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被人叫绰号后,都是什么感觉?长大了以后再一次被人叫绰号又是什么感觉?
前不久,我们十几位当爷做奶的老同学在饭馆小聚,还情不自禁地称呼各自小时候的绰号,“二狗子,来干一杯”,“猪参谋,回敬你老人家一杯″。
互叫绰号,同学间感觉熟悉,亲切,一下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往下话题离不开对几十年前在校时的点滴记忆,尤其披露谁谁因何事,是何人背后起的绰号和混名…
同学间在一起叫绰号,这辈子也不会改变,当然,在有同学儿孙的场合下还是要克制自己,互称大号和姓名。
小时候被人叫绰号后,都是什么感觉?长大了以后再一次被人叫绰号又是什么感觉?
绰号,东北人也称“外号”,意为名字以外的称呼。
绰号是江湖人的代名词,是吓唬人的,而外号意义更广泛,家里人,尤其是父母给孩子起“小名”,比如:狗胜、三驴子、锁子、傻柱子等,是为了好养活善意的别称。而另一部分是取人之短或缺陷(残疾),有污辱人格的称呼,当然也有“大格子”、“大胖子”、“干巴瘦”、“小龊子”这种有特质的外号。
绰号也好,外号也好,其本身有好有坏,甚至讨厌他人叫自己的外号,但今天回忆起来也是历史的记忆,其中也有快乐。
小时候被人叫绰号后,都是什么感觉?长大了以后再一次被人叫绰号又是什么感觉?
绰号分两种,一种带有贬义,另一种是风趣。如形容一位女子口直心快,话语多就称为(黄麻雀,李麻雀,王喳喳…)。形容一个人呆笨就叫“瘟猪子”等等。
小时候被人叫绰号后,都是什么感觉?长大了以后再一次被人叫绰号又是什么感觉?
老少绰号内涵多,呼来唤去要斟酌。因人而异是文化,恰到好处才快乐。
今天心情特好,信手拈来几个因不分场地,不合时宜,不守底线直呼乱叫别人绰号而引发尴尬不快的小故事:
给人取绰号,古今有之,多见不鲜。先以不才为例,虽年过花甲,每次偶遇昔日好友或少时玩伴,都能听到对我直呼“花和尚”、"三寸丁”之称谓。来历是小学六年级时,有个成绩拔尖,人称“耗子”的班长看了《精忠传》,小岳飞被汤阴县一名叫智明和尚师傅收为徒递,传授武艺。而我的名字恰与该和尚雷同,稍有区别的是,我自小调皮,不怎般认真学习,且被老师长时安排与一位娇小玲珑的女生同坐。于是被这嘴尖贪吃的“耗子”班长(如今已退休的地级市级干部)李某人取绰号智明花和尚。一喊几十年,没着反感,有时还偷着自喜,沾沾有味。就象身高吧,1.68,被人称做"王矮虎”、“三寸丁”、“武大郎”又有何妨?高兴,喜欢,健康,非但如此,且还能见到老友。不得不说还是人生一大快事。
再说这个“耗子”同窗吧,却因为这个不雅绰号,大大地尴尬了一回。那是一九七五年秋天,“耗子”因为自小聪明好学,天赋又高,被老师喜爱,被村干部看好。不仅在农村中学入了党,而且一出校门就直接被基层党组织推荐进了公社大门(当了团支书)。如今的年轻朋友们无论如何也将感受不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个23岁的农村高中毕业生,能从公社(乡镇)团支书做到“一把手”,是何等的荣耀与不凡啊!
那个下午,阳光向好,丹桂飘香。我有幸在耒阳城区东门巧遇“耗子”,很是高兴,握手言欢间,却被村里一个绰号叫“周扒皮”(在县电线厂当工人)的儿时玩伴撞见倒乱。"花和尚,耗子,耗子,花和尚”的一阵大叫大喊。喊声落,人已近,我和耗子并不惊。只是街上穿梭的行人,路边的小买小卖者都不约而同地放下活计,把目光转向我们三人。是混混,是游民,还是神经出错了的年青人?大家心里都在猜着,想象判断着。
我和周扒皮没有书名不打紧,只是苦了小"耗子”李某兵,23岁年虽不大,却是公社书记,大名鼎鼎。你这该死周扒皮,不看场合,不识礼数,一起街头闹尴尬。是啊,自打那后几十年,李书记没有再见“周扒皮”了。其实,即便退休后想见,也是天各一方,不能再见。(周扒皮大号李尚才,口直心快,一生勤快,五年前因病早逝,没等到退休)
因此,在关于小时候叫人绰号和老了叫人绰号有什么区别的讨论上,本人认为,老幼有别,不宜乱叫。即使关系再好,也要看场合,分环境,视亲疏。老话说,当着疤子少议太阳,当着矮子少言短长,当着瘸子少话拐棍,当着饿汉少点食量。
一句话,叫人绰号,要幽默,要文化,要素养。
小时候被人叫绰号后,都是什么感觉?长大了以后再一次被人叫绰号又是什么感觉?
你好,现实生活中,你在看头条,可是有九十五人说假话,他们很受欢迎,
还有五人实话实说,可他的文章写很现实,可是平台在审核中,这就叫光面堂皇,谢谢,
小时候被人叫绰号后,都是什么感觉?长大了以后再一次被人叫绰号又是什么感觉?
绰号有褒义与贬义之分,小时候被人叫绰号,不管是褒义或贬义都有可爱之感。比方说,有的小孩长得胖,绰号“胖墩”,喊他胖墩时可爱之处溢于言表;而有的女孩一出生就被爸妈疼爱,喊“丫头”,由是不管家人或外人都喊其丫头,是不是都是爱呢?特别是与人体表相关的绰号,如“黑皮”“泥鳅”等,喊起来也显亲切。
而长大后特别是成年后,就忌讳喊绰号了,不管是褒义还是贬义绰号都不该喊了,因为喊别人绰号有不尊之嫌。但也有例外,如“丫头”,有的女性被“丫头”喊了一生,倒是把原名给取代了。
是故,绰号应该是小时候的尊享,成人以后最好就不喊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