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老人把外国人叫洋人,进口货叫洋货,生活中还有带洋字的吗?
小时候,生活中有很多带“洋”字的日用品,一开始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东西前面都会有一个“洋”字,随着逐渐长大,这才慢慢的知道,原来,这些前面带“洋”字的东西,都是当时我们自己不能制造,从外国传进来的。
下面就把小时候农村常见的带“洋”的东西搜罗一些,有不完全的大家可以补充。
洋火 : 就是火柴,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火源,是从19世纪中期传入中国,火柴虽然使用方便,但是不安全,后来逐渐被打火机取代。
洋钉 : 小时候,家里用的铁钉子一般都叫做洋钉,那时候中国不能生产,需要进口,所以前面也加了一个“洋”字。
洋蜡 : 就是蜡烛,那时候,农村的蜡烛使用非常普遍,很多地方没有电力,晚上照明主要就靠油灯,富裕一些的地方和人家会使用蜡烛照明,人们把蜡烛叫做“洋蜡”。
洋灰 : 洋灰就是水泥,水泥是1889年传入中国的,中国第一座水泥厂建设在唐山,当时的名字就叫做“启新洋灰公司”,当时年产4万吨。
洋油 : 小时候,人们把煤油叫做洋油,那时候我们没有石油工业,国内的煤油都是进口的,农村使用的大量的煤油灯,人们就把煤油叫做“洋油”。
洋伞 : 中国人传统使用的雨伞都是竹伞或者是油布伞,后来从国外进来了好看的花布伞,而且主要是是以遮阳为主,当时人们就把这种以遮阳为主的花布伞叫做“洋伞”。
洋楼 : 过去农村都是土房子,好一些的会住上大瓦房。对于城市中那些西式小楼感觉特别新颖,再加上这种小楼一般都是外国人居住或者办公,人们统称为洋楼。
洋铁盒子 : 过去在农村,人们把镀锌铁皮做的大小铁桶叫做洋铁盒子,这种镀锌的薄铁皮都是进口的,所以叫前面也加上了“洋”字 。这种镀锌铁皮也叫做“马口铁”。
洋布 : 中国传统织布都是手摇织布机,布料比较粗糙。后来进口了用机械纺织的平纹布,细腻、花色多,当时的人们把这种平纹布称为洋布。
洋镐 : 农村人把两头带尖的十字镐叫做洋镐。这种工具适合开凿比较坚硬的土壤或者石料,也可以当做撬棍使用,是过去农村整理山地不可或缺的工具。
另外,还有洋葱头、洋柿子、洋辣子等。
以前的老人把外国人叫洋人,进口货叫洋货,生活中还有带洋字的吗?
答:以前的老人把外国的货,外国的人加洋字。后来就连我国自己生产的火柴,自己石油里提炼的煤油,生产的化工布料,前面也加个洋字,就是叫洋火、洋油,洋布。
以前的老人把外国人叫洋人,进口货叫洋货,生活中还有带洋字的吗?
洋葱,洋柿子,洋火,…等等带洋字的称呼。
以前的老人把外国人叫洋人,进口货叫洋货,生活中还有带洋字的吗?
这都是过去的说法了,早就时过境迁,没人再这么说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