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农村收入不高还要养三个孩子,难道就是为了孩子给他们养老吗?
我有位高中同学是位农村人,毕业数年后,有次在街上我俩相遇,同学三十几岁显得很苍老,黑不溜秋的脸上布满许多皱纹。
在闲聊中得知,他家现有两位"千斤″,自己还不死心,正在连云那边赶驴车拖石料挣钱,筹备钱准备罚款生儿子,他再三强调,农村人家没有男孩就意味着贫穷,没有男劳力就无法立门壮户,没有儿子被庄上人永远瞧不起,同时养儿防老也…
时间过的飞快,在18年高中毕业40周年联谊会上,我再次与这位农村老同学交谈,当年第三胎如他所愿是位男孩,儿子在部队锻炼两年,退伍后在市区开出租车,并在市区安家,三个儿女都成功,而且各家孩子男女双全,老同学感到十分满足,不无自豪地称,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劳累、辛苦都值得。
老同学老俩口现在市区居住,几亩田给大伯家耕种,每年给几口袋粮食作为租金,三个儿女家庭都不错,当年还共同出资替二老购买了乡村养老保险,解决了父母晚年养老的后顾之忧…
不明白农村收入不高还要养三个孩子,难道就是为了孩子给他们养老吗?
养儿防老是中国特色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子女有供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农民没有退休金,不得不相信。即使现在出现不少不供养父母逆子女。农村养子女大多粗养,虽然比过去提高了不少,但一般都比城里人花费少得多。子女多了,肯养老的机会总要大些,子女负担要轻松点。如大兴的宋老太婆五个子女,前四个在全国各地工作,幺儿在家没工作。本人有社保,于是四子妹出钱付工资请小兄弟仔细养母,并为小兄弟出钱买社保。后来老太婆走不动了,小儿子天天用轮椅转几个村或赶场。远近传为佳话。另外,多生娃也是为人类这个种群的繁盛作贡献嘛!最瞧不起丁克的。
不明白农村收入不高还要养三个孩子,难道就是为了孩子给他们养老吗?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一直也将永远居住在农村。所以对这个问题,不客气的说,我应该最有发言权。
据我一个农十八代的资深农村人观察,农村收入不高还要三个孩子的有,但是不多。特别是现在的农村年轻人和城市小青年在思想上也基本无缝对接了。一些先进文化,进步思想,思维方式都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了。这里面就有生育观——就是尽量少生或者不生。丁克一族在农村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且大有越演越烈之势。为此弄得父母儿女剑拔弩张鸡飞狗跳的例子不胜枚举。
明明收入不高还要三胎的人家在村里也并非凤毛麟角。之所以要三胎,不在乎一下几个原因——
一是父母的威逼利诱。老一辈人的旧思想旧观念还没有搭上日新月异社会的快车道,还停留在过去: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人多财富、孩子多不受欺负……在父母金钱利诱,一哭二闹三上吊的颐指气使下,不得不要二胎、三胎。他们要三胎,并不是为了让孩子们给他养老。
二一个是攀比心理在作祟。看到自己的同事朋友哥们闺蜜邻居都生了三胎后,也蠢蠢欲动,总觉得“他能生三胎,我为什么不能,我也并不比他差。”在没经过深思熟虑,没有缜密研判下,就草率生了三胎。等到奶粉钱都东拼西凑的时候才后悔莫及。这还没到孩子入托上学阶段,估计到那时候肠子都悔青了。
三一个是受父母等老一辈的观念影响,觉得就应该多生多养,其多子多福、人多财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思想和老一辈如出一辙。即便对养孩子的高额费用有所了解,也是硬着头皮去经营希望工程去了。等到后悔莫及的时候也已经木已成舟,悔之晚矣。
不明白农村收入不高还要养三个孩子,难道就是为了孩子给他们养老吗?
l在农村,俗话说,有人就有财。老猫屋上睡,一辈传一辈,计划生育那时候,宁愿干活累一点,生活苦一点,生了一胎要二胎,东躲西藏宁肯受罚,生三胎,都是为了传宗接代。
不明白农村收入不高还要养三个孩子,难道就是为了孩子给他们养老吗?
养儿能防老吗?在现代社会是个无耐又有争议的话题。尽孝,为老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应该是一个人活在世上所追求的。
“养儿防老或成空”,指望养老不是养孩子的初衷。不养孩子也可以过一生,或许还能过的挺好。养孩子也不一定能老有所依。其中的理儿也不知道咋说。就好比寒冷的冬天来了,孩子给你买件棉衣和你自己去买件棉衣,心情绝对是不一样的。
养孩子和收入不成比例是社会上有的一种现象,但不应该是收入高就多养孩子,收入少就少养孩子。觉得用收入去决定生养孩子,多少有点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农村老家有个真实的例子,我有两个堂弟都生活在农村,现在也是四十多岁快五十岁的人了。一个养了三个孩子,一个至今单身。养三个孩子的虽然生活紧点,但干劲十足,一天有做不完的事,忙不完的活,很充实。没成家的那个,虽然手头攒了点钱,又没有什么爱好,日子也没好到哪去。一天冷冷清清寂寞难耐,对比一下还是有孩子快乐啊!
社会上确实有些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但比竟不是主流。其中有许多说不清楚的原因。养孩子不全是为了养老,养孩子是人生的一部分。正如历沧桑的人才能听懂的诗词所写,“最怕问初衷,幻梦成空。转眼高堂皆白发,儿女蹒跚学堂中。只叹光阴太匆匆。”
不明白农村收入不高还要养三个孩子,难道就是为了孩子给他们养老吗?
不明白就对了,说明你还年轻,思想还没到那个阶层。
我92年,小时候家里特别穷,穷到买个2毛钱的作业本都拿不出,所以很多时候都因为我没有作业本写作业交,而被老师罚站,罚多了就习惯了。后来也习惯了这种不交作业的学习,被罚站都是常态,有时候会会被罚中午不能回去吃午饭,然后直接饿到下午回去吃,这种饿我也习惯。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家是供不上我上大学,所以学习好不好对我来说无所谓。
穿衣服都是捡我表姐的,我不知道我家一年有多少收入,别的同学过年都能买一套新衣服,而我可能也是表姐给的新衣服,过年人家都有压岁钱,而我没有。我和我弟相差4岁,我有的我弟都有,我弟有的我没有。我小学学费八九十,后来初中学费150,书费也差不多100左右,具体记不清了,我小学毕业我爸就不让我读书了,说供不起了,但是我突然意识到不读书我就永远做一个农民,然后坚持想图书,后来我得坚持才让我有书读,为了能继续读书,我很节约,因为骨子里认为我家很穷,每个学期生活费100块加50公斤自家种的大米,还跟老师申请贫困生,班里有五六个名额贫困生,升请可以免除书本费。读完初中,我顺利考上我们县最好高中,所以读高中很顺利,父母很支持,而这时他们已经去广东打工两年了。
高中学费书费800,相比那些没到分数线花1万2进来的学生,我已经给家里节约很大一笔钱了,因为高中各种原因我没有考好大学,只上了个大专,大专我妈也不想让我读了,也是我的坚持,后来还是读了,毕业后我还是找了份对口专业。
这一路走来,我家虽然穷,但是我并没有觉得,我爸妈穷就不该生孩子,还生两个孩子。我只是不喜欢他们的重男轻女而已。90年代的农村条件很差,穷的很多,现在农村条件好很多,虽然不是很有钱,但是养两三个孩子都饿不到孩子,为什么养两三个孩子,那是人家喜欢孩子不行吗。20年后什么最值钱,人才是最值钱的。30年河东30年河西,为什么你要管人家生多少孩子?又没有让你养。
我外婆那个年代,整个年代都很穷,60后,70后都吃不上饭,一家养七八个孩子,最少也都四五个孩子,他们可能都没有读过多少书,可能很多的都不识字,可是他们现在很多人依然混的很好,对社会也是有贡献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