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百姓喜欢的年画不出版了?

主要还是老百姓都居住楼房,而且都是水泥墙面,粉刷洁白,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悄悄变化,认为年画土里土气,一般客厅挂些书法作品装饰,显得高端大方又气派。

其次,市场没有需求,谁还做亏本的买卖,前几年,我还见过私人售书摊位上摆有地图、伟人、山水、花卉和大胖娃娃等体裁的年画,不过都是铜板纸激光印刷,幅宽面大,逼真精制,全无从前我们小时候年画的那股味道…

如今老年画已经成为收藏市场的一部份,稀有的、品相好的老年画,价格不菲,而且一张难求。

为什么老百姓喜欢的年画不出版了?

过去的年画绝大部分是讴歌时代,紧扣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还有百姓口口相传的历史或现代英雄,那时无论城市乡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可以贴年画。现在采用大量的现代装修风格,年画需求量锐减。此外,当前部分画家逐利的多,讴歌时代创作的优秀作品少之又少。

为什么老百姓喜欢的年画不出版了?

不出版了,见不到了,这是一种悲哀,不是啥好事儿!别看现在花花绿绿、烈火烹油,那是虚幻的玩意儿太多!过去的老年画叫人能记住一辈子,现在变着法儿整的花团绵簇的玩意儿,没准几天儿就忘!

我就记得五六岁的时候,家里墙上贴的年画,咋那么好看!那女的头戴珠冠,身披霞衣,那男的手扶宝剑,脚穿厚底靴,五十年丶六十年,都不能忘,闭上眼睛,那画上的人就出现在眼前,你说这年画多有魅力!后来长大成人识文断字儿了,我想想小时候看到的那张年画,那就是戏曲人物:刘备和孙尚香回荆州~一个历史故事,两个戏剧舞台上的人。

其实年画,主要是"楊柳青","桃花坞”,四川绵竹,山东潍坊…,那些套色木刻的画,还有贴在门两侧的"秦琼秦叔保丶尉迟敬德”的门神画,灶龛上的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等等,这叫年画。衍生开来,就有了主要是上海的一些画家,画一些吉祥喜庆的历史人物画,比如金梅生丶李慕白丶谢之光…等名家,画年画,画“月份牌”。后来又有了把舞台上的戏剧人物照下来影印成画,老百姓赶集时候在集市上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年画。到六七十年代时,新华书店每到腊月时候,店里就挂满了各种年画,供人们选购。

年画以人物画为主,每一张年画都是一个故事,后来英雄模范人物也上年画上来了,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都起到了教育作用,一张年画可能会在他们头脑中存驻一辈子,对他们的人生观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现在一切都发展了,发展得太快了,有一种味儿,越来越大,是一种铜臭味儿。这种味儿也充斥着年画,曾经那么喜欢那么好看的年画见不到了,墙上贴着一些莫明奇妙的玩意儿,电视里放着一些呲牙咧嘴的丶张牙舞爪的,手机里放着一帮大长腿的丶扭捏作态的…。文化是很丰富了,免不了泥沙俱下了,优秀的使人难忘的年画再也看不到了,都愿意闻那铜臭味儿没人创作年画了,那还出版啥了?!

为什么老百姓喜欢的年画不出版了?

现在是老的跟着少的学,少的跟着外国学,喝着咖啡吃着牛排过着圣诞节,情人节,那些土拉巴唧的中国画还会有人喜欢吗。岁数大的爱怀旧的,就算是喜欢可上哪儿买呀。

为什么老百姓喜欢的年画不出版了?

年画大部分都是色彩艳丽,高饱和度,内容夸张,或者充满美好寓意,这种色彩丰富的年画或宣传画对那个年代的人视觉的冲击力十分强烈……

那个年代,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黑灰色的单调的中山装一片,仅有的娱乐大概就是收音机,就算是报纸也全是黑白文字……

色彩乏味的年代,人们更容易对色彩丰富的,饱和度明显的事物感兴趣……比如三十年前,人们纷纷喜欢大红大绿的衣服,甚至喜庆的时候才会穿那种颜色艳丽的秧歌服,现在看起来当然品味很低了又老土了,但是种高饱和度的衣服对当时人来说,就是美艳的象征……

所以那时候,老百姓过年的时候,都会买一些色彩斑斓的年画带回家,这些年画要么是民间故事,要么是美女帅哥,要么是大头娃娃,要么是一些反应国家建设的积极向上内容……当时人受教育水平低,很多人也喜欢一些内容浮夸的或者带有传统风格和寓意的画作……

加上那时候,年画也是一种很好地宣传工具,经常有些反映国家建设积极向上,或者英雄模范的内容……甚至当时街道上,都有大型的宣传版画……这些街头的版画色彩丰富,对比度强烈,给当时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不过很多宣传画艺术水平也很高,不过具体到各家的年画时,水平就有点良莠不齐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彩色电视,彩色报纸的出现,加上现在各种服装,各种广告的出现,以及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已经对高饱和的艳丽色彩和夸张风格厌倦,而低饱和度的素雅黑白衣服反而成为有品位的象征……

加上现在社会生活压力巨大,焦虑的人们喜欢素雅的风格,所以年轻人家中装修也以简约的风格为主,像年画这种高饱和的东西,自然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了……

只有在一些中老年人还会对这些繁琐艳丽的东西有一定的好感……如果谁家里有个牡丹花的装修风格,那一定是家有老人……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年画是画并不够真实,而随着真实度更高的彩色摄像技术的发展和壁纸的出现,在8090年代,年轻人就已经不再喜欢年画,而是更加靓丽的明星壁纸了……

进行21世纪后,智能手机,网络的出现,使得,00后的年轻人连挂历都不愿意再挂了,何况年画呢……

其实说白了,年画不再流行是一个心理阈值扩大的缘故,也是见证了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国人审美的改变……

为什么老百姓喜欢的年画不出版了?

天下人称之为老百姓!

当下是老百姓的天下

老百姓们时刻在打扮着这美好的天下

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百姓创造不到的

市场有需求,百姓有创造

若是声声怨,必遭人人笑

老百姓不喜欢的年画当然不出版喽,老皇历谁买?

新春快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