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色的伊蚊,见人就咬,在外界公共环境下如何工作,如何休息?
昨天去小叔家的桃园摘桃子,结果进去没有十分钟,我穿着短裤的腿就被叮得面目全非,而叮咬人的蚊子大都是腿部和身体上有白色条纹的蚊子,它们就是伊蚊。伊蚊不同于普通的蚊子,因为普通蚊子昼伏夜出,只会在晚上才出动叮人,而伊蚊白天就会出来肆无忌惮叮咬人,而且它们敢在你的注视下趴到任何一个皮肤裸露的位置大快朵颐。正因为这样,伊蚊让许多夏天在户外工作的人头疼不已。那么,伊蚊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如此凶猛?在户外工作如何防止伊蚊的叮咬呢?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伊蚊。
伊蚊是“何方神圣”?对于我国来说,伊蚊是“外来物种”,早在二三十年前我国主要的蚊子是中华按蚊和库蚊,它们都是典型的昼伏夜出的蚊子,其中按蚊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上(翅膀除外)没有任何的斑点或者斑纹,体色以灰色为主,而库蚊体色以浅褐色为主,腹部有浅灰色的基带。它们白天喜欢躲在阴暗处,晚上才出来觅食。所以,许多小伙伴小时候都见过老人白天在外面的树下乘凉。
而伊蚊就不同了,它们与按蚊习性正好相反,它们白天疯狂活动,晚上反而会消停一会,所以,在当下,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都笼罩在蚊子的阴影之下,尤其是伊蚊,它们见人就叮,难怕我们的巴掌都呼上了也不会逃走。在我国“入侵”的伊蚊主要有两种:白纹伊蚊(又称亚洲虎蚊)和埃及伊蚊,只不过,埃及伊蚊目前主要集中我国南方沿海的几个城市,比如两广、云南、海南等地,而白纹伊蚊就不同了,它们从南方到北方,甚至是东三省都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种群数量。
最初白纹伊蚊是从东南亚热带地区传过来的,起初在我国的南方较多,但是没想到进入我国后,白纹伊蚊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它们在温带、甚至是亚温带地区都能生存,到目前为止,白纹伊蚊已经从东南亚入侵到了世界多达80多个国家。(下图为白纹伊蚊的分布图)
白纹伊蚊相比较其他蚊子来说,有着极高的辨识度,它们的身上有明显的白色斑点和斑纹,并且就连腿上都有白色的斑纹,这就是它们名字中“白纹”的由来。
其实,仅仅是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还不足以让白纹伊蚊如此的猖狂,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繁殖习性。我们常见的按蚊和库蚊的繁殖非常依赖于水源,而且还比较的挑剔,它们喜欢有水草的野生水域。但是,白纹伊蚊不同,它们可以在任何有水的地方繁殖,甚至是一个破旧的存了不到半瓶的矿泉水瓶中,正是因为它们对繁殖地的不挑剔性(还躲过了野生水体中的天敌,比如鱼类),再加上人类生活区内可以存水的地方太多了,所以,白纹伊蚊才入侵我国几十年的时间,已然成为了优势种,而且还是最让人抓狂的蚊子,没有之一。
在户外工作如何尽可能少地被白纹伊蚊叮咬呢?白纹伊蚊是登革热、西尼罗病毒等多种病毒的媒介,据统计,美国是受白纹伊蚊传播的西尼罗病毒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自1999年,白纹伊蚊入侵后才开始传播,到了2003年,仅一年就造成了9862例感染,其中264人死亡。可见,白纹伊蚊的危害极大。
从觅食角度看,白纹伊蚊与我们常见的按蚊一样,都是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汗液等来定位目标的,在夏季,尤其是户外工作,人的出汗量大,新陈代谢快,极容易被伊蚊锁定。因此,面对无处不在的白纹伊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一下:
第一,穿长裤长袖。虽然夏季户外工作穿长裤长袖有些不太合理,但是现在夏季的长裤比较的薄,长袖也可以用防晒服来代替,这样减少了暴露皮肤的面积,有利于躲避白纹伊蚊的叮咬。另外,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蚊子更喜欢深色的衣服,比较不喜欢浅色的衣服,而在夏季浅色的衣服更加的凉快(黑色吸热),所以,选择颜色较淡(紫色、黑色、黄色除外)的长裤长袖对于防白纹伊蚊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第二,少涂化妆品。在夏季户外工作,新陈代谢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根据实验表面,在同等其他条件下,蚊子更喜欢涂了化妆品的人,这是因为化妆品中大都含有十八烷酸,十八烷酸又称硬脂酸,它是由油脂水解而成的,说到底还是脂肪酸的一种,而脂肪酸的味道是能够吸引更多的蚊子的。因此,如果是经常外出,夏天尽量的少用或者不用化妆品,能够有效的减少蚊子的叮咬。
第三,涂抹防蚊产品。在开始我跟大家分享了一下我去摘桃的经历,在去之前,我也是做足了准备,虽然没有穿长裤长袖,但是所有皮肤裸露的位置全部涂抹了花露水,而且我还带了一瓶花露水,当发现被咬后,我怀疑是户外风把花露水的气味都吹散了,所以接着又喷了很多,但是结果很无奈,一只白纹伊蚊对着我刚喷的地方就叮了下去,可见花露水貌似对白纹伊蚊没有太大的作用。回到家之后,我妈告诉了我一个办法,那就是风油精,之后我涂上了风油精,去院子里的小菜园旁边待了一会,发现果然白纹伊蚊都绕道而行。因此,建议夏天在户外,带一瓶风油精,能够有效的防止白纹伊蚊的叮咬。
当然,以上只是尽可能防止被白纹伊蚊叮咬的一些方法,我认为对付“入侵物种”最好的办法就是“连根拔起”。那么如何把白纹伊蚊连根拔起呢?我们还是要从它们的习性上找到突破口,白纹伊蚊非常不喜欢野生水体内产卵,反而喜欢在人类居住地内寻找一些可以盛水的器具产卵,一方面水中没有天敌,一方面孵化后就能找到猎物(人),所以,我们可以积极的清理一下自己居住附近可以存水的地方,比如旧轮胎里、破旧的瓶瓶罐罐里,这这些地方的水清理干净或者直接喷上杀虫剂,可以将伊蚊的卵和幼虫杀死,尽可能的减少它们的种群数量。
蚊子的幼虫孑孓
总结回想小时候,虽然当时的条件比较差,但是夏天除了晚上很少会被蚊子叮到,如今条件虽然变好了,但是蚊子对人的困扰不减反增,这就是因为白纹伊蚊的“入侵”,这种比普通蚊子更加猖狂、吸血量需求更大的伊蚊成为了我们夏天主要的困扰。对于夏季还经常外出的小伙伴,可以通过穿薄一些的长衣裤,少涂化妆品以及携带和涂抹风油精的方法尽量的避免伊蚊的叮咬,不过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伊蚊的繁殖入手,尽可能的清理居住地附近可以存水的地方,慢慢的让它们无处遁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