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窝是否不怕雨雪?为什么?
喜鹊是我们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同时在我国的文化中,喜鹊一直以来被视为“报喜鸟”,比较受人喜爱,因此,喜鹊也成了少有的人类不会主动捕杀的鸟类之一。许多小伙伴可能也注意到了,喜鹊是一种全年都很活跃的鸟,无论是严寒酷暑,总是能听到它们“卡~卡”叫的声音。当然,喜鹊之所以能够全年活跃除了自身的适应能力强外,它的鸟窝也是功不可没的。那么喜鹊的窝到底与其他鸟类的窝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喜鹊喜鹊是鸦科喜鹊属下的鸟类,它与我们常说的乌鸦属于近亲(同科不同属),不同是的乌鸦是一种人比较讨厌的鸟,而喜鹊则恰恰相反。
喜鹊在世界上的分布很广,几乎除了两极以及南美、大洋洲外,其他的大陆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其中主要以亚洲和欧洲的数量最多。在我国,喜鹊也几乎是全国性分布的,总体上看,北方的数量要多于南方,农村地区要多于城市地区。而这种分布特点,与喜鹊的习性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喜鹊是一种杂食性鸟类,简单的说就是只要是能吃的喜鹊都不会浪费,甚至我们经常能看到它们翻找垃圾的场景,这样喜鹊就不会受食物的影响成为候鸟了。
其次,喜鹊的羽毛比较的厚实,这样它的耐寒能力就比较强,也不用像小燕子那样南迁了。因此,喜鹊是一种留鸟。
最后,在我国北方,鸟类的天敌相对较少,最后造成了喜鹊南少北多的一种现状。而且由于农村地区高大的树木比城市多(喜鹊的居住场所),食物比城市也多,所以造成了农村的喜鹊要多于城市的现状。
喜鹊的习性
喜鹊是一种昼出夜伏的鸟类,它们白天几乎天蒙蒙亮就会从巢里出来,然后站在树木的最顶端叫几声“清清嗓子”,其实它们是在呼叫同伴。因为喜鹊除了繁殖期是成双成对出现的,其他时候都有群居的习性,当召集完其他小伙伴后,喜鹊们就会出发觅食。
喜鹊的巢一旦建好是会重复使用的,每年的3-4月份,大多数喜鹊进入发情期,此时,它们会找到异性结伴而行,它们会一起修缮自己的巢穴,以供孵卵使用。但是,对于刚成年的喜鹊来说,它们就不同了,因为没有巢穴可供繁殖,所以刚成年的喜鹊在冬季(一般在11月份左右)就要找到异性同伴,它们会一起筑巢,整个过程要持续2-4个月,直到繁殖期,它们的巢也恰好修建完毕。
大多数的鸟儿建巢就是为了繁衍,等到繁殖期过后,它们大都会离巢,即便是休息也是随便找个地方,很少回巢,但是喜鹊则不同,它们有“家”的归属感,每天的傍晚会定时的回巢休息。
鸟类中的“建巢大师”喜鹊从喜鹊巢的外观看,我们丝毫看不出喜鹊巢有什么特别之处,相反的,喜鹊巢的外表由于全部都是用比较粗壮的树枝搭成的,所以显得格外的杂乱。
但其实,喜鹊巢远没有我们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首先,喜鹊巢与其他鸟类的巢最大的不同就是形状,从整体上看,大多数鸟类的巢都是呈皿状的,开口向上。但是喜鹊巢是呈球状的,它的顶端并没有任何的开口。当然,如果一个鸟窝没有开口的话,它只能算一个球,是没法居住的,所以聪明的喜鹊在巢的侧面中间偏上的位置留了1-2个洞口,这就是喜鹊进出的门口。
因此,这就是喜鹊不怕雨雪的原因,因为它的鸟窝上面是有“盖”的。
但是,仅仅是有“盖”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如果是一堆粗树枝,它们只能挡住一部分的雨雪,等到下大雨时,这些雨水或者融化的雪水还是会流入巢内。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喜鹊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内部装修”。
喜鹊的巢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败絮其外,金玉其中”,虽然喜鹊巢的外观看着很乱,但是其内部却非常的“华丽”。在营巢时,喜鹊会刻意的寻找一些羽毛、软草、纤维等软物质再混合上泥土来重新做一个“内胆”,之后再把“内胆”中铺上柔软的草,这样在休息或者是孵卵时,它们接触的就都是光滑柔软的部分了。
除了内底部装修外,它的“天花板”也是有装饰的,与底部的装修一样,也是用一些纤维的软物质混合泥土,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在进出时,不容易被树枝伤到;一个是等于给鸟巢做了一下防水。
这就是喜鹊巢不怕雨雪的真正原因,同样的,这也是喜鹊建新巢为什么要花几个月时间的主要原因。
喜鹊的聪明程度有人说,在所有的鸟类中,乌鸦是最聪明的鸟类。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乌鸦虽然聪明,也确实会使用工具,并且有比较强的记忆力。但是相比较喜鹊来说,乌鸦还是要逊色一些的。
这一点从上面喜鹊巢穴的结构就能看出,除此之外,喜鹊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通过了“镜子测试”的鸟类。镜子测试是一种动物自我认知的体现,而自我认知的程度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智商的高低。科学家们曾经对大量的野生动物做过镜子测试,但是只有猩猩、猕猴、瓶鼻海豚、逆戟鲸、大象以及喜鹊通过了测试。
因此,要论智商,喜鹊要比乌鸦高,而且喜鹊比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都要高。
总结喜鹊是自然界中最聪明的鸟类,这不仅在镜子测试上有体现,在鸟巢的建造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多数的鸟类在遇到下雨时,只能在躲进可以避雨的地方或者在鸟巢中挨淋,但是喜鹊就有一个可以躲避雨雪的巢。
喜鹊窝是否不怕雨雪?为什么?
喜鹊可谓是最受我们喜欢的一种鸟类,受文化影响,我们经常会把喜鹊和喜事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非常欢迎它们在自家周围定居。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能观察到喜鹊的身影,也能看到它们高大的巢穴。那么问题来了,喜鹊的鸟窝开口朝上,那么一旦遇到大雨,岂不是鸟窝会被大雨打湿?
喜鹊窝颠覆很多人认知的是,喜鹊并不会把自己的巢穴当成家,这只是它们育雏的地方。喜鹊属于具有领地意识的鸟类,它们会选择领地内的高大树木,并且在树木的2/3处作为筑巢点,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止蛇类、老鼠以及家猫等动物威胁到它们的幼崽。
另外,喜鹊会选择以一两根相对较粗的枝干作为基础,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为喜鹊巢提供了稳定的地基,使其不易掉落。
喜鹊的巢穴一共有三层,最外层是看起来非常凌乱的树枝。尽管在我们看来,喜鹊巢穴就像是一个杂草堆一样,仅仅是把各种树枝拼凑在一起,但研究发现,喜鹊的巢穴非常有讲究,它们在筑巢时会对树枝的粗细,大小等严苛区分,将较粗的树枝放置在巢穴的最下方,起到固定的作用。
另外,它们并不会随便搭建巢穴,而是每一个巢穴之间的缝隙都安排地恰到好处,如果你能够爬到它们的巢穴处,你会发现你无法抽出里面的任何一个树枝,每个树枝都和其他的树枝之间相互有连接。这样搭建的巢穴非常牢固,可以抵挡10级左右的大风。
巢穴的第二层会用泥巴作为加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温等作用。
巢穴的最里面一层是喜鹊巢穴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一层,往往会使用柔软的羽毛或者其他柔软物质作为填充。
喜鹊窝的结构非常精巧,据说它们的巢穴很难被拆散,即使是人们强行把它扔到地上,巢穴依旧能够保证完整而不散架,这一点其他鸟类很难做到,往往一场暴雨之后,就能够看到它们的巢穴被吹落在地,有时幼鸟也难逃一劫。
喜鹊窝不怕风雪吗?喜鹊窝虽然能抗风,但它并没有盖子,这意味着风雪可以直接进入到巢穴之中,岂不是会对幼鸟生长不利?
其实喜鹊早就有应对之招。鸟类有两种羽毛,一种是用来保温的绒羽,这种羽毛保暖性能好,使得鸟类能够在寒冷的温度下生存,比如:企鹅。
另外一种是用来防水的正羽,正羽是鸟类身上羽毛最多的羽毛,而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防水。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企鹅生活在冰冷的南极,而且它们需要到海洋中捕食,而水可以以相当于空气25倍的速度带走生物身上的热量,这意味着如果企鹅的羽毛被打湿,那么它们将会很快因温度过低而死亡。
之所以企鹅活得好好的,就是因为它们的正羽可以隔绝水分,使得内部的绒毛都是干的,所以才能够抵挡南极的冰冷气温。
除此之外,鸟类的尾脂腺还会分泌大量的油脂,而鸟类会经常整理羽毛,整理羽毛的过程就是将这些油脂均匀地涂抹身上各处,起到防水的功效。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遇到下雨天气时,喜鹊的亲鸟会赶来将幼崽遮挡在身子底下,而它们身上的雨水又会顺着树枝之间的缝隙流淌下去,不会淹到窝里的幼崽们。
另外,喜鹊们通常会在3月-5月繁衍后代,而这段时间里雨水较少,幼崽们经历雨雪的次数并不多。等到盛夏到来时,幼鸟们通常已经可以飞翔,因此喜鹊窝不怕风雪天气。
喜鹊巢穴的二次利用喜鹊非常善于建筑巢穴,而且它们在该巢穴被使用之后,下一年很可能不再使用,即使使用也会对该巢穴做加固处理。
不过,虽然喜鹊不喜欢利用旧巢,但一些不善于建造鸟巢的鸟类却对喜鹊巢穴爱得不得了,毕竟喜鹊的巢穴又宽敞又牢固,直接使用喜鹊的巢穴还可以节省自己筑巢的时间,因此一些鸟类会直接将喜鹊旧巢据为己有,在这里繁衍生息。特别是红脚隼,它们就特别喜欢喜鹊旧巢。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喜鹊较多的地方,当地的鸟类就比较兴盛,它们往往能够在这里定居,繁衍后代。
所以我们在保护喜鹊时,保护的并不是只有这一个物种,而是这一种生态系统。
喜鹊窝是否不怕雨雪?为什么?
喜鹊的窝,它虽然表面看上去很简陋,但是实际上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喜鹊的新窝都是喜鹊夫妇俩一起建造的。它们首先会选择一个比较稳固的树杈,作为建造鸟窝的地点,再在这个树杈上面叼来一些大的干树枝,作为喜鹊窝的底座使用。这些树枝的选择一定是干燥的,因为这样建起来的窝才暖和。建造好了喜鹊窝的底座,喜鹊夫妇俩又得叼来一些略小一点的干树枝,磊成一个喜鹊的外窝,这样基本的喜鹊窝的样子就有了。接下来,喜鹊会去寻找泥和小的干树枝,用泥把这些干树枝粘连起来。泥干了以后,又不透风又暖和,用来做喜鹊窝的外墙再合适不过了。
接着,喜鹊会再去寻找垫在窝里面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是狗狗的毛,可以是人类的一些棉絮,当然更多的是细软的稻草。就这样,一个暖和又结实的喜鹊窝诞生了。有人说,这样的喜鹊窝不是一场雨就被淋湿了吗,这个问题我们聪明的喜鹊早就解决了。喜鹊在一开始搭窝的时候就只建了外面一层窝的入口,这个入口的方向是东南方向,这样还能的西北风就吹不进喜鹊窝里来,雨水也进不来,这样建设起来的喜鹊结实又保暖,难怪喜鹊的宝宝们都喜欢在这里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建设好了喜鹊窝,喜鹊夫妇就开始一起努力造小鸟了,小鸟诞生的时候就是在喜鹊夫妇搭建的这个窝里,这样看,这个窝真的是温暖十足呢!为了让这个窝永远那么温暖,喜鹊每年还会对这个窝修修补补,以保证窝不透风,永远那么温暖。
这样看,喜鹊的窝其实一点也不简陋,只是外面看起来有些简陋罢了,其实人家里面暖和着呢!何况,喜鹊拥有一身亮丽的羽毛,就好像我们人类的羽绒服一样,也是暖和的。所以,喜鹊是永远不会冻死的。
喜鹊窝是否不怕雨雪?为什么?
喜鹊是智商奇高的鸟类,和同样是鸦科的表兄弟乌鸦有一拼。喜鹊建的窝有底有盖,有床有被,确实不怕风雪。喜鹊还有领地意识,知道相互结盟,会用调虎离山计,有拯救战友的意识,并且知道报恩和报仇呢。[捂脸]
喜鹊是一种留鸟,冬季不往南方飞,快到冷天时会先换成冬羽,装备加厚,留守在北方准备过冬。
喜鹊是建筑大师我家在村子的北面,后面有好多树,旁边有山有河有小镇。喜鹊最喜欢在我们村后的林子上嬉戏了。
冬天几波寒流过后,到农历腊月的时候天气最冷。干枯死去的树枝彻底失去了水分,北风呼呼刮几天,一地的干树枝可以用了。
喜鹊喜欢在树冠上筑巢,这里不但是最稳的,还是最容易搭建树枝的地方。一般不会选择旁枝的树杈,那种树杈太歪了,户型不方正,喜鹊看不上。
两只年轻的夫妻喜鹊通力合作,先在我们房子后面找一个带好几根杈的大树冠。有人的地方对鹰、隼、雕这些猛禽是一种威慑,它们轻易不敢靠近,怕被人抓去熬鹰。
两只年轻的喜鹊确信这里很安全,就找几根较大的树枝,放在树杈上。那只看着更有能耐的喜鹊站在树杈上把木棍左拉拉,右挪挪,想找最合适的平衡点。
刚放好,它又觉得不够完美,强迫症似的再往一边拉扯几下,这样感觉完美多了。刚放开嘴,只听啪叽一声,树枝掉地上了,摔成两段。
另一只就该嫌弃它手脚笨了,下次再叼过来一根大树枝,只好自己出马,东拉拉,西扯扯。略微感受一下就赶紧打住,不能再犯追求完美的错误了。
把几根地基树枝搞定后,接下来就容易多了。一只喜鹊站在窝里,另一只去叼铅笔粗细的干树枝递给它,树枝通常有一尺左右的长度,它会把树枝盘在地基上。
一根接一根,时不时会交换一下工作。两口子一块用一个多月时间才能把一个喜鹊窝下边25公分厚的主体框架给建好。
最奇迹的是给巢穴上大梁,拇指粗的一尺多长的木棍,一只喜鹊叼不动,两只喜鹊就会一块出马,一人叼一头,把木棍架在窝上。
接下来,会以这根大梁为支撑,把大鸟巢的屋顶盖好。整个窝像一个大圆球,有底有盖,在侧壁上会留一个口,方便自己进出。接下来会用泥巴在窝内做个底座,像个泥碗一样。
最后一步是最有意思的。那就是找柔软的东西当垫子。什么鸡毛、棉絮、芦苇……,但凡是软绵绵的东西都要,暖和就行。
薅大家“羊毛”做褥子最合适的当然就是动物的毛发了。主要是比较常见,貌似也比较容易收集。如果找不到掉落的毛发,也难不倒聪明的喜鹊,那就直接去动物身上薅。于是就有了:
薅驴毛
薅羊驼毛
薅狗毛
这不还薅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有个老大爷和一只喜鹊杠上了,就是因为这只喜鹊老是薅它羊群里的羊毛,主要是这只喜鹊总是盯着一只羊毛比较少的羊薅,把那只羊🐏都快薅秃毛了。可能那只羊的羊毛容易掉,容易薅吧。
喜鹊窝外丑内靓,冬暖夏凉喜鹊大概要花三四个月时间把鸟巢内内外外全部建好,非常费时费力。
外面看非常潦草
其实内部装修得很精致
到来年三月份了,天气也比较暖和了,两只喜鹊就该下蛋孵小喜鹊了。
有人说喜鹊冬天不卧鸟巢里过冬,那是因为树梢风大。这是有误解的,喜鹊不在巢里过冬,那是因为巢还没建好呢。
喜鹊巢通常可以用一两年,就得建新的,有时候喜鹊会在老巢上边继续新巢,这样在新巢没建好时,晚上会住老巢里。要是搬家到别处,建新巢时,晚上就卧在背风的树枝或石壁上。
这是喜鹊在烟冲上建的窝,主要是因为这里冬天比较暖和。
喜鹊非常高智商有种鸟叫杜鹃,是寄生鸟,会偷偷把蛋下在别的鸟巢里,让别的鸟给它孵蛋。杜鹃孵化快,一出生去就把鸟巢原有的蛋推出去摔烂。这样的事情,让人很生气很无语。
有时候杜鹃也会把鸟蛋偷偷下到喜鹊窝里,不过喜鹊太聪明了,大部分能看出来这不是自己的鸟蛋,会把它啄开吃掉或丢掉。
喜鹊一窝一般可以孵化出四只喜鹊。喜鹊是群居动物,就是小喜鹊长大了,也不飞太远,都在父母附近不远处生活。
它们领地意识非常强,一旦有外敌入侵,只要有一只喜鹊喊几嗓子,同一个家族沾亲带故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出来了,有时候能有三四十只喜鹊对付一只老鹰。
老鹰一旦发现这是一群喜鹊的领地,一般就会识趣地放弃这里,另找一块领地。因为喜鹊智商太高了,会专门趁着老鹰进食的时候去骚扰它。
喜鹊还会用三角战术,把老鹰围住,一只喜鹊去佯攻老鹰。老鹰一转身追它,后面的喜鹊赶紧出手,叼着食物就跑。
就这套战术,不知道抢过多少老鹰、野猫这类强者的食物呢。其实喜鹊的表兄弟乌鸦也懂得声东击西。看这只乌鸦还知道把人的鞋带解开,趁着人系鞋带,它去偷人的物品。
有只猫看到树上的喜鹊窝,就想上去掏小鸟,被几只喜鹊轮番上阵用翅膀扇,直到猫咪吓得跳下树跑了,喜鹊才撒手。
有只喜鹊被一家人救了。有天这家人院子里一堆树叶着火了,家里又没人。这只喜鹊知道把干树叶拉开,还知道把湿树叶盖在火苗上,把火压灭后,它不放心,还知道跳到湿树叶上踩几下。你说这智商逆天不逆天!
喜鹊是少有的经过训练可以学会说话的动物,学舌的本事非常了得。澳洲那几年不是森林大火嘛,总是有救火车的鸣笛声,有只喜鹊学会了鸣笛声,时不时地来上几句,弄得周边居民人心惶惶,还以为哪里又失火了呢,最后才知道是这只喜鹊在篱笆墙上叫的。
喜鹊的报复心强,并且记性极好有个人因为得罪了一只喜鹊,只要他出门,这只喜鹊就会飞下来啄它。要是别人从小区过就没事,只针对他一个人。一采访才知道,他在两年前看到这只喜鹊被大门上的绳子缠住了,他去救喜鹊。估计解绳子把喜鹊弄疼了,或者是喜鹊觉得这就是你抓得我。从那以后,见到这位大哥就下去袭击他。戴上帽子都能认出他来。
有个小区的一只金毛不知道咋得罪一只喜鹊了,喜鹊看到这只金毛就飞下去用便便精准打击,弄得这家主人都不敢让金毛出来了。有人说这只金毛追学飞翔的喜鹊幼崽玩呢,老喜鹊以为这只金毛想吃自己幼崽呢,就恨上它了。这只被圈在家里不能出门的金毛实在无语凝噎了。
嚣张的喜鹊也“崴泥”喜鹊还吃麻雀和老鼠,甚至一群喜鹊敢去抓兔子吃。小时候姥姥家里的小鸡仔每天少一只,表哥把家里的狗子打了两顿,小鸡仔还少,最后发现是喜鹊偷吃的。[捂脸]
这么嚣张的喜鹊也有崴泥的时候。猫始终是喜鹊的克星,就是靠着敏捷性专治喜鹊的嚣张跋扈轻敌冒进。
写在最后调皮的喜鹊“会兵法懂计谋”,是高智商鸟类。还是唯一一种会照镜子,知道镜子里的影子是自己的鸟类,这说明喜鹊有自我意识,整个生物界也只有寥寥数种动物有这个本事的。喜鹊有这么高的智商,有超级堡垒式的窝巢,加上有防水功能的羽毛,自然是不怕雨雪了。
喜鹊窝是否不怕雨雪?为什么?
对于喜鹊来说,这个花费几个月建造的“豪宅”,要是没有遇到人类“强拆”,还真是不怕雨雪。
喜鹊因为羽毛五颜六色很是漂亮,深受人们喜爱,在我们农村都将喜鹊当成了吉利的象征。但是与喜鹊外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喜鹊的窝确看起来非常的简陋、粗糙,给人弱不禁风的感觉。很多人就认为喜鹊是个对居住不讲究的“邋遢鸟”,这其实是错误的认识。事实恰恰相反:喜鹊建造的“房子”不仅牢固,而且内部奢华。
喜鹊修筑的“房子”不仅内部豪华,而且选址要求高,工艺更扎实,比其他鸟窝更加牢固可靠:1.首先说说喜鹊建房的选址:
一般的鸟儿都喜欢将巢穴建造在枝繁叶茂的密林丛中,但位置均不高。这样被人类或者其他捕食者发现后,就有遭到破坏的可能。当然也有燕子之类的鸟儿将巢穴建在高高的屋檐上,这样能遮风避雨,但是却将自己的命运交到了人类的手上。
喜鹊不同于其他的鸟类,他对“房屋”的要求是,既要安全、隐蔽,又要牢固可靠,所以它总喜欢将巢穴房屋建在较高且粗壮的多枝丫树杈上。这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爬行类动物对自己巢穴的破坏,也避免了人类的骚扰。当然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粗壮树杈稳定性强,在风吹雨打中,能经受住环境的考验,防震动又防破坏。这就相当于人类选择了一块地址条件良好,低下土质稳固的地方作为地基。
2.除了对选址有要求外,喜鹊还对自己“房屋”的外表加固有要求
我们小时候就经常看到的喜鹊窝,外观上既粗糙、简陋,又显得很大。就认为喜鹊是只追求“房屋面积”不注重房屋品质的鸟,其实喜鹊窝是典型的外简内奢,被看起外边不起眼,其实里面别有洞天。喜鹊窝的外边使用杂乱无章的树枝堆成,里面却是用精细的软毛精制而成,既保暖又舒适。
而喜鹊窝外观的树枝堆砌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是很有讲究的,搭窝选用的枝条多是干硬的带枝杈的,带杈的较细的一头必须插在作为基础的较低的一个枝杈上,较粗较重的另一头斜放在比较高的另一个枝杈上,利用大头的重力和枝杈的阻力保持稳定。 喜鹊搭窝第一根枝条通常比较长,而且有枝杈,比较容易卡住固定。喜鹊是把巢材穿插摆放的,较重的一端总是在高处,绝对不能反过来放置,使每一根窝条都有一定牢度。
这样其实就相当于为自己的巢穴增加了一层牢固的框架结构,小时候去弄过喜鹊的巢穴,发现要抽动巢穴的每一根枝丫都是很困难的,可见其牢固程度,这也绝对是个技术活儿。这对于喜鹊来说也是需要付出很多精力的。
除了巢穴的牢固外,喜鹊还懂得预测天气,提前做好准备这一块,我没有实际的经验,但据了解,说是喜鹊能够预测当年度的雨雪量,在多雨年度会将巢穴位置建得更高,并知道将巢穴出口倾斜在背风背雨的方向。
喜鹊的巢穴搭建还是非常复杂的,据说,一只喜鹊搭建一个巢穴要花费3-4个月时间,而他们搭建巢穴的目的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给自己儿女一个温馨的小窝。
这一点倒是和人类蛮像的,好多人都在感叹,为了给子女买一套房子,自己花费了大部分的精力。其实喜鹊也一样,为了自己的子女有一个温馨的家,他们每年都要花费一小半的时间为子女修一座“”漂亮的房子”。不过不同于我们人类的是,面对“强拆”,他们连话语权都没有,生活均不易,万物皆有灵性,对动物和鸟类的家园,我们也应该保护和珍惜。
喜鹊窝是否不怕雨雪?为什么?
喜鹊呀,是我们大家都喜爱的鸟类之一,我们小时候若是看见喜鹊在自己家附近搭巢都会特别开心的,爷爷奶奶们会告诉我们是"吉利"的象征。
孩提时的我们看见喜鹊的巢松松垮垮的,好像风一吹就会散架的样子,而且连口子都是朝天开的,就会问爸爸,喜鹊自己把窝搭成这样不会掉下来或怕雨雪天气吗?
爸爸告诉我们的是:喜鹊的巢并不是大家看上去那么的弱不禁风。如果你有非常近距离的从窝口上往下观察喜鹊窝的话,你会发现喜鹊窝其实搭建的是非常精致结实的,开口也并非是朝向天空的。 喜鹊窝我们从下面看上去就是一个球面的结构,上面有树枝搭建成的拱形,就像我们的屋顶一样原理。如果遇到雨雪天,雨雪水就会被这种结构分流,不会直接淋湿入喜鹊窝的内部。而且喜鹊的羽毛上面有防水油脂,即使是少量的雨水淋进去巢穴,所以也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
平常我们都是在远距离观察喜鹊窝,看到都是乱糟糟的。这也是导致大家对喜鹊窝的看法是破烂不堪的原因。喜鹊一般都会把他们的巢穴搭建在粗壮的树杈上,
一般都有三层结构,最外面的一层就是我们看见的那些乱七八糟搭起来的大树枝,第二层就是相对较细的一些树枝。最里面就是喜鹊真正睡觉休息的地方,有着很多喜鹊找来的羽毛碎布等,顶上还会用上泥土。
喜鹊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鸟类,它们可以轻易将几根树枝利用力学原理牢固的搭在树枝上。有些调皮的小伙伴爬上树想去拉扯喜鹊窝,结果会发现一般的力道是根本无法破坏喜鹊精心搭建的巢穴。其实不仅仅是喜鹊搭的巢看上去是乱糟糟的,像乌鸦,斑鸠的巢穴都是这样外面粗糙,内部精致结实的。
然后喜鹊除了搭巢厉害,也是非常懂气候的。在爷爷奶奶那一辈的农村老人都会根据喜鹊窝的高度,开口方向判断今后的雨水量及风向。喜鹊窝高,说明之后雨水量会很多,反之雨水就少。喜鹊窝的口子都是背风的,所以是能根据它的开口预測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风向。
我们爸爸妈妈辈的意识中,喜鹊也是一种懂风水的鸟类。传闻喜鹊一般不会飞到人家里,如果有的话一定是要发生喜庆吉利的好事情。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包括喜鹊在内的很多鸟类已经没有那么常见了,所以大家还是要好好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果我们幸运看见了它们的巢穴,记得一定不要打扰和破坏它们!
毕竟,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人人有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