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真实的吗?还有,那一百零八将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先说说《水浒传》这个书名。“浒”,《尔雅·释丘第十·厓岸》:“岸上,浒。”以此来解,浒,就不能做“水边”讲,否则,“水浒”就是“水水边上”。从书中可以读到,梁山虽然就在水泊边上,但却是离水比较远的岸上。
“传”,可做两读两解。一读“chuan(阳平)”,当“传说”讲;一读“zhuan(去声)”,当“传记”解。《水浒传》既依据民间传说,更依据史料,带有传记性质。也就是说,《水浒传》故事的主线索是有具备历史真实的。但是,由于施耐庵在依据历史真实创作这部书的时候,采用了宋元话本、戏剧的素材,因而,“chuan”的成分也非常大。那么,哪些故事和人物是真实的,哪些又是虚构的呢?
天罡地煞的真实与虚构
写小说首先得塑造人物,《水浒传》的人物以梁山一百单八好汉为主,也就是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三十六天罡星中,真实的人物共三十五人。七十二地煞中,则只有孙立一人有“历史事迹”,杜迁标有名字,其余七十人不见任何记载,全部是虚构。
《水浒传》三十六天罡人物,主要依据《宋江三十六人画赞》、《大宋宣和遗事》两种历史资料。这两种蓝本中,都记载了宋江等三十六人的绰号、姓名。其中,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还为这些梁山好汉画了像,每人都配有一首四言四句赞诗。比如呼保义宋江,赞诗云“不称假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
《大宋宣和遗事》是一部笔记体野史,比较详细的记录了宋徽宗宣和时期的朝政大事及宫廷轶闻。其中,有比较详细的宋江三十六人事迹。但是,这部笔记体野史所开列的三十六人名单,与《宋江三十六人赞》略有不同。比如,龚开的赞诗中没有林冲,却有“两头蛇解珍”与“双尾蝎解宝”。《大宋宣和遗事》中,没有解珍解宝,而有病尉迟孙立,也有“摸奓云杜千”。两个资料同时有晁盖,绰号都是“铁天王”。
人物绰号方面,《水浒传》更接近《宋江三十六人赞》,但也有董平由“一直闯”改做“双枪将”,刘唐由“尺八腿”改做“赤发鬼”,“插翅黑虎雷横”去掉了“黑”字(插翅黑虎更符合雷横的人品)。
在两个资料中,人物姓名也有差异,比如,《大宋宣和遗事》中的吴加亮、李进义(一作“卢进义”)、关必胜、李海、张岑等,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则是吴学究、卢俊义、关胜、李俊、张横。等等。
施耐庵再创作时,三十六天罡主要依据《宋江三十六人赞》,但却拿掉了排座次时已经去世的晁盖,把孙立排进地煞行列,从《大宋宣和遗事》中补进了豹子头林冲。所以,把孙立挤到地煞行列的人不是解珍解宝,而是林冲。
这两件历史资料虽然不是正史,但也绝对不是凭空捏造,应当很有几分真实性。
《水浒传》涉及多位历史人物
这部书的开篇是从赵匡胤写起,一直写完了北宋九代皇帝,起码,这九位皇帝就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写到宋仁宗嘉佑三年的时候,范仲淹、文彦博这两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出场,引出了“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洪太尉在龙虎山上遇到的骑牛牧童,也是一个历史人物,他就是嗣汉张天师虚靖先生张继先。不过,施耐庵故意错乱时空,以宋徽宗时期的张天师取代了仁宗时期的张天师虚白先生张嗣宗。
第一回(贯华堂本)头一个出场的高俅,也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个人物因为在《宋史》中没有立传,施耐庵就大胆的对他的事迹进行文学加工,在高俅的脸上涂了不少污墨。蔡京则是千真万确的在《宋史·奸臣传》中有一大段文字的,施耐庵在书中用了“奸臣”这个定性,虚构了蔡京在《水浒传》中的故事。
梁中书及其生辰纲的事情,也能在《大宋宣和遗事》中查到,此人本名梁师宝,也是大名府留守。宣和二年五月,梁师宝把十万贯金珠、珍宝、奇巧段物,差县尉马安国一行人,担奔至京师,赶六月初一日为蔡太师上寿。当生辰纲押运队伍走到五花营堤上田地里时,被晁盖、吴加亮、刘唐、秦明、阮进、阮通、阮小七、燕青八人用蒙汗药麻翻,劫掠财宝而去。
书中还有一个历史人物出场,这个人物隐含了梁山好汉的结局,此人便是江州知府蔡九。施耐庵说他是蔡京的第九个儿子,其实蔡京只有八个儿子,但确有一位曾经做过镇江(书中的江州,施耐庵移花接木,把江州挪移到镇江)留守。此人便是后来与兄长蔡攸联合童贯,导演宋徽宗镇江复辟闹剧,制造国家分裂的蔡翛。
另外,小苏学士、小王都太尉等,也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两人都与高俅发迹有关。苏轼确曾将高俅推荐给小王都太尉。小王都太尉也因为给宋徽宗送篦子,而把高俅送到了宋徽宗(端王)身边。
《水浒传》的主线索虽然是梁山好汉的故事,但是耐庵的的确确是在以诸多历史人物串联故事,在每个重大节点中,以历史真实对故事进行起承转合,隐写北宋宣和年间那一段真实的历史。
《水浒传》故事的真实性
施耐庵的《水浒传》已被一致性的读作“水浒zhuan”,则必定有其合理性。这部书与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书一样,也有一首开篇词。《水浒传》的开篇词中有一句非常重要,就是“评议前王并后帝”,这是施耐庵的创作思想,也是表明这部著作隐含着历史真实。
正因为施耐庵要评议历代帝王(北宋、大明),那么,梁山聚义,以及投降招安的事迹就得有历史依据。上文讲到《水浒传》三十六天罡基本上出自史料,但还是野史。不过,这三十六人中,却有一位能从正史中查到,他就是青面兽杨志。
《三朝北盟会编》中讲到,“招安巨寇”杨志为选锋首,参与了佂辽及抗金战斗,并且是从部队中选拔出来的先锋敢死队的首领,其战功得到了李纲的认可。从《水浒传》前七十回伏笔来解析,这个“招安巨寇”极有可能就是梁山青面兽。
梁山好汉中,也有一些人物故事中,隐含了历史事件,比如花和尚鲁智深。书中写鲁智深禅杖重六十二斤,指的是宋仁宗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误走妖魔,六十二年后,也就是宣和二年,妖魔出世。施耐庵故意让鲁智深特地吃了一顿狗肉,则是暗讽属狗的宋徽宗曾经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吃狗肉。武松打虎则有可能与元末义军首领张士诚部将卞元亨有关,朱武与洪太尉影射的是朱洪武,陈达、杨春则有朱洪武得力干将,剪灭张士诚的正副主将徐达和杨春的影子,……。
宋江的名字及其事迹也从《宋史》等史料中查得到,《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等都有关于宋江及梁山的记载。以下引据几条:
《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张叔夜传》: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鉅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从这些史料看,《水浒传》的故事基本是真实的。遗憾的是,《水浒传》在大明万历年间刊印时就被腰斩,容与堂本删掉了七十回后的故事。梁山好汉战败被招安,最终参与征方腊、伐辽国、抗金兵,然后被裹挟到宋徽宗镇江复辟等等,都被《征四寇》取而代之,施耐庵在前七十回的伏线也都被一一抹杀。
与张叔夜同时代的李若水,当时正在大名府附近任职,曾以《捕盗偶成》证实,宋江被张叔夜擒获后,被宋徽宗赦免。宋江等人投降后,因参与佂剿方腊而被“拜爵”,然后,北上大名府,随童贯前往攻打辽国幽州。因为梁山名气很大,途径大名府时,被士女围观,李若水有感而发,以诗志之: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
《水浒传》是真实的吗?还有,那一百零八将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诚谢邀答: 《水浒传》是一部名著小说,作为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写作,并非历史的真实。真实吗?我想未必。至于说一百单八将是真实存的人物吗?更是实实不好作答。
可看过宋朝正史及稗史和演义之后,其中不少的人物,应有此人。比如:宋江,方腊确有其人,为贪官污吏所逼,啸聚山林,叛道朝庭。
方腊之为乱势大,宋江造乱势小。宋江不久即被张叔夜招降,同赴江南,征讨方腊,往攻杭州。
正史之中聊少记载,稗史之中多有书写。历历可考,应属不虚,况张顺,时迁,武松,祠墓犹存,倘不立功杭州,谁为之立墓建祠。
即如武松单臂擒方腊,当属将无作有,况方腊远在睦州,不在杭州。方腊为韩世忠所擒,正史中也曾叙写,当为不虚。
《水浒传》涉及人物众多,其无所考,又无凭证,不好信口雌黄,真与不真,实与不实,聊难说清!
《水浒传》是真实的吗?还有,那一百零八将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
文学作品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有虚构的成份。同样,《水浒传》创作有一定生活基础,但其中虚构成份很多。
宋江,历史上确有其人。1119年宋江聚众36人在梁山泊起义,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1121年遭海州知府张叔夜伏击,宋江战败被俘,起义失败。
宋江起义本是一场很普通起义,被后世不断演绎,成为《水浒传》的创作原型素材。
元末明初施耐庵和罗贯中经历了当时波澜壮阔推翻元朝统治的农民战争,不少资料表明两人曾参与张士诚起义的活动,后隐居写作,完成了古典名著《水浒传》。施耐庵是罗贯中老师,施耐庵是主要作者,罗贯中是参予者。罗贯中还是《三国演义》等书作者,是一位多产作家。两人凭借写作名垂青史。
水浒英雄故事宋元时期流行许多版本,宋朝有宋江等36好汉赞述,元代有关水浒题材剧本至今还流传19种,施耐庵和罗贯中在此基础上,经过高超艺术加工,写出了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名著《水浒传》。
《水浒传》中栩栩如生的108条好汉有的有原型,有的是艺术编撰。像呼保义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义、军师吴用、大刀关胜、双枪将董平、青面兽杨志、九纹龙史进等等都有真实人物存在,像入云龙公孙胜、霹雳火秦明、小李广花荣、没羽箭张淸、金枪将徐宁、菜园子张青、矮小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顾大嫂等众多英雄好汉都属于虚构的艺术加工创作。施耐庵和罗贯中经历丰富,耳闻目睹的人和事都会在《水浒传》小说中有所体现。
《水浒传》是真实的吗?还有,那一百零八将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很高兴你的邀请回答
在那个时候是有这么一段历史但是规模没有这么大,水浒传只是有人造反被平以后被写出来的一本书。
真正的历史上北宋是没有这么大规模造反的!
大家有什么可以补充的评论出来一起探讨学习
《水浒传》是真实的吗?还有,那一百零八将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谢谢邀请!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水浒传》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正因为影响太大,甚至有人把他当作真正的历史来读了。
不过,这部小说虽然叫“传”,但它与现在的“传记”实在是有天壤之别的。姑且不说里面的故事有多少真实成份,就是梁山上的一百单八将,也只有那三十六员天罡正将是真实的。仔细读《水浒传》,你会发现排名二十四位的天究星没遮拦穆弘和排名八十位的地镇星小遮拦穆春,竟是亲兄弟,这就叫人纳闷了:同是一个爹、一个娘的亲兄弟,排名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原来小遮拦穆春,只是虚构的人物。
更令人遗憾的是:貌美如花、武艺高强的一丈青扈三娘也是虚构的。
还有那个横跳江河竖跳海,万丈高楼脚下踩的谷上蚤时迁也是虚构。
人物能虚构,故事也能虚构:最成功的一个故事,就是武松单臂擒方腊。有史料记载,擒方腊的是童贯,也有记载是韩世忠擒的方腊,……就是没有武松擒方腊的记载,很明显,这件事纯属虚构!
不过,《水浒传》中提到,在招安过程中,有一个人起了极大的作用——张叔夜,史书记载:真正招安梁山好汉的,就是此人。在《说岳全传》中,也有张叔夜的故事。
尽管这部名著中,有很多虚构的成份,但丝毫不影响这部小说在人们对这部古典名著的喜爱!
《水浒传》是真实的吗?还有,那一百零八将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巜水浒传》毕竟是小说不能做为史记来读,作者将小说里的人物刻画的越生动就越吸引人。作者通过各种事件刻画出各种人物,主要目的是以小说为题材来反映一个时代的演变。巜水浒传》中的108将个性鲜明,出场节点时间按排巧妙,至于各个人物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不得不说,四大名著的作者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往后百年不会有再有此神作金卷问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