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类现今的所有军用武器投放到侏罗纪并引爆会提前造成物种大灭绝吗?为什么?

要是把人类现今的所有军用武器(除了子弹)例如核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毒气弹,导弹,炮弹,空投炸弹,钻地弹,燃烧弹/铝热剂弹,白磷弹,手榴弹,手雷,地雷,炸药包等一切武器一次性合理分散投放到侏罗纪时期并引爆,那么以人类目前为止的武器破坏力总量能否提前造成侏罗纪的包括恐龙在内的生物大灭绝?有哪些动物不会因此灭绝?为什么?欢迎回答~(第二问开放,以此探讨人类军用武器的威力能造成什么样世界末日)

谢邀。

把现在人类所有的武器投放到侏罗纪并且引爆,会不会造成物种灭绝?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从现在武器的威力以及数量的角度上去看一下这个问题。

现在人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说起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氢弹和原子弹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放了一颗原子弹,时间分别是1945年的8月6日和8月9日,这一举措,让日本天皇仅在6天之后,也就是8月15日就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两颗原子弹直接导致了6.7万人瞬间丧生,约33万人间接丧生。这就是两颗相当于2万吨TNT的当量所产生的破坏力和杀伤力。

但是,这只是人类研究出的第一件具有超大规模杀伤力的核武器,它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巨大能量,通过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起到杀伤破坏作用。

继原子弹之后,比原子弹的威力大几十倍甚至上千倍的核武器研发成功,它就是氢弹。作为原子弹的升级版,氢弹的威力是原子弹所无法比拟的。

1961年6月30日,一枚名为“沙皇”的氢弹在苏联新界进行了爆炸测试。原本这枚氢弹相当于1亿吨TNT的当量,但是考虑到破坏力和辐射,苏联将其减半,相当于4790万吨TNT当量的氢弹被成功引爆。爆炸的威力可以让170公里外的人受到3级灼伤,蘑菇云的高度是珠穆朗玛峰的7倍,方圆55公里内的房屋全部被摧毁,近百公里内的木质建筑也被摧毁,爆炸产生的大气扰动整整环绕了地球3圈。

这就是氢弹的威力。试想一下,如此强大威力的核武器如果在城市中引爆,那绝对是毁灭性的。

世界核武器的保有量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各样的武器被研发出来,我们且不论一些小的炮弹、导弹的数量,单独拿出威力最大的核武器来看一下。

2018年6月18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了《SIPRI年鉴2018:军控·裁军和国际安全》的报告,报告中仅统计了9个国家的核武器保有量,具体数据如下:

在2018年初,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等9个国家共拥有约14465件核武器。这与SIPRI在2017年初所估计的这些国家所拥有的核武器的总数(约14935件)相比有所减少。

请注意,以上核武器是以件为单位的,而不是以重量为单位的。

将现在所有的武器在侏罗纪引爆,会不会引起物种的提前灭绝?

看了上面的数据,相信大家都有答案了吧。答案当然是能够引起物种的提前灭绝。但是,不足以摧毁地球,因为地球的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我们简单的算一下,按照“沙皇”爆炸的威力看(取方圆55平方公里-方圆200平方公里的毁灭区间),14465件核武器共同引爆,瞬间就能摧毁方圆80万-方圆290万平方公里,并足以摧毁整个地球。

但是,这还仅仅是核武器,人类的武器可不仅仅有这一种。核武器的威力除了体现在爆炸时,还体现在它的辐射性。因此,在如此多的核辐射下,动植物根本无法存活。

所有,将现在人类所有的武器放到侏罗纪引爆,那个时期的生物的无法生存的。

总结

任何的武器对于人类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是杀戮的武器,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维持和平的一个筹码。从现在人类武器的保有量上看,一旦将它们集体的引爆,必然会造成生物的灭绝。

你认为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人类现今的所有军用武器投放到侏罗纪并引爆会提前造成物种大灭绝吗?为什么?

不会。目前,人类最大的杀伤性武器就是核弹了,就存量而言,还达不到引起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带来的冲击。

恐龙的灭亡

关于恐龙的灭绝,现在主流的观点是在6600万年前,地球遭到了一颗小行星的突然来袭。小行星的撞击加上巨型火山的喷发,造成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最终导致了地球上3/4的生物死亡,以及恐龙灭绝。

小行星推论的由来是因为地质学家在地球的海洋和大陆下面,发现了一层薄薄的铱层,它位于K-T边界(表明白垩纪和第三纪之间分界的地质层)。

而铱元素,是地壳上很稀有的一种元素,而在小行星等天体中却普遍存在。小行星的撞击会抛洒出大量的尘埃云,铱尘埃和其他一些碎屑进入大气系统中,最后覆盖了全球。

后来地质学家也在今天的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了陨石坑,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小行星撞击对恐龙灭绝可能是首要因素,但却不是唯一因素。

这里就不深入探讨关于恐龙灭绝的细节了。至少我们知道地球确实被一个10公里直径的小行星撞击过,直接引起了灾难性的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

地球上的核弹

据网上的消息,现今地球上有约15000枚核武器,美国和俄罗斯各有约7000枚,法国、中国、英国、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和朝鲜共有约1000枚,但这些核弹究竟意味着多大的破坏力呢?

地球上大约4500个城市及城区,平均每个城市按10万人算,三枚核弹可以彻底抹去一座城市。

15000枚核武器足够毁灭所有城市,杀死30亿人,全球一半的人囗,还可以剩下1500枚核武器。

但如果把15000枚核弹都垒成一堆并引爆会怎样?

一枚典型的美制导弹头有20万吨TNT的威力,那15000枚导弹头的威力就约为30亿吨的TNT,以这个总能量,我们来对比一下火山爆发。

1883年,喀拉喀托岛( Krakatoa)上的火山爆发,摧毁了周围的群岛和70%的岛屿,爆发后的数天内整个世界都受到影响。

我们核反应堆内的能量是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15倍,集中引爆,瞬间可形成一个直径50公里的火球把所有东西都汽化了,产生的冲击波将三千平方公里的森林夷为平地,250公里以内的所有活物都会燃烧起来。当爆炸平息后,会留下一个直径10公里的弹坑。

炸起的蘑菇云膨胀上升,直至平流层外层,上百万吨的可燃物飞射进大气层,然后传到地球各处,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在世界范围内翻倍。

这样的爆炸如果发生在亚马逊雨林(类似恐龙时代的雨林环境),将把它夷为平地。这场灾难会摧毁人类的文明,但剩下人类还得继续苟且度日。所以即便放到恐龙时代,还造成不了恐龙的灭绝。

但它们危害依旧不小。部分烟尘微粒,甚至会漂流至太空边缘多年,然后引发卡尔·萨根等人提出的“核冬天”。

所谓核冬天

核弹爆炸导致的全球性气候变化。上升到平流层的可燃物吸收阳光,加热平流层。平流层的气温上升可能导致臭氧层的巨大空缺。

这样地球会被暴露在更多的紫外线中,对一切生命造成伤害。人类或许可以躲,但植物都将凋零。农作物将会度过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在核冬天中,黑压压的云层反射阳光,更少的雨和霜冻会把农作物都杀死。随着植物的减少和可能的紫外线,水生生物也会受到伤害,人类会经历真正的大饥荒,而且并不是短时间的灾难。

研究人员预测,五年内地球将大约降低1.6度,在未来二十年中会降低约1.1度,并且臭氧层的损失将持续十年。

而要造成这一切仅仅需要投下100个核弹就够了,而目前我们有15000个核弹。

与小行星撞击能量等同的核弹量是多少?

6500万年前,结束了恐龙纪元的小行星撞击所产生的能量大约等于多少呢?

差不多等于地壳中剩下的铀全部制作成核弹所具有的威力。

地壳中,现在估计还有约三千五百万吨铀,现在可以做成上百万个核弹头。简单估算为100亿个广岛核弹。

当然这些核弹加在一起,绝对比那颗小行星的撞击带来的危害更大,因为不仅能量大,还有核辐射。

整个地球先被烤焦,再冰封,一片核辐射的废墟,绝对是对所有生命的一次死亡洗礼。当然对地球来说,这还不值一提。过个几百万年,核爆炸创伤就会愈合,会有新的生命繁荣起来。

如何这个爆炸发生在现在,那等新的智慧生命建立文明后,也会像我们研究恐龙一样,苦思地球曾经的生命,他们会在岩层之中发现一圈古老且薄薄的岩层,覆盖整个地球,岩层里富含铀这种放射物,和其衰变后的其他放射物,甚至混合着我们曾经使用过的金属与塑料。

欢迎关注@想法捕手,读科学,聊宇宙。

把人类现今的所有军用武器投放到侏罗纪并引爆会提前造成物种大灭绝吗?为什么?

楼主对地球有仇吗?物种灭不灭绝不知道。但所有武器把地球给炸烂了是没有问题。球都烂了。生命还有意义么?

把人类现今的所有军用武器投放到侏罗纪并引爆会提前造成物种大灭绝吗?为什么?

可以做到,虽然难度系数非常高。

人类想要灭绝所有生物,那么人类除了核武器,其他武器根本没什么卵用。

但是,这是一个数学题,为什么是个数学题呢?

因为核武器的核辐射并没什么太大的用处!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中,核反应堆堆芯熔毁,工作人员去打捞被融毁的堆芯,竟然在反应堆冷却水中发现了大量的浮游生物,有的甚至直接在那散发着数万伦琴核辐射的堆芯上安家……

还有,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冷却水池中有数量巨多的怪模怪样的变异鱼类……

比如1000万当量的氢弹,虽然核辐射半径有200多公里,但是,有效致死半径仅15公里。越接近核爆中心,辐射越强,死亡率越高。

要吸取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的教训,我们得把核武器那对自然生物没有突然致死性的核辐射半径给无视掉,只考虑核武器的致死半径。从三里岛的浮游生物到切尔诺贝利的怪鱼,足以证明,非致死计量的核辐射不会造成物种灭绝,只会让物种变异进化并适应。

1000万吨当量氢弹致死半径15公里,那么致死范围是78.5平方公里,地球陆地面积大概1.49亿平方公里(南极洲上有企鹅),那么就需要大概180万枚以上,但考虑到地球上的各种山脉,最终可能需要300万枚?或者1000万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