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至1976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有哪些?

在校念书时就喜欢看电影,我有位要好的同学,他父亲当年是电影公司一把手,晚上经常带我去看电影公司家院内的8分钱一票的露天电影。

所以我对这十年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几乎都观赏过,尤其十大样板戏更为熟悉,看过无数次,剧情、剧中人物如数家珍,剧中演唱的名段,至今张嘴还能哼唱。

毫不夸张的说,看过特殊年代拍摄的故事片不低于十次的有:《闪闪的红星》、《侦察兵》、《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决裂》、《海霞》、《春苗》、《难忘的战斗》、《青松岭》等。

看过不低于五次的有:《火红的年代》、《第二个春天》、《南海长城》、《南海风云》、《车轮滚滚》、《红雨》、《向阳院的故事》、《沸腾的群山》、《年青的一代》、《战洪图》、《激战无名川》、《红色娘子军(京剧)》、《沂蒙颂(舞剧)》等。

另外,看过还有印象的有:《艳阳天》、《金光大道》、《反击》、《创业》、《无影灯下颂银针》、《一副保险带》、《钢铁巨人》、《园丁之歌》、《烽火少年》、《战船台》、《沙漠的春天》、《小螺号》、《牛角石》、《欢腾的小凉河》等。

1966年至1976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有哪些?

这十年拍了许多好电影,并不是某人胡说的只有八个样板戏。我看过的电影有:《渡江侦察记》,《侦察兵》,《沸腾的群山》《红孩子》,《春苗,《红雨》,《决裂》,《金光大道》,《艳阳天》,《青松岭》,《闪闪的红星》,《南海长城》,不列举了,太多了,都是经典。

1966年至1976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有哪些?

首先声明,我是不请自来,只是对这个题目感兴趣,我不是答题达人,回答问题的角度,难免和主流有差别,有不妥之处,希望得到指教。

在特殊的十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并不像某些人说的,只有八个样板戏,有些电影拍摄的相当不错,堪称经典。

其中的代表作是《闪闪的红星》,电影内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画面干净,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电影中的三首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和《映山红》至今传唱不衰。还有一部戏剧电影,河北梆子《宝莲灯》,郭德纲演唱的《叫小番》也是河北梆子唱腔,这部拍摄于1975年的电影,唱腔优美,扮相俊俏,尤其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出场,每次都能引得观众们哄堂大笑。

在那个年代,除了样板戏,还有一类题材,也受到观众的追捧,那就是战争片。50年代,一些经典的黑白战争故事片,重新拍摄成彩色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总体来说,翻拍的不如老版的经典,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还有一部《平原作战》,虽然是新电影,却是向50年代拍摄的《平原游击队》致敬的作品,《平原作战》中的赵永刚,虽然塑造的英雄形象完美无缺,但和致敬作品中的双枪李向阳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我个人觉得,当时最出色的战争片,是《激战无名川》,那时候的演员是真正的赴汤蹈火,爬冰卧雪,志愿军战士用高射炮打飞机,拆除定时炸弹,当时看的紧张的不得了,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这些经典镜头还历历在目。

1966年至1976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有哪些?

这十年不就是文革十年的电影吗!有哪些不知道,肯定也不会少吧!有些还是翻拍的呢!如《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等!这里就说本人看过的,小学一年级时包场看电影,看过的是《青松岭》,此外还有《红雨》,看的最多的就是样板戏《沙家浜》、《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还有好像是《磐石湾》吧?有一次还包场两部样板戏,一下午!

1966年至1976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有哪些?

不管有哪些,凡正这一时期拍摄的影片是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不管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正能量,能鼓舞启迪人的智慧和力量。

1966年至1976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有哪些?

故事片:雁鸿岭下、芒果的故事、征途、十月、侦察兵、牛角石、金光大道、红雨、春苗、青松岭、战洪图、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春似火、钢铁巨人、一副保险带、无影灯下颂银针、碧海红波、车轮滚滚、闪闪红星、黄河少年、阿夏河的秘密、向阳院的故事、山村新人、主课、海霞、难忘的战斗、枫树湾、沸腾的群山、沙漠的春天、小八路、决裂、激战无名川、长城新曲、反击、欢腾的小凉河、还有翻拍的渡江侦查记、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还有十部京剧现代戏的彩色影片。以上这些影片都是十年文革期间拍摄的,至今难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