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超过0.5以上会发生什么?

基尼系数超过0.5以上会发生什么?先让我们看看什么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上个世纪初,意大利的一个叫做基尼的经济学家提出的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一个统计指标。

在国际上,一般把0.4作为一个警戒线,如果继续增大,超过了0.4,就说明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了,可能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当这个系数达到0.5--0.6时,可能就会发生社会动荡以及一系列的社会危机。

其实,一个国家是不是会发生动荡,是由很多因素所决定的。不仅仅是因为基尼系数的问题。如政治方面、宗教方面、民族问题方面等。实际上,很多国家的基尼系数都超过了0.5,并没有发生动荡。而一些国家,基尼系数远没有达到0.5,却也动荡不安。

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比较高,确实应该引起重视,但是也不要感觉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还要防止不怀好意的人炒作基尼系数,夸大基尼系数在国家动荡中的作用。

在我国,因为基尼系数引发动荡,几乎不可能。为什么?

1,我国目前整体经济形势向好发展,虽然还有贫困人口,但是也是越来越少。而有些国家就不同了,有些国家,不仅仅基尼系数大,还时常发生各种危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下降。而我国和这种形势截然相反。

2,在我国,有很多扶贫政策,设置了3条生活保障线 : 贫困线、低保线、下岗职工最低补助线。保障了人们最基本生活需要。对于民众的情绪起到了稳定作用。

3, 这一条最重要,就是我国的政策是全民共同富裕,国家通过各种政策,帮扶农村共同致富。逐渐使得贫困户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这些政策,都给落后地区,以及贫困人口带来了希望。

国家的扶贫政策,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积极落实,贫困人口越来越少,暂时还没有脱贫的人,也是充满了希望。

所以,目前在我国,虽然基尼系数比较大,但是并不会发生社会动荡。虽然如此,控制基尼系数继续扩大,还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国家因为各种原因经济增速放缓,就该警惕了。

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超过0.5以上会发生什么?

谢谢你的邀请,国际规定基尼系数超过4.5以上就说明两级分化特别严重,贫富差距特别大,中国的基尼系数多年维持在4.5∽5.0之间。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己是比较危险的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富人少,穷人多,中产阶级少的现状。百姓所得利益少,造成大多数百姓怨气冲天。如果一个富裕社会中产阶级不占多数,都很危险。在世界绝大多数发达富国,中产阶级都是占多数的,社会成熟稳定健康。中国的发展未来是否成功的关键就是中产阶级占多数。这才是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中国缩小基尼系数的关键就是要培养人口占多数的中产阶级。所以改革越到最后越难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超过0.5以上会发生什么?

这个系数有人干脆称它为社会危险系数。上年或是前年,记不太准了。美国是零点五二六,中国是零点四六几。五十,和荣枯线的作用差不多,过五十就危险了。五十以下有危险但无大碍。中国就处在这个位置上。

危险来自低层。中国没事,因为主要是农民,他们不爱闹事。当然也就闹不起事。为什么呢

我六年至少了,那时侯就说过,不会危险,为什么呢?因为引信拔掉了。最可能闹事的是城市的低层人群,政府当然清楚,适用房,经适房等,释放了最有可能爆炸的一枚炸弹的火药。消危险于无形。

社会充满戾气,正是这个系数所标示的危险程度所表现。有人说明年就消灭了绝对贫困,就小康了。

其实,咱们国家的贫穷标准和联合国的标准还有差距。丨

社会随你怎么叫它都行。反正低收入人群的肚子明白。有些事根本不需要脑子思考,肚子也能思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一点值得开心,已经穷到底了。

相信吧,明天会好一点!大度点吧,再给党和政府一点时间!

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超过0.5以上会发生什么?

一个国家的强大和稳定,与贫富差距无关,与以权致富还是公平的创新竞争致富有关。

一句话:权在民的致富,才会得到国民的保护。不是在人民公决的每一条法律下的富,都是不干净的,带血的。不合法的,不公平的,不应该的,污秽之富。

瑞士这个国家:

一,总原则:

1,怎么干?

业主提意见,公决说了算。业主(人民)是老板。

2,谁来干?

业主招聘(选举)物业经理(政府)来组织执行完成公决任务,经理(政府)是给老板打工的,没有决策权,只有执行公决的权。政府敢学特郎普关门摆工按矿工处理,是违法的,造成严重损失,不是解聘,而是负法律责任。

3,谁监督?

业主(人民),业主招聘(选举)的反腐绝密调查局(许可钓鱼执法),议会,议员,自媒体。

4,谁执法?

业主选举的:法官,地方部队(军事委员会,选举的保安队分队长)。

二,细则:

1,个人事,个人作主。公共事务,业主公决,包括每一条规章制度法律。

2,下级公决不能违反上级公决,并无条件服从上级公决。

3,镇事镇公决,州事州公决,国事国公决。

4,可以手机公决,也可以票公决。

5,为减少公决过多。一是只要尊守公决法律范围内行事即可。二是那些事必须全民公决?那些事由议会公决?,那些事由委员(政府)公决?公决法律规定的很清楚。

6,崇拜,尊敬,鼓励,扶持,奖励,科技创新致富(专利保护)。

憎恨,打击,消灭,腐败致富。

7,保护私有财产。公共利益如损害了尊守公决法律而获得的私有财产,应照价赔偿(稍高)。

8,国家资源(土地矿产等)全国民所有,无户籍,可自由选择居住,以租房水电缴费为据,参与公决(投票)。

9,医疗,教育,没有限制(比如户籍),费用国家报帐。州际铁路,公路,外交,国防,科技部,海关,邮政,印钞,国籍,由国家财政负责(费用由:国家矿产,各种资源税收入,不足才动用公决的税法收入,量化宽松印钞)。

10,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样有一好处是:一个国家有几个主张,就可有几个制度。主张共产主义的有共产主义县,主张由选举的县长说了算的也有一个县,主张县议会说了算的也有一个县,主张一切权力归人民公决说了算的也有一个县。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才出书时,美国就批准了一个共产主义地方特区,当时称《乌托邦》特区,全国喜欢共产主义的人可变卖家产带上所的钱去加入,不喜欢的也可卖掉自己的财产去加入自己喜欢的制度县生话。

11,各种政治主张(都有一个县),通过市场竞争,分出优劣,而不是一刀切,或者整天在网上争论不休,不同主张还打架,你骂我,我骂你,你说你的文化先进,我说我的文化先进。

12,全民公决《宪法》规定:一切与外部势力勾结,搞国家分裂独立的个人和团体组织民族,都是全国公民的敌人,全国人民必消灭之。保护所有尊守公决法律的企业(不是代表立法)。

13,国防:国家只管 天军,海军。陆军像以色列全民皆兵,人人有枪,按时训练。人在那里,枪就带到那里。陆军和平时期由各级地方选举军委会员分管,国家受侵略时由议会公决临时任命委员中的一人为最高指挥员调动,恢复和平后,自动消失指挥权。

14,从小读书,食品,医疗,国家全负责,都不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干技术活,还不勤劳干粗活的人,可以每天去超市领一斤大米,住村组胶囊公房,其它可以一概不管。

15,国民收入(工资)待遇排名是:

第1名(最高),科学家(基本工资+发明计件工资,每项发明的评选奖等级)。特别是国防科技创新是特等最高奖。

第2名,议员: 基本工资(少)+计件工资(所提议案公决通过件数,每件的经济贡献网上公决评分)。

第3名,私营企业家。

第4名,创新专利者(不属于发明)。

第5名,选举来完成公决任务的公务员(政府)。

第6名,人民。

教师工资由4部份组成:一,考试总分(全班学生分数的总和,一个班不超过60个学生)。二,越边远地区基本工资越高,住房越好。

医生:片区责任制(一个医生负责不超过1000人,死亡平均寿命越高,工资越高。用药价值越少,工资越高。网上服务差评越少,工资越高)。也可各科组合抱团负责。

16,各级议员的产生:

a,村镇议员由村镇公民在网群上提议案本村镇该怎么干,全村镇人民点赞公决,公决通过件数越多,经济贡献率评分最高的排名组成村镇议会(人数与本村镇小组数相同),提上级议案的,必须是下级公决超过三分之一公民公决赞同的,才能成为上级议案。

b,下级议会议员,每2年统计其所提交议案公决通过总件数,排名一次,前三名为侯补升任上一级议员,各级议会议员每2年统计排名一次,淘汰排名倒数的1/4议员,由下级议员补缺。

c,议员有监督权,下达公决给政府执行的权力。政府有执行公决权,但无决策权,有提议案的权力。

17,每个年满30岁的公民都有公决权,每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即为自己的终生公决号,手机号。身份证号,办事证号。

18,年满18岁的公民,每天手机都有可能收到来自各级议员的提案(18一29岁,可把意见给父母讲,由他们投票)。不参与公决(投票)的公民,一次在银行卡扣罚款10元。

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超过0.5以上会发生什么?

今年是扶贫攻坚年,这是铁定的,我们应该相信国家的决心!

基尼系数是代表贫富差距关系的指标,大于0.5说明贫富悬殊加大,社会发生倒退现象,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中产阶级在急聚减少。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关于包头房价的文章,当地房屋均价在六七千,人均工资在六七千,可是很多网友告诉我,他们身边的朋友的工资只有两三千,怎么回事呢?难道官方统计有误?实际上这就是典型的贫富差距太大引起的统计失真现象,也就是说明富人多,穷人更多。

还有个中型内陆城市,有大型矿业,大型发电站,GDP的增幅达到8%以上,可是网名告诉我,他们那里以劳务输出为主,靠农业支撑的,这也是大企业产值高,老百姓得不到实惠的缘故。基尼系数太大,人们的幸福感开始减少,变得焦躁,人情味开始淡薄!

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超过0.5以上会发生什么?

有爆发革命的可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