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狮子和老虎谁的生存环境恶劣?为什么?
狮子和老虎都是食物链最顶端的猫科动物,它们在分布上互不重合,各自为王。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狮子和老虎在习性上也有了较大的差异。那么,从客观事实的角度看,狮子和老虎谁的生存环境更加的恶劣呢?我们简单地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狮、虎生存的大环境有什么差异?狮子和老虎生存的大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老虎的一些亚种。在现存的狮子中,亚洲狮仅在印度吉尔国家森林公园中有存在,保护区的环境我们就不多说了。所以,我们来看一下非洲狮的生存环境。现存的非洲狮虽然有6个亚种,但是它们都分布在大草原上,虽然非洲也有热带雨林,但是狮子的栖息地都是绕开热带雨林的。
其次,狮子是典型的群居动物,一个狮群至少由5头以上的成年狮子组成,狮群中大都只有1-2头雄狮,剩下的均为雌性。在狮群中,雄狮主要的职责是巡视领地,极少参与捕猎,而母狮在狮群中则主要负责捕猎。
而老虎就不同了。在现存的老虎中,一共有6个不同的亚种,除去华南虎已经野外灭绝外,其他5个亚种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从整体上看,所有的老虎亚种都喜欢栖息在森林之中,不过,东北虎生活在温带和亚寒带地区的阔叶林和真阔叶混交林中,而苏门答腊虎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印支虎和马来虎生活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阔叶林中,最后的孟加拉虎的生活环境非常的复杂,因为它的适应能力在所有老虎中是最强的,因此无论是热带雨林、沼泽地带还是亚寒带的针阔叶林中,甚至是沿海的红树林中都有它们的身影。
其次,所有的野生老虎均为独居动物,它们除了繁殖期外,都是单独行动的。其中,雄虎与雄虎之间没有任何的领地重合,不过,雄虎大都与多头雌虎的领地存在边缘重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综上,狮子和老虎从大的方面看,有三个较大的差异:第一是栖息环境差异,狮子喜欢开阔草原,而老虎则喜欢茂密的丛林;第二,狮子是群居动物,而老虎是独居动物;第三,狮子领地与其他狮群没有重合,而老虎的领地与其他老虎有一定的重合(雄性和雌性)。
狮子和老虎的生存环境,哪个更恶劣?狮子和老虎生存环境的恶劣与否,取决于三个方面:猎物密度、捕猎难度以及其他动物的威胁程度。下面我们以这三个方面展开来说:
第一,猎物密度
从这个角度看,确实老虎的生存环境更恶劣一些。这一点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说:第一是猎物的数量;第二是领地范围。
首先是猎物数量。非洲大草原上有着世界上密度最大的食草动物,在东非动物大迁徙的大军中,仅仅是斑马就有上百万头,角马、羚羊、水牛同样也不在少数。而在老虎的栖息范围内,适合自己捕猎(中大型的食草动物,包括杂食性动物),仅有零星的几种,最常见的就是野猪、野鹿了。而且这些动物的密度本身就不大。因此,从猎物数量上看,显然老虎要差了不止千倍。
其次是领地范围。在非洲,非洲狮群(注意是群)的领地范围通常在20-100平方公里之间,在猎物密度较大的地区,一个狮群仅需要20平方公里就足够生存了。但是,老虎不同,在所有老虎亚种中,东北虎的栖息地内猎物密度是最低的,所有它的领地范围通常都在200平方公里以上。就算是猎物密度相对较大的孟加拉虎也有平均100平方公里的领地范围。
因此,综合以上两个角度,老虎的生存环境要比狮子更恶劣一些。
第二,捕猎难度
在老虎的食谱中,占比最大的就是野鹿和野猪,这两种动物以野猪的体型最大,尤其是在西伯利亚地区,野猪的体重可达200公斤以上。但是,老虎来说捕猎难度是比较低的。因为,老虎的体重其实与大野猪相差不大,而且老虎擅长偷袭,一击毙命,这样捕猎风险也低,成功率也相对较高。
狮子虽然所处环境中猎物密度较大,但是狮子由于其群居的习性,导致了它们捕猎的猎物体型都偏大,原因也很简单:猎物太小不够分。这就导致了狮子的捕猎对象集中在了非洲水牛、斑马、角马,甚至是长颈鹿这样的大型食草动物上。狮群狩猎配置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母狮,而母狮的爆发力、战斗力远比雄狮要差,再加上狮群狩猎时,靠的是一拥而上乱咬一气,比起其他独居的猫科动物使用的锁喉、咬穿头骨、咬断脊椎等攻击方式要来得更慢一些。这样,在捕猎大型食草动物时,个体的受伤几率就相对较高。
因此,从捕猎难度上看,狮子要比老虎的生存环境恶劣一些。
最后就是其他食肉动物的威胁了
在老虎的生境中,能够威胁到老虎的动物理论上只有两种:狼群和棕熊。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生物学家发现,老虎虽然是独居的,但是它们对狼群还有抑制作用,也就是说狼群不但威胁不到老虎,反而受老虎的威胁。最后就剩下棕熊了,棕熊与东北虎的交手机会是最多的(其他老虎很少与熊有分布的重合),而在“阿穆尔虎工程项目”的官方文献中,记载了东北虎与棕熊的交手记录,在记录中,棕熊和东北虎各有输赢,它们都会捕杀对方,但是二者在食物匮乏时在彼此的食谱中还占不到2%。所以,棕熊对老虎的威胁也是相对较小的。
在非洲狮的生境中,单挑能够打过非洲狮的食肉动物很少,只有尼罗鳄。但是,尼罗鳄猎杀狮子只会发生在水中,而且几率较低。但是,在陆地上,非洲狮并不是永远群居的,无论是母狮还是雄性都有落单的时候,尤其是雄狮在2-3岁后会被狮群驱逐,在这个时间节点内,雄狮的战斗力还不算强,此时它们容易遭到斑鬣狗群的围攻,而在狮群外出狩猎时,在领地中独自照顾幼崽的母狮在单独狩猎时,也容易遭到斑鬣狗的围攻。而且在雄狮年迈后必然会被其他雄狮替代,从而被驱逐,此时斑鬣狗群还是它们最大的威胁。
因此,从威胁程度和频率上看,狮子要不老虎的生存环境更恶劣一些。
总结狮子和老虎是两种环境中的大猫,正是因为生存环境不同,习性不同,造成了它们的生态位有了一定的差异。从整体上看,狮子只有猎物密度上比老虎强,其他两点都要稍逊一些。但是,不要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人为。在两种动物同是保护动物的今天,人类对大草原上的破坏相对来说较差一些,但是对山林的破坏要更加的严重,这导致了现在老虎的生存环境在不断的被压缩,猎物的减少让老虎的领地范围进一步的扩大。因此,从生存现状看,狮子要比老虎的生存环境好一些。
你觉得狮子和老虎谁的生存环境恶劣?为什么?
我觉得狮子的生活环境更加的恶劣!!!
许多人都觉得老虎的活动区域与人类大部分重合,老虎的生活环境更加的恶劣。可是现在老虎是保护动物,即使是野生的老虎也是生活在保护区当中,除了食物之外几乎没有威胁老虎生命的因素。
而狮子则大大的不同,从出生开始,就只有三分之一的小狮子能够平安的长大,三分之二的小狮子可能被新的狮王杀死,也可能被其他的食草动物,掠食者,投机者,杀死。
长大到两三岁时,小狮子长大了会被老狮王赶出领地,这时危险则大大增加。流浪狮子势单力薄,不仅要面对生存食物缺乏的威胁,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还有各种对狮子极为仇视的动物,例如:斑鬣狗,非洲野牛,非洲野狗等等。
待到小狮子跨过这些困难,它会去挑战别的有领地的狮子。这样的战斗基本都是生死斗,赢者获得雌狮子群和领地从此过上“小康生活”,而败者要么逃走从此流浪,要么誓死守卫领地。
长江后浪推前浪,总会有新生年轻的狮子来挑战,而狮王也会慢慢老去,几乎所有的狮子都不得善终,没有老死的话说。
相对于老虎,狮子需要对抗各方面的威胁,稍有不慎还可能会被强壮的食草动物杀死,将好不容易到手的王位拱手相让。
所以我觉得狮子的生存环境更加的恶劣
你觉得狮子和老虎谁的生存环境恶劣?为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有误导性的问题。老虎和狮子都是地球上最凶猛、最成功的的猎食者,在自身生存范围内都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虽然从表面上看两者的生存环境似乎差异不大,但由于两者身处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性,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从表面上看身处非洲大草原食物丰盛,依靠群居生活的狮子的生存环境,要好于身处山林,食物相对匮乏独居的老虎的生存环境,但其实恰恰相反。一个动物生存环境的恶劣与否,不仅包括获取食物的难易程度,还包括自身种群内部的生存、协调机制。由于狮子独特的生活习性,狮子整体的生存环境要比老虎恶劣的多得多。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在世界范围内狮子的领地比老虎要小得多。为什么狮子生存环境要严重恶劣与老虎呢?
第一、老虎比狮子能够更容易获取食物!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问题,在我们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因为非洲草原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好像狮子比老虎能够更轻易的获取食物,其实不然。
首先在山林中老虎的食物丰富程度并不低于狮子,只不过很难像非洲草原一样直观的展示罢了。譬如说在我国东北虎生活的范围,早年就有“棒打狍子瓢舀鱼”的传说,所以在老虎生活的山林,所能提供给老虎的食物总量并不低于狮子。
其次,从捕猎方式而言,老虎采用的是伏击。通常情况下是提前埋伏在一个隐蔽的区域,待猎物靠近后突然发起袭击,直接用掌击碎打断猎物的脊椎骨,或者直接咬住猎物的颈部致其窒息而死。异常高效,往往一击必杀。而狮子则采用的是群体狩猎,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硬钢”。这是两者不同的生存环境造成的,生活在平原草地上的狮子很难做到隐蔽狩猎。这就使得狮子每次狩猎的效率不仅很低,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异常凶险。尤其是捕猎大型的野牛、斑马、长颈鹿等猎物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第二、老虎比狮子能够更好的压制竞争者!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自然界,生存不仅是一项危险的任务,而且时刻充满着激烈的竞争。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老虎和狮子都不得不花费很大精力去清除自己周边的食肉竞争者。这些动物不仅会和它们进行激烈的食物争夺,而且严重威胁幼崽的生存。但同样因为捕猎方式的因素,老虎通常都能够更加有效的消灭自己领地内的雪豹、狼,甚至熊一类的食肉动物;而狮子则很难清除自己周围的豹子、鬣狗等。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还会出现狮子被鬣狗反杀的案例。
第三、狮子独特的生活习性,是自己种群最大的威胁!这其实是最要命的问题,狮子和老虎各自都处于自身生存环境内食物链的顶端,因此对它们最大的威胁往往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种群内部。
狮子是群居动物,每个狮群都由一只雄狮带领若干母狮,雄狮同时和几只、甚至十几只母狮交配,所产的幼崽由母狮集体喂养。这种生活方式,从表面上看能极大增强幼狮的存活率,但这也同时也意味着大量新生的幼崽源自同一个父亲。而更要命的是,雄狮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每只雄狮一旦在竞争中失败,它的幼崽就会被新进的胜利者全部消灭。因为唯有如此,母狮才会再次进入发情期,胜利者才能尽快繁育自己的后代。在这种情况下,弱小的母狮根本无力对自己的幼崽进行保护,通常都是眼睁睁的看着雄狮杀死自己的幼崽。
母狮这种独特的发情机制至今还是一个谜,但这种独特的生存、繁衍方式,不仅严重威胁了狮群基因的多样性,在极端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狮子的数量一旦下降到一个临界点,就很难避免近亲繁殖带来的种群退化;而且严重制约了幼狮的存活率。根据动物学家的调查,幼狮的成年率还不足三分之一。另外还不得不说的是,不同狮群竞争也异常激烈,不少幼狮丧甚至成年狮子也经常丧生在竞争对手嘴下。
相对而言,老虎就要好很多。老虎虽然是独居动物,雄虎和雌虎交配具有单一性和随机性,但却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种群基因的多样性。雄虎和雌虎每次交配虽然只能生育1-2个幼崽,并且幼崽由雌虎单独喂养,但由于老虎有固定的发清周期,所以极少有雄虎为了加速雌虎发情而杀死其他幼崽的案例。而且相对于雌狮,雌虎在体型和力量上与雄虎差异不是太大,所以能够更好的保护幼崽不受其他雄虎的伤害。在哺乳期的母虎往往更加凶猛,使得雄虎轻易不敢有非分之想。也正因为如此,老虎幼崽的成年率要大大高于狮子。老虎之间虽然也有激烈的竞争,但一般而言,老虎不再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像狮子一样的生死之战,往往是适可而止。
所以综上所述,在排除人类干扰的情况下,野生狮子的生存环境要大大恶劣与野生的老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狮子种群大量灭绝,而老虎种群还相对完整的原因。
致力科学、科幻,专注深度,欢迎喜欢科幻的朋友关注:深度科幻!你觉得狮子和老虎谁的生存环境恶劣?为什么?
老虎的环境更恶劣!
你觉得狮子和老虎谁的生存环境恶劣?为什么?
老虎生存环境最不好,和人类在一起接触的地方重叠太多,压缩了它们的生存空间,比如东北虎是极其濒危动物,华北虎和华南虎消失灭绝。狮子在地广人稀的大草原上驰乘奔腾好不快活,各种野生动物就是他们的口粮,现有迹象没有灭绝风险。
你觉得狮子和老虎谁的生存环境恶劣?为什么?
很难说,随着人类对大自然不断的破坏,狮子和老虎的生存幻境和空间越来越不好,老虎都到了濒危的边缘,所以人类应该好好的保护大自然,否则人类也将和他们一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