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团里的动物都是从哪里来的?
记得小时候,我们这每年都有大型的山会(庙会),在山会举行的前几天,就有马戏团早早地来寻找“安营扎寨”的地点了,找好地点后,他们还会开着车去一些比较大的村子用一个大喇叭做一下宣传。
这下孩子们可沸腾了,因为马戏团里能看到猴子、熊、甚至是老虎,这在以前的动物园里可能都看不到。
不过,小时候想要进马戏团并不容易,因为我记得上小学那会票价就得5-10元,当时的雪糕在2毛钱一支,所以我从小到大也只看过一次,至于看过什么动物,到现在只记得猴子了。
那么,马戏团里有许多动物,它们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动物在马戏团中为何如何的“乖巧”?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马戏团动物的来源?根据记载,最早的马戏团出现在1768年,而它之所以叫“马戏团”是因为表演的主角就是马,该马戏团是由英国马术表演家菲利普·艾斯特利(Philip Astley)在伦敦创立。
随着马戏团的出现,表演的形式也开始多样化,从最初的马表演,加上了人的杂技表演,比如空翻、走钢丝之类的动作,到了后来,另一种动物被拉了进来,它就是猴子。毕竟猴子作为表演的主角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我国猴戏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中)。
随着猴子加入到马戏表演中之后,人们开始尝试将不同的动物训练,然后参与表演,此时动物的来源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因为人们选中的动物基本上都是野生动物,而且大多数还是食肉动物,所以它们的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像人类祖先们驯化动物一样,需要人为的筛选,简单的说就是淘汰那些不听话的,留下“听话的”,这样就需要庞大的数量作为支撑。
如此庞大的数量显然要从野外获取,不过即便是野外获取也是有两个途径的:捕捉和走私。我们地大物博,拥有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在以前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还不强,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保护,而且由于人口的增加,人们不断的开垦野生环境,增加了人兽冲突,所以以前许多野生动物都在人们的捕杀目标之内。
这就给了捕捉以条件,野外获取野生动物放到马戏团中往往是选择幼年期的动物,毕竟此时它们的攻击性较弱,而且也避免了陷阱会伤到动物从而无法正常表演。
当有了一定的幼崽数量后,随着这些幼崽长大,人们就可以人工繁育了,这样一些马戏团还能互相交换动物。当然,从野外捕获只能获得本土的动物,比如老虎、黑熊、豹子等等,像猩猩、狮子我国是没有自然分布的,此时就用到了走私了。
在马戏团中常见的狮子、红毛猩猩、黑猩猩等动物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走私过来的,其中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是走私动物的主要“根据地”。我们举个例子,早在20世纪中叶,我国台湾兴起了一波养红毛猩猩热,这些红毛猩猩大都是从东南亚走私过来的,而且由于长距离的海上运输,许多红毛猩猩在海上就因为种种原因死亡了,而且死亡率高达80%。
其他动物也是如此,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许多非洲狮、黑猩猩的幼崽也被当地的一些人方设法地弄来,然后装进箱子里漂洋过海去到世界各地,至于到达目的地后还剩几只,就全看天意了。
这是马戏团初始动物的来源,有了这些幼崽,不同的马戏团互换动物、人工繁殖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赚钱工具。
听话的动物们在我们眼中,马戏团中的动物个个温顺,而且钻火圈、骑单车样样精通,但是这些“听话”动物的背后往往是血和泪的累积。我们以老虎和熊为例来说一下它们表演的背后。
老虎是一种从未被驯化过的动物,它们原本生活在野外是食物链最顶端的猎食者,但是在马戏团中,它们异常的乖巧,而且原本见到火怕的要死的老虎,竟然能够钻燃烧着熊熊烈火的火圈了。
这显然不是人把它们驯化了,而是它们被驯服了,至于方法也很简单,驯兽师只需要鞭打它们、不给食物,它们就只能被迫的做一些动作,当做完人需要它们做的动作后再给吃的,久而久之,它们就形成了条件反射。
而熊在马戏团中最常见的表演就是长时间的站立,再配合一些动作,但是要知道,熊通常是四肢行走的,偶尔才会站立,因为熊的体型庞大,如果长时间站立对它们后肢的损伤是很大的,那么这个能力是如何驯来的呢?
笔者曾经看过一个关于黑熊表演的纪录片,其中黑熊长时间站立的行为是人将一个铁环套在其脖子上,然后铁环固定在一个位置,这个位置恰好是黑熊站立的位置,如果趴下铁环就会牢牢的勒住它的脖子,让它窒息。
除了鞭打和虐待式的训练外,平时这些动物都待在暗无天日、空间狭小的地方,这些地方就是它们的牢笼,是它们一直想逃却逃不掉的地方。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事件,2019年9月,一头正在表演的老虎从数米高的铁笼里逃出,随后窜上了一条高速工具被一辆越野车撞到了尾部后倒地。
几分钟后,老虎一瘸一拐地站了起来,遁入了附近的玉米地中,但是在千人的搜捕之下,老虎最终被麻醉运回,结果运回之后发现老虎已经死亡。老虎死亡的原因究竟是被越野车撞击还是麻醉所致,我们不得而已,但是对于这头老虎来说这逃走的一天,可能是它多少年来最快乐的一天,因为它自由了,而且终于完全的“自由”了。
最后马戏团的动物最早是来源于走私和当地捕捉,之后才来自于人工繁育,虽然马戏团曾经为许多人带来过快乐,但是它们从进入马戏团开始就从未快乐过,原本自由的它们只能待在一个狭小且脏乱的环境中,还要在人的鞭打和虐待下学会一些对自己有损伤的动作,所以这种建立了动物极大痛苦之上的快乐真的叫快乐吗?
在笔者看来,不仅仅是马戏团,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动物园和水族馆中的动物表演都不应该存在,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海洋中从未有过袭人几率的虎鲸,为何会在水族馆中接连的伤人伤的还是驯兽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马戏团里的动物都是从哪里来的?
我的家乡就是素有中国马戏之乡的宿州市埇桥区,有一个朋友就是玩大马戏的,有一次去她家玩,顺便参观一下,住两层楼房,一楼是兽笼,中间是走廊,一半是老虎,一半是狮子,二楼住人,三楼是大平台,三面饲养的猴子,放笼子里面的,中间是空地,隔一段时间就把猴子放出来放放风,一进门又腥又骚,味道不好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