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发电的时候,如果没有电器在用电,那这些发出来的电去了哪里?
根本不需要什么高深的计算。通过“欧姆定律”我们知道,有电阻(负载)有电流,才有电压。
相同电压,负载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反之,电流就越大。
当发电机发电(其实,应该说是当发电机正常转动,说“发电“并不严密)的时候,负载端开路,我们可以理解为负载电阻为无穷大。理论上发电机绕组没有电流,没有电流,哪来的电压。
因此,在发电机正常转动的时候,负载为无穷大,电流就为零,那电压就是零。
没有电压,也就谈不上“白白损失”了。
发电机发电的时候,如果没有电器在用电,那这些发出来的电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我回答一下,解答尽量用通俗易懂。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举个例子。自来水公司通过自来水管道向用户供水,此时自来水管道内是有压力的,最小压力也要保障自来水管道最远端用户正常用水。如果整个供水系统中没有用户用水,水流是不会流动的,这时自来水厂水泵加压做的就是无用功。一但这个时候停电了,水泵不能继续加压,管道中的水会去哪里?
翻回头来说说楼主提出的问题,首先要说说发电机发电原理。稍微有一点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发电机是依靠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的。有人会问,切割磁力线为什么会产生电?我解释一下。切割磁力线是通俗的说法,其实是线圈有效截面积内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磁通量有变化,在闭合电路中线圈内就会产生电流,有电流产生线圈会产生相反磁力线以抵消磁通量的变化。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可以根据楞次定律算出。磁通量变化越剧烈,线圈中的电流越强。
那么在开电路中呢?也就是没有用户用电。由于电路不是闭合的,即便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也不会有电流产生。大家就会说发电机根本就没发电,其实不是这样的,发电机毕竟在做功。线圈不断切割磁力线,磁力线不断对构成线圈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做功。当达到一定强度的时候,线圈一端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磁力线的推动下就会挣脱原子核对它的束缚,传递给第二个相邻原子。由于第二个相邻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饱和的,这个原子就会把原本属于自己的电子传递给相邻的第三个原子。依次类推,线圈另外一端的原子得到了一个电子,呈负性,也就是负极,符号是“-”。失去电子的原子也就是正极,符号是“+”。
我要说明的是,电子的传递不是击鼓传花那样传递,而是相邻传递。当磁通量不断加强,会有更多的电子从线圈的一端向另一端聚集。虽然没有电流在线圈中流动,但是线圈的两端也会有电位差。这个差值俗称电源电动势,也叫做空载电压。
如果以上说法你们不能理解,我再举个例子,比如海水涨潮。在潮汐力的作用下海水的波浪一波又一波的冲向岸边,这种现象可以看做磁力线把原子中的电子从线圈的一端向另一端驱赶。随着潮汐力达到极限时,海岸边聚集了大量的海水。同理,当发电机转速达到最大值,开电路中发电机线圈的一端会聚集大量电子。由于潮汐力达到最大值,不会有更多的海水涌向岸边。发电机也一样,当磁通量变化量达到最大值,也不会再有电子向线圈的负极集中。因为如果让原子内部越靠近原子核的核外电子发生转移,需要更大的能量。即便能够做到也是不经济的,还不如增加发电机线圈的圈数更实惠。
综上所述,当发电机在发电的时候没有用户用电,等同于开电路。发电机所做的一切只是维持了电源电动势,没有实际输出等同于白做功。不过发电厂不会那么傻,他们会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调整发电机机组发电功率。当用户用电量不断攀升的时候,发电机的电源电动势会不断降低,也就是电源电压不断下降。当电源电压下降到一定数值,要么控制用户数量,要么加大电力供给。否则,当发电机机组分得的电压高于负载电压时,发电机内耗就会直线飙升,直至发电机机组被烧毁。
有人说发电机发电时,如果没有用户用电会烧毁发电机机组,这就是无稽之谈。没有用户用电就等同于开电路,电路中电流为零。根据P= UI,换算一下,P=I R^2,电流为零,P也为零,也就是说发电机线圈几乎不产生热量,又怎会烧毁发电机机组呢?
由于篇幅限制就说这么多了,希望大家共同讨论。
发电机发电的时候,如果没有电器在用电,那这些发出来的电去了哪里?
发电机发电的时候,如果没有电器在用电,那么这些发出来的电去了哪里?白白损失了吗?大家好,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关于发电的物理知识的话题。发电机发电原理简单来讲就是磁生电,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在导体上就会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玩过磁铁的读者应该知道磁铁有两极,即S极和N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当S极接近到N极时相互之间会产生吸引力,如果我们把两极磁铁在保持吸引力的距离上将两者约束起来,那么二者之间就会产生磁感线,再用导电物体在两者之间来回运动完成切割磁感线动作,那么这个导电物体上就会产生电流。每切割一次磁感线导电物体就发生一次电荷迁移,电荷迁移从导电物体的一段输出,再从另一端回流,这就是电路的正负极;如果导电物体两端没有导线连接或者连接的导线断开,那么就不会发生电荷迁移,电路中就没有电流,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没有意义,这就是发电基本原理。下图为磁生电原理图
任何一种发电机都是基于磁生电基本原理来发电,包括核能发电发电机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比如柴油发电机就是通过内燃机将柴油燃烧产生热能,热能推动活塞运动并带动发电机转动,转动的发电机不断地切割其内部磁场装置的磁感线从而获得电能;水电站的发电机则是通过水流冲击涡轮转动来带动发电机旋转切割磁感线发电;火电厂则是通过焚烧煤炭产生热能将锅炉中的水加热至蒸发,将蒸发出来的高温水蒸汽输入到蒸汽轮机内驱动蒸汽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旋转切割磁感线发电;而核能发电其实就是将火电厂中的热能来源煤炭换成核原料,通过核反应来加热锅炉中的水生产蒸汽,接下来的步骤就跟火电厂发电没有区别了。核动力潜艇与核动力航空母舰所使用的核动力装置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核能发电站,都是通过核能发电,然后使用电力驱动发动机使潜艇和航母运行。下图为美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核动力航母并非直接使用核能驱动,而是用核能发电,再用电能来驱动。
电路与电能消耗用导线与电源、开关、负载相连接的导电线路就叫做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能通过正极驱使负载工作在回流到负极,这时的电路叫做通路电路;如果开关断开,电流无法回流时负载不工作,这时的电路就叫做开路电路,比如用电池作为电源的手电筒,按下关闭按钮后电筒不亮,说明电筒内的电路已经开路,开路状态下电铜不消耗电池里的电能,发电机也一样。启动发电机发电以后,从发电机输出的电流将驱动负载工作,如果将供电线路开关断开,发电机供电线路将形成开路,那么发电机内的切割磁感线装置将做无意义的高速旋转,这种不做功的无意义旋转只是单纯的消耗由内燃机提供的动能,因此又叫做无用功。无用功在持续空耗燃料,除此以外对发电机没有任何影响。下图为柴油机驱动的发电机。
燃料电池
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做燃料电池,又称电化学发电器。燃料电池不需要这种复杂的转换过程,因此发电效率非常高,而且产生噪音和废气,是一种最有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目前氢燃料电池的种类有空气燃料电池、固体燃料电池和同位素燃料电池。空气燃料电池的燃料有氢、甲醇等可燃气体,主要运用在功率为50~ 1 000kW的设备上,比如移动通讯设备、导弹火箭电源、单兵通讯工具电源等;固体燃料电池的燃料由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等固态陶瓷电解质作为燃料,主要为大型设备供电,比如机器人、单兵外骨骼系统、无人机械等;放射性同位素燃料电池俗称“核电池”,它是通过半导体换能器将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不断地放出具有热能的射线的热能转变为电能而制造而成,由核原料作为燃料,如锶、钚、钋等长半衰期的同位素,核电池放电周期长,可长时间为设备提供电能,主要运用于航天设备、深海探测、医学设备。你没看错,很多医学设备只用核电池,比如心脏起搏器里就有一个小如纽扣的核电池。下图为心脏起搏器里的核电池
不论是发电机还是电池,只要电路中的负载不工作就不会消耗电能,不同的是电池在开路时电能会继续储藏在电池里,而发电机则在不关机的情况下做无用功,所以不会白白损耗电能,损耗的只是为发电机提供动力的“其他形式能源”。
发电机发电的时候,如果没有电器在用电,那这些发出来的电去了哪里?
发电机发电的时候,如果没有电器在用电,那么这些发出来的电去了哪里?白白损失了吗?
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有这个问题,每天用电都高峰和低谷,因此发电站如果要满足高峰时候用电功率,那么低谷这些电又去哪里了?假如只满足低谷,那么高峰时容量不够!其实这个话题中会涉及三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下面来做个简单分析。
低谷时多发的电去哪里了?其实能量都是守恒的,一焦耳的电能都不会多出来,所以发电机永远都是用多少电而发多少电,这会涉及到其他几个问题,我们下文再分析!那么从理论上来看,是不是峰谷电没有差异了?也就是说没有浪费了?也不对,比如水力发电在丰水期,即使空载也要将水排走,或者真没有用电设备,那么干脆就泄洪,所以浪费的不是电能,而是水的重力势能!
另一个比如火电则是蒸汽轮机,为应对突发用电高峰,那么必须有储备功率,发电机都处在热机状态,以维持突发高峰,假如没有人用这些电能的话,维持这些设备运转就得消耗大量的蒸汽,这次浪费的是蒸汽的热能。
还有风电和太阳能,这两个比较难伺候,因为有风和充足阳光的时候不一定有人用电,要用电的时候往往没有风或者是晚上了,所以要搭配电网调节或者增加储能设施,比如有的太阳能是利用光照聚焦加热熔盐储能,然后再加热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发电,这个熔盐加热还是具有一定的储能效果的,比直接的太阳能电池应对高峰低谷要强很多。
光热太阳能电站
怎么保证220/380V,50HZ稳定输出?我国的工业用电标准是50HZ,一般工业用发电机有三个级别:
- G1:一般照明或者简单电器对频率要求不高的负荷,要求最低,频率变化范围:8%
- G2:负载变化时允许有一定的频率和电压的波动,比如水泵或者风机等,要求一般,频率变化范围:5%;
- G3:对电压和频率要求比较高,比如无线电通信,对发电机波形都有部分要求,频率变化范围:3%;
- G4:对频率、电压与波形要求很高的计算机机房或者数据中心,或者其他要求很高的科研场合。频率变化范围:AMC,比如UPS频率一般变化范围很少超过0.5HZ,大部分时都在0.1之内,马上就会自动调整过来,更多的时候就是标准50HZ。
但对于机械式的发电机就不那么容易了,不过也是有办法的,要求一般的场合发电机频率要求是G2,也就是±5%范围,小型机几千瓦的汽油发电机是联动风门的,负载重会联动风门调节化油器开口,加大氧气与汽化的汽油进入气缸,增加转速,轻载则反之!当然柴油机则是加大喷油量等,原理是一样的!
如果是水利发电,那么有两种了,最基本就是调节水流,现代发电机则是调节水流和调节励磁,保证输出的电源频率严格符合标准。
电压调节其实和频率调节是类似的,也同样通过油门或者水流调节转速或者调节励磁磁通来达到稳定电压,不过那种手拉式启动的小发电机的电压与频率变化范围是比较大的,因为只有速度反馈这一种方式。
另外要提醒下的是,大型发电机发出的电压根本就不是220V/380,这种一般在几千瓦和几十千瓦的发电机中使用,大型水电站的发电机高达6.3KV,甚至数万伏,当然远程输电还要变压到110KV或者220KV甚至更高的电压,避免电流过大损耗,到用电地区时再用变压器降压配电,再经居民区变压配电等多级降压与配电过程到厂区或者居民用电。
特高压变电站
我国民用电是单相,相线与零线电压是220V。工业用电是三相,相线间电压是380V,其实就是民用电的三根相线之间的电压,一般民用标准配电有相线、零线和地线(单相三线制)!工业用电为三相线,一零线,一地线(或者根据需求选用TN-C系统还是TN-S系统或者TN-C-S配线)
太阳能发电如何变成交流电?
如果是熔盐蓄热蒸汽发电的太阳能电站,其实和火电或者水电没有什么区别,假如是太阳能电池,那么必须有逆变设备将直流电逆变为工频交流电,如果要入网的话还有同步频率的要求,当然如果发电机要入电网的话也有一个频率同步要求。
逆变器大家都知道,最简单的就是很多农村朋友抓鱼的机器就是,不过这个对波形和电压甚至频率都没有控制要求,而入网的要求就多了,工频交流电波形是正弦波,这个是发电机励磁特性得到的,发电机很容易,可惜电子设备要模拟出正弦波,还是有点难度的。正弦波也符合变压器的硅钢励磁特性,如果方波的话,估计得上铁氧体(开关电源中的中频和高频电源应用比较多)。功率就没有硅钢片的铁芯那么大了!
工业并网用的光伏逆变器
怎么储存这些浪费的能源?发电站最喜欢一天到晚的直线负荷,但这不可能,因为民用电晚上就睡觉了,夏天和冬天会有空调需求,春秋就没了,还有工业用电也有峰谷,大致和民用高峰有点相反,反正想要一条直线是不可能的。
2020年2月26日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大厅的复工后用电负荷实时曲线
所以如何将谷底时弃风,弃光还有浪费的水资源利用则是综合利用能源的一个最佳方式,但大规模蓄电是有难度的,如果用蓄电池成本实在太高,因此有将车用锂离子电池回收改装为蓄电车或者蓄电站的,当然这种规模远远比不上抽水蓄能电站!
它的原理很简单,将水谷电时的电能抽水到海拔比较高的位置,以重力势能的方式保存起来,等用电高峰时发电调节,两个时间段的用电差价就是抽水蓄能电站的利润。浙江安吉天荒坪就有当时亚洲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安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蓄水湖
除了电池、抽水蓄能外,还有电解水或者压缩空气蓄能等几种方式,对于个人来说,将一些耗能比较大的操作在谷电时期使用,比如一整天用的开水,或者谷电时烧水洗澡等等也算是“蓄能”的一种啦!
发电机发电的时候,如果没有电器在用电,那这些发出来的电去了哪里?
看来题主是个文科生,没有学过物理,所以对发电的事情一点都不明白,我比较通俗地说一下:
首先发电机是干什么的?其实它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工具,将一些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比如火力发电,就是将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通过燃烧产生水蒸气,大量的水蒸气具有一定的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一过程是化学能转化成动能,再转化成电能的过程。水利发电是利用水的势能,推动水轮机旋转,来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个过程是水的势能,转化成动能,再由动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为了获取水的势能,必须在河道上做一个很高的大坝。通过这些方式将这些能量转化成电能,是因为电能更容易使用。
发出来的电使用过程就是将电流携带的电能再转化成其他的能量,实现我们的使用目标,比如电灯就是在发电机和灯泡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形成一个回路,我们打开电灯开关的时候,在回路中产生了电流,电流携带能量使灯点亮,电能转化为灯泡的热能,给电动车的电瓶充电就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我们通常所说的发出了电,就是指在用电回路中形成了电流。
题主题目中所说的没有用电器的情况下,整个用电的回路是断开的,这时候无法形成电流,所以也就没有发出来电,等于是发电机在空转,刚才已经说了,发电的过程是一个能量转化的过程,而用电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化的过程,竟然在没有负债的情况下,没有电流也就没有负载的能量消耗,只是有发电机自身很微小的消耗。这个过程像我们平时拉单车,如果我们拉着一个空车,那么是非常轻的,几乎不用费什么力气,如果我们装了一吨的东西呢?拉起来就非常的吃力,要消耗很多的能量,当然,如果我们以拉一吨货物的力气来拉一个空车的时候,结果就是空车会跑的越来越快。发电机也是如此,在没有负载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什么能量消耗,所以这时候人们会主动减少动力的输入,比如减少锅炉的蒸汽供应,或是减少水力发电里面的水流的大小,如果不做减少的情况下,那么发电机会越转越快。因为在物理学上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只能通过快速的旋转,增加摩擦力与空气阻力来将这些能量消耗掉,这对发电机危害是很大的。但是现在的电力系统中会通过调度系统和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发电设备的控制,避免因各种原因突然失去负载时的高速运转。
发动机在空载的情况下继续旋转,虽然没有电流,也就是没有发电,但是是存在着电势的。电流和水流是一样的,要想水自然流动必须从高处流向低处,也就是从专业上来说,是从高势能的地方流向低势能的地方,电流也是一样的,要能要想实现有序流动,必须在负载的两端有电势差,所以发电机在没有负载空转的情况下,依然会产生比较高的电势,具备一旦形成回路以后形成电流的条件,这时候有点像瀑布,想形成瀑布,必须有一个高点,然后,有一个悬崖,水从高点落到悬崖底部,讲古诗所说的那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但是如果我们用一个大坝将瀑布顶端的水拦住,那么就没有了瀑布,但是瀑布上面的水却在大坝后面具备向下流的条件,一旦大坝开闸水就会飞泻而下。电流是一样的,空转的电机也存在着这种向另一方流动的电视,打开负载的开关就相当于打开了瀑布顶端大坝的闸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电机发电的时候,如果没有电器在用电,那这些发出来的电去了哪里?
这么多的回答没有一个说到点子,扯一些没用的。我直接给出答案吧:没用的电直接"浪费"了。为什么打引号?因为不是真正的浪费。如果一条线路的输电功率是100kw,而只带50kw的负载,另外50kw实际上是浪费了(准确应该叫闲至了)。有一点需要明白,现在的供电网络是智能的,能适时计算整个供电地区的用电量,这个用电量会反馈给发电厂,发电厂根据总用量来计算开几台发电机,发电机发电的总功率必须要等于或大于电网的峰值总用电功率。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同一天时间白天用电很大,比喻白天用电总功率为100kw,晚上只有60kw,电厂有3台50kw的发电机组,白天开两台机组发电刚好,晚上开一台又不够,开2⃣️台吧有40kw是真正的浪费了(比较先进的发电机组可以智能控制水流大小来降低发电功率,节省水)。这就是题主想要的答案:没用的电浪费掉了。但人类很聪明的,能卖钱的电怎么可以白白浪费呢?办法就是:水电开发抽水蓄能。晚上利用多余的电带动水泵把放掉的水又抽回到水库中,白天用这些水再发电,等等等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