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梁山好汉不诏安的话,结局会怎样?
谢谢邀请。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简略讲一讲《水浒传》的版本问题。
笔者在小学时就读到家藏的《忠义水浒传》(多了“忠义”两个字),竖排版、繁体字,加楔子总共七十一回。第七十回是“梁山泊好汉排座次,忠义堂英雄惊恶梦”,全书到此完结。后来,读到续书五十回,才知道梁山泊全伙被朝廷诏安。再后来,知道《水浒传》还有各种续书,包括《后水浒传》、《水浒后传》、《荡寇志》,以及《古本水浒传》(梅本)等等。
无论哪种续书,都感觉与前七十一回本的故事不相衔接,即便是最流行的《征四寇》,也没有把梁山的故事讲完整。梁山好汉不是“惊恶梦”了吗?怎么又诏安了呢?《征四寇》的结局并没有照应前面的预伏线索,宋江等人的归宿并不是卢俊义梦境所预示的那样,被张叔夜悉数斩首。反倒是《荡寇志》照应了原著“楔子”,把108个妖魔收服并压在了牛渚山下。 《古本水浒传》虽然写梁山泊继续造反,最后也照应九天玄女的预言,梁山的结局是雷轰石碑、神摄天书。
当了解到金圣叹腰斩水浒这段公案,以及细读文本和借助其他资料后,感觉到施耐庵在七十一回后还有故事,这个故事大概就是讲的宋江被朝廷的诏安。具有反抗精神的金圣叹,不满清廷,当然对这支反抗军被诏安不满,斩掉后面的故事,留下一个大大的文坛悬案。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嘉靖年间才刻印传世,现存最早的版本应当是万历三十年前后的百回本。可惜,这个本子也被质疑是康熙时期的伪刻本。所以,施耐庵全本《水浒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梁山泊的结局到底怎样,已经很难探知了。
那么,从版本这个角度,讨论悟空的问题,梁山泊的结局大概有七种可能:
第一、被剿灭。《荡寇志》、《古本水浒传》都是安排这样的结局,梁山泊没有诏安,而是被剿灭了。其中,《荡寇志》顺着金圣叹硬塞进去的“恶梦”展开故事,说的是张叔夜挂帅,八十万禁军教头陈希真率兵攻打梁山,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迅速荡平了水泊。这本书完全是反《水浒传》的,被视作流氓文人的无耻之作。但是,仅从文本看,还是能与施耐庵的故事对接,在七十一回被写丢的人物,如王进、扈成等纷纷粉墨登场,加入到征讨梁山的队伍之中。虽然思想格调低俗,但也给了梁山泊好汉们的一种结局,就是最终被剿灭。
《古本水浒传》则与《荡寇志》相反,写梁山好汉继续占山为王与朝廷作对。武松、鲁智深、石秀等人在续书中重现好汉本色。梁山泊攻城掠地,朝廷屡战屡败。最后因为违背了九天玄女“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旨意,刻有108人名号的石碑被雷轰断,天书也被收走,以此暗示梁山好汉在梁山泊全伙牺牲。这部续书也照应了施耐庵的原著,诸如与杨志北京争功的周瑾也披挂出场,被李逵称为“大锤朋友”。
两部续书从不同的角度写到了梁山被剿灭的结局,虽然立场不同,但这种结局既符合金圣叹的“恶梦”伏线,又比较令人信服。如梁山泊这样的造反队伍,是没有实力与朝廷抗衡,并且最终夺取政权的。
第二,抗击金兵。梁山泊的故事大约发生在宋徽宗宣和元年至宣和三年二月之间,宣和七年宋徽宗禅位,靖康二年北宋灭亡,距梁山起义失败已经六年时间。假如宋江不受诏安,假如不诏安又能苦撑六年,坚持到靖康之难,就有可能成为一支抗金队伍。这种可能的依据是,续书当中提到了朱仝的结局。美髯公朱仝在讨灭方腊后,曾经追随刘光世大破金兵,被朝廷封为太平军节度使,呼延灼也在后来抗金战斗中阵亡。《说岳全传》中,还提到双边呼延灼为高宗抵御金兵,不幸因吊桥腐朽马蹄陷落而被金兀术斩杀。可见,如果梁山好汉能够坚持到北宋灭亡,就有可能加入到南宋抗金的行列而名垂千古。
同时,梁山故事的大背景也支持这个假设。当时,私人土著武装迅速崛起,很多都成为后来的抗金主力。比如吴家军、韩家军、岳家军,等等部队都是由私人武装建立起来的。梁山泊的家底完全有实力加入到南宋抗金统一战线,成为一支抗金部队,至少也能加入到某一支抗金队伍之中。
第三,流亡海外。续书《征四寇》中讲到混江龙李俊在征讨方腊时,无意间结实了费保、倪云、卜青、狄成,暗生去意,阴谋出路。当宋江大军班师之时,诈称中风,与童威童猛兄弟二人辗转来到暹罗,并成为暹罗国主。梁山泊好汉如果不受诏安,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这也是一条可能的出路。以梁山的实力,绝对压倒李俊这一众人,往投东南亚称王称霸肯定没问题。
第四,终老梁山。前提是梁山好汉学乌龟缩头,不与朝廷对抗,象当年王伦一样,力求自保而偏安一隅。这也要等到宣和年之后,天下大乱之时。
第五,遣散队伍。梁山泊有大把银子遣散队伍,乘着天下大乱之际各自逃散。然后,埋名隐姓,置地发家,也能各自保命了。《征四寇》中有多名梁山兄弟不愿为官,归隐林下。这其中有为剿灭方腊立下奇功的小旋风柴进、老财主扑天雕李应、行者武松、神行太保戴宗,被朝廷追责的阮小七、以及宋江的弟弟宋清等。这些人远离朝廷,得以颐养天年。
第六、火并自灭。从王伦起,梁山泊就有了内耗火并的习惯,英主晁盖也死于兄弟射来的暗箭。施耐庵前七十一回书写的是聚义,但也在“忠义”二字的表面上,暗伏梁山好汉相互之间的矛盾。《征四寇》继续演绎这种矛盾,诏安或者造反,成了矛盾的焦点,也有可能成为矛盾总爆发的导火线。如果不受朝廷诏安,继续在梁山泊造反,这种矛盾恐怕总有一天会爆发。
第七,最坏的结局。金兵南下,投靠粘罕,为虎作伥。这虽然也是梁山不受大宋诏安,而卖过投敌的一条生路,但是,梁山泊好汉绝对不会走这一条路。
遗憾的是,按照目前所能见到的版本来看,梁山泊的结局只有两个:诏安、被灭。
如果梁山好汉不诏安的话,结局会怎样?
在《水浒传》中,晁盖等人上梁山后,因王伦嫉贤妒能不愿收留晁盖等人,故而激怒林冲,从而林冲火并王伦,而后尊晁盖为梁山之主。之后梁山开始逐步强大,特别是宋江上梁山后,因为宋江为人仗义疏财,在江湖名声很好,所以很多人因为宋江而上了梁山。
晁盖去世后,宋江也就成了梁山之主。梁山大聚义后,梁山一百零八人排定座次,后在宋江的坚持招安下,最终梁山接受了大宋朝廷的招安。招安后的梁山为大宋东征西讨,征大辽、王庆、田虎,不仅取得胜利,而且梁山一百零八人无一人折损。
不过在之后征讨方腊时,虽然方腊得得以平定,但梁山兄弟也损失惨重,得以幸存归京的很少。然而虽然梁山损失惨重,但是梁山兄弟是为朝廷尽忠、忠于王事,所以梁山兄弟也都成了忠义之士,不在背上反叛不忠之名,也由此全了梁山的忠义之名。
那假如宋江不招安,梁山结局将怎样呢?
其实晁盖是一个好头领、好大哥,但是他看的没有宋江远,没有为梁山兄弟未来的出路想太多,他觉得兄弟们只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就好。
但是宋江看的远,他之所以坚持招安,一则是为了给兄弟们谋一个出路,不在永远背负反叛不忠的骂名,二则就是他看到梁山的结局,若不招安,其结果也会像王庆、田虎那样,虽然能取胜一时,但终究会走向灭亡,到那时梁山不仅被镇压,还要背上不忠之名。所以宋江才会坚持招安。
自来农民起事,无非有三种结局,一则向以前的刘邦、后来的朱元璋,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但宋江知道自己的能力、梁山的实力,是不足以能推翻整个大宋而建立新的王朝。
既然不能建立一个新的王朝,那就是第二种结局,就是被朝廷攻打镇压。梁山虽然曾经打败过朝廷几次的进攻,但这些都是在事先准备、利有梁山地理的优势。
然而梁山终究是实力不能和整个大宋相比,也躲不过朝廷源源不断的征讨。只要梁山败一次,将会给梁山带来沉重的打击,最终走向灭亡,如王庆、田虎那样。
梁山宋江不能建立新的王朝、又不愿看到梁山被镇压的结局,所以他坚持招安。若梁山不招安,其结果就可能是消灭。
当然《水浒传》主要讲的是梁山兄弟的忠义之情,义就是梁山兄弟的义气。忠就是忠于朝廷,只有接受朝廷的招安,才能全梁山的忠义之名。若梁山不招安,无非就是一群草寇叛徒,这个王庆、田虎、方腊又有什么区别,若真的如此,《水浒传》又体现出何种思想呢!
如果梁山好汉不诏安的话,结局会怎样?
在梁山108位好汉聚齐后,宋江把“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寓意是啥?就说明宋江以后要改旗易帜了,不想再做土匪了,要做一位忠义之士。“忠义”二字,宋江重“忠”而轻“义”。
宋江为了向皇帝尽忠,可以舍掉兄弟之间的情义。在武松断臂擒方腊之后,宋江看到武松成了一个废人,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兄弟随便吧!”宋江看到武松再也不能领兵打仗,无法为自己征得荣誉,果断舍弃了武松。
而武松呢,不惜把自己的性命搭上也要擒住方腊,可以说是立了头功。而宋江最终却舍弃了武松,踩在那条断臂上夺走了本该属于武松的功劳和爵位。这不能不让武松心寒。在宋江被毒死之后,武松只是说了一句“都结束了”,也是在情理之中。
可以说,在接受招安之后,对宋江来说,梁山好汉的性命早已不重要,对朝廷尽忠才是最重要的。
宋江如此的渴望从卑微走向正统的辉煌,如此渴望回到封建体制内做高官,如此渴望光宗耀祖,兄弟们的情谊只是团结的纽带、兄弟们的性命只是完成忠义使命的垫脚石。
打完方腊之后,梁山兄弟走的走、散的散,没个人的心都被宋江伤透了,实际上朝廷坑了宋江,而宋江又坑了梁山众兄弟。
再分析梁山好汉有那些愿意招安。
宋江自幼受如家文化熏陶,忠君爱国、光宗耀祖是其最高追求。无奈自己只是一个押司,一种升迁无望的小官。
在杀了阎婆惜、浔阳楼题反诗之后,宋江被排除在了封建正统阶级之外。而宋江无时不刻向着回归所谓的正统。
宋江上梁山不想一辈子都做草寇,梁山是宋江实现人生报复的一块跳板,壮大梁山、打赢高俅之是要增加向朝廷谈判的筹码,我的实力也很强,不要小瞧我,最好是给我一个大得官职。
而关胜、呼延灼、杨志、卢俊义等忠义之后,本就是体制内人员,希望他们做一辈子土匪、估计他们无脸面见祖宗。他们之所以落草,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宋江的人格魅力有多么强大,而是不想回去受到更重的惩罚。落草是暂时的,找机会回归才是最终目的。所以他们这些人只希望接受招安的,之是人家嘴上不说,把这口黑锅甩给了宋江。
那反对招安的有哪些人呢?晁盖的老部队和二龙山人马,那些山野游侠,只想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放荡人员,对他们来说招安反而是一种羁绊,他们担心被诏安之后,会被奸人所害,对招安的前途感到渺茫,只希望活在当下,快活人生。
这些人有鲁智深、武松、张青、孙二娘、阮氏三雄、杜迁、宋万等人。
那宋江一伙不接受招安会怎样?
结局只有一个——灭亡。所说梁山有一百单八将好汉,但是真正能打的只有那十几个人,其他的都是徒有虚名。梁山的实力没有那么强大。
水泊梁山只是一片八百里的水路,就经济实力而言是无法同整个北宋王朝一个国家抗衡的。梁山想要达到东京汴梁是不可能的,那结果就只有一个,被消灭。
梁山第一代人可以做草寇,那他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也要世世代代落草为寇?这一点,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这也是宋江提出招安之后,很多人都选择默认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招安之后,朝廷是不会让宋江一伙直接做官享清福的,平辽、征田虎、王庆、平方腊,直到把宋江的人马打没了为止。
这就是招安的代价,轰轰烈烈一生,也许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
如果梁山好汉不诏安的话,结局会怎样?
谢邀。我认为,如果梁山好汉不招安的话,结局无外乎三种,第一,维持现状,继续占山为王;第二,解散,各找各妈;第三,被朝廷剿灭。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即使朝廷拿梁山束手无策,选择眼不见心不烦放任其发展,第一种结局也不会维持太久,因为梁山的问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出自内部。随着108将齐聚梁山,梁山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各种问题暗流汹涌,迟早要爆发出来。
派系林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降将派系伸长脖子等着招安,一心想为自己洗白,光耀门楣,而江湖草莽派系只想着山高皇帝远,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老子终日逍遥快活。长此以往,矛盾必将愈演愈烈,导致一发不可收拾,这个可以参考太平天国运动。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一路势如破竹,打下中国半壁江山,与清朝分庭抗礼。然而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诸王勾心斗角,内耗严重,爆发天京事变,导致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梁山难免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况且,梁山要维持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能否自给自足也是一个大问题,分崩离析是早晚的事。
第二种结局貌似是个不错的归属,大家离开梁山,各谋出路。可问题是,这些梁山好汉哪个没有命案在身,都是朝廷通缉的要犯,离开梁山这个大本营,他们还有立锥之地吗?相信如果梁山作鸟兽散,那么关系亲近的好汉必将三五成群的重新聚集在一起,另立山头,因为谁也不想整天过着东躲西藏,亡命天涯的日子。
这样一来,梁山等于自己把自己分而化之了,大大减弱了自身的实力,到头来只会被朝廷一一剿灭,相信这是每一个梁山好汉都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第二种结局看似不错,实则毫无一点可行性。
最后说第三种结局,在《水浒传》中,我们感觉朝廷大军总是不堪一击,每每被梁山干的落花流水,觅子寻爷。可你想过没有,虽然北宋此时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但并非气数已尽,好歹也是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梁山虽然屡战屡胜,可它毕竟是一块巴掌大的地方,长期和朝廷对峙,肯定吃不消。朝廷就是失败一百次,也不会伤筋动骨,可梁山若是失败一次,极有可能就是灭顶之灾。所以,梁山好汉若是和朝廷死磕到底的话,最终难逃被剿灭的厄运。
其实,我认为招安确实是梁山最好的出路,只不过征方腊太过惨烈,梁山死伤大半,读者看到结局反推当初,才会大骂招安,痛恨宋江。可宋江没长前后眼,事态的发展完全是他始料未及的,我相信他的初衷的的确确是为梁山众兄弟的前途殚精竭虑的,请不要总是以腹黑阴谋的角度解读水浒。
西岳顽石~年少只知宋江怂,读懂招安已中年。
如果梁山好汉不诏安的话,结局会怎样?
宋江是怎样的人?
一个小县城的一个小吏。吏,在宋朝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有野心的宋押司,绝对不会就此打住政治前途。
奇怪:文才不乍的,又无缚鸡力,收入又不高却名字响彻山东?钱包不足能行哪门子“及时雨”?
晁盖等人“生辰纲”败露,官府准备辑拿,宋江将此信息透露给晁盖,后面赠金银杀婆惜,把宋江逼上江湖路。由于“生辰纲”事件影响巨大,各路豪杰都知宋江“忠义”而因此闻名,慢慢的结识了很多好汉,最终形成梁山势力并接受朝庭招安。
如果,宋江想改朝换代推翻皇帝,实力远远不够,就算把“四大㓂”联合起来,虽能构成一定威胁,同样动摇不了大宋根基。
宋江此人,功名熏心,聚集梁山,实为招安,为了功名,把功课做到了宿太尉和李师师身上,所以,“四大㓂”唯一接受朝庭招安。
如果梁山好汉不诏安的话,结局会怎样?
宋江招安是一方面也是为了他们兄弟的安定生活和前途,不必再忍受动乱和不安。只是没想到朝廷出尔反尔将自己与兄弟们置于死地。但从另一角度来想,即便不招安,由于特殊的生活形式和所属是时期他们也不一定可以独占一方地安稳下去,也许不久后还会有另一批“梁山好汉”,而且他们中大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想法。并没有明确的组织性只是感性的为了义气而存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