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里的“霸王”是谁?为什么?

谢邀。

昆虫里的“霸王”也就是昆虫里面最强的存在,看到这个问题,许多小伙伴就会说是“毒蝎子、黑寡妇蜘蛛”之类的,没错,这些动物的战斗力确实很强,但以上这两种动物都不属于昆虫纲,而是蛛形纲下的动物。那么,那种昆虫才是最强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在大自然中,食肉动物大都是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因此,我们可以说在陆地上的食肉动物中,最强的就是体型最大的北极熊。但是,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就拿哺乳动物来说吧,虽然食肉动物大都比食草动物厉害,但是在陆地上能够单挑打过成年的大象动物还真没有。

在昆虫的世界里也是如此。笔者在网上简单的搜索了一下“最厉害的昆虫”,呼声最高的就是蟋螽(xi zhong)了,它单杀螳螂、完爆避日蛛、即使是强悍的捕鸟蛛都被它秒杀。从这些对决中,我们可以看出,蟋螽确实很强。但是,蟋螽是六足亚纲下的动物,不是昆虫纲下的,所以它并不是昆虫中的“霸主”。

从表面上看,想要拿到昆虫界的“霸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很强的攻击性,一个是要有很好的防御能力,而能够满足这两点,而且比较的明显的就是昆虫纲鞘翅目锹甲科的动物了,比如巨扁锹甲。

从外观上看,巨扁锹甲的头部有两个锯齿状的大颚,而且全身由黑色坚硬的壳包裹着。虽然巨扁锹甲的大颚形似牙齿,但实际上它的两个大颚并不是用来进食的,而是用来战斗和挖掘腐木、洞穴的。

如果说与其他的昆虫肉搏的话,没有一种昆虫是对手。所以,从表面上看,巨扁锹甲是昆虫的“霸主”。

真正的昆虫“霸主”

虽然肉搏,很少有昆虫是巨扁锹甲的对手,但是,在昆虫界它并不是无敌的存在。真正能称得上是昆虫“霸主”的是寄生蜂。

寄生蜂顾名思义就是靠寄生生存的一类动物,比如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下的姬蜂科、金小蜂科下的动物都是寄生蜂。寄生蜂主要的寄主就是其他的昆虫,包括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下的大多数昆虫,而巨扁锹甲就是鞘翅目下的昆虫。因此,寄生蜂可以说是巨扁锹甲的天敌。

寄生蜂的寄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体内寄生,也就是将卵直接排进昆虫的体内,卵在昆虫体内发育,而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就是昆虫体内的器官和组织,简单的说就是“感觉身体被掏空”;另一种就是体外寄生,也就是将卵排在昆虫的体表,卵的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样是来自于昆虫的身体,不过就是从外到内而已。

寄生蜂在选择寄主时,也会根据寄主的特点进行选择,比如对于一些外壳不坚硬的昆虫,它们会选择将卵排在这些昆虫的体内,因为带有输卵管的鳌针容易进入这些昆虫体内,对于一些外壳较硬的昆虫,它们通常会将卵排在这些昆虫的幼虫体内。

寄生蜂的宿主几乎囊括了整个昆虫界,所以它才是真正的“霸主”。

总结

如果说贴身肉搏的话,寄生蜂的战斗力很弱,几乎有攻击性的昆虫就能把它拿下,但是,它有着寄生的能力,能杀敌人于无形,即使再强悍的昆虫也防不胜防。正是寄生蜂的这种寄生习性,杀死了许多害虫,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寄生蜂是一种益虫。

昆虫里的“霸王”是谁?为什么?

谢悟空邀答。昆虫里的“霸王”是谁?为什么?一见这问答,我立马就想到了昆虫中:飞行的掠食者,食虫虻。孔武有力且发达的胸背高高隆起,粗壮结实的长足,末端布满如针般的毛剌。发达的复眼,坚硬的长喙,面部的刚毛,透着一股子的霸气。停立枝头收拢的双翅犹如背负两柄宽韧长剑。这就是飞行的掠食者,昆虫的噩梦,食虫虻。对于大多数昆虫来说,食虫虻的存在就是它们的噩梦,哪怕仅仅是在梦中,都不愿意遇见这个超级强悍的“霸王”杀手。食虫虻专门捕食昆虫。它身体强壮,飞行快速。常常停棲在树枝杆或草茎上,看到飞行中的猎物时,立刻快速飞冲过去,用灵活,强大有力且多剌的长足夹住猎物。即使是强大的甲虫,也常常无法逃生。甚至连让人胆寒的胡蜂(俗称马蜂)都成为猎杀的对象。它的喙坚硬有力,钢针一般,可以穿透甲虫坚硬的背甲。用针状的喙管在猎物身体内注入消化液。下图,食虫虻捕食猎物。食虫虻也有其柔情的一面。有些雄性食虫虻会将捕获的猎物作为“彩礼”送给雌性食虫虻,期望得到雌性食虫虻的青睐。这一场景,在一次户外拍摄中遇到并拍摄下来。当时是在山城仙人谷处,听得近处林间“嘶啦”一声响,便见一只食虫虻在空中捕获了只猎物后飞至高处树干上,将猎物送给只雌性食虫虻。雌性食虫虻接过“彩礼”(一只蝉),边进食边与雄性食虫虻进行着交尾。食虫虻,又称:盗虻。双翅目食虫虻科。品种多,全球分布。体长大小不等。能在飞行中捕食。食虫虻,飞行的掠食者,昆虫界里的“霸王”杀手。

(原创图文,分享实拍感受。如有疑惑请留言。谢谢您的观看赞赏与鼓励)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

昆虫里的“霸王”是谁?为什么?

说起昆虫中的霸王,我首先想到的的好斗的蟋蟀,俗称蛐蛐。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

斗蟋蟀最早起源于宋朝,辉煌于明朝,在明朝甚至连皇帝也经常和宫女、太监一起伏地,为比斗的蟋蟀呐喊助阵。

而在现代曲,斗蟋蟀也没没落,阜市姚村镇每年八月中旬会举行蟋蟀文化节,在历年的交易中有一只高达11万的蟋蟀,被称为昆虫中的王者。

昆虫里的“霸王”是谁?为什么?

我认为最强的昆虫是蟋螽,它的触角极长,前足具有利刺,尾须不分节,本科76属500多种,甲壳坚硬如石,翅膀透明,且杀伤力不容小觑,在虫王争霸中,曾秒杀各种世界有名的节肢动物。

蟋螽分布在热带地区,是昆虫霸王,它是食肉动物,爬行速度很快,常栖息于草叶或树林中,锋芒不露。

都说捕鸟蛛很强,它长长的足有30厘米,有一定的毒性,曾有报道捕鸟蛛在雨林里津津有味地活活吃掉了一只完整的鸟儿,一夜之间成了蜘儿们仰慕的大明星,但不幸的是命丧蟋螽之手。

至于蟋螽如何战败捕鸟蛛的呢?因为蜘蛛皮肤很软,蟋螽就以自己尖利的刺攻击蜘蛛的弱点。除此,蟋螽还生吞避日蛛、猛击螳螂,战得帝王巴布无法反击。战斗力让人赞叹不已。

昆虫里的“霸王”是谁?为什么?

从外形上来来说,鬼王螽斯看起来比较吊。

昆虫里的“霸王”是谁?为什么?

通常,人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把蚂蚁置于死地,可是生物世界中大名鼎鼎的劫蚁,却是热带森林里所向无敌的“霸王”。

100多年前,在亚马孙河畔的拉脱维娜农场,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蚁之战。一个夏日的早晨,场长西蒙接到警察局的通知:有一个长约10公里、宽约5公里的褐色劫蚁群,正在向这里涌来。西蒙让工人们作好随时撤离的准备。然而,大家不愿离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坚决要求留下来与劫蚁大战一场。

西蒙和各耕作队的队长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这时,旷野里已充满蚁群迫近的迹象:大群鸟儿惊慌地鸣叫着,向亚马孙河对岸飞去;凶猛的美洲豹和它们的捕食对象——猴子,一起四处逃窜……

第三天早晨,望哨发出了警报。1小时后,蚁群走近了,那是一只只有半个拇指大的劫蚁。它们走到排灌沟前,一只叠一只,像叠罗汉似地叠起了近2米高的蚁墙,然后上面的劫蚁居高临下地跳下去。劫蚁纷纷跌落在沟水中,被抽水机抽上来的水流冲进了亚马孙河。

近中午的时候,蚁群停止进攻,全部后撤了。可是,太阳刚偏西一点儿,它们带着许多树叶又卷土重来。一些劫蚁刚爬上树叶,另一些劫蚁就把树叶拖下水去。树叶成了蚁群的“登陆艇”。一时间,千“舟”竞发,无数“登陆艇”向居住区开来。然而,区区树叶怎么抵挡得住强大水流的冲击,它们被掀翻,卷走了,成堆的劫蚁葬身于亚马孙河。

夜晚,蚁群又停止了进攻。热带的晚风是很猛烈的,天快亮时,给抽水机供电的电线被大风刮断了。这时,蚁群又开始了新的进攻。由于抽水机断电,水抽不上来,一段排水沟迅速干涸了。劫蚁乘机涌了过来。人们迅速退到耐火材料沟后面,马上把汽油灌进沟里,并点起火来。涌过来的蚁群,被熊熊大火所吓退……

西蒙突然想到,农场里的汽油只能连续燃烧两天时间,只好打开大水闸,让亚马孙河的水冲进来,将可恶的蚁群淹死。但控制大水闸的开关在火墙外300米的地方,那里是劫蚁的天下。西蒙决心冒这个风险。他挑选了3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并和他们一起“武装”起来:在紧身衣裤外面穿上密封服装,戴上头盔和手套,穿上几重袜子,再穿长统靴子。

人们用土在火焰中压出一个小缺口,“飞毛腿”劳斯箭似地穿出火墙,在“褐色海洋”中飞奔向前。只用了两分半钟,劳斯已跑到控制大水闸的开关那里。这时,劫蚁已爬满他的全身。他迅速扳动控制枢纽,直至把闸门全部打开。劳斯开始往回跑了,他猛然感到有一只劫蚁已钻进防护衣。眼看离人群只有30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