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乞丐视而不见?
有一天夏天,晚饭后出去散步,行走中被一怀抱小孩的小妇夫拦住,听口声是外地人,自称是来此地打工还未找到工作,中午和晚上大人小孩都还没有吃过东西,我出于怜悯,掏出自己身上仅有的一张20块钱给他俩,并指给他俩附近那家面食最便宜。
第二天、第三天,晚上散步,我却同样遇到多人次有女有男怀抱小孩讨钱的事儿,不难推测,这是同地方人结伙利用人们同情心,以此为由的专职乞讨队伍,我感到自己被愚弄和悠忽,所以我不再伸出援助之手,一口回绝,就说自己口袋没带钱,所以我也对乞讨人士视而不见…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乞丐视而不见?
人们不是对乞丐视而不见,而是敬而远之避免上当受骗,不再助纣为虐,是天大的好事!
一分钟变成乞丐的古稀老人这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有一天因有事乘公交车前往城西去一趟。坐在我前面的是个留着花白山羊胡子的老人,看年纪应该已过古稀之年了,但却显得相当精神,穿着简洁干净,一路悠然自得地看沿路风景,久不久还吹两声口哨!恰好到一所大学附近他下车,我也下车。因为要接个电话耽误了点时间,往前走几十米时,却见一个老人正在转角处三下五除二地扒下外衣外裤,换上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把头条揉乱,一手拿着半旧的大铝碗,一手拄着根打狗棒,开始乞讨起来了!我因很好奇,且觉得那背影总有熟悉的感觉,所以悄悄地驻足观看。当他转过脸来时,终于看清楚,这个秒变成乞丐的就是刚才同乘一辆公交车过来的老人!心里也就明白,这个假乞丐,是专门考验大学生们的“良心”来了!
把逛街美女裙子扯烂的“小乞丐”有一次夜逛市中心,当到百货大楼外时,见到一个穿着一身旧衣服的胖墩小男孩紧紧缠着一对年轻情侣,一定要他们“行行好事”。可能这对情侣也知道这不是真乞丐,背后肯定跟着支使的大人,所以一直没有掏腰包。没有料到这小家伙拉住女孩的裙子猛然后扯,活生生扯开了一个大口子引起了众人的围观。看着女友羞愤交加,难堪不已的帅哥只得苦笑着掏出了钱来打发那“小乞丐”!
乞丐,也叫“叫花子”、“要饭的”。在以前人们的思想中,他们是属于弱势群体,一般能帮就帮。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对乞丐敬而远之呢?因为现在的所谓“乞丐”,早已成了骗人的代名词。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即使是家庭条件相当艰难的,也都有政府的救济,真正沦落街头成为乞丐的人大大减少。而对这些群体,每个城市政府都设有救助站进行救助。所以,市面上见到的所谓“乞丐”,人们基本上都已经知道是假的,施舍他们不是助纣为虐、侮辱自己的智商吗?
没错,人人都应该有爱心同情心,但若是明知某人正在干坏事,你还是去帮他一把,这种行为不是助人为乐,而是助纣为虐!(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乞丐视而不见?
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那些乞丐并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而乞讨,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好逸恶劳,不劳而获之徒,你可怜他,他没有丝毫感恩之心,所以不要可怜他们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乞丐视而不见?
乞丐的概念是因吃不饱饭而向别人讨要。而改革开放后,农民都有自己的承包地,打的粮食足够吃的。这种现象基本消灭了。到了八几年以后,在车站码头又出了一种怪象。有的妇女抱一孩子,有的老人背一铺盖卷儿,向行人要钱。说是缺几元的路费回不了家。那时尽管钱不是很富裕,但人们有一颗善良的心,还是愿意帮忙的。但后来发现上当了,他们是农闲时出来挣外块的。从此,人们便对这种现象视而不见。即使你真的有困难也不易找到帮忙的。就象说谎的孩子一样,人们不在信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乞丐视而不见?
现在的乞丐的碗里都有二维码了,往里面放粮食还没人要了,不怕加上相关情况,2015年在西京医院挂号室遇到了一个乞丐,周围人见没给钱就问要不要给钱,本人所说的直接将“吓到了”其他人群,还将这件事发到了央视新闻客户端的评论里——要饭的最赚钱“一个个住的是别墅(故意夸大)”😁😁😁😁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乞丐视而不见?
有手有脚,智力无障碍,怎么会乞讨?拾荒都能有剩余钱。当今社会又不是困难时期,又不是灾年逃荒,怎么会乞讨?视而不见不代表人性不善,是对乞丐的不理解不支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