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农村教师补贴,农村学校为什么还留不住老师?

我在县城一所名牌中学干保安的时候,有一次无意中听到两位从农村上来的年轻教师在一块闲聊,抱怨现在学校的青年教师,任课多在校时间长,整天累的疲惫不堪。

听到一位老师有些懊悔不已地说,还是在乡镇教书较舒服,生源不好,没压力没负担,每月还有三百多块乡镇教师补贴钱。另一位老师又叹口气接着说,当初不是想到县城名校来,自己沾些光有名气,招生也好招,办班挣些外快的吗……"唉,时间差不多了,我还有节课,不谈了",两位老师急匆匆走往各自的教室。

补充二位老师的言外之意:现时各学校实行弹性离校延时放学服务,甚至星期六还要上课,家长和学生想到校外去补课也没有时间了,所以严重影响到部分老师校外有偿家教的财路。

有了农村教师补贴,农村学校为什么还留不住老师?

我在农村教书15年,我想把自己的一点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现在我们都有农村教师补贴,但是老师们一有机会还是要走我觉得有如下原因,如有不对的地方请见谅。

一、太累。农村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每个星期回家一次,别的时候基本都住校。这就加大了工作量。不仅要备课、教书,班主任每天还要管理学生的早操,午休,晚读、晚休和平时的生活。我是一般学科的教师,每个学期安排一次值周,一个星期我就觉得很累,更别说是班主任了。

二、地位低下。九年义务教育是好的,我见过很多学生家里经济非常的糟糕但是还能享受教育,这个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是有好的一面,也有弊端。说一个例子,某年初二的一个学生经常不好好学习,上课睡觉,夜晚喝酒,班主任多次教育仍然不悔改。一次上课在课堂上打扑克牌被科任老师没收后与老师发生口角,后不服班主任管教,当堂背上书包离开教室,并对全班说道:过几天班主任会到家里请我来学校。遂转身离开。后经多次劝说才返回学校。请问,老师的颜面何在?!以后还怎么在这个班教书?!

3、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真的,你真的可以随时听到脏话;学生和你擦肩而过,而无视你的存在。教学达不到满意效果,很多老师下课来到办公室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今天我又是独角戏。提问只有几个学生理你,这种教学效果是不会有好成绩的,没有成绩就没有成就感。没有成就感,哪来的幸福感?

这是我这里的真实情况。

有了农村教师补贴,农村学校为什么还留不住老师?

我至今已在农村任教了31年,目前还在农村一线执教,估计就这样到退休了。我想把自己的一点想法说说,与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有许多地方的农村老师暂时还没有农村教师补贴,我们还好,算是较幸运的。现在的乡村老师,上了五年的都有农村教师补贴,但是年轻老师们只要一有机会,还是要走,想尽办法走,往县城走,往县城靠——这个学期又有二个同事想办法进了县城。分析其中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农村教师太累。农村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每个星期回家一次,别的时候基本都住校。这就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他们不仅要备课、教书,班主任还要每天管理学生的早操,午休,晚读、晚休和平时的三餐——仔细算,有的地方干脆称“八到场”,班主任必须到场,而且有行政值日检查登记。我是一般学科的教师,每周学校安排了二次晚自修下班,每周的这一天我就觉得很累,更别说班主任了。

农村教师地位低下。九年义务教育本质上是好的,我见过很多学生家里经济非常的糟糕但是还能享受教育,这个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是有好的一面,也有弊端。

说一个例子,多年前八年级的一个学生经常不好好学习,上课睡觉,带坏一批人躲厕所抽烟、在寝室打牌赌博……班主任多次教育仍然不思悔改。一次在英语课堂上看言情小说,被科任老师没收后与老师发生口角。后又不服班主任管教,当即背上书包回家。急得班主任立即拦住他。实在要走,开车送他回家。他私下对班上一些人说道:过几天班主任还会到 家里请我来学校。

该生后经多次劝说才返回学校。请问,老师的颜面何在?!以后还怎么在这个班教书?!不过现在这种现象好多了——私底下少数学生走了就走了,不会那么上门“求”他来学校读书了,偶尔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还会劝退某个太差的学生——或说让家长带回家教育、反省一段时间;或劝说他家长想办法给孩子换个环境,即“转学”。

农村学校生源较差。真的,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你真的可以随时听到脏话;有的学生和你擦肩而过,却无视你的存在,有时还会戏弄你。这仅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他们上课还把课堂当玩场——不过我待过的学校还好,学生教育后多数有礼貌。

最关键的是,教学常常达不到满意效果,我经常下课回办公室的路上,都会不自觉地说自己一二句(估计也是很多老师下课后最常说的或想的一句话):今天我又是在唱独角戏,这样的课堂效果甚微,徒劳无益。

提问只有几个学生理你,这种教学效果是不会有好成绩的,没有成绩就没有成就感。没有成就感,哪来的幸福感?有时我也觉得释然,不把成绩看得很重要,哪怕学校评模评优全凭教学业绩,还实行“一票否决”:教学成绩没有达到B等以上,不能评任何优秀(模范),师德标兵也无缘。

于是也看重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但这全靠家庭教育,尤其是从小的家教——毕竟父母才是其第一老师。我这后天的努力也只能是尽力而为之。

目前农村学校的现状是有目共睹:好一点的老师都在想办法往县城挤,好的学生也在往县里钻。

农村生活条件不太好。外地来的年轻人住宿舍,自己做饭,很多都不会做饭,宿舍也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生活很不方便,说难听点,找对象都不好找。

这些刚参加工人的年轻人大多数还兼任着班主任,平时事多,常常忙不过来,基本没时间去弄饭菜。好在现在许多农村学校领导也认识到这一点,中心小学、乡镇初中一般都大有改观,首先保证吃得饱,然后注意吃得好。

未来没有保障。很多农村学校随着学生越来越少,面临撤并,年轻人转换学校,影响很大,只能趁早离开。这种现状在某些村小更明显。曾经去过某乡镇的几个村小摸底,有些村主任、村支书(或亲属)手伸得太宽。在他们眼里,村小就是他家的,他要在哪间教室堆放杂物,基本没人敢说“不”字——你还想不想在这里教了?天高皇帝远,中心小学校长一般都望尘莫及,任由他们摆布。

上述大多数是目前许多地方的乡村学校的真实情况。要想改变这种状态,我觉得首先应该给农村教师工资翻一到二倍,仅凭一个月几百元的补贴,确实对人的吸引力不大。

象我县偏远山区的教师还有车补,也叫“交通补贴”。这也是一项优惠,一般当地的老师,特别是上了一定年纪的,往往都不想着走,无意之中又多了几级工资。

现在的职称对乡村教师也有倾斜了:许多高级一直无望的老师,就因此而曲线增资。不管有没有高级老师资格证,如果要乡村执教满30年可自然晋升高级职称——只拿高级七级工资,但没有正式聘任证书发纵你;而且你一旦离开了乡村学校,这种高级教师的待遇也随之终止。

在生活环境艰苦的农村学校,要吸引优秀人才,不是拿出低于发达地区的薪酬待遇,而必须是拿出更高的薪酬待遇。这也是日本、美国发展乡村教育的经验,到乡村去工作的教师,待遇要高于城镇,而且高很多才能留住乡村好老师,并甘心在农村待长久,甚至一生,无怨无悔。

有了农村教师补贴,农村学校为什么还留不住老师?

农村教师补贴,分三等:2019年以前是100元;300元;500元;从去年开始变为300元;600元;900元。外行人不明白,能享受900元的多是一些偏远学校,这种学校学生少老师少。以我们乡为例,能享受900元生活补贴的30人左右,只占教师总数的六分之一。外来年轻教师,一般多分配在乡中乡小生活方便的学校,生活补贴是300元山区补贴按教龄划分,最高300元,最低也许不到200元。

想回县城的都是年轻的,不超过四十岁的。多考虑孩子上学的。何况他们中多数人享受的补贴未超过500元。即便是1000元,也难留住他们。再有乡下学校,人文环境太差,作威作福者居多,卑劣无耻往往明目张胆。我在乡镇中小学工作二十多年,也在县城初中工作七八年,对此体会更深。县城学校从老师到领导,不论人品好坏,表面上都很人性化,更不会把卑劣无耻形之于众。可在乡下,也就是去年,一个村乡校长,夜晚酒后勾引一女老师,被拒绝后,夹着尾巴过了半个月,就开始针对这个女老师找刁难。先是教师例会,再是进教室当着学生面,借事找事,并公然宣称:我是校长,我说怎样就怎样……

年轻人,几年高中大学,接受的是比较先进的思想文化教育,乡下的人文环境与他们所习惯的人文教育相差太元。加上农村教育落后,尤其是学前与小学教育水平差别太大,只能把孩子留在县城。如此两地分隔照顾不到……多种原因,又岂是几百元的补贴能留得住?

有了农村教师补贴,农村学校为什么还留不住老师?

我是一名基层教师,20年前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又分配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农村,一直任教至今。因为我所任教的区县属于郊区,不靠山,不靠塬,一马平川,20年从来没有发过农村教师补贴。刚开始上班那几年,确实后悔回来,当时我们毕业分配稍微有点门路的,可以留在城里任教。学校离家有将近10公里的路,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由于交通不便,道路是标准的土路,一遇到下雨天,路就彻底成了水泥路,只能自行车骑我了。碰到节假日,老师还要轮流值班,午饭时间买包方便面,也要到离学校1公里外的村子去买。记得,那时候偶尔和师范同学聚聚,大家都谈谈单位,过节发什么,自己只是听听而已,因为我们除了基本的工资,其它福利什么也没有,很少和大家讨论这类话题。让人欣慰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所在的地方现在变成了城市新区。现在的条件越来越好,老师的薪资水平已经和老城区的同行持平。

有了农村工作的经历,我们现在来看题主的问题。我觉得首先应该给农村教师工资翻倍,仅凭一个月几百元的补贴,确实对人的吸引力不大。那是因为,国内某招聘网站的调查报告显示,国内的应届生平均月薪期望薪资在8000元左右。在一个人才流动的环境之中,生活环境艰苦的地区,要吸引优秀人才,不是拿出低于发达地区的薪酬待遇,而必须是拿出更高的薪酬待遇。这也是日本、美国发展乡村教育的经验,到乡村去工作的教师,待遇要高于城镇。

其次,应该改善农村教师的人居环境。以前,在宣传最美乡村教师的时候,过于强调农村教师的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不计报酬等等,他们的精神确实可嘉。但是,这些宣传,是留不住优秀人才的。反而给人一种农村教师就是“苦”的形象。建议考虑为农村教师在工作地附近集中建设保障房,配套解决医疗、子女教育、养老等教师关心的生活保障问题。而不是任教农村30年的老师,仅凭一张乡村教师光荣证书,让人空欢喜,没有真正的实惠可言。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各方面的待遇,真正让农村教师的职业,具有吸引力,也真正能体现出乡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有了农村教师补贴,农村学校为什么还留不住老师?

农村一线教师来说一说实情

补贴300元多吗?除了家本来就在农村的老教师,调查一下家在城里的人们,一个月补贴300元,有多少愿意到农村工作的。

累又难教出成绩。农村缺教师,教师老龄化严重,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且很忙累,顾不上孩子。学生基础差,读书少。到初中还不会拼音的学生一大片,一至九年级都以学拼音和生字为主。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考走转走。考得越差越转走,越转走考得越差。

擅长搞疲劳战术。凡成绩不好,就认为是上班时间不够长。于是早自习更早,午自习更长,晚自习更晚,大课间、音体美课占用。师生整天不清醒,难提起精神。而有些城里学校却说不具备住宿条件,不用上早晚自习。

农村老师被人看不起。若是农村老师说一些教育真相或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容易被人喷“有本事还能当农村老师?”活该吃得不好住得不好,又苦又累又没地位。

管理者讲管理艺术的较少。原来在城里学校代课时,工作非常忙累却非常开心,心甘情愿地加班加点,领导一开会就表扬鼓励关心老师,老师越来越有干劲。来到村里后,不开会干得还挺起劲,一开完会就不想干了。

单凭个别老师的努力奋斗已难力挽狂澜。有良心的老师早已看到各种弊端也想到不少方案,试图多次提出建议申请。可是结果都是石沉大海,甚至被怀疑是否在谋取个人利益。既然无法改变又看不到希望,能调走为何不调走呢?为了一家人的团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身为一名农村教师,我希望农村孩子们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