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教师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呢?
几年前我在火车上好心帮了一位带孩子的妈妈,暴露了我的身份,之后发生的事让我后悔不已,从此出门我再也不敢承认自己职业是老师。
我大学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为了方便找工作又自考了幼师资格证,证到手后就在武汉一家早教中心当早教老师,主要负责幼儿美术课程。
身边家里有孩子的朋友知道我在早教中心上班后,总是会让我给她们推荐一些早教玩具、早教绘本,当时也没有多想,看到能帮到身边的人,我也挺高兴的,作为一个半路出身的“老师”,我也感到莫名的自豪。
但之后发生了一件事,让我现在回想起来都头疼不已,从此出门我再也不敢承认自己职业是老师。
国庆节时,我跟朋友坐火车去重庆旅游,节假日期间火车上旅客特别多,在湖北荆州这一站时,上来一位抱孩子的年轻妈妈,那妈妈看上去差不多24/5岁的模样,怀里的孩子不到6个月,但看着这位妈妈搂孩子的手法,就能猜到应该是个新手妈妈。
因为火车上人特别多,声音嘈杂,孩子在妈妈怀里一直哇哇的哭,这妈妈手忙脚乱的摇晃着孩子,但孩子越晃哭的越厉害,孩子的哭声一声高过一声,惹的周围的旅客们直皱眉头。这年轻妈妈手足无措的从包里拿出冲好的奶粉去喂孩子,孩子却不喝,只是不停的摇头哭闹。
妈妈为难的看了看四周旅客,似乎想要寻求帮助,我犹豫了一会儿对那个妈妈说:姐,孩子一直哭,你看看是否是拉肚子了?或者是肚子不舒服?
孩子妈妈听完赶紧去翻看孩子的纸尿裤,果真是拉肚子了,于是又着急抱着孩子去卫生间换纸尿裤,看着她一个人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拎着背包的模样,真的很不容易。于是我又帮着她一起去卫生间照顾孩子,看着她不娴熟的样子让我不禁怀疑她到底是不是亲身母亲。
帮孩子清理干净后,孩子终于不哭了,安静的躺在她怀里喝起牛奶,孩子妈妈感激的递给我一个苹果,不好意思的对我说:看你这么年轻,没想到照顾孩子还真有一套,这孩子出生后都是我婆婆照顾,我都没管过,这次独自带她回娘家没想到这么麻烦,路上手忙脚乱的,幸亏遇到你了。
我被她说的脸一红,告诉她我的职业是一名早教老师,幼儿保育也学习过,所以在照顾小孩子上还算有点技巧。就这样,这一路上我和朋友一起帮着她哄孩子,又是讲故事又是唱儿歌的,把孩子哄的特别开心。
在下车前,孩子妈妈主要找我要了联系方式,说相遇就是缘分,想跟我交朋友,再加上我又是早教老师,在孩子以后教育上也能跟我取取经。我没多想就把联系方式给了她,但之后发生的一些事,让我后悔不已。
我成为了她家24小时的私人“老师”,对我的过分依赖让我头疼不已。这个妈妈加了我好友之后,刚开始我们还是正常的聊天,得知她老家是湖北的荆州的,所以感觉也更加亲切些,聊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也就彼此熟悉起来。
这个妈妈时不时会发一些她家孩子的生活视频给我,也会跟我分享一下她在家带孩子的事情,渐渐地开始询问一下关于早教类的问题。
比如“8个月大的孩子能看什么类型的绘本?”、“有没有适合1岁以内孩子玩的玩具推荐?”、“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走路”等一系列问题,我当时想着她作为新手妈妈,这些问题可能不太了解,也热心的告诉她,甚至还把早教馆里一些教材资料发给她。
但渐渐地,我发现她对我的依赖是越来越严重,除了白天不停的询问我各种问题外,有时候半夜还会给我发信息甚至打电话询问关于孩子的事情。有一次半夜3点钟我被手机铃声吵醒,打开手机一看8个未接来电,全是她打来的,迷迷糊糊的接通电话后,她在电话那头焦急的问我:小妹,你是老师比较专业,我家孩子半夜哭闹不愿意睡觉,你能帮着哄哄吗?
听到她的话,我也挺无奈的,大半夜的隔着手机我怎么帮她哄孩子呢?最后没有办法了,我只能在电话这头迷迷糊糊的给孩子唱了几首儿歌。
事后,这个妈妈还有些不高兴的埋怨道:你睡觉太死了,打了好几遍电话你才接。下次一定要快点接我电话啊!我给你打电话,肯定是遇到事儿了,你是老师,有些事情比我们懂。
孩子健康成长父母高兴,孩子出现问题了却第一个出来指责老师。之后这个妈妈依旧是什么事情都来询问我,我不好意思拒绝,但经历了上次半夜打电话的事情后,跟她的关系也刻意疏远了些。
但之后发生的这件事,让我真的挺生气的。
在她家孩子11个月时,一天她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孩子莫名其妙发了高烧,她婆婆不在家,老公上班去了,她一个人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孩子精神状态也不太好,问我该给孩子吃点什么药?
我赶紧告诉她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看,毕竟我只是个普通的早教老师,也不是专业的儿科医生,孩子生病了如何用药,这么专业的问题应该去医院问问儿科医生,这是基本常识。
没想到她听完后不但没有感谢,反而问道:你不是儿童老师吗?竟然不知道怎么处理儿童发烧问题?也太不专业了。
我听完气愤不已直接挂断了电话,后来在她朋友圈看到她发了一张带孩子在医院打针输液的照片,但是配的文字让我心寒不已:现在老师的门槛太低了,什么阿猫阿狗都出来冒充老师,下次再也不信了,真是坑孩子。
那之后,我就删除了她的联系方式,之后出门在外也不敢再承认自己的职业是早教老师了。
为什么有些教师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呢?我虽然不是正规师范类学校毕业的,但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野路子”幼师,我来简单谈谈我的看法,为什么很多老师出门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职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般家里有孩子的,都会特别希望能结交一两个当教师的朋友。主要原因就是,如果生活中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问题,比如学业方面,都可以第一时间的跟教师朋友沟通,比直接去孩子学校方便。
但是对于老师们来说,这无疑时加重了自己的工作负担,白天在学校辛苦任课一天,晚上下班后好不容易能有点个人自由时间,却还得充当他人的免费“私人家教”,过分一点的就像我一样,大半夜的还要接听家长的电话,帮助她们解决孩子的问题,换哪个老师能愿意?
2、怕出现了问题担责任。
父母都关心孩子,关心过头则容易乱。如果孩子健康平安,学业有成,这肯定是每一个家长喜闻乐见的,但如果孩子出现了一点点问题,比如成绩退步了或者生病了,有些家长肯定是第一个站出来指责老师们的不是,把所有过错全部甩给老师。
3、怕被有心人借此身份利用。
如果是认识那种在大中小学里正式任职的老师,对于家里有孩子的父母来说,那真的是捡到“宝贝”了。特别是遇到中考、高考后孩子填报志愿时,有一个老师朋友真的是能帮上很多忙,比如孩子考学差了几分,父母就会拜托老师来找关系,事情办好了还行,事情办砸了那真是惹了一身“腥”。要是孩子考入了老师所在的学校,那孩子未来3年的学业,家长们是彻底可以省心了。
所以,很多老师朋友出门害怕承认自己的身份,特别是那种在高中任职的老师,要是遇到朋友的孩子在自己所在高中读书,那简直就成了父母的远程“监控”,24小时给学生家长汇报孩子在校情况。
4、怕身份容易引起非议。
为人师表已经成为了教师的一种“身份”,我们经常能听到类似的话“为人师表,你怎么可以这样?”、“你作为老师怎么可以那样,这不是带坏了孩子吗?”
教师这个身份对于老师们来说,是有很多限制的。在人们眼中,老师的形象应该是“伟光正”,男老师一身正气,一表人才;女老师打扮也得符合教师的气质,谈吐举止有涵养。
所以,如果老师生活中喝个酒、抽个烟、打个牌、化个妆、跳个舞,都有可能被人诟病,甚至会被人指责“大逆不道”、“有辱师命”,一个不小心被家长们举报到了教育局,那教师生涯算是断送了。
我有一个在初中当语文老师的同学,曾给我抱怨,因为染了一个偏黄色的头发,就被学生家长举报到了校长办公室,理由是:染头发教坏学生,行为不端。
结语。因为我是早教中心的老师,不能算正式的教师,所以在薪资待遇方面肯定是跟正式老师不同的,看到很多人都说,老师之所以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是觉得工资低,自卑。
其实,对于这个说法,我是不太认同的。从小到大,在我心里,教师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小时候我想很多人的梦想长大后都是当老师,我现在也一直教导我的孩子:遇到老师,要说“你好”。打心里要尊敬老师,对老师们有礼貌。
就算老师的工资再低,我也不觉得这个职业很卑微,薪资待遇这个是社会性的问题,但教师的职业不该被自我贬低。
为什么有些教师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呢?
说明教师的地位收入这十年间大幅下降!三十年前教师是知识分子,二十年前是中等收入,随着高考扩招,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遍地都是,教师已不能算是人才了,只是一份门槛不高的职业,这十几年国家对中小学禁止收费,且投入又不足,导致教师的收入没有增长,远远低于公务员的收入。再加上老师手中既无权力,又无资源,学校和社会对老师反而有更多的要求,故作教师者常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出门不承认是老师!
为什么有些教师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呢?
我是一名教师。
每次去买东西,还未开口,营业员就会说:“你是老师吧”。
是该夸别人一猜一个准,还是我本身自带教师标配装扮:一副眼镜,一身中规中矩的衣裳,一张口单纯的心思表露的让人一眼就能看穿?
这时,我总是微笑着回答说“你猜错了”。就像小孩子说谎话一样心虚的理不直气不壮。
为什么不承认自己就是老师呢?
一怕别人说“就你还当老师呢”
你能读出这句话的语气吗?这句话只有在教师这个行业有。
被人冤枉时,不敢开口,不能辩解。别人理直气壮的说:“就你还当老师呢……”虽然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面对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颠倒黑白的这句话,就像是被捏住了“7寸”一样瞬间无力回应。别人滔滔不绝出口成脏的“连环骂”,却因为“老师”这个“紧箍咒”让自己不能和他痛快的对骂,只能自己气得浑身发抖,手脚发麻。
加在老师头上的光环,让自己平时时刻注意说话小心翼翼,做事谨小慎微。
二不敢买汽车、买房子。
一个原因是真买不起好车、大房子。还有一个原因是贷款买了车房马上会有人说“看他(她)是不是办辅导班挣钱了”。不过还好,由于老师的信用度高,银行也愿意贷款给老师,虽然贷款要还到自己退休,但总算能解决房子问题。
不敢承认自己是老师,既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也因为没有底气,没有支撑,没有“娘家”。发生问题时,不管是不是老师的错,都要挑出老师的毛病。学生磕着碰着,是老师的责任;上级布置的要求家长完成的任务,家长不满,是老师的责任……
可是不管承认不承认,自己都是一名老师。走上了三尺讲台,依然会倾囊教授。走出了校门,依然会时刻记着为人师表。
为什么有些教师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呢?
前段时间参加了省举办的一个三区教师培训项目,一位全国名师说:各行各业都讨厌老师、看不起老师(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因为消费低,还精于打算,男的看起来还猥琐,因为花点钱哆哆嗦嗦的。这全部原因就是一个字:穷!所以做为教师,出门都不愿意说自己是老师,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除了重点中学的老师可能情况会好点。所以很多老师都教育子女,以后千万别在小地方当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考上重点中学,再上985,保研,毕业后别回小地方做教师。所幸我的好多个同事的子女已经毕业了,有的去了中金公司,有的去了华为,有的去了字节跳动。虽然一线城市压力山大,但从经济方面来说,家里都已经不同往日了。
为什么有些教师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呢?
走出学校,教师不愿意说自己是教师,原因何在?我们要“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但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走出去,教师都不愿意主动说自己是教师,特别是男教师,又特别是小学的男教师。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第一,师德制约太多,表明教师身份容易产生非议由于人们对教师的正面宣传太多,在大家看来,老师就应该是谈吐文雅、学问高深、穿着得体的一幅为人师表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
比如说,教师喝个酒、抽个烟、打个牌、化个妆、穿个拖鞋,都有可能被人说“你是教师啊!”
言外之意,“教师还喝酒,学生岂不是要效仿?”“教师还抽烟,学生岂不是要效仿?”,以此类推。
笔者也与喜欢去钓鱼,就被钓友反复追问:老师还要钓鱼啊!气得我直接怼了回去:老师还吃饭呢!
第二,收入待遇太低,内心深处有一些自卑感试想,在笔者还在上学的时候,教师是很受尊敬的。笔者的老师,随便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让座;红白喜事,都要请老师坐镇的。
虽然,收入也不高,但老百姓普遍没有知识文化,对老师那是非常尊敬。再加上,作为老师,至少还有一个固定工作,有一份固定收入,还是很受羡慕的。笔者初中毕业就有机会读师范——那个时候,中师中专是非常热门的,基本上都是顶尖的学生才有机会考上。
而现在,教师的收入虽然有增长,但关键是其他人有些是突飞猛进。比如,笔者一个同学,身家巨万,这可是当年有名的差生啊。慢慢的,知识无用论逐渐抬头,几个人在一起,开的车住的房,穿的戴的,就会逐渐让教师产生自卑感。
笔者可能算是另类——我又不借你的,自然,不会有自卑感。
第三,面对的非议太多,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客观地说,这些年,一些教师的所作所为,已经逐渐超出人们的想象,比如,猥亵性侵学生的、有偿补课的,包括哪些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教师形象,逐渐崩塌。其原因,教师内部有一部分,社会以偏概全、媒体推波助澜,造成这种现象,越发突出。
走出去,一听说你是教师,就有好事者像新闻记者一样追问你的看法,让你答记者问。有人问起笔者,笔者就会直接开怼,但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只能默默承受,慢慢的,就不愿意袒露教师身份了。
网友们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互动交流!
为什么有些教师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呢?
我也是教师,不管你信不信,除了与同行在一起或者在学校,我也有出门不敢承认自己是教师的心理。这也许是我心理不够强大的缘故,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地位不高的事实。教师也是常人,也有虚荣心啊!没办法。为什么呢?下面说说我个人的体验和看法,并无伤害他人之意,请勿对号入座,不喜也勿喷。
一,教师囊中羞涩。
大家知道,教师是靠工资过日子的,至于社会口诛笔伐的教师有偿补课的现象也不是普遍的,也要看地域经济和各人的具体实际以及喜好,不是每个教师都有这种灰色收入的,即使有,大家也是瞧不起的。总的说来,教师的收入是不受人羡慕的。所以在花钱方面比较节俭,去购物时也对价格比较看重,有时爱讨价还价,如果是其它行业的人这样大家就见怪不怪,如果知道你是老师,人家就会以异样的眼光看你,甚至说一些风凉话,说难怪你们是老师,就会算帐,喜欢斤斤计较,爱贪小便宜。在他们心理认为作为老师,应该是做人的模范,不该与人斤斤计较,这样有损教师形象,所以他们心理上就瞧不起你。有时对此觉得很无奈,老师也要为一日三餐操心呀!可别人就是不理解,以为教师是不食人问烟火的。
二,对教师工作的不理解
许多人认为教师工作清闲又有寒暑假,不该拿这么高的工资。总之,教师工资低也不行,高也不行。低了认为你喝了这么多墨汁,收入还不如做苦力的,书是白读了。如果这样心理还好受些,证明别人对你多少有点同情心,但还是感到面子过不去。但高了心理压力就大了,人家对你的要求就高了,你辛苦工作别人看不到,就只拿你的工资收入说事,以为你轻轻松松就能拿到每月工资,似乎是社会的寄生虫。这话听多了,不管你心理素质多好,也是有阴影的,不脸红不生气是假的。
三,对教师搞道德绑架
在人们眼里,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为人师表,是道德模范,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开口必称:你们是教师,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不该怎么样怎么样。面对这样的口气,教师就已失去做教师的尊严。本来是教育者,一下子变成了受教育者,像一个犯错的孩子。因为教师的角色,别人对你有时是不一般的苛求,老师也非完人,也不可能做到处处尽如人意,可别人可以,教师稍微做得不到位,人们就会对你不依不饶。有时对一些无理的指责你也不敢奋起回击,如果你失态,甚至与人发生冲突,你就输了。除了同行或有正义感的人支持你,余者都会对你抓住不放,后面有你好果子吃。兼之教育系统的一些不良现象和教师队伍出现个别害群之马,这些混帐也多少会记在所有老师头上。所以当老师虽然在讲台高谈阔论,诲人不倦,但走下讲台出校门,你就要小心翼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
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清贫,选择了清贫,你就应该好好教好你的书,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是一个特别的群体,在社交上与社会是有点脱轨的,社交圈子相对狭窄,不太受其它行业的人待见,社会地位还是有待提高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也许这就是教师出门不敢承认自己是教师的部分原因吧!因为暴露身份就惹麻烦,谁愿意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