋徽宗诏令,招降宋江。宋江一伙人四处袭扰官府,来到海州时,被张叔夜伏兵所败。张叔夜烧毁了宋江的船只:“擒其副贼,江乃降”。

无需多言,朱武当日的投降,就是梁山今后的出路。

需要强调的是,张叔夜是奉诏擒贼,史进则是“九纹龙”,象征着北宋九代帝王。所以,朱武的投降与宋江的投降,性质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朱武苦肉计这段故事,便是梁山好汉投降招安的预写。这也是朱武“神机”的具体表现。

大胆推测一下,假若施耐庵在七十回书之后以史料为依据写宋江的“副贼”被擒,无可奈何之时,便有可能是朱武出了主意,再行苦肉计救人。这个推测应当有点道理,为何?

《大宋宣和遗事》中也提到了张叔夜收降宋江的事情,而在这部笔记体野史中,居梁山三十六人第二位的是智多星吴加亮,《水浒传》则是卢俊义。假如是吴加亮被擒,就得朱武帮宋江拿主意了。

朱武的“神机军师”大抵如此,其排名地煞第一既不是吴用打压,也不是自己的实力本事决定的,而是施耐庵的故事架构和《水浒传》背后真故事的需要。

另外,补充一点。《水浒传》中引诱洪太尉放走妖魔的张天师是“虚靖先生”,是从宋徽宗朝穿越过来的。这样写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宋徽宗朝才是“妖魔”纵横,天下大乱的乱世。二是利用张天师当时的年龄,以便让他骑着黄牛、横吹牧笛,活脱的像个牧童。历史上,朱元璋就做过牧童。因而,以朱武、洪太尉暗喻朱洪武,隐写大明秘史,张天师也是一个重要符码。

水浒传中,神机军师朱武排名地煞第一名?那么他是真的被吴用打压了吗?

谢邀。

吴用打压个朱武干吗?

朱武最出彩的地方,也就是把自己和白花蛇杨春当筹码,自绑了去见史进,搏得史进的同情,放了跳涧虎陈达,也把史进拉进了草莽英雄的行例。

到史进入华州刺杀贺太守被擒时,朱武只能哭丧着脸坐在少华山上无计可施。

到招安以后,给卢先锋当军师,辅佐的卢俊义败多胜少,几乎每次都要靠宋先锋、吴军师提兵救援,所以神机军师朱武,多多少少也有点儿浪得虚名的意思。

而他却能力压原青州兵马都监黄信、原登州兵马提辖孙力,排在地煞星前列,充分说明梁山上的宋江同志是尊重知识份子滴。

水浒传中,神机军师朱武排名地煞第一名?那么他是真的被吴用打压了吗?

智多星吴用是梁山水泊的参谋长,神算军师朱武是梁山水泊的参谋处长,及时雨宋江这样的安排完全对的,这样可以弥补智多星吴用的不足,根本不存在打压的问题。

水浒传中,神机军师朱武排名地煞第一名?那么他是真的被吴用打压了吗?

梁山108个头领大聚义,天罡正将36,地煞偏将72,败童贯、擒高俅,威震天下。仅以小说来说,梁山的战斗力几乎可与朝廷抗衡。根本原因是梁山108个好汉大都各有所长,不仅独擅武技,而且能力互补,形成了团队的整体合力。

大头领宋江腹有权谋,善于管理和笼络人心。二头领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双。参谋有吴用和朱武。法术有公孙胜、樊瑞。马军有关胜、林冲等五虎大将。步军是鲁智深、武松等彪悍头领管领。水军是李俊、张顺、阮氏兄弟等。炮兵有凌振。其他如善理财的柴进、李应,跑得快的戴宗、善偷盗的时迁、医生、兽医等等,组成了一支兵种健全、后勤完备而又强大的武装力量。所以,屡次打败以一两个兵种来攻打梁山的朝廷征剿部队。

至于题主所问朱武是否被吴用打压的问题,这是不存在的。从整部水浒来看,吴用所长在于计谋,又是梁山的元老人物,坐第三把交椅是合适的,但吴用的短板是不懂阵法。而这个短板恰恰被朱武弥补。朱武也属于偏才,除了阵法以外,并不具备如诸葛亮般的军师全才,所以,一直处于参赞协助军务的位置,这个安排也是恰当的。从这里,也体现了宋江的识人用人能力。

水浒传中,神机军师朱武排名地煞第一名?那么他是真的被吴用打压了吗?

《水浒传》中,神机军师朱武被列为36天罡星之外,排名72地煞首位,从整个108将排名分析,这个排位还是比较合理的。原因何在?

第一、编制问题。在36天罡星中,已有排位第三的参谋长吴用和列吴用之后的副参谋长公孙胜,按当年梁山编制,司令部的正副参谋长岗位巳足额,朱武只能屈就地煞星之列。

第二、资历问题。吴用、公孙胜都来自“七星聚义”,是第一批创业功臣,朱武虽然绰号“神机”,但在“智多星”、“入云龙”面前,只好在伏于地下,成为第二梯队的排头兵。

第三、出身问题。朱武来自兵微将寡的少华山,在走投无路情况下投奔梁山泊,武艺高强的史进占了36天罡一个名额,已对少华山势力有所考虑,朱武再难进入天罡之列。

其实,不管我们怎样分析,最终都是作者决定。

水浒传中,神机军师朱武排名地煞第一名?那么他是真的被吴用打压了吗?

对这个人物不了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