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晁盖之后,除了宋江谁坐梁山第一把交椅比较合适?

开门见山,晁盖原本就不是合格的梁山领导人,早该让位于宋江。所以,无论晁盖之后。或者晁盖再世,宋江才是坐梁山第一把交椅最合适的人选。

晁盖原本就不在梁山聚义之列

晁盖一出场,施耐庵就用一个符码,告诉读者,此人不是梁山中人,离开是迟早的。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施耐庵选择了《大宋宣和遗事》的记载。宋江刚刚上山,晁盖就去世了,怎么死的,语焉不详。没经过折腾,宋江就顺其自然的接任了寨主。

晁盖绰号托塔天王,这是个佛教人物。托塔天王就是佛教中的北方多闻天王,在中国定位比较早,其前身是佛门毗沙门天王。至于托塔天王后来变成了道教护法,那是《封神演义》的事情,在《水浒传》之后,不干施耐庵什么事。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公孙胜应七星聚义”中,施耐庵再次暗示,晁天王不在梁山“聚义”之列。书中说,吴用两次给晁盖圆梦,都向晁盖隐瞒了实情。

晁盖的梦境预示,劫取生辰纲的总共八人,其中的七个人就是北斗七星群中的天罡地煞,晁盖是斗柄上化作白光而去的那颗小星。施耐庵很巧妙的用白日鼠白胜这两个“白”字瞒过了很多读者,想当然的把“白”与白光联系到了一起。

白胜是正经八百的七十二地煞中的地耗星。天罡地煞经常联合行动,降妖除魔,在晁盖庄上的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都是天罡系列的,既然要联合行动,就得找一个地煞星来配合了,这就是白胜出场的价值。白胜一出场,吴用就明白了,晁盖便是那颗小星。于是,吴学究全盘接管了“智取生辰纲”行动。

既然晁盖连天罡地煞的资格都不具备,如何能做一个梁山“群魔”的领导人?

宋江是天魁星,还是九天玄女选定的替天行道代理人,手握天书,掌握着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命运,是《水浒传》设计的真正的梁山寨主。

晁盖是被吴用连诓带逼上的梁山

整个“智取生辰纲”的过程漏洞百出,吴用故意暴露晁盖,给破案留下了很多线索。这个惊天大案,竟然是被一个叫何涛的无赖赌徒破获了,智多星吴用智商不会低到这个程度吧。

其实,吴用早就想好了,要把晁盖弄到梁山上去。在石碣村劝说阮氏兄弟入伙撞筹时,吴用非常详细的调查了梁山的情况,鼓动阮氏三雄投奔梁山。这一次石碣村之行,吴用既是请帮手,更是提前探路,为上梁山做准备。

得了生辰纲之后,晁盖若无其事,以为还像上一年那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得了这笔巨额财富,还能继续做他的保正。宋江前来报信时,晁盖正在葡萄架下,与吴用、公孙胜、刘唐饮酒,好不惬意。

得知事情败露,官军马上就要来捉人的消息后,晁盖不知所措,又与吴用商量。吴用早就胸有成竹,让大家到石碣村集合。晁盖还是一头雾水,说三阮家那么小,怎么能够容得下这么多人。吴用此时对晁盖好一通数落,说他“好不哓事”,并指引晁盖:石碣村再往前走就是水泊梁山,正是大伙逃命之处。到了这个要命的时候,晁盖不上梁山,行吗?

既然是被骗被逼上梁山的,晁盖当然是极不情愿的,在梁山上显得非常消极,连打家劫舍这等草寇最基础的工作都不愿意做。这样的寨主,如何领导“强盗”干大事?

吴用之于宋江,完全处于从属地位。每次行动都是宋江事先谋划,吴用具体操作,主帅与军师的分工非常明确。只要行动开始,宋江便要达到目标,杀人放火,攻城掠寨,强盗头目的职责履行得非常到位。

但宋江从不干劫道越货,偷鸡摸狗的毛贼勾当,梁山被他弄得像一支正规军,建制非常完整,部署十分精到。晁盖与之相比,可谓萤火之于皓月,谁最合适坐梁山头把交椅,不言而喻。

晁盖在梁山上混吃等死

石碣村大战何清,梁山上大败黄安,都是被逼无奈之举,也都是吴用为主谋划的,晁盖根本就不动脑筋,或者不想与官府作对。就是下山抢劫过往客商,晁盖都要问一句“不曾杀人么?”得知一个客商都没有受到伤害时,晁盖大喜:“我等初到山寨,不可伤害于人。”

毕竟是佛门中人,与梁山正儿八经聚义的好汉大不相同。虽然晁盖的菩萨心肠值得赞扬,不干杀人放火的勾当,是行善的义举。但是,梁山是什么地方?晁盖又是什么身份?这样干下去,梁山兄弟有出路吗?

在寨主位置上,晁盖的态度极为消极。当初做保正时,晁盖也是远近闻名的,专门爱收留资助江湖人士的好汉,不管孬种还是豪杰,晁盖都一概不管,只顾收留。可是,到了梁山泊,竟然一个队员都不发展。前后对照,晁盖占据水泊,除了混吃等死而外,没有别的打算。

这样的寨主是极端不负责任的,也不能给梁山找到一条发展之路,更不可能给梁山兄弟谋一个好的前程。

宋江主张替天行道,接受朝廷招安。虽然这一点受到了历代严厉的批评与指责,但是,从梁山的实际情况出发,宋江的选择符合所有梁山好汉的愿望。同时,也符合晁盖的意愿。所以,宋江主动出击,打祝家庄,攻高唐州,一点点壮大梁山,为招安积累资本。

既然大家都想招安,又只有宋江能够做到这一点,还有谁比宋江更适合做寨主呢?

晁盖缺乏领导人的战略眼光

晁盖在梁山上有过两次出山打仗的经历,一次是吴用设计,故意制造一封货真价实的假信,把宋江送上了断头台。于是,晁盖不得不按照吴用的安排,下山救人。仅是救人而已,晁盖什么都没做。反倒是宋江,一路收留好汉入伙,共有十八个新兄弟加盟,梁山头领由二十一人(其中九人还是宋江弄上山的)猛增到四十人。

再一次,就是攻打曾头市。这是一次鲁莽行动,毫无战略目标,晁盖只是为了出一口个人鸟气。这与王伦“因鸟气”落草的性质是差不多的,基本上不顾及梁山大计。宋江不赞同草率的对曾头市用兵,是因为曾头市把控着北地到宋境的马匹市场,属于官办民营的专卖“榷场”。战马涉及到梁山的战力,更涉及到生死存亡。得了“玉麒麟”,宋江便不惧官军缉捕了。

晁盖可不管这一套,强行出兵攻打,结果,自己把自己陷进了死亡坑里。

宋江则大不一样,每次出兵都有战略意图,都是为了做大做强梁山事业。晁盖要杀杨雄石秀,宋江则认为这两人有用。接纳这两人入伙,他们就是梁山上的人,宋江正好以祝家庄扣押梁山兄弟为名,出兵攻打祝家庄,为山寨得了三五年的粮食。

迎战呼延灼,宋江乘机壮大队伍,招降纳叛,呼延灼的万余兵马全部归了梁山。陷害卢俊义,一是为了解决梁山的战马问题(“玉麒麟”在索超战杨志时就有预示,是战马的象征),二是挑衅大名府,要从这个富饶的州府大肆劫掠钱粮。

宋江每一次出兵,都是有战略部署的,这一点,晁盖简直弱爆了。

晁盖之死是梁山共同的选择

不发展壮大梁山,大家可以忍。不为梁山谋个好出路,弟兄们也可以陪着你混吃等死。宋江上山后,这一切都慢慢在改变,梁山出现了空前强大的气象,四方豪杰也愿意投奔或者投降。

金圣叹批点《水浒传》虽然有点偏激,但他指认宋江谋杀晁盖却基本正确。金老对宋江杀晁盖大为不满,但却不得不承认,晁盖早已死于厅上厅下之人心。这也就是说,梁山大小头领,以及喽啰都希望宋江坐头把交椅,早早的取晁盖而代之。

机会出现在段景住身上,这个惯于在北地偷马的毛贼,让宋江意识到,梁山的战马有来源了。这可是梁山的生存或者死亡的大问题。所以,见了段景住,宋江“暗喜”。晁盖刚死,宋江便立即成立杨林、石勇、段景住北地马匹采购团,为梁山泊输送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

晁盖却完全不听宋江、吴用的劝阻,一意孤行的要对曾头市动武。无论此战胜负,梁山都讨不到好处,甚至还有可能断绝梁山的战马来源。宋江刚刚打下大名府,急需战马之时,北地战马采购团又一次遭到曾头市的罚没。假如当初不急于用兵,详细的制定作战方案,曾头市恐怕早就被灭了。

晁盖的行动让梁山的战马绝了来路,对梁山兄弟构成了威胁,死于厅上厅下人心便不足为怪了。

宋江坐头把交椅是不二人选

在没有完全搞清楚敌情的状态下,盲目采取军事行动。从晁盖打曾头市的过程看,便是犯了军事大忌,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战略战术都不行,晁盖如何能指挥貌似正规部队的梁山千军万马?这一仗,梁山死伤惨重,若有下一次,怎么办?

当然,晁盖这次用兵并非完全没有价值,他还是为宋江二次攻打曾头市提供了参考依据。宋江总结晁盖这次失败的教训,发兵之前,不断派出侦察兵,有针对性的进行兵力部署,一举荡平了曾头市。

宋江在战斗中成长,头一次打祝家庄也犯了与晁盖同样的错误,轻敌冒进遭到失败。后来,渐渐的与吴用磨合到位,战略战术日臻一流,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战争统帅。追随这样一个人打仗,至少生存的概率都大得多。更何况,每战必胜,赏钱都能多挣几个。打完曾头市,宋江把劫掠来的财物犒赏三军。须知,这一次梁山总共出动人马达三万之巨。

与官军作对,在战斗中壮大队伍,必定引起朝廷的重视,完全改变了王伦、晁盖时期只由地方官府派小股人马佂剿,甚至只以捕盗的治安力量对付梁山的局面。引起朝廷重视,就能达成招安愿望。这一谋划,得到了梁山全伙的支持,打起仗来人人卖力。

假如象晁盖那样,只有十几个人几百杆枪,早就被剿灭了。所以,宋江刚刚答应做临时寨主,梁山泊便“尽皆欢喜,拱听约束。”

除了宋江,谁又能做到这一点呢?

续书《征四寇》,以及电视评书都说晁盖、武松、鲁智深等等好汉反对招安,这是脱离施耐庵原著的说法,没有依据。武松是第一个提出招安的,晁盖至少有两次直接以言行赞同过招安。虽然招安这一条不被金圣叹以及非常多的读者赞同,但梁山上却是人人都期待的事情。

大计方针符合集体意愿,领导才能无人可及,连晁盖都望尘莫及,宋江不坐头把交椅谁坐?

《水浒传》中晁盖之后,除了宋江谁坐梁山第一把交椅比较合适?

在晁盖死的时候,梁山除了宋江谁也别想坐上第一把交椅。即便是坐上也长不了,其结果不是主动让贤就是死于非命。缺发政治眼光的晁盖已把这条路堵死了。

其实他死前已经意识到,但为时已晚,林冲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一、论资历非林冲莫属

林冲火并王伦,成功迎取晁盖成为梁山之主,从此梁山开启了新的一页。

应该说林冲是开辟梁山的第一功臣,论资格他仅次于杜迁宋万朱贵之流,但王伦手下的人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况且那三人完全不是那块料。所以论武功论名望和资历,林冲成为晁盖之后的继任者完全实至名归。

二、林冲给了晁盖机会,但晁盖没给林冲机会

当时火并王仑,林冲就可自坐第一把交椅,晁盖第二,其余依此类推。因林冲先到者为王,况且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比晁盖村长出生身份要高,晁盖等人急于投靠也不会有意见。但林冲没那么做,因为杀王伦而自立似乎有篡夺之嫌。

晁盖为头是正确选择,而林冲则应坐第二位,形成如同后来的宋江卢俊义的那种塔档模式。而晁盖却没那么安排,林冲排到了吴用公孙胜之后的第四把交椅,已在权力圈子之外,这为后来宋江上位,提供了空间,自己一把手地位却失去了保护层。

三、晁盖已死,宋江上位无人能替

宋江上梁山成功坐上了第二把交椅,通过几大战役,控制了主动权,基本上架空了晁盖,此时谁想替代宋江成为接班人那纯属找死。试想,晁盖自己都扼制不了宋江,还能指望谁,晁盖死后从梁山长远大计着想,唯有宋江一人接替才能安定人心,左右全局。其它一切假设如果都是废话。

《水浒传》中晁盖之后,除了宋江谁坐梁山第一把交椅比较合适?

《水浒传》中,因晁盖攻打曾头市中箭身亡,宋江接手,结果受朝廷招安,把水泊梁山带向绝路。显然,宋江作为水泊梁山的第一把手是很多人不喜欢的,那么除了宋江,谁坐第一把交椅比较合适?

个人认为非入云龙公孙胜莫属,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替天行道”的坚决拥护者。

我们之所以敬佩水泊梁山,就在于它打出的旗号“替天行道”,而公孙胜就是这个旗号的坚决拥护者。从“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开始,公孙胜就在走着一条为百姓谋生存的道路。他和晁盖、阮氏三兄弟等齐心协力,坚决反抗朝廷的腐朽统治。怎奈宋江上山,他只能选择离开。当初他会再次下山帮助宋江,完全是因为师父罗真人“保国安民,替天行道”这八个字。所以,如果梁山能在公孙胜的带领下,必然深得民心,结局自然也会不一样。

第二、卓越的远见和智慧。

智取生辰纲,全靠公孙胜和吴用一手筹划。石碣村一战,他施展法术大败何涛,和晁盖带领众人投奔梁山。宋江上山,他一眼便看透宋江的为人和梁山未来的前途。念于“替天行道”和兄弟情义,他再次下山,但知道结局已无法挽回,“遇汴而还”,成为一百单八将中结局较好的几个人之一。因此,公孙胜的见识和智慧非一般人可比,有他的领导,水泊梁山的前途不可限量。

第三、非凡的本领和威望。

公孙胜法术高深。宋江攻打高唐州时,大败于高廉的妖法,即使是林冲和武松等众多好手也束手无措。宋江只能请得公孙胜下山,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妖术,梁山取得大胜。此后的南征北战,梁山屡遭困局,都是公孙胜出手解围。公孙胜有这般的本事,自然获得众多梁山好汉的尊重和敬佩,所以由他来坐第一把交椅,大家也会心服口服。

由此可见,晁盖死后,除了宋江,公孙胜是坐第一把交椅独一无二的人选。

我是烟斗的传说,原创不易,看完觉得不错,烦请点个赞,谢谢!

《水浒传》中晁盖之后,除了宋江谁坐梁山第一把交椅比较合适?

这个问题可以用排除法,最后选出一位最合适的人选来。梁山寨主之位需要一个有能力有智慧有威望的人来担任。如果不考虑宋江的话,那也只能从梁山坐次排前十的好汉中去挑选,因为排名实际上也代表着资历、实力和威望。让排名靠后的担任一把手难以服众,无法服众必将引起内讧,后果不堪设想。

一、林冲、卢俊义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是将才非帅才

要论在梁山的资历林冲绝对是最老资格的,他历经王伦、晁盖、宋江三任寨主,可以说是梁山的“三朝元老”、“开国元勋”,而且当年晁盖、吴用等好汉劫持生辰纲败露被官府缉拿,走投无路投奔王伦,但王伦心胸狭隘不愿意收留,是林冲火并了王伦让晁盖担任了寨主,从此开创了梁山事业新时代。因此要论资历的话林冲是能服众的,但是寨主并不是资历老就能胜任。林冲最大的问题是性格上的优柔寡断,缺乏血性,他一旦上台梁山很容易萎靡不振,沦落为一般的土匪窝子。

卢俊义跟林冲差不多都是犯一个毛病,能耐大胆子小,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与梁山敢打敢拼的气质不吻合,缺乏统帅应有的魄力。

二、吴用是天生的师爷且得罪人众多,无法成为一把手

吴用是老学究出身,本是一乡村私塾先生,因与晁盖、刘唐等人劫取了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事情败露后逃亡梁山。吴用号称“智多星”,但他出的主意基本都是馊主意,没有大智慧只会祸害别人,根本就上不了台面,称不上是谋略只能说是阴谋伎俩。比如挑拨林冲杀王伦;为了让美髯公朱仝入伙唆使李逵一斧子砍死知府小衙内,孩子才四岁何罪之有?为了赚取卢俊义上山,装神弄鬼设下陷阱让卢俊义往里钻,这么大的玉麒麟被整的家破人亡,有国难投有家难奔。吴用害人无数,得罪了很多好汉,他若当上一把手,估计梁山得分崩离析。最后吴用上吊自尽不敢苟活于世,实际上也印证了吴用害人太多怕不能善终的内心恐惧心理。

三、关胜、秦明、呼延灼降将掌权后患无穷

关胜、秦明、呼延灼这三位确实有能耐,有真功夫,可以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大发神威。但是无奈何这哥仨都是降将身份。他们仨原本是朝廷官府的大将,与朝廷没有深仇大恨,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这是他们跟梁山其他英雄好汉的本质区别。这三位都是代表朝廷攻打梁山时战败被俘,没奈何投靠了梁山。但是投靠了梁山不代表他们的心也在梁山。他们其实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时时刻刻巴望着朝廷招安再重新恢复过去的荣光。这三位当中的任何一位一旦掌权,必将暗中联合朝廷将梁山做掉。因此,降将掌权不但人心不稳,而且后患无穷。

四、花荣德不配位、柴进重虚名无大志

花荣是宋江的主要追随者,跟李逵一样是宋江身边最信任的心腹和奴仆,这也注定了花荣是属于难堪大任之辈,他只适合当宋江的奴仆,唯宋江马首是瞻。宋江生则花荣生,宋江死则花荣死。像这样一个愚忠,是非不分的货色怎么能当梁山寨主之位呢?典型的德不配位,花荣活的稀稀松松,死的也糊里糊涂。

柴进是周世宗柴荣的后代子孙,有皇室血统,身份高贵,而且宋廷对他也不薄,赐给他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事实上柴进跟朝廷都是一个利益集团同属于一个阶级,跟梁山一伙人不是一个阶级,柴进这个人很注重虚名,看到谁名气大名望高就去结交谁。这样的人让他管管钱粮财务是把好手,但让他担任一寨之主立马歇菜,就是求着他当寨主他也不会当,因为他的志向只是结交豪杰而不是要推翻自己的利益集团同伙。

五、入云龙公孙胜浮出水面,可堪大任

经过排除法,排名前十的英雄只剩公孙胜一人。公孙胜综合实力很强,没有明显的弱点。论武术公孙胜是高手虽然未必是最厉害的,但他会其他人所没有的道术。真要使出道术,梁山没有一个人是其对手,因此公孙胜的这一独特能耐足以震慑众好汉。

公孙胜有胆识,对朝廷腐败奸臣当道,官府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非常痛恨,在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的事件中他是积极参与者。他也是最早入伙梁山的好汉之一,因此在资历方面足够老。

公孙胜在梁山坐次中排名第四的高位,说明他在梁山众好汉中威望足够高,有号召力,这意味着拥护他的人就多。

结论:公孙胜有能耐、有资历、有胆识、有威望,凭这四点他足以胜任梁山寨主之位。当然前提是他要有这个当寨主的意愿!

《水浒传》中晁盖之后,除了宋江谁坐梁山第一把交椅比较合适?

人尽皆知的答案何必问呢?“星主”“天魁星”不做老大,谁还有资格做老大呢?

很多人认为英雄排座次是宋江安排的,其实不然,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一,还道村奇遇,九天玄女称呼宋江为“星主”,赐天书给宋江,交待宋江只能和天机星同看,所以,在这里,“天魁星”和“天机星”的名额就已定下。

二,李逵杀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但只杀到罗真人的假身,罗真人完全有理由,也有能力杀了李逵,但他没有,因为他知道李逵是“天杀星”,所以罗真人不敢逆天杀李逵,只是惩罚李逵,所以“天杀星”的名额在这个时候已定。罗真人还知道公孙胜也是天罡星之一,所以他不能强行要求公孙胜不能下山,而是交代公孙胜“逢幽而止,遇卞而回”,所以公孙胜征王庆之后就要离开而回到他师父那里继续修练。“天闲星”的名额在这里已隐约可见。

三,鲁智深的师父智真长老知道鲁智深是罡星入凡,所以他知道鲁智深将来正果非凡,“天孤星”在这里也隐约可见。

四,李俊是“天寿星”,天寿,意味着李俊的寿命会很长,人生在世,谁长命、谁短命谁都不能乱说,李俊后来去了海外做了暹罗国主,说明李俊得享天年,寿命很长。这不是宋江能做主的事情。

所以,一百零八将,一百零八个天罡地煞的排位早已在天书上确定,或者说早已天定。而不是宋江的随意安排。

《水浒传》中有些玄幻修真法术情节,这些情节不是可以任意抹掉的,忽略这些情节,人物性格会大大的走样,因为这些情节帮助书上人物作出很多选择,对人物命运的走向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使得人物命运、性格没办法按照读者的想象去发展,所以这些情节没办法忽略。

晁盖在世时,宋江的威望就已很高,他虽然武功不是最好,但他的运筹帷幄,掌控全局的能力无人能及。所以,晁盖死后,梁山泊主非宋江莫属。

《水浒传》中晁盖之后,除了宋江谁坐梁山第一把交椅比较合适?

柴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