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说宝玉以后娶湘云吗?怎么看?

我听周汝昌先生的讲座时,听到过这个观点。

小说《红楼梦》结尾处,做乞丐的贾宝玉碰到了同样做乞丐的史湘云,他们就在一起作伴。

现实《红楼梦》的作者和史湘云的原型在一起写下这个故事,史湘云是脂砚斋。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说宝玉和史湘云在一起,我觉得挺靠谱。但他们在一起不一定是结为婚姻,有可能是抱团取暖。

金陵十二钗同宝玉可以有感情线的姑娘们有四个: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妙玉。

妙玉:是公认的对宝玉沒有私情。

林黛玉:还泪,质本洁来还洁去,公认的没有婚配前就泪尽而亡。

薛宝钗: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贾宝玉会娶薛宝钗,但宝钗也沒活很长时间。

史湘云:她会嫁给卫若兰,之后卫若兰死,史家败,湘云流离失所沦为乞丐。

史湘云是"金玉良缘"中的另一个金。小说中描写了史湘云善女红,她个性豪爽,红楼女儿中就只有她一人没病,剩下的都身体不好,常年吃药。

在家族衰败,众人离散之后,只有健康、善女红的史湘云有可能靠着自己的劳动糊口活下来。

有观点是说有个妓女叫云儿,所以史家败落后,湘云会沦为妓女。

等到色衰时,湘云逃跑。成功逃走的湘云沦为乞丐,在某处遇上了同样做乞丐的贾宝玉。

那时他们都会有一种有了依靠,有家人的幸福感。历尽沧桑的他们会在一起做个伴,让自己温暖,不再孤单。但是,这种相伴,与婚姻无关。

双星:牵牛、织女在银河遥遥相对。香梦沉酣,愿我们湘云在香梦里永远不醒。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说宝玉以后娶湘云吗?怎么看?

许多读者都因为“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句话,觉得《红楼梦》80回之后贾宝玉娶了史湘云,其实那是不对的。

因为原著中作者对这一点写得比较含蓄,致使许多读者都没看清“金麒麟”的真正含义。

第29回清虚观打醮时,张道士把道士们“各人传道的法器”作为生日贺礼献给贾宝玉:

有金璜,也有玉玦,或有事事如意,或有岁岁平安,皆是珠串宝贯,玉琢金镂共三五十件。

按说,以贾宝玉标榜的他自己心里只有林妹妹一个人,而林妹妹是一个草木之人,并且他又特别讨厌金玉良缘之说;他对着那一堆“金玉”应该无感才对,至少在黛玉面前他应该表现出一点忌讳,不理会那一堆家伙才是他爱林妹妹的正常表现。

然而,他竟然恋恋不舍的在那一堆金玉之中挑来捡去!当看见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时,他住手了。宝钗说史湘云有一个。

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自己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一面心里又想到怕人看见他听见史湘云有了,他就留这件,因此手里揣着,却拿眼睛瞟人。

贾宝玉太猥琐了吧。

当他看见林黛玉在看他,当即骗林黛玉说:

“这个东西倒好顽,我替你留着,到了家穿上你带。”

回家之后贾宝玉一直把金麒麟揣在身上,并且三番五次的去潇湘馆,却舍不得拿出来送给林黛玉。

最让人感到可笑的是,他们两个吵架时黛玉说了一句“我也知道白认得了我,哪里像人家有什么配得上呢?”暗示贾宝玉把金麒麟拿出来。然,贾宝玉大恼:

宝玉听了,便上前来直问到脸上:“你这么说,是安心咒我天诛地灭?”

这时候黛玉就知道了,贾宝玉兜里揣着的金麒麟真的不是给她的。

因为一般的爱女生的男生,如果女生在他面前说自己是草木之人、没有金玉时,男生会很自然的把自己兜里的金玉掏出来送给她,再说上一句“我送你一个你不就有了吗?你不就配得上我了吗?

贾宝玉因为不爱林妹妹,所以他根本不会这样说,也根本不会送给林黛玉一个金玉做礼物。

贾宝玉曾经想把北静王送他的鹡鸰香珠串送给林黛玉,那是因为鹡鸰香珠串是植物(草木)做的。实际上,在贾宝玉心里,林黛玉就是贫贱之人,是配不上那些金银饰品的;所以尽管贾宝玉有许多古董及各种金银饰品,但是他从来不曾送给林黛玉一件。

贾宝玉等到史湘云来贾府,终于等到史湘云去了怡红院,终于有机会把金麒麟拿出来――大家都以为贾宝玉想把金麒麟送给史湘云了,但是没有!

最搞笑的是贾宝玉竟然把金麒麟给丢了,而且是史湘云捡到了!读者以为贾宝玉应该说,“好巧啊,本来就是要送给你的,竟然是你捡到了!”然后喜气洋洋场面一派和谐。

然而并没有!贾宝玉这个奇葩竟然从史湘云的手里把金麒麟又拿回去了!

话说宝玉见那麒麟,心中甚是欢喜,便伸手拿来,笑道:“亏你捡着了。你是哪里捡的?”

贾宝玉之所以让史湘云看看他有金麒麟,却又不送给史湘云,他就是在告诉史湘云:“你有小金麒麟,我有大金麒麟;你是母的,我是公的;你是阴,我是阳。咱俩是一对儿。”

他这是意淫、调戏史湘云!史湘云大怒。

后来贾宝玉因要去见贾雨村而追上了林黛玉(分不清主次、没有顺序),对林黛玉说了许多话。林黛玉走了之后,贾宝玉拉住袭人说了许多话,把袭人吓得如五雷轰顶一般。

贾宝玉跑了之后宝钗过来和袭人说了几句话,意思是贾宝玉和袭人的对话宝钗有可能听见了。

其实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听到的最多,他不但听到了贾宝玉林黛玉的对话,也听到了贾宝玉与袭人的对话,更听到了袭人与宝钗的对话,这个人就是史湘云。

贾宝玉拿着公的金麒麟意淫史湘云,史湘云就已经很生气了,后来又听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与袭人的对话,被贾宝玉的下作(下流)气得七窍冒烟。史湘云没忍住,直接找到贾政告状去了。

史湘云为什么要向贾政告状让贾政打贾宝玉呢?

如果史湘云不告状,贾宝玉就会以为史湘云默许了他对她的意淫,贾宝玉今后会更加肆无忌惮的意淫(羞辱)史湘云。并且,贾宝玉将来见到史湘云的“才貌仙郎”时,他会意淫人家的才貌仙郎,而且还会把公的金麒麟送给人家。就等于贾宝玉直接告诉史湘云的老公:你的老婆以前和我是一对呀!(对比尤三姐与柳湘莲,就知道被贾宝玉意淫过的人下场有多惨)

贾宝玉直接把史湘云的“才貌仙郎”给气死了,或者史湘云的才貌仙郎老公回到家之后把史湘云打了个不能动弹。

作者通过写金麒麟这件事,表明贾宝玉的无所不淫,他真的是滥人一个。“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意思是贾宝玉想伏白首双星,但是史湘云不让,以至于贾宝玉挨了毒打。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说宝玉以后娶湘云吗?怎么看?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回目下半联“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有些令人费解。文中内容写了金麒麟,但没提到“白首双星”是谁,既没有明写,也没有暗示,不像上半联“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前因、后果、经过具备。

就是因为回目有些含糊,所以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解读。红学家刘心武老师在讲座中经常提到一句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今天就做一朵学牡丹开的苔花,说说我的观点。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里先看看红学大家们的看法,再说说我自己的微末见解。

周汝昌先生和刘心武先生认为,“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指的是贾宝玉和史湘云。

周汝昌先生和刘心武先生都非常喜欢史湘云。他们对史湘云这个人物做了很深入地探究。

刘心武先生在“揭秘红楼梦”系列讲座中讲到过“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之谜。他认为书八十回后,沦为乞丐的宝玉,在街头和湘云“遇合”,湘云再嫁,和宝玉成亲,两个人相依为伴。

他的依据是:

一,史湘云的原型是脂砚斋,而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妻子。

刘心武先生做《红楼梦》的原型研究。小说开卷说“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文中有大量的生活细节写实描写,所以刘心武先生认为小说人物大都有生活原型。而史湘云的原型就是脂砚斋。他经过考证,认为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妻子。因此,最后和宝玉共偕白首的是史湘云。

二、脂批线索。

第三十一回回首,庚辰本有一条批语:“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感?故颦儿谓“情情”。

“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在宝、黛、钗之间夹缠不清,作者又加了一个“金”,金麒麟。刘心武先生认为,“金玉良缘”中的“金”,可以是金锁,也可以是金麒麟。通灵宝玉和金麒麟是第二种金玉姻缘,也就是宝玉和湘云成就了一段好姻缘,并且白头到老,双星永伴。“白首”两字刘心武先生解释为“他们在苦难中,未老先衰,白了少年头”。

贾宝玉在清虚观拿金麒麟的时候,黛玉确实有所警惕。后来湘云来了,她还赶到怡红院“听墙角”。所以脂批有“何颦儿为其所感”之语。

周汝昌先生的看法更直接,他认为史湘云《红楼梦曲》“乐中悲”中的“厮配得才貌仙郎”,才貌仙郎说的就是宝玉。

白首双星是张道士与贾母。

还有研究者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说白首双星是张道士与贾母,衍生出一段凄美爱情。史侯家的小姐和张公子年轻时曾经互相爱慕,但身不由己,史小姐嫁给了贾代善,张公子黯然出家当了道士。两个人在清虚观见面时,都已白发苍苍,还感慨之下落下泪来。在这回书里写了金麒麟,所以说是因为麒麟,写了这两个白发老人。张道士是荣国公的替身,意味深长。

这种论点没有依据支持,只是凭空猜想,不能认可。

我认为“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还是指卫若兰和史湘云。

史湘云《红楼梦曲》“乐中悲”中“厮配得才貌仙郎”一句,说明史湘云的丈夫是个翩翩佳公子,和她非常般配。但后面又有“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之语,是说她丈夫去世,湘云最终还是剩下孤身一人。

第三十一回庚辰本回末批语说: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线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这个“若兰”应该是第十三回参加秦可卿丧礼的那个卫若兰。文里写了“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一句,前八十回没再提到卫若兰,从这条脂批看,他八十回后会再出现,湘云是嫁给他了。

第三十一回,宝玉把金麒麟遗失,却被史湘云捡到。后来应该是宝玉把麒麟送给了卫若兰。这正是湘云的缘分。本回书内容没讲明“白首双星”,却埋下了史湘云的姻缘伏线。

可能会有人纠结于,卫若兰早逝,湘云和丈夫没有白头偕老,为什么会说是“白首双星”?我们中国文字意义繁多,本来就把“结为夫妇”称为“白头之约”,婚姻过程中并不一定会真正相携白头,因为生命中可能会常出现不可预期的事情。所以不必纠结于字面的“白首”二字。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说宝玉以后娶湘云吗?怎么看?

作者没样安排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说宝玉以后娶湘云吗?怎么看?

《红楼梦》具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写作技巧,而为一件无聊的东西单独立个回目,显然不是曹雪芹这种高手干的事情。那么“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究竟暗示了什么含义?让我们从两个方面推敲一下。

1,字面意思。看到这八个字,我们的判断一般都是:因为这金麒麟才暗示了两个人老年时成双成对,也就是最终会走到一起。那么这半条回目中,白首的为什么不用“伉俪”、“秦晋”、“连理”、“琴瑟”、“鸾凤”等等,唯独偏偏用了个“双星”呢?

根据个人臆断,“双星”在古代并没有情侣白头偕老的寓意,而指的是此起彼伏、东西永隔的“参商”双星。这说明什么?宝玉和湘云如同参商双星,就算到老也不会在一起。惨!

2,脂砚斋评语。“脂评本”此回中有一条批语:“若兰在射圃所配之麒麟正是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我们已不可能知道《红楼梦》原著后续如何,不过根据脂砚斋的勤劳成果还是能摸到一些情况: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宝玉把金麒麟送给了卫若兰;就算“双星”最后“白首”,那么其中一人也不是宝玉,而是这位射圃中的卫若兰。

胡说八道,抛砖引玉,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马思纯的微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说宝玉以后娶湘云吗?怎么看?

《红楼梦》中多次提到“金麒麟”既与湘云有关,又牵涉到宝玉,似乎都与“金玉良缘”有某种关联,特别是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直接说到了湘云与宝玉的一些天缘巧合,如黛玉暗指湘云说的风凉话“他不会说话,他的金麒麟会说话”。后又有湘云的丫鬟翠缕看到湘云“宫绦上系得金麒麟”问道:“姑娘,这个难道也有阴阳?”。宝玉丟的金麒麟恰好又被湘云捡到,“比湘云的又大又有文彩”。在第四十九回“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说宝玉和湘云吃鹿肉时分别佩带着玉和金麒麟,李婶见了夸赞道:“怎么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那样清秀……说的有来有去的。”连下人都看到了金玉的匹配。事情发展果真如此吗?《红楼梦曲》之中第五曲《乐中悲》中一句“厮配得才貌仙朗”,湘云配了一个才貌双全的男人,这在现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刊本,第九十回中,通过史家下人所言得知,湘云出嫁了,女婿是一个“家计不怎么着,只是姑爷长得很好,为人又和平。”谁料好景不长,“姑爷得了暴病”,他们之间的关系,犹如银何河两岸的牛郎织女一样,难以长久在一起,抱憾终生。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因麒麟与婚姻有关系的应是贵族“王孙公子”卫若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