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杀死老虎,明明李逵杀得更多,为何很多人说武松更厉害呢?

这个问题问得很妙,把武松“打虎”也说成“杀虎”,模糊了概念,把武松、李逵置于同等条件下,都是“杀虎”。如此一来,问题就成立了。武松只杀了一只虎,李逵则杀了四只虎,数量多的反倒没有数量少的厉害,为什么?

武松本是“打虎”,李逵才是“杀虎”

杀,有很多种方式,用器械或赤手空拳置虎于死地,都是“杀虎”。《水浒传》中也时常出现“打杀”一词,就是致死人命的意思。野猪林这一节故事中,鲁智深要杀董超薛霸,林冲阻止道:“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这个字原本是可以连起组词,是同义双举的用法。

但是,就武松、李逵“打杀”老虎这件事而言,“打”与“杀”就有程度上的区别了。武松是“打虎”,李逵却是“杀虎”。

施耐庵写得非常清楚,景阳冈上,武松遭遇白额吊睛猛虎,先是用哨棒打,然后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凭借天下第一的拳脚和天生神力,将老虎活活打死。李逵则是先用腰刀杀了两只虎崽子和虎妈,然后挥朴刀杀了虎爸。手持器械杀虎,赤手空拳打虎,武松“杀虎”的难度要大得多。

李逵杀死的老虎,有两只小大虫,尚未学成捕食拿人本领,面对黑旋风的屠刀,几乎没有反抗能力。李逵杀幼不算本事,这两只虎不能拿来说事,与武松比数量。另两只大虎也死在了李逵的腰刀和朴刀之下,几乎没费什么事。

泼皮牛二欺负杨志单身一人,动手要抢夺宝刀,杨志对着街上的人喊道“这个泼皮强夺洒家的刀,又把俺打!”,牛二则扬言:“你说我打你,便打杀,直甚么!”这里的“打杀”用法又不一样,“打”是过程或者动作,“杀”则是“打”的结果,打的结果就是把人打死了。

正因为如此,施耐庵才把武松、李逵杀虎写得很分明,武松可谓“打杀”,用拳脚把老虎杀死。李逵则只是“杀”,动刀就是“杀”,直接将老虎杀掉。如此,李逵当然没有武松厉害了。

这样回答,应当讲清楚了题主模糊的“杀虎”概念,算是本回答的“破题”吧。

景阳冈猛虎比沂岭四虎厉害

就打虎这件事,武松与李逵谁更厉害,首先得看打死的对象谁更厉害。从施耐庵的描述看,景阳冈的猛虎比沂岭的老虎要厉害得多。

“景阳冈武松打虎”这回书中写道,那只猛虎有一个名头,叫做吊睛白额猛虎。这样的老虎大致形象是,额头上有白色花纹,眼睛上翘,模样就非常凶猛,更令人害怕。在《水浒传》中,景阳冈的白额吊睛虎只出现过这一次,“楔子”中讲到的吓唬洪太尉的那只虎,是一只白额锦毛虎,样子虽然也很威猛,但因为少了一对“吊睛”,就不如景阳冈的老虎吓人了。

景阳冈的猛虎血债累累,阳谷县告示说得清清楚楚,这是一只伤人性命的大虫。据“三碗不过冈”的店家说,这只老虎已经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如此凶残,足见景阳冈之虎的威猛。沂岭老虎是否有如此“战绩”,施耐庵并没有交代,大致是没有的。假如沂岭老虎也像景阳冈老虎那样经常害人性命,附近州县早就象阳谷县那样张贴告示了。

李逵所杀之虎是一家,施耐庵并没有说这是几只怎样的虎,大概既不是白额锦毛虎,更不是白额吊睛虎。沂岭的老虎大概就是很普遍或者很普通的老虎而已,至于山东境内在宋代时有无老虎,不在本回答讨论之列。反正,沂岭的老虎不如景阳冈老虎厉害。何况,李逵所杀之虎,有两只没有多大威力的小虎,还有一只是母大虫。数量固然比武松打杀的多得多,但质量还是不够分量。这好比上阵打仗时杀死对方一员大将,与杀死两个偏将和他们的孩子一样,是不能相比的。

景阳冈的老虎不仅属于货真价实的猛虎而外,还是一只“武功高强”的厉害角色。施耐庵说,那只大虫有三招拿人的本事:一扑,一掀,一剪。大虫在拿武松时,完美的展示了它的“武功”实力,换做别人,一招就被干掉了。

沂岭的老虎大约也有这样的功夫,但与景阳冈的猛虎比,“武功”就弱爆了。书中写道:“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这只大虫“学艺”不精,第一招就不如白额吊睛虎,自己往刀口上送死。

施耐庵这样写,不但讲清楚了沂岭之虎不如景阳冈之虎,还降低了李逵杀虎的难度,自然是不能与武松打虎相提并论了。

武松打虎惊险激烈,李逵杀虎相对简单

这事要赖施耐庵,把两场人虎大战区别对待,武松打虎用了大量的篇幅,从头至尾写得非常详细,而且惊险刺激。李逵沂岭杀四虎则相对简单得多,故事精彩程度远远比不上景阳冈武松打虎。

先简要讲讲李逵杀虎的过程。

话说黑旋风见老娘被老虎吃掉,顺着血迹找到了老虎窝,先挥刀杀死了张牙舞爪、装腔作势的两只小大虫。然后,一刀捅进了母大虫的粪门,将它杀死。这三只虎都是在老虎洞里被李逵杀掉的,老虎基本上施展不出拿人的招数,便被李逵用刀戳死或者捅死。假若母大虫先与李逵过几招再“阵亡”,坚持到虎爸赶到,李逵就很危险了。

公虎则是死在了李逵的朴刀下,上文已经讲到,这只大虫武艺不精,自己扑在了李逵立起来的刀头上,等于搏命式自杀。

从李逵杀死两只大老虎的过程看,比武松杀虎要简单容易得多。假如李逵赤手空拳的对付四只老虎,在打杀两只小虎后,母大虫便不那么好对付了。三拳两脚打不死,公大虫赶到助战,李逵还能活命吗?所以,三下五除二,李逵在施耐庵笔下就只能“杀”虎了。

武松打虎的过程太长,不再细说,列位看官对此情节已非常熟悉。此处只说两个细节,来对比两个杀虎故事。

武二爷起初并不相信景阳冈上有老虎,喝了十五碗“透瓶香”便上了冈子。虽然看到了阳谷县的榜文,但依然不太相信自己的运气差,一定就遇到了老虎。在不愿服软和侥幸心理下,麻着头皮往景阳冈上闯。没想到,走到景阳冈却醉倒了。

武松打虎并无十足的心理准备,是被迫与老虎较量的。这样写,显得很可信,谁又敢单身一人找老虎打架呢?武松也不敢,但他不愿意店家取笑自己,折了英雄之气才斗胆上山的。

李逵则是有意要去找老虎报仇的,在非常愤怒的心理状态下,早就做好了杀虎的准备。当然,李铁牛的事迹也很能让读者接受,只是一个是打有准备之仗,一个则是被迫与老虎较量,武松打虎之前的铺垫被施耐庵渲染得异常精彩,非常的吸引人。

打死老虎后,故事还远未结束。武松想把老虎拖下冈子去,却哪里拖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这是很真实的描写,武松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完全释放了能量。等把老虎打死了,顿时松懈下来,浑身疲乏。这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现实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文本读来,从武松打虎真实可信,而且过程惊险刺激,打虎难度比李逵要高出数倍。因而,武松打虎的故事得以广泛流传,而李逵杀虎虽然也非常高的知晓度,但与武松打虎故事比,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

施耐庵之所以要把武松打虎写得如此出神入化,把李逵杀虎写得相对简要,也是认为武松打虎要比李逵杀虎厉害。否则,就不会花精力塑造这样一个打虎英雄的形象了。

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的背景和寓意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其中也隐含了两次杀虎事件到底谁更厉害的意思。施耐庵很含蓄的告诉读者,武松打虎就是比李逵杀虎厉害,更具正义感和正能量。至于《水浒传》中打虎与杀虎到底有何背景、寓意,绿野老道在武松、李逵的相关问答和图文中有专门解读,在此略去。

同样是杀死老虎,明明李逵杀得更多,为何很多人说武松更厉害呢?

因为武松在景阳岗喝醉酒后,躺在青石板上睡觉,被猛虎偷袭,惊醒后,仓黄应战,木棍举起时被树杆拆断,只好奇手空拳与老虎搏斗,最终用拳头打死了老虎,而李逵是提着一双板斧,有备而来:寻找老虎,乘其不备,用武器杀死老虎,并杀了二个虎崽,所以以实力,武松比李逵强很多!这是世人公认的!

同样是杀死老虎,明明李逵杀得更多,为何很多人说武松更厉害呢?

这个问题逻辑文史姨想的比较简单,无论是杀虎的意义还是方式,武松在各方面都比李逵潇洒的多,自然武松打虎也更为经典。

景阳冈的老虎可是当地一霸,夜晚经常出来伤人,官府和猎户都拿他没办法,就是重金悬赏也没人能拿得下他。这只大虫在施公的笔下已不单单是一种动物,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强权压迫不可被打破的象征,想要将这一层不合理的窗户打破,那就必须有一个不畏惧世俗的“非主流”人士出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冥冥之中武松出现了。

现实生活中常人想要和虎搏斗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小脑斧除外),而力大无穷的武松想要对付老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打斗过程不再分享,最终武松有惊无险的打死了大虫,为民除害,也被官府封为都头。

李逵的杀虎,暴力中带着一丝悲情,本来想让老母亲跟着自己上山享福,却一个疏忽让母亲变成了老虎的口中餐。李逵提刀为母报仇,怒杀四虎,从原著中我们就能发现,这四只虎的战斗力远远不如景阳冈的那只,更不用说还有两只小脑斧。

另一方面,李逵杀虎用的是锋利的朴刀,且母虎虎崽的是武力。所以李逵打死的老虎都不算老虎,和虾蟹没有太大区别。正因为不算老虎,才能一下杀四个。武松杀老虎,只能有一次,只能有一个。而且,必须赤手空拳。景阳冈上的老虎,象征自然的神威,象征流俗都不得不畏惧的法则,要对抗这种老虎,唯有最纯粹的人才可以。

施公也是,非要来一段李逵母亲被吃的场面在里面,李逵固然可恶,但老人家是无辜的啊。

反过来想想,小说中的女人基本没正面的,而好汉们的母亲也总是早早的就去世了。

文/逻辑文史游

恶汉也有柔情时~

同样是杀死老虎,明明李逵杀得更多,为何很多人说武松更厉害呢?

武松打虎的故事,的确比李逵杀虎的故事经典,我认为原因如下:

一 武松打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更加显示出他的勇猛;李逵是山中偶遇老虎,略逊武松一筹。

二 武松打虎是在醉酒的情况下,更显其武艺高强;李逵杀虎时是清醒的。

三 武松只有一根哨棒,还一开始就打折了,是赤手空拳打死的老虎;李逵有一把腰刀,一把朴刀,都是利刃。

三 武松打虎招数繁多,躲闪、抓住老虎头皮用脚踢、用右拳打、怕老虎没死透再用半截哨棒打;李逵杀虎招式简洁明了,直接用刀“搠”,类似于戳。

四 武松在醉酒的情况下,一招一式都显示出了他性格中的理智成分;李逵虽然清醒,却表现出来性格中的鲁莽(或者称之为大胆)。

五 武松打虎算是为民除害;李逵杀虎目的仅在于为娘报仇。

六 作者所费笔墨不同。武松打虎的前期铺垫,包括设置悬念、环境描写、紧张情绪的张弛有度等等,比打虎过程本身的描写篇幅还长;李逵杀虎的描写就相对苍白简单了。

同样是杀死老虎,明明李逵杀得更多,为何很多人说武松更厉害呢?

首先是,武松没有用武器赤手空拳!

这个从字面意思就能解解出来!“打死”是指赤手空拳,未持有武器;“杀死”是指不是赤手空拳,而是持有武器。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刚开始时武松打虎用的是哨棒,结果因为用力过大,准头不够打在了枯树上,结果最后是用手抓住虎头,用拳头👊活生生把老虎打的七窍流血死的!而李逵则是用随人携带的腰刀把🐯老虎杀死的。

其次是,武松是饮酒后把老虎打死的!

喝酒跟不喝酒的区别大家都知道,特别是武松喝了还不是一点,他是在“三碗不过岗”喝了十八碗酒!一般人三碗就找不到北扶着墙走了,结果武松硬生生喝了“十八碗”,这还了得。按照现在的标准,他已经是属于严重“醉驾”状态了!而李逵则是清醒状态下杀死老虎的。

再次就是,武松打死这只虎战斗力比较强,而李逵杀死的老虎是一家四口,而且有两只没有战斗力的小老虎!这个从小说描述情节得多少看的出来,武松打虎的篇幅要比李逵的多。

最后,就是帅哥效应,武松比李逵帅得多![捂脸]

武松是标准山东帅哥,身材魁梧,长相英俊,连嫂子潘金莲都垂涎他的帅气,屡次三番进行勾引。而李逵呢,虽然也是山东大汉,但是一脸络腮胡子,没有武松帅,水浒传都写完了也没见有那个女人喜欢他。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家喜欢他,觉得他比李逵厉害也不足为怪了!

同样是杀死老虎,明明李逵杀得更多,为何很多人说武松更厉害呢?

杀的多不代表就厉害。李逵杀老虎感觉不如武松打虎厉害主要是存在三个劣势:一是珠玉在前。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李逵在完成杀四虎之前其实武松早就已经完成了这样的壮举,而且武松是赤手空拳将老虎打死的,人与虎之间的搏斗过程看上去更加血腥更加震撼,武松因此也得以扬名天下成就了打虎英雄的美名。等到李逵杀老虎的时候明显感觉震撼程度就减弱了,人们只是对从未见过的事物感到惊奇,前面已经有了武松打虎这样的惊世骇俗的场景,已经足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了,因此到李逵杀虎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很平淡了,况且李逵还是用朴刀这样的武器杀死的老虎,明显比不上武松肉搏老虎更刺激。

其二,老虎跟老虎不一样。武松打的老虎是正值壮年的雄性斑斓猛虎,而李逵用刀杀死的四只老虎是包含两只小老虎,另外一只母老虎是李逵躲在虎穴里偷袭得手,另外一只雄性老虎似乎凶猛程度也不高。感觉李逵杀的四只老虎只有数量但质量不高,远远比不上武松打死的那只猛虎那么强悍。

第三,李逵用了刀来对付老虎。这就比不上武松赤手空拳那么勇猛了。如果李逵也是赤手空拳杀死四只老虎的话,可能会能跟武松打虎比较一番。但是李逵用上了武器那就没法比了,在人们心中李逵的勇猛形象就大打折扣了,人们会有理由怀疑假如李逵也是赤手空拳有没有能力杀死其中的一只老虎?人们有了疑问有了质疑,李逵比不上武松的心理认知和看法就会变得强烈起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