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林黛玉才是《红楼梦》中情商最高的人?

林黛玉的情商一定很高,不能因为《红楼梦》中对她哭泣的描写很多,且非常精彩,就认为她是一个情商低的姑娘。

林黛玉的情商,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看出来

一、她对自己情绪的管理

先说林黛玉初见贾母时,她只是个小孩子(看到过很多分析黛玉年龄的文章,无论怎样分析,那时黛玉<9岁)

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亲,今日一旦先舍我去了,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可以想象,那时的黛玉如果情绪失控,因为思念母亲就大哭失态,贾府的上上下下和势力眼的奴才们会如何小看并挖苦黛玉的小家子气!

但是,黛玉没有。小小年纪从容地应对了初见外祖母,舅母,嫂子,姐妹们的场面。

再说有名的"送宫花"一段,薛姨妈对周瑞家的是这样说的:宫花你们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给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

就是说如果按照薛姨妈的吩咐,宫花送送到黛玉手中之时,应该有六枝。是周瑞家的这个刁奴自己做主,最后送给黛玉的。

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指责林黛玉心眼小,不尊重人。黛玉是客、是姑娘,当时的风俗,姑娘地位,排在媳妇之前。宫花最后送给黛玉,毫无道理。她有足够的理由生气。

但是林黛玉发脾气了吗?没有。不过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要在贾府立足,她必须让奴婢学会尊重自己。这一次她没做错!

三、说薛蟠做买卖归来,给宝钗带很多礼物。宝钗将礼物送给大观园的姐妹们。林黛玉见了这些自己家乡之物,反触物伤情,流泪很多。

宝玉来哄她笑说道你们姑娘的缘故,想来不为别的,必是宝姑娘送来的东西少,所以伤心妹妹,你放心,等我明年叫人往江南去,多与你多多的带两船来,省得你淌眼抹泪的。黛玉听了这些话,也知道宝玉说为自己开心,也不好推,也不好任,因说到我任凭怎么没见过世面?也到不了这步田地,日上送的东西少,就生气伤心,我又不是三两岁的小孩子,你也忒把人看的小气了,我有我的缘故,你哪里知道?……

可黛玉并没有放任自己悲伤的情绪,而是见宝玉如此哄她,自已心里倒过不去,约宝去问去见宝钗,薛蟠回来了,他们该去问候一声……

二、她对自己处境的认知

林黛玉在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初进贾府见贾赦,邢夫人留饭。

黛玉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拜见二舅舅,恐领赐了饭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量。

如果这顿饭黛玉吃了,不仅失礼,就真的会被贾府的下人耻笑了去。

林黛玉见贾政,王夫人把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并向椅子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方挨着王夫人坐了。

如果黛玉坐错了,在人面前失了礼数,摆不正自己"位置"的她,将直接失去贾母的欢心。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了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认得几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等宝玉见了黛玉时再问他问读了什么书,黛玉便道:"不成读,只上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贾母说三春没读过什么书定是自谦。倘或黛玉没能及时领会,还是说自己书读的多的话,只怕傲慢就会在她身上被打成一个烙印。

总之,这场严苛的"考试"林黛玉顺利通过。在贾府上下人的眼中,她是一各合格的大家闺秀。

三、社交能力

林黛玉第一次真正的社交活动就是"元妃省亲",这是一场贾府最高规格的社交活动。连贾元春的亲弟弟贾环都"被称病",不准参加。原因显然是太监教礼仪:何处退,何处跪,何处启事等等没学好。

不是亲妹妹的林黛玉却见到了贾元春。因贾元春命作诗,黛玉原想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

可她很快就发现,元春想看姐妹们的诗,只是应景。她真正希望展才的只是一个人一一贾宝玉。之后,她替宝玉写出那首令贾妃看毕,喜之不尽的冠军诗作《杏帘在望》。

也许林黛玉代笔贾元春知道,可有什么关系?在外人眼里那些诗就是贾宝玉写的。给弟弟是个才子之名,这是才是贾妃目的。

之后林黛玉去过王府赴宴,见过南安太妃。这些都没有详写。但可以相信,黛玉的礼仪规矩,言谈举止,都能体现一个大家闺秀的良好修养。

不要认为林黛玉总是愁眉长叹,写些悲伤的诗词就是情商低,那只是她诗人气质的体现;不要认为林黛玉总是和贾宝玉闹别扭,就是情商低,那只是恋爱中的小儿女,特有的状态;不要认为林黛玉有时候刻薄了下人几句就是情商低,小姐丫鬟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交圈子,这两个圈子是平行线,不想相交。

所以林黛玉的情商很高。

为何说林黛玉才是《红楼梦》中情商最高的人?

谢谢你的邀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也看不出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情商最高的人啊。相反,我倒觉得林黛玉是一个情商很低的人。就这一点我不想多说,试想,林黛玉如果情商很高的话,她怎么会到头来落得一个鸡飞蛋打、一无所获、病死撂倒的下场呢?难道说这就是情商高的结局吗……

为何说林黛玉才是《红楼梦》中情商最高的人?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很多人初读红楼时都会如贾家的人一般更加的喜欢宝钗,可是通过长时间的相处,却又会更喜欢黛玉,因为黛玉的真挚、善良,以及一个众人都不及的才能——高情商。

宝玉见过无数的姑娘可是最爱黛玉,贾母有众多的孙子孙女却最疼黛玉,紫鹃不是林家的人却对黛玉忠心不二、一生相随,大家常常被黛玉怼,而且黛玉时常生病并不能经常和大家在一起玩,可为什么大家都会被黛玉不由自主的吸引,这都是因为黛玉情商高的缘故。

第一、最高级的情商,用真心换真情,黛玉用这个收获了大家的喜欢

人们常说会说话、会办事、会处理人际关系就是高情商,可是最高级的情商完全不必如此复杂,只需要用最简单的方法,用真心换真情。黛玉从来不屑于用任何手段和阴谋去得到别人的喜欢,只要是她愿意结交的朋友,她从来都是以诚相待、用心结交。

在贾府对黛玉最好的三个人就是贾母、宝玉和紫鹃,贾母给的是亲情、紫鹃给的是友情、宝玉给的是爱情,黛玉用真心换来他们一生的守护。

从贾母把黛玉接到贾府开始,她就在照顾黛玉,黛玉能够在贾府安乐无忧的生活都是因为贾母的缘故,所以黛玉对贾母很感恩。黛玉并不是那种嚣张跋扈、恃宠生娇的人,黛玉很感激贾母对她的照顾。

黛玉对贾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不给贾母添麻烦就是黛玉的准则。黛玉在贾家并不是事事都顺心如意,但是黛玉从来没有因为生活上的琐事麻烦过贾母,宝钗赠黛玉燕窝就是体现。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黛玉一片真心换取贾母比别人多一分的疼爱。

黛玉对紫鹃亲如姐妹。在大观园中基本上没有主仆可以亲如姐妹,可黛玉和紫鹃可以。紫鹃并不是黛玉自小的丫头,而是到了贾府后贾母拨给她的,可是黛玉和紫鹃相处得很好,紫鹃可以像教训小妹妹一般的教训黛玉,黛玉不仅会生气还会认真听话。

黛玉看似柔弱实则坚强,从黛玉说迎春“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就可以知道黛玉是那种既可以保护好自己又能够保护家人的人,跟着黛玉就会很安心。

黛玉对宝玉付出了所有的心力。爱情从来都不容易,黛玉喜欢宝玉,在宝玉不能读懂这份深情的时候,黛玉会哭会闹会撒娇,可是懂得适可而止。宝玉生气和烦恼的时候,黛玉会哄宝玉,会体贴的帮忙,会温言软语的开解,也会安静的陪在一旁。即便在吵架,黛玉也会细心的发现宝玉没有披外袍,她哭宝玉也哭,她会丢给宝玉一方手帕。

黛玉知道宝玉的脾气,他不喜欢读书做官,黛玉不介意,他喜欢照顾女孩子,只要在合理的范围里,黛玉也不计较。宝玉做的事情黛玉都理解,好的黛玉支持,不好的黛玉会用自己的方式规劝,黛玉就是宝玉的知己。

爱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付出行动和真心让对方感受你对他的爱,这样的黛玉如何能不得到宝玉的倾心相待和一生喜欢?

第二、口齿伶俐的怼人,正话反说还有道理

黛玉如果整天都悲悲切切,那么她就完全不可爱了。黛玉除了爱哭,伶牙俐齿也是她的特点,而且黛玉最厉害的就是“狡辩”的艺术,正话反说还让人觉得有道理。

有一日宝玉和黛玉特意去探望宝钗,饭间宝玉要喝冷酒,宝钗讲了道理宝玉就很听话的不喝了。黛玉也常规劝可宝玉却不记在心上,黛玉不太高兴就借着雪雁送暖炉机会故意讽刺了宝玉一句。宝钗听懂了黛玉和宝玉之间的话,没有理会。薛姨妈没懂就问黛玉一句。

薛姨妈因道:“你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的,他们记挂着你倒不好?”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不说丫鬟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

黛玉说话的情商之高立刻就显现出来。明明是怼宝玉的话,但是黛玉却把话圆的滴水不漏,自己不仅证明没有说错,而且还说了是为了薛姨妈的面子考虑才这样做的。这样机智的黛玉很可爱。

宝玉要在宝钗家喝酒,宝玉的奶妈李嬷嬷三番两次来捣乱,黛玉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出言怼了李嬷嬷。

林黛玉冷笑道:“……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李嬷嬷仗着年纪,倚老卖老打扰大家吃饭的兴致,如果她不招惹黛玉,黛玉也不主动怼她,但是既然李嬷嬷想像教训宝玉那样教训黛玉,那么黛玉也会见招拆招。黛玉用薛姨妈做借口,说的话有条有理又搞笑,让李嬷嬷不能再来打扰,也让大家可以乐一乐。

因为怼了李嬷嬷,宝钗不得不做做样子拧黛玉的脸,但是又觉得黛玉的话很好玩。黛玉说话很有水平,既可以解决问题,又不会得罪人,但就是因为真性情时常会被人误会黛玉刻薄,可是当她们了解黛玉之后就不会如此了。

第三、为人处事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让黛玉处处受好评

不懂黛玉的人常会误解黛玉做事不懂分寸,其实黛玉为人处世的分寸感拿捏的非常好,这方面的情商让黛玉广受好评。

黛玉刚到贾府的时候接受众人的一番考验。邢夫人带着黛玉去拜见贾赦,可是贾赦身体不好不忍相见,邢夫人就苦留黛玉吃饭,黛玉一番巧妙的拒绝,不仅感谢了邢夫人的好意,也点明了不能吃饭的理由,一番话让邢夫人心花怒放。

紧接着到王夫人处拜见贾政,贾政不在,王夫人让黛玉坐贾政的座位,黛玉却坚决不坐,后来王夫人让黛玉挨着自己坐。两位舅母这里黛玉是完美过关。

王熙凤是一个非常圆滑又有趣的人,只要不触碰彼此的利益,她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朋友,黛玉深知和她交往的原则,因此黛玉可以和王熙凤很轻松的开玩笑,这也是王熙凤格外喜欢黛玉的原因,既聪明又有智慧。

黛玉到贾府虽然是寄住,但是她也是正儿八经的林家大小姐,周瑞家的送宫花都会厚此薄彼的轻视她,黛玉很多事情都可以忍,但是对于这样的事情却不能忍,不然别的下人有样学样,黛玉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对待下人不是一味苛责而是赏罚分明,这是黛玉的态度。在对待给她送茶叶的佳蕙和送燕窝的嬷嬷时,黛玉很体贴,每个人都给了她们赏钱。黛玉不是不会做顺手人情,只是要看什么场合和对什么人。

黛玉做得最有情商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抄检大观园时没有任何反应。晴雯、司棋、探春、迎春和惜春当晚都被牵连其中,晴雯和探春更是大爆发,黛玉却什么都没有做。

她不是因为害怕,而是能够冷静的看待这件事,王夫人发起的抄检大观园无人能够阻止,此时一动不如一静,处理不得当很可能会给自己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所以黛玉和李纨的静观其变才是最好的做法。

看完黛玉所做的事情不得不佩服她的高情商,说话做事有自己的准则,待人接物付出真心,黛玉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得到了大家喜欢。高情商不是在人前耍手段,而是用真心换真情。

作者:酒馆说戏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为何说林黛玉才是《红楼梦》中情商最高的人?

现在很多人把情商理解为八面玲珑,会说话。其实情商包括五个方面: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情商固然包括人与人互动的层面,但情商的意义并非指谄媚、奉承、巴结、虚伪。

很多人初读《红楼梦》,都会更喜欢薛宝钗,可通过进一步了解,却会更喜欢林黛玉。林黛玉虽然爱使小性子,虽然爱打趣人,但在大观园这个小团体内,她却始终处于重要位置,这其中故然因为她的才华,也因为她的有趣。在贾府,她能始终得贾母疼爱,得王熙凤照顾,没有下人敢随意欺侮,这其中固然因为贾母的偏爱,也有她自己的处事方式。

宫花事件,恰当表达自己的态度

宫花事件,历来是黛玉被诟病最多的事件之一。我倒觉得林黛玉处理得恰到好处。首先,周瑞家的做法确实不妥当。林黛玉是客,为表客气,她享有优先选择权;其次,从贾府的规矩来看,未出嫁的女儿是娇客,而作为已婚的王熙凤,理应多照顾这些姑娘。因此,周瑞家的做法确实不妥当。

小人畏威不威德。贾府的婆子妈妈都是成了精的人,爬高踩低更是常事,主子太过懦弱反被下人欺负也是常事。林黛玉虽然有贾母偏宠,但是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照顾,她也不可能鸡毛蒜皮的事就去告状,这个时候,林黛玉自己的态度就很重要了。她不高兴地说别人挑剩下的才给她,既没吵,也没闹,只是表达了不满。没有任何失礼之处,别人说起,最多也就说她小气。但她的态度却给其他下人一个重要信息,她不是懦弱好欺的人。而她背后又有贾母撑腰,那些有眼睛的下人也就不敢随意欺负她。

林黛玉是大观园里,难得的清醒人之一

第六十九回,凤姐将尤二姐接进贾府后,便借秋桐之手杀人,尤二姐受尽欺侮,却有苦难言。大观园里众人对些反应不一:

园中姊妹和李纨迎春惜春等人,皆为凤姐是好意,然宝黛一干人暗为二姐担心。

林黛玉虽然一向跟王熙凤交好,但是却将她的为人看得很清楚,她知道王熙凤一向是善妒的,她主动做好人,把尤二姐接进府来,绝对不会是好意。

第六十二回,贾宝玉过生日,林黛玉和他在一边说话,曾说到贾府的情况:

林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林黛玉虽然孤高自傲,却不是只知读书、不知世事的清高之人。虽无人指点,她却能看清贾府当下的情况,担忧贾府的将来。

薛宝钗探病,让林黛玉吃一些燕窝时,林黛玉的回答:

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林黛玉是清醒通透的人,她既能看清婆子下人的苟且不堪,也能看清贾府上下的波谲云诡。知道府里哪些人因为贾母的偏爱而心生不满,也能清楚地看清自己的处境,贾母疼宝入和凤姐尚会引起别人的不满,贾母对她这个不是贾府人的外孙女的疼爱,就更会遭人嫉妒。

林黛玉的审时度势

抄检大观园是贾府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抄检大观园中,可以说是鸡飞狗跳,探春激烈反抗,宝钗搬出了大观园。而林黛玉却一反常态,沉默以对。

林黛玉知道,抄检大观园是邢夫人挑唆下,王夫人拍板的一场大搜检。她的靠山贾母,年事已高,对很多事开始无能为力,贾府的权力可能要开始转移。而她作为孤身寄居于此的表姑娘,早已没了发言的权力。

为何说林黛玉才是《红楼梦》中情商最高的人?

今天我想说一个不一样的黛玉,不一样在于我的认识跟现在主流思想对黛玉的认知不同。

黛玉情商高吗,她初到贾家那几年小性,尖刻就不说了,那时她年幼不懂事。我们来说一说后期,读懂红楼后发现真不能用情商高低来简单的评价黛玉。

在书里有一个情节,就是元宵家宴,黛玉当众喂了宝玉一杯酒。这个情节能表达出黛玉很深的东西,但是一直被读者忽略了,原因是作者把它轻拿轻放了,作者既没交代黛玉这么做的原因,也没解释她的思想活动思维过程,似乎就是随手而为的,于是读者也就很平淡的读过来了,有认为没什么的,宝黛从小一桌吃一床睡,喝杯酒有什么呢,有觉得过分了,不拘小节了,后面凤姐急忙岔开话题,给宝玉递台阶说明当时冷场了,大家都看着怪异了。不管是哪一种想法都对黛玉喂酒是下意识的举动持认可的态度,但是黛玉真是无心的吗,是毫无准备下这么做的吗?

在三十二回黛玉哭了,宝玉从后面过来看到,就想替她擦眼泪,当时黛玉说,你又要死了,又这么动手动脚的,而当时周围并没有别人在场。说明在这个时候黛玉已经有了很强的男女授受不亲的意识,就像现在的中学生也是,到了十三四岁在身体接触上对异性会有明显的距离感,何况当时那样保守的社会。所以说五十四回黛玉喂酒是下意识举动这个明显不对,几年前在没人的地方都知道避忌,怎么反而长大了会在大庭广众忘情亲近呢?所以说黛玉是故意的。她有意当众做了跟宝玉亲昵的动作。那有很多人会觉得接受不了,黛玉仙女一样飘逸出尘的人,单纯干净的如同透明一般,毫无心机,嘴里只会吐出诗词歌赋,行动如弱柳扶风,她怎么会故意的去当众同宝玉暧昧,带着某种目的去做事呢。但是黛玉真的就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以后做的,只是作者没有写这段思想过程。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把书往前翻去找原因,实际上原因在年前的那次诗社,芦雪庵赏红梅,当时发生了什么,让黛玉在其后的元宵家宴铤而走险,可能会败坏名声也要去做,具体那件事一直争议很大,有人为贾母找了各种借口,什么明知宝琴定过亲,什么为了回绝宝钗,可是不管读者怎么帮贾母洗白,作者在其后的讲述中是一环套一环的,黛玉的元宵家宴的做法说明黛玉被刺激到了,原本她才是贾府上下公认的宝玉未婚人选,她也一直安静的等着贾母为她主张,这个时候她听说贾母有意宝琴,她会是什么表现,仙气满满?根本不在意?黛玉的表现真不能用情商来评价,这一段我觉得黛玉给我的感觉是勇敢,她甚至没有跟宝玉商量,完全是自己来解决问题,就这一点生于现代的我好像也做不出来,很可能会去找贾母私下沟通,询问,哀求。

还有一个情节是贾母等人离府,拜托薛姨妈照顾黛玉,这段时间黛玉与薛姨妈的感情极速升温,在人前直呼妈,与宝钗也是姐妹相称。作者写的很巧妙,这个情节前有一个铺垫,有一段薛姨妈抱着黛玉安慰的温馨画面,所以后文黛玉认为干妈也就顺理成章了。可是其实黛玉和薛姨妈已经认识很久了,住的又近,难道薛姨妈以前对黛玉不亲近吗,黛玉以前对薛姨妈是什么态度呢,不屑,不放在眼里,在第八回黛玉宝玉去探望宝钗,黛玉当着薛姨妈就指桑骂槐的阴损宝钗,当着薛姨妈怼宝玉的奶母,在薛姨妈跟前说话很随意,毫不掩饰克制,那时薛姨妈待她不好吗,这就是黛玉的态度。可是为什么后来赶着薛姨妈叫妈了呢,是因为薛姨妈说了四角俱全的话,说了要去找老太太给宝玉黛玉保媒。那么有人说不可能,黛玉会到这种程度,因为薛姨妈的一句话认人家当妈,可是真实情况是黛玉已经多次感叹父母早亡,没人替自己做主了,贾母显然是不想替她做主了,明明林如海死前托付了贾家,财产也归于贾家,贾家也应承了婚事,但是后来就是拖,还搞出一个宝琴。元宵家宴黛玉十六了,催婚一次,毫无效果,还挨了一顿批,谁能替她出头,指望上薛姨妈,她已经是病急乱投医。这个时候你能说黛玉情商高低吗,她是被形式逼着走。她表现出来有妥协,有无奈,有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不清高,同薛姨妈虚与委蛇,但是她所有的隐忍都是为了完成同宝玉的婚姻,在这一点上她异常坚强。

所以我觉得黛玉其实是一个思想很复杂的人物,如果单纯的认为她聪明,幽默,率真就肤浅了,情商高低呢,我只能说她活的也很累。

为何说林黛玉才是《红楼梦》中情商最高的人?

情商高的基础应该是聪明,识大体,收放有度,用极其巧妙的语言完全彻底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而又不伤人,不随便为难人,尤其是喜欢自己而地位比较高的人,黛玉就是这样的人,刚到贾府的时候她就告诫自己要谨慎行事,按理说黛玉是大家闺秀,侯门出生,书香门第之家小姐,她的言行举止应该说是很高雅而很有教养又娴熟一整套上流社会的严格礼制的,可她还是很细致的观察了几位姐姐妹妹用完餐后是怎么漱口和喝茶的。她要让自己的言行不出现和姐姐妹妹们一些别人家惯有的习惯的偏差。尽量快的融合在一起。就是入乡随俗。

我说过林妹妹的似蹙非蹙的笼烟眉老是给人一种疑问的神情,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搞明白自己所看到一切是一个什么情况而有所准备怎么去应对。第一眼看宝玉的时候目光停留在宝玉脸上的时间很长,按照那是的规矩一般的男女青年见面都不会直视对方,看一眼即可不会超过5秒以上,更别说女孩子看男孩子有黛玉看宝玉那么长的时间。

她仿佛要在宝玉的脸上找出混世魔王的痕迹,但怎么看也不象个混世魔王,给她的印象是温和,随意和非常熟悉的感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油然而生。以至于看了很久都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的感觉,而在宝钗给黛玉介绍薛科的时候黛玉几乎是全程都低着头,介绍完就离开了,所以说黛玉的情商很高,能够很快的发现和捕捉到很有点特别的宝玉,而且是在第一次见面这个第一时间。宝玉摔玉更增加了对宝玉的好奇和感觉到这个混世魔王有点与众不同。

宝玉摔玉很明显就是喜欢黛玉的一种自然流露,这是红楼梦宝玉第一次摔玉就是因为黛玉没有这样的玉,以前姐姐妹妹没有都没有摔,林妹妹一来看到没有就摔了,要和林妹妹一样,当然也和姐姐妹妹们一样,但应该林妹妹的分量要重些。黛玉也可能会有所领悟到什么。肯定也加深了对宝玉的喜欢。为我摔玉想想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黛玉的情商在进到贾府的第一天就表现得很不错,捕捉到了宝玉,给大家的印象很好,应对王夫人和邢夫人得当,和姐妹们拉近了距离,在学习方面很机敏的和姐姐妹妹们一样也是只是认识几个字罢了。也不虚假的拒绝王熙凤对自己的赞美之词,本来自己就是天仙下凡也没什么好谦虚的。还很真诚的将自己的弱点告诉了大家,娇袭一生病。

所以黛玉的高情商也表现在自己的率真,我什么时候你们看到的都是本来面目的我,我没有必要要隐藏什么,坦坦荡荡的我,其实我感觉黛玉除了在宝玉的事情上缺乏自信以外,我眼中的林妹妹从来都是很自信的,看不惯的就要说出来,但不是直白的说出来,是很艺术的说出来,只有高情商的人才能在极短的时间把自己的想说的话用相当有技巧的说出来。

周瑞家的送宫花就是一种轻视黛玉的行为,明明薛姨妈都交代了送宫花的顺序,周瑞家就是因为绕近路图方便才最后一个送到黛玉手里,你又不是送快递的要以你行走的方便路线为准,她的行为就是对黛玉的尊严的一种不大不小的伤害,要知道在那个等级制度相当苛刻和严格的社会,给客人端茶倒水的先后,坐位的安置东西南北左右之分,送礼的规格都是有一整套礼制的。所以黛玉如果容忍一次就有第二次,有周瑞家的这样对待黛玉,以后就有王二麻子家这样对待林妹妹,所以这个先例是不能开的,必须零容忍。这件事情就是到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那里去说道挨板子的都应该是周瑞家的。

黛玉的情商还表现在和宝玉吵架中,每次都适可而止,看似黛玉的无理取闹,其实往往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人才会有无理取闹的行为,而黛玉的无理取闹是那么有点,但宝玉不会很烦对吧,而是宝玉常常追着黛玉口口声声的林妹妹叫个不停,请求原谅的话不断,也就是黛玉是知道和宝玉吵架什么地方到此为止,点到为止是高手的行为对吧。每次的无理取闹都是对宝玉对自己感情深度的测试,而这种看似无理取闹是看似不完全是无理取闹,还是有点说道的。

在因为晚上去宝玉家丫鬟不开门,而又看宝玉送宝钗出来又有说有笑,林妹妹当然感到非常的伤心,才有可能在第二天去葬花的时候才心生今天我葬花以后谁葬我的极度悲观情绪的释放。她见到宝玉就要弄清楚昨天晚上的情形到底是什么原因,而有的女孩子生气就长生气,也不去弄清楚事件的真相,就是不理就是不见,如果黛玉也这样那她和宝玉的误解就有可能断送他们之间的感情,所以情商高的一定要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的事实真相。而每搞清楚一次真相彼此就增加一份理解,所以和宝玉是吵了好,好了再吵,吵到后面就基本不吵了,吵出来真感情。

黛玉不愿意为难什么人也是高情商的表现,她并不会因为自己是贾母很喜欢的人就忘乎所以起来,一切行为都是有节制的,尤其是不难为下人,不会因为自己需要吃燕窝找贾母伸手要,并且宝钗的人给她送燕窝来也是以礼相待给小费,给黛玉送茶的丫环也得到过黛玉的小费,还是宝钗看不下去给她送来一些。和宝钗相处也并没有让宝钗有很难看的时候,就算很在意宝玉听宝钗的话也用很巧妙的话加将自己的不满表达出来,没有伤害到任何人,我说的话你就当耳边风,怎么别人说的话就当圣旨还要快。谁都听得懂但谁都没有不快。

一个人不会为小事计较也是高情商的表现,尤其是对待湘云这样的有口无心的小不点的抱怨和斗气,聪明的林妹妹当然看得穿湘云的心术很正,也仅仅是因为你夺走了她的大玩具宝玉哥哥的心的一种怨气,你们常常在一起玩我难得来一次也不陪我玩的小孩子气。就算湘云说自己假清高也不反驳。就算妙玉说自己是个俗人也不动气,还能够接纳宝钗家里的香菱向自己拜师学诗词,说黛玉肚量小,使小性子的人可能你们都未必做得到这些。还有说黛玉尖酸刻薄的人能找出黛玉说的话那句是尖酸刻薄,得理不饶人,应该没有吧,黛玉的话看似左顾而言他,其实是围绕着一个目的很明确的中心点而说的,也不难懂。

也很聪明的宝钗就没有看懂宝玉有关参禅的诗篇,就因为自己的言行可能影响到宝玉的思想会萌生和参禅有关的念头,并慌忙撕毁了宝玉写的诗稿,可黛玉就胸有成竹,并且问得宝玉哑口无言,让宝玉自己都说是闹着玩的,在和宝钗情商的对决中黛玉很轻松的就胜出了,宝钗只是看到了宝玉的表象,而林妹妹是看到了宝玉的内在和他的品性,还有宝玉对参禅的低等级的领悟,就算宝玉以后出家了也不是对参禅有了更高的领悟,很可能是一种暂时的逃避想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贾府坍塌的原因和自己家族巨大变故后的走向取舍,还有就是找块清净的地方寄托对林妹妹的哀思,单独向她忏悔和倾诉点什么好让自己的心有所安放。

黛玉不仅仅是对宝玉有很多很深的了解,同时也对贾府的各个阶层的人有相当清醒的认识,对高层如贾母王夫人邢夫人都以礼相待,不会特别的去有意有目的的亲近谁,就算贾母特别的喜欢自己也不会狐假虎威,贾母是贾母,我是我,她就没有在贾母前面提起和宝玉的事情有关联的一个字,是不是很有点个性,按理说贾母十分的疼她,她完全有充分的理由在贾母面前提及此事,爸爸妈妈不在就是要靠外祖母了帮忙给自己的婚姻大事做主。这是她生命中唯一可以开口求贾母的事情也可以这么说。但她没有,就连让自己的丫环紫鹃都不在贾母面前开口。

这点我认为应该算是林妹妹情商唯一有点偏低的表现,林妹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要面临到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就没了自信,就好想缺失了聪明和智慧,有想象一头雾水。这就是黛玉的软肋吧。从黛玉的综合素质来看黛玉的情商应该是红楼梦女子中最高的一个,应该是高于宝钗这个很多方面都和自己不相上下的女孩子。尤其是在对待下人方面黛玉做得很有人情味,没有丝毫功利意识,从来没有看到黛玉对下人高声指责,甚至红脸都没有,反而还是丫环紫鹃可以说林姑娘的不是,所以从长期来看黛玉才是让人心服口服的主子,才是可以长期结交的朋友,包括和下人做朋友。

本文由大天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谢谢大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