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该怎么办?
幼儿急疹,该怎么办?
幼儿过了6月龄,从母体获取的抵抗各种疾病的抗体作用已经越来越差,当幼儿身体受到各种外界刺激,如气温、食物、细菌、病毒等,就会产生各种应对反应。发烧是幼儿最常见的反应。
幼儿发烧的诱发因素很多:长牙会发烧、打疫苗的应急反应也会发烧、感冒会发烧、还有各种不明原因的发热。
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问题,幼儿发热很多情况下都会自行退热,或者简单对症处理下就可以,但有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就比较让父母担心,那就是幼儿急疹。
经历幼儿急疹:我家二宝现在一周八了,在一周五的时候就得了幼儿急疹。
那两天他正在长牙,刚开始发现发热,我都认为是长牙引起的发烧。当天晚上体温到38.5以上,虽然精神状态不错,为了让他晚上睡得安稳一点,睡前还是给了退热药。服用半个多小时后,体温降到37左右,就没再理会。
可是第二天一起来,体温直到39+,再次吃退热药一点反应都没有,精神状态不错,能吃能睡。发烧还在家里跑来跑去的。定期吃退热药,加物理降温,虽然体温没降,但没有发现其它症状。根据自己了解的信息,觉得很可能是幼儿急疹,所以没有去医院,除了退热药也没有吃别的药品。
到了第三天,体温有时到40度了,虽然还是没什么其它并发症状,但小孩精神状态没有前两天那么好了,手脚滚烫,脸蛋通红,睡觉也不踏实。孩子妈就有点着急,一直说要去医院看看,因为是疫情期间,去医院太麻烦,给吃了点抗生素,但到了傍晚体温还是一点退的迹象都没有。孩子妈硬要去医院,但医院的儿科医生询问情况和初步检查后,也说大概率是幼儿急疹。
开了奥司他韦颗粒还有一种中药的清热解毒颗粒,说是预防病毒性感冒。然后叫回去继续观察。
回到家后,我坚信就是幼儿急疹,医生开的药也没给吃,就定时给退热药吃,坚持物理降温。
熬过了最艰难的第三天晚上,第四天早上起来,体温还是很高,但精神状态变好,面上开始出现红疹了,到了中午体温降到38左右,背上也出现红疹。基本就放心了。
如何面对幼儿急疹:首先我们得了解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2岁以下幼儿常见的出疹性疾病,多发于6~15月龄的幼儿,主要是由人类疱疹6型、7型病毒引起,症状常见突然高热,39度以上,有时维持在40度左右,高热持续3到5天,往往没有其它并发症状,发热期间幼儿精神状态较好。常在第4天后,身体面部,头颈部先出现红疹,然后扩散至全身,有疹出热退的特点。
幼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目前没有什么特效药。确定是幼儿急疹只需对症处理即可。
总结:面对幼儿高热不退时,一定要多观察有无并发症状,幼儿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等。如果不能确定原因,尽快就医。同时家长们也要放平心态。
幼儿急疹,该怎么办?
幼儿急疹怎么引起的?
今天打算和大家聊一聊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不陌生,听这个名字就会知道,这是发生在幼儿群体中的疹子,而且还有一个特点,往往是发病很急,突然高热,高热会持续3~4天,热退疹子才会出来。
幼儿急疹是什么
幼儿急疹其实是幼儿感染了人疱疹病毒-6型或者7型,引起的急性出疹性疾病。
主要症状就是突然高热,并且持续不退,但是精神良好,多数孩子不伴有其他症状,但也有的宝宝会出现轻微的流鼻涕、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
高热会持续3~4天,体温就会下降,退烧后会出疹子,疹子分布在躯干最多,面部颈部其次,四肢少,疹子开始为红色针尖大小,随后为鲜红色,不规则的斑丘疹,1~5毫米大小,用手按压会褪色,疹子消退后不会留有色素沉着,也不会脱屑。
家长也不用担心,疹子没有痒的感觉。
幼儿急疹是具有传染性的,感染病毒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同一种病毒不会感染第二次,但是不排除会感染两种病毒,出两次急疹的情况发生。
幼儿急疹有多种途径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无症状的成人携带病毒,传染给小宝宝,是本病的主要传染途径。
幼儿急疹古时候称为“奶麻”、“假麻”,认为病因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以疏风清热,解表透疹为主。
幼儿急疹的治疗
退六腑10分钟,平肝清肺5分钟,清胃5分钟。
退六腑,家长的一手握住小宝宝左手腕部,固定住防止宝宝乱动,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中两个手指的里面,从肘横纹推向腕横纹,叫退六腑。
平肝清肺,家长的一只手固定住宝宝的左手,露出宝宝的食指和无名指,家长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指腹,沿着宝宝的食指和无名指的指腹面,从指根推向指尖。
清胃,家长一只手固定小宝宝的左手拇指,家长用另一只手拇指螺纹面自宝宝的掌根直推到拇指跟方向。
发热期属于风热外袭,热入营血。肺主卫表,肝主营血,平肝清肺可以清热凉血,发表解毒透疹。
幼儿发热容易传变入里侵入脏腑,脾主肌肉,脾与胃相表里,退六腑可以退脏腑之热,清胃退皮肤之热。
幼儿急疹的护理
😷注意穿着,不能给孩子穿得太厚、捂得太严,尤其是太小的孩子,往往因为容易出汗而导致感冒,尤其在吃奶时更要注意,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卫生。
😷建议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喝水,适当吃水果补充维生素。
😷出疹子期间少去户外活动,不要洗澡。
😷饮食方面,哺乳期的妈妈暂时不要吃海鲜类食品,辛辣刺激的食品。
幼儿急疹,该怎么办?
小宝宝最常见的发烧出疹子的情况就是幼儿急疹了。
这个病又叫婴儿玫瑰疹、第六病,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所以属于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但因为症状往往不重,宝宝一般状况还好,可以自愈,所以妈妈们不必太过紧张。
关于“幼儿急疹”
本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以6-18个月龄的小儿最多见。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发病为多。
潜伏期为1-2周,平均10天左右。
症状如何?
起病急,突然高热,全身症状轻。
可伴有轻咳或腹泻。
体温可达39.5-40℃甚至更高,持续不退或有波动,偶见高热惊厥。但宝宝整体状况一般较好。
一般高热持续2-4日后突然降至正常,热退时或热退后1-2日内出现皮疹。
什么样的“皮疹”?
皮疹为淡红色的小斑点,直径2-5mm不等,按压褪色
头面部往往最先出疹,逐渐发展到躯干、甚至四肢,一般头面颈部和躯干皮疹最多,四肢远端最少(部分皮疹可融合成片)
出疹最初48小时皮疹逐渐发展到顶峰,而后逐渐消退,退后不留痕迹。
整个病程约8-10天。本病在高热阶段少数婴儿可出现高热惊厥,但危险性并不高,也不会影响将来的智力发育。
本病可自愈,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高热阶段可使用退烧药,比如泰诺林、美林。但是提醒您退烧药服用间隔至少4小时一次,不可过短,24小时之内不可超过4次。
宝宝可能食欲欠佳,应该多喂水、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比如米汤、稀粥、小面条等等。
出疹阶段患儿可能易烦躁哭闹,不易安抚,注意避免穿着过多加重瘙痒不适。
应隔离患儿到出疹后3-5日,尽量少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化验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并于热退后逐渐恢复正常。如白细胞下降明显,一般建议热退后复查血常规。
幼儿急疹,该怎么办?
作者:顽疾归赵(武警总医院儿科医师)
这几天,多多妈妈过得十分不安宁。13个月的小宝多多已经发热3天,没有食欲,还有清鼻涕,体温最高达到了40℃。妈妈给多多吃了退烧药,体温可以下降,但是降不到正常温度,最低也有37.5℃。虽然高热,但多多的精神状态还算可以,体温下降后自己还能玩玩具,也没有发生过抽搐、头痛、喷射样呕吐等症状。
体温降不下来也不是办法,多多妈妈抱着多多去了医院。医生发现他脖子上有几枚质软的淋巴结,嗓子有点红但是没有疱疹,肚子有点胀气。然后给多多化验了血常规,结果提示淋巴细胞增高,考虑病毒感染,嘱咐妈妈给予宝宝清淡饮食,少量多次给孩子喂水补充体液,若出现高热口服退热药物治疗。同时嘱咐多多妈妈关注孩子体温变化,观察身上有没有皮疹。
回家后次日,多多的体温有所好转,不吃退烧药体温高峰在37-37.5℃,但是多多躯干开始出现很多散在分布的淡红色的皮疹,基本不突出皮面,按下去会褪色。第二天皮疹分布范围更大,并且在面部和四肢也出现了这种皮疹,不过体温已经正常。
妈妈不放心,再次向医生咨询。医生告诉多多妈妈,孩子这次得的是“幼儿急诊”,让妈妈不要过度担心,注意防风,避免着凉,一般3天左右就会消退。果然如医生所说,多多身上的皮疹3天后颜色逐渐变淡,最终消失,没有脱屑也没有色素沉着。
幼儿急疹——大部分宝宝都经历的一次发烧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能引起高烧,退烧后出现皮疹。幼儿急疹通常为原发性人类疱疹病毒6感染所致。幼儿急疹常见于2岁以下的儿童,全年都可发病,春、秋季更常见,有时会在局部地区流行。
宝宝感染此病毒后,可以出现突然发热,一般为高热,体温>39.5℃,持续3-5天,高热时没有皮疹出现。常常伴有枕后、颈侧或耳后淋巴结的肿大,胃肠道不适如食欲不佳、腹泻、呕吐等,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发热过程中会出现高热惊厥,偶尔出现前囟门隆起。
发热持续3-7天后骤退,热退后出现皮疹,呈红色、扁平,周围可有红肿,无痒感,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面部及四肢。皮疹通常2天左右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及脱屑。
宝宝得了幼儿急疹该注意些啥?因为幼儿急疹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类似,血常规结果通常提示病毒感染,但缺乏特异性,因此在出疹前很难明确诊断。
对于6个月到2岁之间的患儿,如果不明原因出现高热,且症状及化验结果符合上述幼儿急疹特点,家长不应心急,更不能擅自给患儿服用抗生素。可以给予患儿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鼓励宝宝多摄入一些液体。
若体温超过38.5℃时,可根据体重及年龄给宝宝口服退热药物,如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如果宝宝出现高热惊厥、反复喷射样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出疹后患儿一般精神状态会有明显好转,此时无须特殊治疗,让宝宝多休息,避免受凉,精心护理,皮疹通常2天左右便可完全消退。
参考资料
1、《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
2、《默克家庭医学手册》第3版
图片来源:123RF图库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幼儿急疹,该怎么办?
幼儿急疹,该怎么办?
众所周知,幼儿急疹最明显的特征是“烧退疹出”,这种马后炮的幼儿常见疾病真是很恼人,原因在于前期高烧不退时很难判断是不是幼儿急疹,只有烧退了疹子出来了才能判断,孩子高烧不退最让父母担心,又不能放置不管。
我家宝宝在一岁左右,得过一次幼儿急疹,反复高烧,烧了四天三夜,普通退烧药都不管用,医生打了退烧针才能暂时退烧,验血和大便,显示病毒感染,就一直当成当时挺严重的轮状病毒感染来治疗,后来,烧退了,背上,四肢出满了红疹子,才知道,原来是得了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经常出现在多大孩子身上?
幼儿急疹多发于6个月到1岁半左右的孩子身上。
幼儿急疹什么季节是高发期?
幼儿急疹春季为高发季,但是其他季节也会发生。
幼儿急疹有什么症状?
突发高烧,宝宝精神状态不佳,有的孩子还会有腹泻或咳嗽症状,有的仅仅就是高烧, 高烧一般达39.5-40℃,持续不退且反复高烧,高烧一般2-4天,热烧后出红疹子,多见于面部,背部,四肢等部位,疹子2-3天就会消退,一般不会留疤。
幼儿急疹如何护理?
1. 高烧时需要使用退烧药
(退烧药两次服用间至少间隔4小时,24小时内不可超过4次)
2.宝宝高烧期间食物不好,可以喂点稀粥,米汤等,还要多喂水。
3.出疹时,有风的天气尽量不要外出,同时忌辛辣刺激以及海鲜等食物。
幼儿急疹,该怎么办?
遇见过幼儿急疹的家长,被孩子突然高热可能会吓一跳,未曾遇见孩子患幼儿急疹,家长大概是不知道什么是幼儿急疹,孩子为什么会患此病?多大孩子易患此病?此病预后好不好?
什么是幼儿急疹?有何发病特点?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引起的发热性出疹性疾病。
其发病特点有: 典型的“热退疹出”
1、有潜伏期一般10天左右。一般初起可以有类似感冒症状如流鼻涕、干咳,往往家长以为孩子感冒了。
2、多以8个月以上、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
3、起病急骤,突然发热,体温持续高达39℃-40℃,个别孩子因体温过高而出现热性惊厥。自然热程为3-5天会自行退热。
4、待3-5日发热体温退至正常,转而出现全身散在的玫瑰疹,以颜面、躯干及四肢多见,皮疹呈红色斑丘疹,疹约2-5mm,疹间有正常皮肤,出疹也是快出快退,一般出疹1-2日自行褪祛。
5、但是孩子精神状态及一般情况较好,与发热不相对称,这是此病一大特点。即孩子虽然体温高,甚至面红耳赤,但是睡觉、哺乳饮食都正常。
幼儿急疹发热怎么处理?幼儿急疹看似体温高,而且孩子面红耳赤,但是,孩子精神状态都比较好,该吃该玩都和平常一样,所以家长可不必过分积极。其实,降温也只是让孩子感觉舒服一些。
1、观察体温: 3-4小时测一次体温,如果体温>38.5℃时,可以物理降温。同时多给孩子喝水,因为发热是会消耗大量水分,以免脱水。
2、口服退热药: 一般可以根据体重口服布洛芬,每㎏体重0.5ml,4-6小时一次。当然,如果6个月以下孩子如果是发热,则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切记,此两种药是一类的,不可以同时联合应用。
孩子出疹后如何护理?幼儿急疹的出疹快、褪祛也快,整个出疹、疹褪一般仅1-2天,个别2-3天,皮疹均为玫瑰色斑丘疹,散发于颜面部及躯干,一般不会结痂、水泡,不痒,因此,不要过多干预即可自行消退。
什么情况下需要将孩子送医院?1、如果是小婴儿尤其2-3个月孩子发热,最好还是去医院明确病情。
2、孩子精神状态是判断孩子病情轻重的晴雨表,如果孩子与平日精神不一样,少吃少喝及懒动,或总是睡觉,就要及时带去医院检查。
3、如果口服退热药,持续24-72小时高热,体温不退或反复高热,还是应该去医院让医生明确诊断。
4、发热伴随其它症状如咳嗽咳痰、气促气喘,恶心呕吐,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
5、出现热性惊厥,一般家长初次遇上这种情况不会处理,还是去医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