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昊天上帝和《西游记》中玉皇大帝是同一人吗?
开宗明义,《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和《封神演义》中的昊天上帝应当是同一个神(人)。
首先,两尊大神的称号虽然不同,但实出一体。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昊天上帝名字没这么啰嗦,就叫“昊天上帝“。显然,玉皇大帝裹脚布一样的名字,就是一个封号。而昊天上帝似乎没受过封,没有封号但却有很多俗名,叫做“皇天“、皇天上帝“、“皇皇上帝“、“天帝“,老百姓口中的“老天爷“便是此人。
玉皇大帝的封号与皇家封号很相似,可以说是官家尊称的大神。而昊天上帝则是儒家的最高神,儒家尊他为主宰天地宇宙之神,代表天甚至等同于天。虽然尊号不同,但玉皇大帝的封号最前面的两个字就是“昊天“。这就可以理解为昊天上帝来历已经很久了,只是很多朝代没给他加封号而已。
宋真宗时期,才给玉皇大帝加尊号,叫做“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后来,又改成“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这两个尊号也有“昊天“二字。据说,周朝时就出现了昊天上帝,是华夏历代国家正式祭祀的最高神。古代天子的“天“,据说也是昊天大帝。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不是同一个人。这种观点也应当被认可,因为,中国的神仙系列比较混乱,各种说法都有,也各有各的根据和来历。最为有代表性的,就是儒道佛各有自己的造神方式,各自造了自己所尊崇的神。昊天上帝很早就有了,属于儒教系列所造的最高神,道教并没有关于昊天上帝的记载。但中国出现的最早宗教是道教,道教的神仙系列一出来,其他系列的神就更加混乱了。自汉武帝罢黜百家以来,貌似天下尊儒,但这是为了教化民众的,皇帝老子却是迷信道教的,炼丹求长生,寻仙祈不老。胡人出身的唐太宗为了使自己统治地位更牢固,把老子敬奉为远祖,唐朝起先是信道的。这一点,《西游记》就写了一大段故事。
北宋王朝更是信奉道教,从赵光义起,就说自己是天的儿子。那么,“天“又是谁呢?到了宋真宗这里,总算给自己找到了爹,给历代早就认可并祭祀的昊天上帝加了封号。这样,昊天上帝就被道教划到自己的神仙系列中了。
佛教是没有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的,吴承恩写《西游记》,其实是借用了道教的统管天界的大神。但是,《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似乎没有昊天上帝那么大的权力,好像玉皇大帝所处的天庭,只是这九重天的一重天,也是最底层的,属于被昊天上帝所统治的一重天。这样,就给读者造成一种假象,认为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是两个人。
读《水浒传》、《西游记》,一个是弘道,一个是崇佛。施耐庵把佛在书中搞得很难堪,实则反映了北宋崇道抑佛的历史事实。吴承恩好像是要与前辈打一场笔墨官司似的,著《西游记》为佛家搬回一城。而许仲琳又看不下去了,把《西游记》中的各路大神都翻转成道家人物,而且,正式地封了神,构建了前所未有的道教神仙系列。从神仙系列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系列性来看,无疑是《封神榜》取得了压倒性优势。
《封神演义》是后写的,有人说许仲琳模仿了吴承恩。其实不然,这两部著作其实可以看成佛道两家的神仙之争,甚至是教众之争。所以,书中的最高神也是昊天上帝压倒了玉皇大帝。
既然两部书的最高神就是一个人,许仲琳为何又要搬出当时并不为广大受众所熟悉的玉皇大帝呢?原因很简单,许仲琳写的是商代的事情,而昊天上帝被加封号,则是宋代的事情。同时,吴承恩把玉皇大帝降了格,也是对道家的不敬,许仲琳也有为昊天上帝正名的意图。
无论是《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还是《封神榜》里的昊天上帝,在民间早已合二为一,就是玉皇大帝。
《封神演义》中昊天上帝和《西游记》中玉皇大帝是同一人吗?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封神中的昊天上帝与西游里的玉皇大帝是同一个人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对他们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既然如此我们就跳出庐山,看一看其真面目。
昊天上帝,又称皇天上帝、天帝,说白了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天爷。在神话传说中被称之为众神之主,是神位至高的天帝主宰者宇宙万物。所谓昊天上帝者,盖元气之广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即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讬之于天故称天帝。”古籍中昊天上帝也称昊天或天帝,这样的叫法最早现于《尚书》。
《尚书》:“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封神中昊天上帝几乎没有出场,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如第十五姜子牙下山时,玉虚宫元始天尊提到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称臣,第五十五回杨戬上夹龙山途中偶遇龙吉公主,对方称自己是昊天上帝亲女。其余便再无笔墨了,因此,别说长什么模样连个发哥式的背影都没有留下。
昊天上帝命阐教十二仙首称臣,于是鸿钧老祖让徒弟们拟定封神榜。南极仙翁去天庭借聚仙旗,穿朝服系玉佩执朝笏,俯伏金阶向瑶池金母自称小仙。要知道南极仙翁在玉虚宫堪称是办公室主任,可代替元始天尊发号施令,地位辈分明显在十二金仙之上。但在瑶池金母面前仿佛是烛光与日月争辉不值一提,瑶池金母的地位尚且如此,那么昊天上帝就可想而知了。
从这些信息基本可以看出昊天上帝的权力要高于鸿钧老祖,也无疑是封神里的最大Boss。
七岁的哪吒在东海九龙湾用乾坤圈与混天绫打死夜叉李艮与三太子,龙王敖丙怒火冲天亲自去陈塘关向李靖兴师问罪,扬言要上奏玉帝捉拿凶手。哪吒在师父太乙真人的指点下提前来到了天庭,但见天宫异景非凡像,紫雾红云罩碧空:
初登上界乍见天堂,金光万道吐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只见那南天门:碧沉沉瑠璃造就,明晃晃宝鼎妆成。两旁有四根大柱,柱上盘绕的是兴云布雾赤须龙;正中有二座玉桥,桥上站立的是彩羽凌空丹顶凤。明霞灿烂映天光,碧雾朦胧遮斗日。天上有三十三座仙宫:遗云宫、昆波宫、紫霄宫、太阳宫、太阴宫、化乐宫,一宫宫脊吞金獬豸;又有七十二重宝殿:乃朝会殿、凌虚殿、宝光殿、聚仙殿、传奏殿,一殿殿柱列玉麒麟,寿星台、禄星台、福星台,台下有千千年不卸奇花;炼丹炉、八卦炉、水火炉,炉中有万万载常青绣草……
——《封神演义》·十二回
从天庭盛景来看非至高无上的神而不可居也,前面说昊天上帝是封神的大boss,因此敖丙提到的玉帝就是昊天上帝。
那么,这个玉帝是西游里的玉帝吗?别着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花果山一声巨响石猴出世,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也就是玉皇大帝。之后石猴闹龙宫乱地府,东海龙王敖广与幽冥秦广王一纸诉状告上天庭,玉帝看过后准备派兵捉拿,后采纳太白金星的意见以怀柔之策将其收入麾下。石猴初入天庭但见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
只见那南天门,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两边摆数十员镇天元帅,一员员顶梁靠柱,持 铣拥旄;四下列十数个金甲神人,一个个执戟悬鞭,持刀仗剑。外厢犹可,入内惊人:里壁厢有几根大柱,柱上缠绕着金鳞耀日赤须龙;又有几座长桥,桥上盘旋着 彩羽凌空丹顶凤。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这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宫,乃遣云宫、毗沙宫、五明宫、太阳宫、花药宫、……一宫宫脊吞金稳兽;又有七十二重宝殿,乃朝会殿、凌虚殿、宝光殿、天王殿、灵官殿……
——《西游记》·第四回
封神里哪吒去的宝德门,西游里石猴进的南天门,不过两者看到的盛景几乎是一样的,后者貌似更加的气派堂皇。封神里龙王敖丙的上司是昊天上帝,西游里敖广的领导是玉皇大帝,先不说二者是否是同一个人,首先从所处的环境看他们权力是至高无上的都是统率三界的最高首领。
封神里昊天上帝的女儿龙吉公主在万仙阵里英勇牺牲,元始天尊惋惜的对西方接引教主说:“方才绝者乃瑶池金母之女”,从这叹息的语气里明显可以看出瑶池金母不一般的地位与实力,由此,也更加的衬托出昊天上帝的高不可攀。
从八卦炉逃出来的石猴,一根如意金箍棒打到凌霄殿外众神捉拿不住。玉帝遂传旨命游弈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去请佛老降伏。如来得知后对众菩萨:“你们稳坐法庭不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一个传旨一个救驾都说明玉帝在三界享受着王者般的荣耀。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昊天上帝与玉皇大帝地位是相同的权力是对等的,居住地址也都是同一个门牌号,但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仅凭这些信息显然无法确定,因为权力地位等同的人有很多,即使地址一样也不能断定为同一人。除非他们的身份证号不一样,但是连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何况身份证呢?
难道没有办法了吗,非也非也。任何一个案发现场只要我们细细观察,总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话说如来佛祖接旨后,带着阿傩、迦叶二尊者去天庭救驾,灵霄门外让众神停止打斗。猴子上前厉声高问道:“你是玉帝老儿请来的救兵吗?”如来笑着说:“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听说你要夺玉帝之位,不知你有什么本事竟敢如此猖狂。”猴子昂然说:“我的手段说出来吓死你,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去十万八千里。”
如来听了后哈哈笑道:
人家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 当人子!
发现什么了吗?
如来说玉帝自幼修行,幼当然指的是指小时候,而昊天上帝在封神里已经是有妻子女儿的人了。封神里佛教还没有诞生,是由接引、准提两位道人执政的佛教前身西方教,千年以后释迦牟尼方才出世,受燃灯佛祖点化登沙门大罗彼岸。因此在如此久远的时间差里,即使如来再法力无边,但他的记忆里不可能有昊天上帝,更不可能知道其自幼修行。昊天上帝对于如来佛祖来说,就相当于今天我们认知中的夏朝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如来说的玉帝是玉皇大帝而不是昊天上帝,也就是说昊天上帝与玉皇大帝不是同一个人。当然,或许有人说你这是以人的角度看待神,人不可以穿越但是佛祖可知前世今生以及未来。这一点我不否认,神佛区别与人就是具备超常的能力,但是人有的认知局限神佛也有,神佛的能力超乎常人但并意味着神佛无所不能。
再者,猴子向如来自我介绍时说:
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炼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在因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其中有一句:“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意思说人间的帝王都更新换代呢,这天宫的灵霄殿又不是他玉帝家独有的买卖,不能总是他说了算。猴子的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正如九零版《封神榜》里主题曲唱的那样:“日出日落花开花落,悠悠岁月长长的河,一个神话就是浪花一朵,聚散中有你也有我,你我皆是匆匆的过客……”
清赵翼有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间没有永存于世屹立不倒的王朝,玛雅辣么牛逼不照样消亡吗,而上天应该也有如此吧。不是常说善恶终有报天道总轮回吗?既然天道在轮回,那管理天道的人定然也更新换代。封神中是昊天上帝,到了西游则换成了玉皇大帝,但不管谁坐镇天庭,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正气使然的天道。就像我们所说的民心,纵观当今世界不论那个国家或者那个执政党派,如果不得民心不把为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都不会有好的结局。
因此,综合上述分析与推理得出《封神演义》里的昊天上帝与《西游记》里的玉皇大帝不是一个人。昊天上帝在前是玉皇大帝的前辈,玉皇大帝是从昊天上帝手中接过正义的旗帜,率领三界众生继续开创天道新的征程。大家好,我是@云中之笔。一个热衷武侠与神话的文学爱好者,欢迎广大朋友们留言点评,不足之处望予以批评斧正,我们一起交流学习。云中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点赞哦!
《封神演义》中昊天上帝和《西游记》中玉皇大帝是同一人吗?
是同一个人的。
佛教称上帝为天帝释,道教称天帝,这一代天帝又称玉帝。佛教认为天帝归佛祖管,道教认为上帝权利高于一切,两教看法不同。佛教认为上帝在忉利天住,不能出轮回。
《封神演义》中称天帝为玉帝,和《西游记》中一样也称玉帝,应该是一个人。
《封神演义》中昊天上帝和《西游记》中玉皇大帝是同一人吗?
首先说结论:《封神演义》中同时出现了昊天上帝和玉帝,从文中的描述来看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一人,而《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应该就是《封神演义》中的玉帝,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封神演义》中的昊天上帝不是《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
为什么这么说,咱们来看看,《封神演义》中实际上有玉帝出现过,也有昊天上帝出现,某种意义上并不能完全认定二者是同一人,咱们先看看昊天上帝出现的相关文字
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
道姑曰:“吾非别人,乃昊天上帝亲女,瑶池金母所生。只因那年蟠桃会该我奉酒,有失规矩,误犯清戒,将我谪贬凤凰山青鸾斗阙。吾乃龙吉公主是也。”
维大周十有三年,孟春丁卯,上朔丙子,西岐武王姬发敢昭告昊天上帝、后土神祇
实际上书中“昊天上帝”一词出现了四次,其中第三次与第二次的语境相同,不再赘述,这三次其实各有侧重,第一处说明了封神榜的由来,也侧面点出了昊天上帝在封神世界的权威性,他的要求三教必须执行,充分说明了他的权威性。而且结合后文我们会发现,昊天上帝的要求是鸿钧道人具体落实的,这也说明了昊天上帝的身份是和鸿钧道人同级甚至更高的。
第二次出现于龙吉公主的口中,实际上侧面证实了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的夫妻关系,而后瑶池金母的地位在南极仙翁的觐见中展露无遗,也从侧面证实了昊天上帝的地位崇高。
第三次出现于武王祭典中,是作为祭祀的主神出现的,说明其广泛的信仰基础,这就意味着他的地位是正统的,是被广泛认可的。事实上,昊天上帝,又称皇天上帝一直以来就是华夏民族祭祀的最高神,没有之一,他就是天帝,也是天,俗称老天爷,是历代王朝及儒教的至高神,也是华夏文明中的至高神!
但相对而言“玉帝”出现就差点意思了,第一次玉帝出现在敖光的口中,他要上天庭告御状
敖光见物伤情,对李靖曰:“你生出这等恶子!你适才还说我错了,今他自己供认,只你意上可过得去?况吾子者正神也,夜叉李艮亦系御笔点差,岂得你父子无故擅行打死!我明日奏上玉帝,问你的师父要你。”
而之后敖光告御状的结果就是被太乙真人唆使的哪吒在宝德门门口痛殴一顿,可见太乙真人是没太将玉帝当回事的,这和三教谨慎对待昊天上帝的命令完全是两种态度的
真人以手指在哪吒前胸画了一道符录,分付哪吒:“你到宝德门,如此如此。事完后,你回到陈塘关,与你父母说。若有事,还有师父,决不碍父母。你去罢。”
真人忙叫:“哪吒,你快去!四海龙君奏准玉帝,来拿你父母了。”
而在哪吒口中,似乎玉帝的地位并不是天帝,而是天王,这“帝”与“王”的差别就比较大了
乃对敖光曰:“我一身非轻,乃灵珠子是也,奉玉虚符命,应运下世。我今日剖腹、刮肠、剔骨肉还于父母,不累双亲。你们意下如何?如若不肯,我同你齐到灵霄殿见天王,我自有话说。”
看看,所以在《封神演义》中,玉帝和昊天上帝应该就不是同一位尊神,这实际上也和道教神系的演变是相同的,玉皇大帝在道教神系中并不是一开始就地位最高,在晋代的《真灵位业图》称为玉皇道君,排在一阶右位第十一,还有一个高上玉帝排在右位第十九,从其位序来看的话,虽然地位也比较高,但不是最高的存在。玉帝真正的信仰是隋唐开始,到宋代达到信仰的顶级。到宋代之后的民间传说中,玉皇大帝就成为三界至尊了,这之间显然也是有个过程的。
如果确定了这一点,再看《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就比较清晰了,在灵霄殿办公,显然就是《封神演义》中的玉帝啊,自然也就能得出结论,《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与《封神演义》中的昊天上帝并不是同一位尊神了。
《封神演义》中昊天上帝和《西游记》中玉皇大帝是同一人吗?
这个问题,道友不妨换个问法:封神演义中的昊天上帝,是否就是玉帝。
在封神演义中,三教并谈封神榜,秉承的是昊天上帝的意志。按照阐教的说法,因为神仙一千五百未斩三尸,犯了红尘杀戒,阐教教主元始天尊停止宣讲道法,十二金仙下凡历劫。又因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称臣,玉虚宫封神。
而在通篇中,昊天上帝虽然没有现身,却无处不在:十二仙首称臣、玉虚封神、龙吉公主下凡、姜子牙金台拜将。我们说昊天上帝是唯一主宰之神,似乎不为过。
但玉帝的出现,让我们直接糊涂了。哪吒闹海,巡海夜叉李艮是玉帝钦点,东海龙王被哪吒欺侮,敖广上天告御状,宝德门前被哪吒所拦。然后,就再也没有玉帝啥事了。
而根据敖广所言,水族是直接听命于玉帝,而周天的神,都是玉帝御笔钦点,这很明显是对主宰者的说辞,由此,我们不得不回到开始时,我提的问题:昊天上帝与玉帝,是不是一个人。
《封神演义》中昊天上帝和《西游记》中玉皇大帝是同一人吗?
在《封神演义》中,大家都知道,昊天上帝命令元始天尊旗下的十二金仙俯首称臣,但是元始天尊并不乐意,而正巧师傅鸿钧老祖要举行封神行动,并由元始天尊来主持,于是元始天尊借封神的机会,将十二金仙保了下来,不让他们去天庭上班。
对此,昊天上帝似乎也没办法,只能同意了。那么问题来了,昊天上帝是三界之主,他为什么拿元始天尊没办法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此时的昊天上帝虽然是三界之主,但势力小,实力不强,远不是元始天尊这类圣人的对手,所以只能忍耐。
所以大家看到,整个封神之战,虽然是为天庭招收神仙,但作为招聘方的天庭玉帝,却始终没有露面,就是因为有很多圣人参与了,所以玉帝只能靠边了,甚至要招收什么样的神仙,都由元始天尊来决定。
而到了《西游记》中的玉帝,也是三界之主,似乎地位极高,实力极强,从如来佛祖的那番赞美的话,就能看出。而此时的元始天尊,似乎对玉帝非常尊敬,甚至臣服。
那么,是不是此时的玉帝地位翻身了呢?对比,笔者认为,翻身谈不上,但地位提升是肯定的,至少能超过如来佛祖。但依然不能跟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相比,元始天尊之所以尊敬玉帝,一是为了三界稳定,二是为了做表率。
《封神演义》中的昊天上帝,和《西游记》中玉帝,似乎有着天壤之别,那么,他们是不是同一个呢?笔者认为,答案很明显,就是同一个。有句话叫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们看看封神西游天庭有哪些神仙,封神封的神仙都还在,三坛海会大神哪吒、托塔李天王、二郎显圣真君、财神赵公明、五岳大帝等等。
如果玉帝换了,那么这些亲信都要换吧,另外,最关键的是王母娘娘(瑶池金母)还在啊,玉帝换了王母娘娘也得换。但实际上并没有。
所以,我们只能说昊天上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提升了自己的实力和势力,到了《西游记》时,才会一统三界,神仙们都忌惮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