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大王乌贼和抹香鲸是死敌?对此你怎么看?
大王乌贼是现存体长最长的软体动物,它究竟有多大呢?从吃货的角度说,反正一条成年的大王乌贼二三十个吃货一顿是吃不完。正是因为它有如此庞大的体型,因此,在科学家还没有确认该物种前,它通常会被人当成“海怪”。而解开大王乌贼之谜,还是靠了一种大型的海洋哺乳动物-抹香鲸。那么,抹香鲸和大王乌贼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大王乌贼大王乌贼又称巨乌贼,从名字上就不难看出,这是一种体型庞大的乌贼。在大王乌贼被研究之处,许多资料显示,它的体长超过了20米,这个数据甚至能与最大的鲨鱼鲸鲨媲美的。但是,随着对大王乌贼的研究的深入,它的体长也在不断的缩水。根据已发现的大王乌贼的标本看,成年大王乌贼的雌性要比雄性长一些,雌性平均体长在13米左右,体重在250-300公斤左右,而雄性的平均体长在10米左右,体重区间在150-200公斤左右。
由此可见,即便是体型“缩水”,大王乌贼也是一种巨型海洋生物。大王乌贼属于头足纲枪形目大王乌贼科大王乌贼属下的动物,众所周知,头足纲的动物,大都是臭手比身体要长很多,大王乌贼也不例外,一条长13米的大王乌贼,身体长仅为3.5-4米左右,剩下的长度均为触手的长度(9-9.5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大王乌贼的10条触手中,有两条为腕足,这才是它身体最长的部分,是其胴长的3倍以上。
大王乌贼是深海中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之一,它捕猎靠的就是它的腕足,大王乌贼的腕足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圆形吸盘,而且吸盘内具有角质化的环锯齿,因此,在捕猎时,它不但能把猎物牢牢的控制住,还能通过吸盘内的环锯齿给猎物造成伤害。大王乌贼的主要猎物以深海鱼和其他头足类动物为主,
从分布上看, 大王乌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深海中(600-3000米),由于其分布在深海中,所以很难被捕获和观察到,这也是它以前比较神秘的主要原因。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大王乌贼遇到危险时会释放大量的氨气,所以如果捕猎到它会散发出一股臭味,其实,它并不是真的臭了,而是一种自保手段。
大王乌贼和抹香鲸的“恩怨”抹香鲸是现存最大的齿鲸,成年后拥有超过10米体长以及15吨以上的体型的抹香鲸在海洋中几乎没有天敌,当然体重仅有200公斤左右的大王乌贼更不可能成为抹香鲸的天敌了,因为它们的体重差就像是一只小猫和一头大象一样。不过,在网上有许多关于大王乌贼杀死抹香鲸的说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王乌贼杀死抹香鲸的说法大都是来源于生物学家在一些搁浅的抹香鲸头部发现了与大王乌贼吸盘吻合的伤口。比如1978年,在山东胶南海域发现的抹香鲸身上就有这样的伤口。但是,根据研究发现,抹香鲸身上的伤口直径不超过4公分,而且伤口也仅仅是表皮丢失,因此,对于抹香鲸来说这并不是致命伤。
既然大王乌贼与抹香鲸的体型差距如此之大,而且对其没有致命性,那么,为什么大王乌贼会攻击抹香鲸呢?
其实这事不怪大王乌贼,因为大王乌贼是在自保。虽然抹香鲸是齿鲸,但是它与其他齿鲸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只有下颌有牙齿,上颌是没有牙齿的,这也就意味着它没法像其他的齿鲸那样,可以通过牙齿撕咬猎物,这让它不得不去捕猎哪些体型稍大但逃跑能力较弱的动物。其中乌贼就是很好的选择,乌贼的移动速度较慢,而且如果遇到对手,它们通常会有触手与之搏斗,这种方式正中抹香鲸的下怀。
但是,不同的乌贼太小,满足不了抹香鲸的需求,因此经常出现在抹香鲸生存区域内(海水深度500-1000米)的大王乌贼就成为了抹香鲸的主要猎物之一。而人们在抹香鲸头部发现的吸盘状伤口,就是抹香鲸与大王乌贼搏斗的最佳证据。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在多条搁浅的抹香鲸胃中,发现了未消化的大王乌贼,而且科学家曾经在一条抹香鲸的胃中发现过一条长12米的较完整的大王乌贼。这更加佐证了抹香鲸主要以大王乌贼为食的说法。
当然,作为一种大型的头足类,大王乌贼不可能在抹香鲸面前束手就擒,所以,抹香鲸每次吃大王乌贼,身体上都会留下大小不一的伤口。
总结大王乌贼和抹香鲸之所以是死敌,原因就是大王乌贼是抹香鲸的主要食物之一,而二者之所以相遇的机会比较多是因为它们栖息的海域有较大的重合,而且经常出现在同一海水深度中。而且大王乌贼虽然看体长数据比较的长,但是主要是触手的长度,与抹香鲸这种大型的齿鲸还是没法比的。因此,在二者的交战中,大王乌贼虽然能够给抹香鲸造成一些皮外伤,但是也难逃被吃掉的命运。
为什么有人说大王乌贼和抹香鲸是死敌?对此你怎么看?
长期以来,神秘莫测的深海总是给人以无限的联想,人们总是愿意相信幽暗深水下潜藏着世上最大最强的怪物,这种对海怪的痴迷情结可以说在大王鱿(就是通常大家说的大王乌贼)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过去几百年,萦绕于大王鱿身上的迷雾重重,各种怪物传说经久不衰,很长一段时间为水手、探险家和猎奇爱好者们津津乐道。在16世纪的自然历史读本上,它曾被认为是“北海巨妖”、“海僧侣”、“波兰主教”或“海上主教”这些怪物形象的可能原型。1555年马格努斯在其著作中指出传说中的北海巨妖就是这种巨型鱿鱼。许多早期的海怪传闻可能都是衍生于1550-1554年间挪威和丹麦沿岸发现的一两个巨鱿样本,并且西北大西洋的加拿大纽芬兰,早在16世纪就被巴斯克人和葡萄牙人(两者当时已通过航海抵达北美)的渔民发现过大王鱿尸体。
大王鱿的真实体型尽管在16世纪人类就能够接触到一些大王鱿样本,但在没有系统博物馆的时代,收集和长期保存是不现实的。上个世纪,大王鱿的标本陆陆续续在世界各地被收集并由专家研究、发布,其神秘的面纱也逐渐被揭开,结果发现,大王鱿的体型远远达不到过去所传言的30.5-46米,实际上,就连几个16.8-18.3米的报道也被证实是触手拉伸的夸大结果。
新西兰的头足类专家奥谢检查了超过130只大王鱿样本,标准长罕有越过5米,没有一只胴长超过2.25米(一说为2.3米),或者体全长超过12.8米,在另一份研究中他指出大王鱿体重上限为275公斤。而从抹香鲸胃中收集到的大王鱿角质喙比新西兰拖网捕获的样本还小,他认为没有证据显示大王鱿能长得更大,延续“大王鱿18米1吨”的神话显然是对科学的伤害。
海洋生物学家霍温等人检视了来自南非海域的一些大王鱿,胴长为0.4-1.85米,成年雌性胴长平均1.69米,成年雄性平均1.19米,最重的个体超过183公斤。
日本巨鱿专家洼寺恒己测量了日本海域发现的57只大王鱿,胴长为0.84-1.96米,体重25.2-200公斤。南印度洋的凯尔盖朗群岛,来自法国的海洋生物学专家谢雷尔解剖了36只被捕获的南极睡鲨,发现其中7只胃中含有大王鱿的角质喙,测量这些喙并估算其主人的胴长,得出平均胴长1.1米。值得一提的是,葬身鲨腹的大王鱿最大胴长为2.2米,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大的个体了。可见,即使最大的大王鱿也难逃沦为睡鲨美餐的命运。
西北大西洋,巨鱿专家奥德里奇测量了纽芬兰水域的一些个体,胴长1.07-1.85米,最重的181公斤。
迄今为止大王鱿胴长最大最可靠的长度记录为2.4米,地点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由头足类专家兰德曼等人报道。体全长方面,大王鱿专家罗珀40年间研究了世界各地实验室和博物馆的100多样本,发现它们中的大多数全长在7.5-10米之间,最大的那只14.34米,来自巴哈马。也就是说,大王鱿可靠最大个体应该为来自塔斯马尼亚的那只胴长为2.4米的成年雌性,参考胴长2.25-2.3米的大王鱿全长接近13米,它的全长可能超过13.6米 ,而体重则大概率不到300公斤。
抹香鲸的真实体型抹香鲸的体型也有夸大的地方,但相比之下远远没有大王鱿那么严重。类似于传闻中的巨型抹香鲸莫比迪克长达26米,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能证实它的体长。楠塔基特捕鲸博物馆收藏的5.5米下颌,该馆声称下颌的主人长达24米,这显然也是一个夸大的估计,本人统计过一些巨型抹香鲸的下颌长度和体全长的比例,大部分在1:3.5左右,估计5.5米下颌大概率在19.25米上下浮动,与博物馆虚报的体长相差甚远。
有记录测过的最大抹香鲸应该是1950年捕自千岛群岛的一头雄鲸,体长为20.7米,体重至少有八十多吨。超过20米的算是很极端的个体,雄鲸很少能过18米,所以学术圈有时把18米视作抹香鲸的常规上限。
大王乌贼和抹香鲸的关系大王鱿和抹香鲸两者间的关系是很纯粹的猎物与猎手。举个例子,英格兰康沃尔彭赞斯搁浅的一只14米雄性抹香鲸,它腹中发现了多达47个大王鱿的角质喙,占所有猎物出现频次的42.7%,重量的82.2%,从这些惊人的数字我们能够看出,至少在某些地区,大王鱿算得上是抹香鲸重要的食物了。由于体型上的巨大差距,大王鱿也无法做到和抹香鲸对等地战斗,除了在抹香鲸身上留下点吸盘的印迹完全不能对鲸鱼造成什么损伤。
了解动物知识,关注动物博览。
为什么有人说大王乌贼和抹香鲸是死敌?对此你怎么看?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王乌贼是隐藏在海洋深处的超级怪物,加上触手长度可达30米。其实这都是早年间国内出版的伪科学伪科普书籍杜撰出来的,这些书里经常会提到抹香鲸会潜入深海捕食巨大的大王乌贼,有的时候大王乌贼还会反杀抹香鲸,两者是体型巨大的死对头。这是真的吗?
答案当然不是!大王乌贼又称大王鱿(Architeuthis),尽管被认为是非常神秘的海怪,但其实人类目前已经有700多个相关个体的记录,而且还拍到了活体的影像。通过对发现个体的科学测量, 科学家认为大型个体的雌性大王乌贼的长度为13米(其实大部分都是触手的长度,其胴长仅有2.25米),体重280公斤。大王鱿生存在300至1000米的海洋之中,并非许多资料中说的海底。
图注:大王乌贼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大王乌贼的长度都在触手上了,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被冲上海岸的大王乌贼尸体,图片来自网络
大王乌贼的死对头抹香鲸又有多大呢?雄性抹香鲸的平均体长为16米,体重40吨,大型个体长度可达20米,体重57吨。抹香鲸的武器是下颌上两排粗大的牙齿,同时它们还具有非常强壮的体魄。
图注:巨大的抹香鲸,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雄性和雌性抹香鲸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16米、40吨VS 13米、280公斤,这相当于一个1.8米的壮汉对付一个1米的小树枝,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抹香鲸与大王乌贼之间,大王乌贼根本就没有反击的机会,只能任由抹香鲸宰割。正是由于大王乌贼对于抹香鲸的重要性,是抹香鲸的主要食物来源,抹香鲸才会演化出出色的潜水能力,为了就是捕食深海中的大王乌贼。
结论,大王乌贼根本就可能成为抹香鲸的对手,它们只是任由抹香鲸宰割的食物罢了。
图注:人们拍摄到的正在吃大王乌贼的抹香鲸,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有人说大王乌贼和抹香鲸是死敌?对此你怎么看?
中国古籍《广异记》记载:“开元末,雷州有雷公与鲸斗,身出水上,雷公数十,在空中上下,七日方罢。海边居民往看,不知二者何胜,但见海水正赤。”
据估计,这里所描述的是抹香鲸与大王乌贼搏斗的一个激烈场面。“雷公数十”是指大王乌贼的若干腕,搏斗厮杀中,10条腕上下舞动,没查清;“或纵火、或电击”描写搏斗之激烈,显然是夸张不实之词;至于斗了“七日方罢”,只好理解为天天打架了。斗得那么凶,“海水正赤”,是实情。
古今中外在渔民和水手中,都有“海妖”、“海中巨怪”的传说。经研究,其中有的可以断定就是大王乌贼。
大王乌贼是头足纲鞘形亚纲管鱿目大王乌贼科软体动物。生活在太平洋 、大西洋的深水水域,体长约20米左右,重约2—3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和软体动物之一。它性情极为凶猛,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与齿鲸亚目的抹香鲸是世代死敌。
国外常有大王乌贼与抹香鲸搏斗的报道。据记载,有一次人们目睹了一只大王乌贼用它粗壮的触手(腕足)和吸盘死死缠住抹香鲸,抹香鲸则拼出全身力气咬住大王乌贼尾部。两个海中巨兽猛烈翻滚,搅得浊浪冲天,后来又双双沉入水底,不知所终。这种搏斗多半是抹香鲸获胜,但也有过大王乌贼用腕足钳住鲸的鼻孔,使鲸窒息而死的情况。
大王乌贼的主要武器是十个腕,上面长满了圆形吸盘,吸盘边缘上有一圈小型锯齿,它可以把抹香鲸的肉吸出来,并在抹香鲸身上留下很多圆形伤疤。
人们曾测量一只身长17.07米大王乌贼,其腕足上的吸盘直径9.5厘米。但从捕获的抹香鲸身上,曾发现过直径达40厘米以上的吸盘疤痕。由此推测,与这条鲸搏斗过的大王乌贼可能身长达60米以上。但这样大的吸盘疤痕可能是抹香鲸小时候留下,后来随长大而变大的。
抹香鲸隶属齿鲸亚目抹香鲸科,是齿鲸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性最大体长达23米,雌性17米。最大的重达60—100吨(?)。体呈圆锥形,头部约占体长的l/3,呈圆桶形,上颌齐钝,下颌奇小。又有“巨头鲸”之称。
抹香鲸这种头重脚轻的体型极适宜潜水,加上它嗜吃巨大的头足类动物,大部分栖于深海,“屏气潜水”长达一个多小时,可潜到两三千米深海,是哺乳动物潜水冠军。
至今人们还未捕捉到一条活的大王乌贼,只是从捕获到的抹香鲸的胃里找到了大王乌贼的躯体。1877年首次在北大西洋纽芬兰的海滩上找到了一具大王乌贼的尸体,并据此制作了唯一基本完整的标本。
大王乌贼与抹香鲸的两强相争的厮杀,很难判断究竟谁是主动发起攻击的挑衅者。像大王乌贼这类软体动物,游速极快,若要想避免与抹香鲸发生正面冲撞和厮杀的话,是完全可能轻而易举地逃离现场的。看来肇事者多属抹香鲸。至于为什么结为世仇,唯有它们自己清楚了。
战胜了的抹香鲸吞下大王乌贼,但消化不了它坚硬的鹦嘴。它们逐渐在小肠里形成一种粘稠的深色呈块状的物质。轻者几百克,重者数十千克,据说曾有直径165厘米重达420千克的。这种物质叫“龙涎香”。
为什么有人说大王乌贼和抹香鲸是死敌?对此你怎么看?
含量多的乌贼含有能让潜水闭气时间长的虾青素,它必须吃乌贼,获得虾青素 还有,它游得慢,不大可能吃别的 它是乌贼克星 ,在胡说
为什么有人说大王乌贼和抹香鲸是死敌?对此你怎么看?
抹香鲸以大王乌贼为食,大王乌贼不轻易束手就擒,殊死搏斗,有时抹香鲸吃不成大王乌贼反而被其反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