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习俗“三吃三不做”分别指的是什么?
七月十五中元节,我小时候听奶奶说过我们这里,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的民间习俗“三吃三不做”。
一吃鸭肉:这天祭祀已故亲人时,所用的祭品都是靠鸭子驮过奈何桥,而且鸭子亦可把对黄泉之下故人的怀念之意传达过去,其次“鸭”与“压”有些同音,吃鸭肉也有压制“邪气”的寓意。
二吃饺子:古代叫扁食,三国时期,吴国用扁食来作为贡品,祭祀那些阵亡的将士,后来传到民间,就有了祭祀吃扁食的习俗,同时吃饺子在传统习惯中往往有“驱邪避凶”的寓意。
三吃面羊:在古代“羊”和“祥”寓意比较相似,吃面羊有”吉祥如意″的含义,所以七月半那天每家主妇在家蒸做小羊状的面馍,家人每人一个。我们这里改为蒸吃宝塔水糕了,也有“蒸蒸日上”和“步步高升”的寓意。
一不做:不能吃祭祀的贡品。贡品是给已逝亲人的食物,拿走去吃,是对逝者的不尊重,这是大忌,同时贡品被焚烧的冥币烟熏火燎过,再者坟场本身阴气重,吃后有晦气有背运,因而才有“再饿不吃坟上贡,再累不坐人肉凳”的古训。
二不做:不要乱讲话。中元节这天大家都在祭拜自己已故亲人,本来心情就比较沉重,乱讲话会犯忌讳,伤人心,尤其别要乱开玩笑。
三不做:晚上不要回家太晚。中元节这天,尤其行人稀少的夜晚,那些无人焚烧冥品的野鬼孤魂,在四处飘荡乱逛,走夜路极容易被野鬼附身,那样就不是一般的麻烦和后果了…
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习俗“三吃三不做”分别指的是什么?
七月十五中元节,三吃三不做是指
三吃:
1、吃鸭肉
2、吃饺子
3、吃面羊
三不做:
1、别人祭祀先人的贡品不能吃
2、中元节不要乱讲话
3、晚上回家不要太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