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晁盖如果有儿子,临终时会不会把他的儿子扶上寨主之位?为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趣,想法也很独到。然而,这个假定似乎不能成了,施耐庵没写晁盖有儿子,他也不能有儿子,甚至连娶媳妇都不能。既然晁盖没有也不能有儿子,是不是这个题目就没有回答的必要了呢?我觉得大有必要。

首先,得讲清楚晁盖为什么不能有儿子。然后,把这个题目放大一下,讲一讲梁山寨主假如有儿子,会不会“父死子继”,搞皇帝传位那一套。

晁天王人到中年尚未娶妻

《水浒传》“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这回书中,晁盖出场,施耐庵如此介绍道:

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助他起身。最爱剌鎗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这样的晁盖与很多江湖出身的梁山好汉一样,刺枪使棒,打熬筋骨,因而,不近女色,不娶妻室。既然如此,晁盖肯定是没有儿子的。那么,晁盖此时多大年纪了?是不是很年轻,没来得及娶妻生子呢?

书中没有交代晁天王当时有多大了,但从书中其他人物的年龄来推算,东溪村保正应当快接近中年。书中写到宋江时,施耐庵给出了比较准确的年纪,说宋押司“年及三旬”。生辰纲案发后,宋江风急火撩的跑到东溪村通风报信,当时,宋江对晁盖说:“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宋江把晁盖叫哥哥,晁天王的年纪至少是超过了三十岁。

三十岁年纪也未到中年,再打熬几年筋骨也无妨。但是,晁盖攻打曾头市的时候,施耐庵便暴露了他的真实年纪,晁宋这对心腹兄弟,简直够得上忘年交了。

当时,晁盖急切拿不下曾头市,焦躁之时,法华寺的两个僧人前来,引诱梁山搞夜袭。林冲心中疑惑,便劝说晁盖:“哥哥休得听信,其中莫非有诈?”林冲做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在东京大相国寺遇到鲁智深时,就是“三十四、五年纪”。打曾头市的时候,时间应当过去了一年多,林冲既然叫晁盖为哥哥,说明天王至少是三十大几岁,快到中年了。

那么,是不是因为晁盖是寨主,林冲叫晁盖为哥哥是位置高低的称呼呢?不是。因为晁天王回答林冲质疑时是这样讲的“兄弟休生疑心,误了大事。今晚我自去走一遭。”这一来一往的交流,说明晁盖在年龄上一定是大于林冲的,大概也就是三十七八岁的样子,或者更大一点。

晁天王人到中年尚未娶妻,终日打熬筋骨,肯定是没有儿子的。然而,作为东溪村的保正,娶妻生子是不可避免的,不能以施耐庵一句“终日只是打熬筋骨”,便认定晁天王不愿意娶妻生子了。其实,晁盖不是因为习武强身而没有成家,晁保正没有娶妻生子,另有原因。

晁盖是托塔天王

书中交代,晁盖在东溪村做保正,东溪村的对岸是西溪村,两个村子隔着一条溪。这条溪中闹鬼,经常在溪里迷人。西溪村不堪水鬼为害,便请了一个和尚做法,立了一座青石宝塔在溪边,把水鬼都弄到东溪村这边来了。晁盖大怒,把宝塔夺了过来,安放在了东溪村溪边。于是,晁盖得了个绰号,叫做“托塔天王”。

施耐庵这样写一点都没有道理,晁盖是夺塔,夺过来宝塔之后并没有托在手上,而是用于驱鬼了。如此,叫他“夺塔天王”似乎更合适。那么,施耐庵为何如此曲笔,就是把晁盖的绰号叫做“托塔天王”呢?

《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有铁天王晁盖这一号,且有一首赞诗,道明了此人是何来由:

毗沙天人,澄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洪炉。

所谓“毗沙天人”,指的是毗沙门天王,是佛教四大护法天王之一。晁盖是“铁天王”,龚开理解为就是一尊毗沙门天王的铸像。施耐庵据此,把晁盖的绰号改为“托塔天王”。因为,毗沙门天王就是北方多闻天王,也叫托塔天王。

原来,晁盖是佛家弟子,其“前世今生”都是佛家四大护法天王。如此,晁盖还能娶妻生子吗?

《水浒传》中,不仅给晁盖冠之以“托塔天王”绰号,还以诸多“佛”、“道”符码作为故事和人物的限制细节,隐含曲笔深意。

以晁盖的故事为例,西溪村请了一个和尚置青石宝塔,这不是在招惹托塔天王吗?所以,晁盖夺过宝塔,西溪村谁也不敢吱声。

刘唐远道而来报信,但却“醉卧”在灵官殿。从细节看,刘唐其实并没有醉,还知道把破衣服做个枕头,弛然而卧。施耐庵这样写,讲的是刘唐是道家“妖魔”,去联络佛家护法天王,得先走灵官这个流程。灵官,是道教大护法,此处,一佛一道,正是施耐庵所要表达的“佛道合一”的含义,意味着佛道联手夺下了生辰纲。

后来,生辰纲大案告破,朱仝、雷横前往东溪村捉人。奇怪的是,这两个都头并没有直接进村,而是在观音庵集合队伍。朱仝、雷横也是道家“妖魔”,前往捉拿托塔天王,难道是要征得佛家的同意?

书中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仿佛是佛家要高于道家,道家的行动是要得到佛家的认可似的。

正因为晁盖是这样的身份,他当然就不能娶妻了,打熬筋骨并不是主要原因。没有娶妻,同样不能近女色,护法天王怎么能破此戒律呢?所以,晁盖必定是没有儿子的。没有儿子,当然也就不可能把寨主之位传给儿子了。

梁山寨主之位的传承

其实,梁山总共经历了四任寨主,分别是杜迁、王伦、晁盖、宋江。后三任寨主没有疑问,书中写得明明白白的,第一任寨主是杜迁,则有很多朋友要质疑了。其实,施耐庵采用的是隐写法,故意瞒过了读者。这样写为的是伏线晁盖之死。具体情节是花荣梁山射雁,射的是第三只雁的头。晁盖是第三只雁,也正是头部中了一箭。这一点,绿野老道在其他文章中有详细解读,此处略去不讲。

杜迁是第一任寨主,这是王伦说的:“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合着,就是跟随着,梁山上先有杜迁,王伦便“合着”来投奔了。王伦、杜迁曾经一起到柴大官人庄上,得了资助后便分道扬镳,杜迁上了梁山,王伦则有可能继续去参加科举考试或者去干其他事情。不知是何缘故,王伦便“合着”杜迁上了梁山。

因为,王伦说自己“因鸟气”才投奔了梁山,得了柴大官人的资助,怎么会“因鸟气”呢?必定是与杜迁分手后,王伦才“因鸟气”的。王伦“因鸟气”的时候,杜迁大概已经草创梁山,这才有王伦“合着”而来。

由此看来,梁山经历了三次寨主传承,但是,都没有搞朝廷“父死子继”那一套。杜迁大概是认为王伦比自己强,便主动让位了。晁盖做寨主,则是因为林冲杀了王伦,立了新寨主。从这两次寨主更替来看,施耐庵把皇朝更替这点事都扒得一干二净。

《水浒传》中写到了一次“禅位”,一次疑似谋杀的传位(太祖传位于太宗)。另外,还以“二龙相戏”,“二龙戏水”来隐写两代皇帝的皇权争夺。

晁盖退出,宋江做寨主,这其中有很多疑点,涉及到晁盖究竟是史文恭射死的,还是宋江谋杀的。其实,这件公案没有必要深究,以“佛道合一”这个大前提来解析梁山的第三次寨主更替,应当是佛家把梁山的头把交椅交还给道家。因为,施耐庵写的就是道家北斗七星群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在梁山聚义,带头大哥当然得是“天魁星”。

故而,绿野老道把晁盖之死理解为“托塔天王”归位。之所以这样理解,是因为晁盖在大名府显圣时,知道了梁山好汉上应天星这个“神机”,这可是九天玄女、罗真人、智真长老才能掌握的道家绝密。

施耐庵不是在宣扬迷信,而是表达“佛道合一”这个主题,批判北宋真宗(三卷天书)、徽宗朝的失道。在这个主题下,晁盖、宋江的寨主传承当然就不能像皇朝那样,搞“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那一套了。由是,可以推导出《水浒传》就是反朝廷、反皇帝的。由是,绿野老道还认为,梁山模式大概是施耐庵心目中的理想境界。

《水浒传》七十一回(含楔子)书写的就是反皇帝的故事,续书改变了这一主题,完全反转了施耐庵的思想内涵,不能当做《水浒传》来读。

在施耐庵这样的思想主题之下,梁山寨主更替肯定不会搞老子传儿子的把戏了。所以,但凡是做寨主的,施耐庵以种种理由没让他们有子嗣。杜迁、王伦生活难以为继,哪有银子娶妻生子?晁盖身份被固定,他不能娶妻生子。宋江虽然得了阎婆惜,也没能长久厮守,扈三娘看看要做寨主夫人了,但却意外的配给了矮脚虎。

所以,从施耐庵的文本架构,以及主题思想看,梁山绝对不会父死子继,指定儿子做寨主。即便是晁盖不是“托塔天王”,做保正时便娶妻生子,也绝对不会在他死的时候,立遗嘱让儿子继任寨主。

《水浒传》中,晁盖如果有儿子,临终时会不会把他的儿子扶上寨主之位?为什么?

晁盖(?—1119年),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泊的第二任寨主,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财主。

他平生仗义疏财,为人义薄云天,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打熬筋骨,是一个真正敢于为民请命的好汉。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大怒,就去西溪村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村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

后因与刘唐、吴用、公孙胜、阮氏三雄合谋智取生辰纲事发后遭官府追杀,投奔梁山泊落草。因梁山泊首任寨主王伦忌才,不能相容,吴用智激林冲火并王伦后,大家推晁盖为梁山第一。

然多年相处,晁盖应该知道宋江心怀不在天下苍生,而只为自己混个显赫身份,光宗耀祖,但人家及时雨的名声也非虚得,所以说晁盖如果有儿子,绝对不会让儿子上位,免得落个身首异处,被自己人宰了。

《水浒传》中,晁盖如果有儿子,临终时会不会把他的儿子扶上寨主之位?为什么?

大家好!我是月下西楼1108.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水浒传》中,晁盖如果有儿子,临终前是不会让儿子继承寨主之位的!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晁盖的人品

晁盖这个人,按《水浒传》中的说法,他是一个财主,平生仗义疏财,为人义薄云天,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于江湖。同时晁盖有不争之心,从宋江上山以后,梁山上大部分军事行动全是宋江指挥的,每次下山,宋江都是争着抢着去。功劳是他的,风头是他的,收来的好汉基本上冲宋江而来。所以,由此可见,晁盖是一个没有心机的实在人!他不会贪恋寨主之位而传给儿子,应该是让有才能者居之。

(二)梁山上的两大实力派

可以说,梁山上除了晁盖,剩下的势力最强的非宋江和卢俊义莫属。宋江事事时时处心积虑招揽人心,扩充实力,其实早已架空了晁盖,其欲取代晁盖的野心早就昭然若揭了。而卢俊义仪表堂堂,重情重义 ,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所以,他也有一帮自己的势力和忠实拥戴者。如果晁盖想传给自己的儿子,估计这两个人的关过不了!

(三)晁盖儿子的个人能力最关键

按《水浒传》的说法,文有“智多星”吴用,武有天下第一的卢俊义,“腹黑”有宋江。所以就算晁盖有儿子,也不可能把他的儿子的才能写得超越这三个人!如果晁盖强行让儿子上位,也是坐不稳的。早晚要落个王伦的下场。

所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得出就算晁盖有儿子,也不会让儿子继位成山寨之主的结论!

《水浒传》中,晁盖如果有儿子,临终时会不会把他的儿子扶上寨主之位?为什么?

浅谈个人观点有三。第一:梁山的初期发展阶段,是由几个在民间犯事,官府捉四处捉拿的几个罪犯被逼无奈,为活命,落草为寇贵介绍林冲上山入伙,王伦百般刁难,俩人就此心存介蒂。二:㿡盖等人劫生辰钢上梁山,王伦怕惹火烧身,赠金送银,况且腥风血雨想逼走㿡盖等人。晁盖此时看出端倪,借力打力,巧妙利用林冲手刃王伦。三:宋江被逼上山入伙后,仗义疏财,宠络人心,屡次战功,名震朝廷,众多江湖好汉慕他名投奔。此时的㿡天王似乎意识到危机的存在,江湖险恶,为避免王伦事件发生,他重树威信,亲自带队攻打扈家庄。假设:㿡盖是不会让自己儿子当首领,好比贼的父亲没有让自己亲儿子当贼,一个道理

《水浒传》中,晁盖如果有儿子,临终时会不会把他的儿子扶上寨主之位?为什么?

  • 《水浒传》中,晁盖率兵马攻打曾头市时,被曾家教师爷史文恭的毒箭射中面颊而死。晁盖一生未娶,没有子嗣,但如果他有儿子的话,临终时他会不会把自己的儿子扶上寨主的位置呢?
  • 权力世袭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明显特征,当时的人们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大多数人对皇位、爵位、官位的世袭传承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是所谓的天意不可违。梁山水寨虽然有农民起义的性质,但起义军中从头领到普通士兵,还都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局限性。聚义上山,割据一方的水泊梁山,表面上看有结义为盟的意味,梁山108将人人皆兄弟,但其实单从排位次、排第几把交椅这一点上看,梁山的组织体系是等级很严的,封建色彩还是很浓厚的。
  • 号称“托塔天王”的晁盖,作为梁山的总寨主,虽然侠肝义胆、忠厚仗义,是梁山众人崇敬的“大哥”,但受其所处的封建社会历史局限性的影响,思想深处不可能没有王权意识,既然占山为王了那即是王,800里的水泊梁山其实就是个独立的小王国。
  • 王位延续,子承父业。如果晁盖有儿子,他临终时向众人托孤,把寨主位置传给他的儿子,于情于理也都是说得通的,不违反当时的人们包括晁盖自己所信奉的天规伦常。但至于晁盖能否实现自己死后儿子顺利继位的想法,那就不一定了,因为宋江等人早就觊觎晁盖的宝座了。所以,晁盖如果有儿子,临终时很可能会想把自己的儿子扶上寨主之位的,但受宋江等人的阻挠,未必能如其所愿。

《水浒传》中,晁盖如果有儿子,临终时会不会把他的儿子扶上寨主之位?为什么?

傻!他敢吗?在狼窝里交待让一群狼臣服一个小鸡仔?你倒敢想,可打死他也不敢干啊!况且,晁盖也的确不是那样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