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都有什么含义?

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但不一定全是男士,如:宋庆龄、何香凝、杨绛、冰心、张爱玲、丁玲等著名女士都被称以"先生"。

旧时对管帐、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亦称"先生"。

以前对老师,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如今对所有男性都以称"先生"为主,妇女对自家丈夫和对别人老公都可称"我先生"、"你先生"。

我以为有的人被称之"先生",是礼貌用语,随世俗的一种称谓而以,而有的人被称为"先生",那是人们从内心发出的敬仰之情,由衷而发,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先生”都有什么含义?

“先生”杂说

  “先生”这个词语由来已久,意思是出生在前的、年龄比自己大的人。《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说的是周的始祖后稷在其母姜嫄腹中足月,出生就如羊羔出生那样顺利。出生在前者,自然年岁较长,有先接触陌生事物的意思,引申为先接触陌生事物的人,所以古代称别人“先生”有向别人学习的意思。

  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先生”一词的含义也不尽相同。《论语》中,“先生”一词,指的是长辈。如《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还有《宪问》“见其与先生并行也”,也是指长辈。《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里的“先生”是指长辈且有学问的人。到了战国时代,“先生”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如《国策》:“先生坐,何至于此。”

  汉代,“先生”前加上一个“老”字,表示特别尊重。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场中已少用“老先生”这个称呼了。民国时期,“老先生”这个称呼又盛行起来。交际场中,彼此见面,对老成的人,一律都称呼为“老先生”。

  其实,在古代,“先生”这个词主要是用来称呼老师的。用“先生”称呼老师,始见于《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今称教师为“先生”,就本于此。

  当然,以前的老师即“先生”,大部分为男性,渐渐地就变成了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此外,民国时期出现了女教师,人们也以“先生”称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生”逐渐被“同志”取代。改革开放后,“先生”一词的用法更为广泛,妇女称自己以及别人的丈夫为“先生”。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其实,纵观中国文化史,“先生”一词,不仅是一个称谓,也是文化的载体与象征,更是一种个人的修为,它犹如一卷弥漫着清香的古书,历久弥新……

□作者 孟祥海

西安晚报> 2018年09月09日 > 版次: <10> 文化纵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