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飞船降落时用的主伞能重复使用吗?
神舟飞船的降落伞能不能重复利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神舟飞船的降落过程 :
当飞船的返回舱进入到100公里的高空的时候,就进入了大气层的“边缘”(冯-卡门线),但是这个高度空气稀薄,降落伞无法利用。主要是利用返回舱与这里的大气摩擦的阻力来减速。当高度下降到10公里的时候,就可以打开降落伞了。
我们在电视画面上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降落伞,其实,那是一个主伞,打开主伞的过程也非常复杂。
在弹出降落伞之前,返回舱首先要打开一个圆盖,这就是降落伞舱的舱盖,然后先出来一个小伞,这叫做“引导伞”,引导伞打开后,产生了拉力,又拉出了减速伞。减速伞有两个作用,一是要保持返回舱姿态稳定,二是要产生更大的拉力,以保证顺利的拉出主伞,随后主降落伞被减速伞拉出。
刚刚被拉出来的主降落伞,并不可以马上张开,需要慢慢地张开到最大的面积。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的下降速度仍然有几百米/秒,如果这时候主伞马上就打开到最大面积,突然灌入过多的空气,很容易就会把主伞撑坏,这是绝不能不允许的。当主伞受控张到一定程度,束缚主伞张开的索具切断,主伞这才完全打开。这时候,主伞会受到巨大的拉力,就连返回舱里面的乘员都会感到猛然地震动。
看了上面的返回舱降落伞打开的过程,我们知道返回舱的降落伞一共3个,第一个是引导伞,第二个是减速伞,最后一个才是主降落伞。前两个伞在主降落伞完全打开之后就自动抛掉了,落在了哪里?会不会损坏?没有人知道,当然也不会使用了。
但是,最后随着返回舱落入地面的主降落伞会不会被重新利用呢?
我认为不会重复利用了。因为这个降落伞太重要了,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闪失。
在主伞完全打开的瞬间,1200多平方米的降落伞产生巨大的拉力,瞬间降低了返回舱的降落速度,在重达3吨多的返回舱的冲击下,降落伞材料结构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变形甚至破坏。因此 在这样重大的航天工程上,是不能允许这样的降落伞第二次使用的。
可能有人会说,降落伞造价这么高,只用一次就不用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一套返回舱的降落伞,造价肯定不菲,但是,要是和航天员的价值以及返回舱的价值相比,恐怕就是不值一提了。如果因为重复使用降落伞而出现了重大事故,那个损失可就难以估算了。到那时,如果大家知道了是重复使用的降落伞,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后果,恐怕就要有蹲监狱的人了。
所以说,返回舱的降落伞只能用一次,不可以再用第二次。
神舟飞船降落时用的主伞能重复使用吗?
我不是做航天工作的,只能猜想一下。
神州飞船的主降落伞的面积有1200平方米,可以说面积超大。制造工艺难度可想而知。主降落伞需要专业团队折叠才能确保它被装入200升的空间内。根据航天飞机降落时用到的减速伞,也是只用一次。我国航天技术不比美国先进多少,可以推断主降落伞也是一次性的。主降落伞使用一次后,再次折叠收纳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保证它的性能。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使用过的主降落伞几乎都会被淘汰,二次利用检修成本远远高于新伞制造成本,性能也不一定可靠。对于航天发射任务来说,一具主降落伞的成本和整个航天任务的成本相比还是不成比例的。为了航天任务的绝对可靠性,安全性,使用过的主伞几乎不会重新使用。
有人会问,使用过的不会再用,被用伞呢?据我所知,备用伞还会有大概率重新使用。但是有一个问题大家可能不知道,一但成为备用伞,它的一生注定成为备用伞,也就是千年老二。备用伞可以重复启用几次?最多就是五次。即便它有点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意味,能让它感到欣慰的是,自己没有用武之地。
飞船在降落过程中,再万米高空就会打开主降落伞,同时备用伞也在时刻待命中。主降落伞打开指令一但发出,引导伞首先会弹出,然后牵引主伞。主伞被牵引出后,为了不影响主伞展开,牵引伞会被割伞。如果主伞引导伞没有割伞动作,备用伞程序就会启动,直接炸飞主降落伞机构。
别看备用伞启动时间很短,就是这三四秒主副伞切换时间,也会对航天员造成致命威胁。
所以说,备用伞甘当千年老二也是有价值的。航天工程是一个很严谨的工程,不容一丝懈怠。
我回答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阅读。话虽不多,句句在理。
神舟飞船降落时用的主伞能重复使用吗?
个觉得吧!绝对能重复使用!但是!不适合用在有人的,返回装置中!飞船中有很多,需要返回处理的物品!可以对主伞,全面检查!如果没有破损!重复利用!肯定能行!
神舟飞船降落时用的主伞能重复使用吗?
降落伞采用超高分子柔性织物制作,十分牢固,可以重复使用,其中就包括神州飞船的主伞,但是基于万无一失的科学精神,使用过的飞船主伞将不会被再次利用。
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科普关于降落伞的知识。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原理,依靠相对于空气运动充气展开的可展式气动减速器。
它的性能要求是具备强度高、润滑好和捻度均匀稳定,因此对制作材料的要求非常高。
在材料技术受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人类无法找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材料,这直接导致当时的飞行员在飞机发生故障或者在战斗中座机被击毁时无法逃生,只能与飞机一同坠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采用抗拉强度较好的蚕丝来做为降落伞的制作材料,基本解决了飞行员的逃生问题。
下图为正在叠降落伞的空降兵,和平时期伞降训练结束后是需要回收降落伞重复使用的,战时则直接抛弃。
这样的降落伞可靠性为99.7%,这表示每1000人次的跳伞逃生行为中,就要有3人死于降落伞的可靠性。
所以尽管蚕丝降落伞的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可重复使用要求,但是为了避免可靠性在重复使用中再次降低,通常使用过的降落伞就不会再重复使用了。
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伞兵一旦伞降后就毫不犹豫抛弃降落伞的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降落伞制作材料由蚕丝改为凯夫拉纤维和性能更优秀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降落伞的可靠性达到了100%。
所以在平时训练时,不论是伞兵使用的伞兵伞还是飞机使用的减速伞,甚至是民用的运动伞、表演伞、牵引升空伞,它们都可以在回收后重复使用。
下图为人车一体空投结束后的俄军装甲车,它旁边放着数个巨大的降落伞。空降部队的装备投送伞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是前提为人车分别投送,如果是人车一体投送,那就只能用新伞。
载人航天器所使用的回收伞投物伞的一种,为了确保航天器的安全回收,它的制作材料除了高强度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以外,还混合了高熔点金属纤维和陶瓷纤维。
这样的降落伞从理论上来讲完全可以重复多次使用,比如说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以及民用大型应急设备的空投。
但是对于载人航天器而言,重复使用就完全没有必要了,毕竟人命关天,再加上巨大的国际影响,为了确保载人航天器的100%安全,都不会重复使用降落伞。
航天器在重返大气层过程中,通常在66000米高空开始抛伞减速,当主伞抛出并打开以后,航天器的速度从720米/秒的超音速瞬间减速至200米/秒的亚音速。
下图为神州五号飞船,它使用过的巨型降落伞被高高挂在身后,航天降落伞在使用过以后就不会再重复使用了,它的价值不是能否重复使用,而是用来研究。
这个时候降落伞除了承受巨大的牵引力以外,还要承受抛伞时近两倍音速中产生的空气摩擦高温。
尽管高超分子材料和耐高温材料完全能够承受这样的考验,但是性能指标必然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改变。
因此为了达到万无一失的目的,载人航天器的主伞在使用过以后就不会再重复使用了,毕竟与整个高价值航天活动相比,重复使用降落伞的行为并不会节约多少成本,相反还会因此徒增风险系数。
下图为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生产车间,它是现代降落伞的主要制作材料,生产成本是很低的。
神舟飞船降落时用的主伞能重复使用吗?
和航天人的生命飞船的造价相比这个伞应该就不是那么值钱了吧?
在工作当中,他应该承受很大的力。你还能保证他伞里边的纤维。不会受损伤。在第二次使用能保持它的性能吗?万一撕裂开裂了怎么办?
为了省这么点儿钱,冒着返回失败的风险。三名航天员的……
这他娘的也太不划算了。
神舟飞船降落时用的主伞能重复使用吗?
安全第一!不会为了节约不顾安全吧!!国家不差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