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老金认证方式有哪些?
养老金每年进行认证,是为了防止老人去世后,继续冒领退休金的一种预防措施。
前些年,经常可以在媒体上见到某某老人,去世多少年了,还在领取退休金的案例。据统计,前些年,每年平均有大约1.5亿元的养老金被冒领。自从实行了养老金认证,这种行为大大减少。
养老金认证,各地政策也不完全相同,一般每年认证一次即可,时间在每年3月--8月份,早点晚点都不要紧。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退休人员不去认证,基本不会影响养老金发放。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一个老人的生存信息,基本上都掌握在社区的手里。
大多数城镇老人每年都会到社区进行体检,老人的基本身体状况信息,社区了如指掌。这样的退休人员,不去认证,也不会耽误养老金发放。
但是,由于退休人员基数庞大,很多退休人员实际上社区并不了解。对于那些从不到社区医院进行体检的老人,建议还是应该及时到社区进行认证。以免影响养老金的发放。
养老金认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 :
1,去社保部门进行认证
不在本地居住的退休老人,可由原居住地社保部门邮寄认证表来进行认证。或者通过微信平台,通过电子表格进行认证。
如果社保部门认为表格有误,可以进行实地认证。
2,社区认证
1)退休人员到居住地的社区,或者街道办事处实地填写表格进行认证。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退休人员的认证方法。
2)也可以有组织的把退休人员集合在一起,携带有效证据统一进行认证。
3)对于孤寡退休人员,可以特殊照顾,上门认证。
4)对于瞒报,或者失踪人员,社区需要及时上报,停止养老金的发放。
3,情况特殊的老人
如果是长期卧床、长期住院或者居住养老院的退休人员,可以用社区的证明材料,住院病例单据或者养老院的证明材料,由有关部门到社区认证。
4,退休人员死亡的处理
退休人员死亡以后,15日以内持派出所销户的原件、死者身份证、户口本到社保部门办理丧葬抚恤金手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