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甄嬛传中太后为什么不喜欢皇后?

小说中太后总是对皇后不冷不淡的,在皇后差点被废的时候虽然太后出面保住皇后,当然原因只是因为皇后是太后娘家的女子,总想不明白太后为什么这样对皇后。

人到了太后的那个位置上,就是一个政治家了。喜欢或者不喜欢,太后都不会放在表面上,露出来的。或者说是无所谓喜欢与不喜欢,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一.家族的荣耀

太后当年并不是皇后,她是因为她的儿子成了皇帝才被封为太后的。这对母子,到了人生的巅峰,必然也经历过千辛万苦。然而高处不胜寒,这些辛苦,她只能留在自己的心里,而不能再对任何人讲。

太后为自己的家族带来了荣光。她也想把这份荣光传递下去,让她的家族再出现第二位皇后。

而太后的母家对太后是全力支持吗?我想不是的。当皇帝还未继位前,他只是一个不受宠的皇子。这使得太后母家也在观望,他们把庶女宜俢嫁给了皇帝。嫁的并不是纯元这位嫡女。

什么纯元的性子软,不适合入王府?这是太后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如果能娶到纯元这位嫡女,太后根本不会在乎宜修这位庶女的。

宜修也是一个可怜的女子。她享受不到太后这位母家姑姑带来的温柔。却要承受这位婆婆兼姑姑的时时挤兑。宜修就这样的,在母家和婆家之间两头受气。

太后不满意先嫁过来的是庶女宜修,宜修要受气;等到皇帝地位已稳,宜修的母家又匆匆地把宜修的姐姐纯元也嫁了过来,这样宜修就失了正妻的地位,宜修受气。

二.宜修的心机

宜修是个心机深沉,又狠毒的女人。她的伎俩皇帝未必能看的出来。但是太后,一定看得出来。

太后早就知道纯元的死,一定和宜修有关。但是为了家族的荣耀,她必须帮着宜修把这件事情瞒下来。

纯元也好,宜修也罢,都只是侄女,对于太后来说,不是那么的重要。

可皇帝的子女都是太后的皇孙。太后一定更爱皇孙。

欣贵人的孩子,甄嬛的孩子,富察贵人的孩子。都被皇后宜修给害了。这些事情太后分明都知道。她怎么可能还喜欢皇后呢?那些孩子可都是她的亲孙。但是还是为了家族的荣耀,太后也必须帮助皇后宜修把这件事情瞒下来。

如果皇后宜修不是太后的亲侄女,这时的她早就死定了!

当然皇后宜修要的还不只是这些。她要的是在后宫独大。

权力才是最重要的利器。在权力面前,一切亲情显得那样的渺小。皇后试图染指太后的权力时,太后对亲侄女一样能下手。

太后允许甄嬛回宫,把皇后最忌惮的女人给请了回来制衡她。

太后在乎的是她的权利,还有家族的荣耀。她不允许自己家族出废后。但宜修本人,她是不在乎的。

只要皇后是她的侄女就行,纯元也好,宜修也罢,都无所谓。至于宜修的痛苦,宜修的委屈,太后更是全都不放在心上。

宜修触到皇太后的底线。然后也不再护着她,一切都由她自己承受吧。只要皇帝不废后,其余的太后也管不了了。

后宫甄嬛传中太后为什么不喜欢皇后?

因为皇后做事目的性太强,虽然平时深藏不露,但事后总还是能被人琢磨出来,这时候就会给人一种特别不舒服的感觉。

比如第45集,皇后设计让皇上惩治甄远道,并准备让再次怀孕的甄嬛小产,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把对方当傻子的做法激怒了太后,所以太后准备教训一番皇后-------虽然皇后给太后献上了美味的甜食,太后还是借题发挥,引出下文,对皇后进行严厉批评!

太后知道皇后所做的一切,从太后口中说出那句:让你掌管百花,是掌管而不是修剪,否则就会百花凋零。此句证明太后不想再给皇后留什么情面。

而看皇后的表情,似乎已练就了精钢不坏之躯,太后的任何话对皇后都不起作用,皇后的表情就跟没听到一样——也许因为老是被太后这样说,皇后的脸皮已经练得如城墙一样厚。

皇后应该算准了太后最终会为了家族的荣耀保她,而皇上也会为了纯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太后让皇后去螽斯门前思过-------颇有深意:螽斯是一种繁殖力很强的昆虫,民间有“螽斯生百子”的说法,因此清代在紫禁城中建的螽斯门旨在祈盼皇室多子多孙,帝祚永延。而皇后的做法可以说已经违背了祖宗的意愿。

但是皇后不这样认为:皇后把自己定位为母后皇太后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任何人的话都不可能将皇后的这一心思动摇。在不能确保三阿哥能上位之前,任何人都是皇后的威胁,所以皇后必然要除掉有纯元脸的甄嬛——也必定要走上打胎的不归路。

到第52集的时候,皇后已经干掉了华妃,赶走了甄嬛,拍扁了端妃敬妃,控制了安陵容和祺嫔,除去了齐妃,抢了三阿哥。皇后在后宫到处都是自己的势力--------人都是得瑟的,皇后地位稳固,没有对手,就跑到太后面前得瑟了。(谁让你当年偏心我姐纯元呢?)

皇后大模大样地来见太后了,此时的皇后已经开始膨胀--------皇后去见太后,居然让太监事先高呼:皇后驾到!

皇后这是摆架子呢。后宫已经是皇后的天下了。

太后看在眼里恼在心里,很不满皇后,要对皇后进行教诲,岂料皇后如今已是羽翼丰满-------看到皇后冷峻的眼神,就知道皇后又视太后的话为耳旁风了,此时的皇后已经杀红了眼,谁说什么都不管用了。

皇后在言语中开始不断冲撞太后。不管太后怎么问,皇后仗着别人抓不住证据,就一个态度:我就死不承认,你能怎么的?

皇后是最擅长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而且能做到脸不红心不跳----------皇后能镇定到这种程度,是杀人无数已经练出来了。

直到太后搬出纯元,希望皇后就此收手。皇后见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也没必要客气了。

看皇后这里慢慢说话的每一个镜头,都感觉皇后下一秒就要裂变异化变形了一样!皇后等这个时刻已经等了很久了吧!她对太后多少是怨的-------皇后当年受过不小的罪,因为别人触犯了她的利益,而太后没有办法改变皇帝娶纯元,也没有阻止,或者说没有替她说过话,抱着一种默许的态度,致使皇后忍辱负重多年,所以今天她一定要报仇,要杀光她的仇人和一切与她对立的人,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还认为自己是被逼的。

皇后永远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她敢和太后叫板,甚至于忘了,那可是皇上的亲妈!

皇后仗着一人独大,太后也老了,敢这样对太后,不管怎样,太后是老人家了,皇后对自己的婆婆一点不孝顺啊!

皇后此举,彻底激怒了太后-------- 其实太后毕竟混的时间更长,皇后这时候若是肯服软,太后会依旧宠着她,护着她。但是皇后膨胀得变了形,太后当了这么多年人上人,哪受得了这个,再加上太后不待见的祺嫔。

皇后这一次,让太后不愿意再帮皇后,也顺利成章铸就太后会支持甄嬛回宫来牵制皇后的行动。

后宫甄嬛传中太后为什么不喜欢皇后?

大家好,我是玲落疏蓠,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后宫甄嬛传中太后为什么不喜欢皇后?

乌拉那拉氏宜修之所以能当上皇后,完全归功于太后的扶持,而扶持并不代表喜欢,只能代表适合。

皇后比太后更有功利心

太后进宫为妃,是基于隆科多的阴谋,他误导太后,让她穿粉蓝色的衣服,告诉她这样就可以落选,二人就可以在一起,但先皇最喜欢的正是粉蓝色,所以太后中选了,而隆科多这样的安排,只是为了在先皇身边安插眼线,便于他把控朝政,而太后记恨隆科多的欺骗,并没有为他所用,反而利用他辅佐自己的儿子顺利登基,所以说太后进宫并不是真心想争权夺利,而是被逼无奈

皇后本是庶女出身,她要靠自己的力量,成为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以此来摆脱庶出的身份,所以她自上位后,心中只有后位,她日夜担心后位不保,在妃嫔之间挑拨离间,不让她们结成党羽,又勾结前朝,妄想立养子三阿哥为太子,甚至将自己的外甥女青樱做为新皇后的后选人,而青樱一看就是跋扈、没有心机,容易被皇后操控,当她发现青樱不受控时,无情的将她赐给了四阿哥为副福晋,可见皇后为了权利,费尽了心机。

所以,无论是性情还是出发点,皇后都与太后相差太多,所以太后很难从心里喜欢她。

太后眼看着宜修害死纯元、残害皇嗣

皇上为王爷时,先娶了宜修,又封了纯元为嫡福晋,这让宜修嫉火攻心,狠下杀手,将怀有身孕的姐姐,下毒害死,而太后明知宜修的手段,但顾及到宜修落马,再无可继后位之人,她只能隐忍不发,但她心中一直对纯元存有愧疚。

太后看重皇嗣,她希望子孙昌茂,江山代代有人,而纯元与孩子亡故后,宜修变本加厉,经常对后宫的嫔妃下手,在她狠毒的手腕下,皇嗣稀少,这样的情况,如果皇上有什么不测,皇权很容易旁落,所以,太后觉得皇后自私、狠毒,不顾中宫之德,自然不会喜欢她。

皇后与沈眉庄形成对比

皇后的原则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所以她只有在有求于太后时,才会耐心聆听太后的教悔,而且她知道太后不喜她的做事风格,更觉得自己的庶女,太后不待见她,是从心里瞧不起她,所以更不愿假意与太后亲近了。

而沈眉庄对皇上寒心后,为了保住宫中的地位,追随了太后,太后本来在选秀时就一眼就看中了沈眉庄的稳重端庄、落落大方,并称赞道:“只有这样的人,服侍皇上才好”,所以沈眉庄的主动示好,太后欣然接受,于是沈眉庄经常来往于慈宁宫,服侍太后用药,给太后做糕点,为太后解闷,甚至放弃去圆明园避暑的机会,也要陪伴太后,这让太后不禁感动,而做为太后的至亲皇后显然是没有孝心,所以太后不会喜欢她。

甄嬛出宫,皇后独大时,太后劝皇后收敛一些,皇后不但当成耳旁风,甚至暗示太后,不要管的太多,让太后寒心。所以太后会下旨进沈眉庄为嫔位,让她能在宫中与皇后党祺嫔、安嫔抗争,也以此来发泄对皇后的不满。

更多精彩请关注玲落疏蓠

后宫甄嬛传中太后为什么不喜欢皇后?

太后是上一届的宫斗冠军,所以她对什么事情都是看得很清楚的,包括皇后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她并不喜欢皇后,但是为了家族的荣耀,她不得不保全皇后的地位,那么她为什么不喜欢皇后呢?

皇后心肠毒辣,害死了很多皇嗣

太后私下里和竹息也说过,一休是做皇后的最佳人选,但是她太心狠手辣了,害死了太多的皇嗣,太后的言语中也透露着无奈。剧情一开始就说欣常在小产,芳贵人流产被打入冷宫,随后富察贵人、甄嬛流产都是皇后干的。皇后让安陵容利用松子害富察贵人流产后,太后就明白了真相,还曾暗示过皇后,只是皇后推脱,太后也不好说什么,但是也给了皇后警告。后来皇后越来越猖狂,太后看不过眼之后说她,她居然还顶嘴,太后实在是无奈啊,在生命垂危之际还留下一道遗诏,保全宜修的后位。

皇后虚伪又自私

皇后什么时候都摆着一副贤良的样子,嫔妃们有不舒服的地方,她都是第一时间去探望,事实上她明面上关心,背地里却使绊子,实在是虚伪至极。对于太后也一样,其实太后也是她的姑姑,但是她并没有怎么孝顺太后,而总是利用太后来维护自己的地位。还有纯元,明明就是她害死的,还还总是口口声声说,姐姐怎样怎样,来博取皇上的注意和欢心。这些事情太后都明白,太后早都知道纯元是宜修害死的,但是又不能说出来,所以她讨厌皇后也是很正常的。

我们讨厌一个人或者是喜欢一个人,那一定是基于对这个人的了解,太后之所以讨厌皇后,是因为她是了解皇后本性的人。

后宫甄嬛传中太后为什么不喜欢皇后?

太后乌雅氏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女性,虽然其手段与心机都有她辣手无情的一面,不过她做事也都是从大局出发考虑的,从她言行上判断,不失为一个仁义厚德的太后,这样的女人自然与泯灭人性的宜修是格格不入,水火不容的,之所以容忍她,还愿意作为靠山保住她,为的不是宜修个人,而是整个的乌拉那拉氏与乌雅氏家族,乌雅氏没有了太后,乌拉那拉氏再没有了皇后,地位一落千丈不说,从前位高权重之时难免得罪不少人,也难免没有乘机作恶的例子,一旦势力下落,那么面临的也将是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啊!太后作为乌雅氏的女儿,乌拉那拉氏的亲眷,无法眼看着这种祸事降临到自家头上,自然要尽全力保全,可是自己已经年老,不靠宜修又能靠谁呢?这也就是太后明明不喜欢宜修,可还是要千方百计保着她的原因了!

后宫甄嬛传中太后为什么不喜欢皇后?

宜修太狠辣,纯元太心善,太后也是怕将来胤禛登基纯元保不住皇后之位,所以当初宜修是如何对纯元下手,太后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为了乌拉那拉氏的荣耀,太后始终袒护宜修,即使不喜欢皇后也要保宜修皇后之位,正是因为太后这个靠山,宜修在做了皇后以后不仅没有停手反而愈加毒辣,等到后宫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嫔妃之后,宜修就连太后也不放在眼里,这是太后不喜欢宜修的原因。

乌拉那拉氏宜修其实也是个可怜女人,本来嫁给胤禛的时候就是名副其实的侧福晋,胤禛许诺只要宜修生下孩子就把宜修扶正,却没想到宜修怀孕的时候,姐姐纯元来看望宜修却被胤禛一眼相中不仅立时娶了纯元为福晋,且纯元进府便是专房之宠,这一幕深深刺激了宜修,宜修本就是庶出之女,在家的时候就常常被忽略,本以为嫁给胤禛生下孩子就有了出头之日,却没想到还是一场空。

即使后来宜修生了孩子却也还是没有保住,而纯元这时候却有了孩子,胤禛还是一如既往疼爱纯元这才是令宜修彻底黑化的原因,宜修不仅除了纯元以及她腹中的孩子,坐上皇后之位以后更是见不得后宫妃嫔怀孕,富察贵人以及莞嫔的孩子都被设计弄掉,安陵容与祺嫔还有宁贵人也都被皇后设计的怀不上孩子,这些太后看在眼里却也无计可施。

最后还是宜修打算毒死四阿哥将来扶三阿哥登基安心做太后这件事彻底惹怒了太后,太后不想宜修自己把路走死让乌拉那拉氏的荣耀毁在宜修手中于是才要皇帝迎回莞嫔,这后宫也需要有个可以制衡皇后的人存在了,宜修最后的悲剧结局也是自己作出来的,可恨却不可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