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作为一种携带大量病毒的哺乳动物,为什么不当害虫消灭掉?

谢邀。

最近蝙蝠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原因就是这次的疫情与它有关。这让原本就不太受人待见的蝙蝠,成为了比“四害”都让人痛恨的动物,甚至有许多人会问“为什么不消灭蝙蝠?”。那么,就这个问题,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蝙蝠

蝙蝠的分类

蝙蝠是现存哺乳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由于这个特性,蝙蝠被划分到了哺乳纲翼手目下,而且成为了翼手目下唯一的物种。最初,生物学家根据蝙蝠的习性以及体型将蝙蝠分为了大翼手亚目和小翼手亚目,大翼手亚目下的蝙蝠体型偏大,而且以植物的果实为食,比如马来大狐蝠,小翼手亚目下的蝙蝠体型都比较小,而且以昆虫为食(除吸血蝙蝠,它主要以哺乳动物的血液为食)。

但是,随着科学家对蝙蝠的深入研究发现,大翼手亚目和小翼手亚目是同一祖先进化来的,这推翻了之前大蝙蝠亚目与灵长类动物亲缘较近的说法,因此,科学家将翼手目下的亚目重新命名为:阴翼手亚目和阳翼手亚目。阴翼手亚目也就是之前的大翼手亚目,而阳翼手亚目也就是小翼手亚目。其中,阳翼手亚目下的蝙蝠种类占总蝙蝠种类(962种)的70%左右。

蝙蝠的演化

从已发现的化石看,蝙蝠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比人类早了至少几千万年,因为,生物学家从距今约5000万年的地质层中就发现了蝙蝠的化石,而且此时的蝙蝠已经有了两翼。也就是说,蝙蝠的起源要在5000万年以前,生物学家推断,蝙蝠很可能是原始的食虫真兽类,距今约有1亿年的历史。

蝙蝠的演化非常的成功,这一点仅从拥有飞行能力就能看出,其次是它有着发达的听觉系统。许多人认为:所有的蝙蝠都是通过回声定位的方式来判断方向和定位猎物的,其实不然。大多数的阴翼手亚目下的蝙蝠有着敏锐的视觉系统,这使得它们能在漆黑的夜里也能准确的辨别方向和定位猎物,而大多数的阳翼手亚目下的蝙蝠则视力较差,靠的是回声定位。

被“黑”的蝙蝠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得知,蝙蝠有三种食性,一种是以植物果实为食的阴翼手亚目,一种是以昆虫为食的阳翼手亚目,另一种是阳翼手亚目的“另类”吸血蝠,它们主要以血液为食。

在这三种食性的蝙蝠中,最“唬人”的吸血蝠仅分布于中、南美洲的山谷、洞穴等隐蔽的地方,而且过着昼伏夜出的生活,很少与人有接触,其余的两种蝙蝠就更不用说了,它们同样昼伏夜出,而且栖息地远离人类的生活区域。因此,蝙蝠与人类交集是很少的。

在我国的古代,蝙蝠是一种“吉祥”兽,因为它名字里的蝠同福,这一点从“五福捧寿”的图案中就能看出。也就是说,蝙蝠在我国的古代是很受人“待见”的。

但是,随着近些年一些关于蝙蝠的影视作品的推出,蝙蝠被“黑”了,在许多的影视作品中,蝙蝠被冠以“吸血”“阴森”“恐怖”等这些负面的标签,导致蝙蝠越来越不受人待见,再加上蝙蝠成为了这一次疫情的“罪魁祸首”。

“蝙蝠侠”从正义的化身,沦落到了“人人唾弃”的地步。

“真实”的蝙蝠

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蝙蝠身上确实携带着大量的病毒,比如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狂犬病毒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等等。许多小伙伴可能会纳闷:为什么蝙蝠携带如此多的病毒,它自己却没事呢?

科学家们在蝙蝠的基因组里发现了可以修复基因的基因,而且数量比其他的动物多很多,这些基因能够阻止病毒在体内复制。这就是蝙蝠能够携带病毒而不被病毒“打倒”的原因。

蝙蝠从亿万年年一直进化到今天,是有它生存的法则的。首先,它们昼伏夜出,尽可能的避免与一些凶猛的动物接触,其次,它们的体型相对瘦小,而且面目狰狞,不太符合“食物”的定义。再加上它体内大量的“特殊”基因,最后就是它携带了大量的病毒,使得它的天敌较少。

总结

蝙蝠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一直存活至今,它们的生活习性已经尽量的避免与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相冲突了。但是,仍然有人出于种种原因将它当成一种“美食”,这才是祸的根源。因此,与其说要灭掉蝙蝠,不如管好自己的嘴。

你说呢?

蝙蝠作为一种携带大量病毒的哺乳动物,为什么不当害虫消灭掉?

蝙蝠,名中有“福”的谐音,在国人眼里应该是招人待见的……

现在是蝠祸相邻呀!

蝙蝠作为一种携带大量病毒的哺乳动物,为什么不当害虫消灭掉?

病毒存在四十亿年,蝙蝠几千万年,人属三百万年,智人二十万年,人类文明起始一万年,在浩瀚的自然界谁更有资格存活?

蝙蝠作为一种携带大量病毒的哺乳动物,为什么不当害虫消灭掉?

哈哈,别心毒,蝙蝠可没得罪你,平常你也很少看到,凭啥要灭了它们,被人类灭绝的动物还少吗,人类这么捕食嗜杀动物下去,迟早也会将自己灭绝了去!

蝙蝠作为一种携带大量病毒的哺乳动物,为什么不当害虫消灭掉?

谢谢邀请

根据新时代发现蝙蝠的生理的特性携带百种病毒,但是蝙蝠的生活和人类基本上没有什么冲突。远古不说,就在清朝时期,清朝的皇家和大官员还把蝙蝠当做一种吉祥物来看待,皇宫,就是清朝第一大贪官和坤他的住处、戏剧场院、池塘、凉亭等上面的一圈全部是造上的蝙蝠。再说了自历史就沒有听说蝙蝠伤害到人类,为什么世上多少好吃的,偏偏去吃一个丑漏的蝙蝠?古代把蝙蝠当吉祥物,它为什么携带百种病毒,因为它是吉祥物,根本就不是人们口中的美食。不知为什么人们会想到吃亨受哪个东西?

蝙蝠作为一种携带大量病毒的哺乳动物,为什么不当害虫消灭掉?

蝙蝠看到这个问题可能会想:我是招你惹你啦,非要对我赶尽杀绝?

虽然蝙蝠因为其生理特性携带有大量烈性病毒,但是它基本和人类没有什么交集啊。

人类之所以感染蝙蝠所携带的病毒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过度开发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被占领,使得因被蝙蝠攻击而感染病毒的野生动物成为中间宿主,这些中间宿主再通过咬伤人类的方式使人感染病毒。但其实野生动物一般也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因此这种情况也不常见。

第二个原因就是人类自己的锅了。本来蝙蝠长得也不像是能吃的样子,但就是有些人为逞口腹之欲猎杀蝙蝠或者被蝙蝠攻击过的野生动物,在处理这些食材的时候感染病毒,这也就是说野味餐厅的厨师比食客更容易被感染。

因此,避免被感染的方法应该是管住自己的嘴,别为了民间谣传的各种壮阳补肾,滋阴驻颜的野味而去带动对野味的消费,消灭蝙蝠并不能解决问题,提升大众的科学观念才能治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