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红红的嫁妆雪一样的白,天香楼上梦一回”来形容秦可卿,你觉得她到底啥来历?

秦可卿一直以来成为红学研究的对象,在《红楼梦》中她是带着一些负面新闻离开的,且得到了厚葬,其人其事你如何看待,期待你的分享……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是宁国府贾蓉的正妻。在太虚幻境里,她是来自仙界清静女儿之地,还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在书中的出场次数不多,便早早去世了。但她扑朔迷离的身世,激起了后人的无限遐想,因而对她的来历纷争不断。

关于她的来历,我在这里说三种,一种曹雪芹在书中给她的身份,一种刘心武先生的说法,第三种则是周思源教授的说法。这里重点分析刘心武先生对秦可卿来历的揭秘,其它辅述。

  • 首先,我们来看秦可卿在书中的身份。她是秦业的女儿,家中还有个弟弟名唤秦种。姐弟俩都是其父从养生堂抱养来的。她的身份在《红楼梦》第八回做了交待。
第八回:“他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那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
  • 第二种说法是刘心武先生在《百家讲坛》揭秘的。他认为秦可卿是康熙年间被两废太子的女儿,身份高贵,是皇室血脉。为什么这么说呢?刘心武先生讲解很详细,这里只取几处略述几点原因:

第一, 在描写秦可卿卧室没有采用书中惯用的写实手法,而是采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所列陈设均在暗示她的血统不仅高贵,而且还高于贾府,是帝王世家公主级的人物。第五回“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第二,贾宝玉在太虚幻境里,翻看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最后一页是秦可卿的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除了判词还画了一幅画,画着高楼大厦,大厦里面有一个美人悬梁自尽。曹雪芹为她养父起了个名字叫秦业,秦谐音情,第一句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她是情天、情海幻化出来的一个身子,暗示其来历非同小可。在高楼悬梁自尽,此楼便是天香楼。古本《红楼梦》中,第十三回的回目叫“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天香楼”取自唐朝诗人宋之问的《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自带芬芳气息,也暗示她的国色天香。第三,秦可卿死后,曾托梦给王熙凤,其思虑周全,并寓言了贾家的命运,必不是一个普通小官吏家出身的女儿所能企及的,必是一个见多识广,有丰富政治社会经验的人家女儿才有的才智。秦可卿的位份比凤姐低,然而交待凤姐的口吻完全是一个上级的指令,由理到据,面面俱到,把一个精明的凤姐说得服服贴贴。抛砖引玉“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有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指明贾府日后的收入来源:”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点明贾府的喜事与败落时间:”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这喜事便是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但也预示了只是繁华一时,要早做打算。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点明了贾府在三个春天过后,就败落了,府里的美好都成为过眼云烟,特别交待了府里这些女性都一个个如流星陨落。

第四,秦可卿死后,大办丧事,宫里都来了人。秦可卿死后,家中老小无不悲号痛哭,这种表现完全出于对她权威的尊重,这与在书中给出的卑微身份极不相称。她的棺木选用樯木制成,这是义忠亲王老千岁所留的珍贵木料。贾珍除了在府里大厅上安排一百单八个和尚给她念经,还设了灵坛于天香楼上,让九十九个道士给她打醮。这个醮的名字是什么呢?是“解冤洗业醮”,要连续搞七七四十九天,丧事盛大。

一个贾府里微不足道的人物,还是一个女子,怎么连宫里都会来人,而且此人还是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亲来上祭,这是奉旨行事。

  • 第三种说法便是周思源教授的说法。他认为秦可卿就是个普通人,并不是什么身份高贵的皇族。原因如下:
其一,秦可卿从养生堂抱养来的,只是因为其父秦业久不能生育,抱养一个孩子的目的,是为了招弟。事实上,秦钟是他的亲生儿子。这也符合封建社会的迷信。其二,她父亲秦业的职位是营缮部的营缮郎,这个职位并不小,相当于中央部的司长。贾珍是三品将军,但在清代,一代代传下来是要降级的,所以秦可卿嫁与贾蓉也是门当户对。其三,贾母提出贾府选媳妇的标准只有两点:模样好,性格好。秦可卿是完全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人选,因此入贾府也在情理之中。个人认为,刘心武先生的讲解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而周思源教授的讲解更具现实主义的色彩。也可以说周教授的讲解几乎是对刘心武先生揭秘的全盘否定。红学之路漫漫,也许正因为争论不断,才使书中各个人物更加活灵活现。

有人用“红红的嫁妆雪一样的白,天香楼上梦一回”来形容秦可卿,你觉得她到底啥来历?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原型实为弘皙的妹妹,胤礽的一个女儿。

有人用“红红的嫁妆雪一样的白,天香楼上梦一回”来形容秦可卿,你觉得她到底啥来历?

石破天惊:其实,贾宝玉、金陵十二钗和金陵副十二钗这25人,全部都是“清二十五宝”化身。没错,25人对应25枚宝玺,刚刚好!清二十五宝:乃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下面这枚便是秦可卿,位列“清二十五宝”中的第二位。“皇帝奉天之宝”的化身。《交泰殿宝谱》记此宝“以章奉若”之用,皇帝敬奉上天之印。大清四大传国玺之一。

第七回,按书云:凤姐喜的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甲戌侧批:不知从何处想来。]便探身一把携了这孩子的手,就命他身傍坐了,慢慢的问他年纪读书等事,[甲戌侧批:分明写宝玉,却先偏写阿凤。]方知他学名唤秦钟。[甲戌双行夹批:设云“情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谜底就是最后两个字“秦玉”!暴露出“秦可卿”为什么姓“秦”的原因,因为她是“秦玉”!“秦玉”就是秦国的玉,也就是和氏璧,也就是传国玉玺!另外,请看《康熙字典》对卿字的解释:【說文】章也。“卿”字的本义就是“章”。“章”的引申义:印章、印信。“秦可卿”遂现出原形,她是一枚大清传国玺的化身。

秦可卿原型:贾宝玉和秦可卿是有夫妻之实的!脂砚斋:“云龙作雨,不知何为龙,何为云,何为雨?”一语道破贾宝玉乃真龙天子,秦可卿就是废太子胤礽的嫡妻。在贾母眼中,秦可卿是重孙媳中的第一得意之人。贾母便是孝庄太皇太后。秦可卿,正是太子妃瓜尔佳氏。这才是真相!秦可卿的葬礼,乃大清国葬。贾府逾制挪用了“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木。脂砚斋点破作者在葬礼中使用了“十二生肖”。又是作者所用的春秋笔法。作者以此来暗射全中国人的属相,进一步暗指全国人。也就是说秦可卿的葬礼,全国人民都来送葬了。完全符合清史对太子妃瓜尔佳氏葬礼的记载。

脂砚斋透露“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的是史笔,证明是真有其事。另外在第一回,作者“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也已明确强调是真有其事,绝非造谣生事。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事件,实际上就是康熙和太子妃瓜尔佳氏之间的桃色事件!因为这种“桃色事件”是不可能写进正史的。而批书人又强调“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说明《红楼梦》才是大清正史!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四月,石氏卒。康熙帝称其“秉资淑孝,赋性宽和,作配胤礽辛勤历有年所”。竟破例特命步军统领隆科多率三十名侍卫穿孝,以超过亲王的规格,仍按皇太子妃的待遇予以厚葬。不正是秦可卿奢华隆重出殡场面的写实么?作者将皇宫里的丑闻连同绝密内幕一件一件的抖了出来。所以作者在《甲戌本凡例》里,称自己罪不可免,是不肖子孙。

有人用“红红的嫁妆雪一样的白,天香楼上梦一回”来形容秦可卿,你觉得她到底啥来历?

宋微宗和宋钦宗的李师师。理由和文本证据拒绝提供。

有人用“红红的嫁妆雪一样的白,天香楼上梦一回”来形容秦可卿,你觉得她到底啥来历?

我比较认可刘心武老师的研究成果,她是康熙废太子的女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