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如何调养?
痰湿体质,如何调养?
中医体质学创始人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把人的体质分为九种: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
在九种体质当中,只有平和体质是健康的,其它八种都是有偏颇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
痰湿体质是偏颇体质中常见一种体质。如何辨别自己是否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应该如何调养?今天我就来简单聊一聊。
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是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失调后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痰湿体质是由于机体的水液停滞不化而导致的痰和湿凝聚在一起,出现以黏滞、重浊等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我们身体正常的情况下,食物经过脾胃消化吸收后,变成水谷精微,由脾运输到全身的各组织器官,发挥濡养的作用。津液也是一种水谷精微,当我们的脾运化出了问题的时候,津液就容易变成水湿,人就会慢慢出现腹满,腹胀的情况。一旦水湿停聚过多就成了饮,而饮积聚过多,加上受热邪煎熬,就成了痰。
“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说明痰与湿息息相关!
如何辨别自己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有几种常见的表现,我们可以对照一下:
1、痰蒙清窍: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谢顶,自身的感觉就是经常感觉头晕、头重,去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问题。
油腻大叔形象:面部皮肤油光发亮,容易出汗,汗又黏。
2、痰湿内蕴:都说痰湿体质是胖子的体质,痰湿体质的人往往身形相对肥胖,给人大腹便便的感觉。面色黄或暗,眼睛浮肿。食物一般不太好,喜欢吃肥甘厚腻的食物,消化功能也不行。大便往往黏,小便不多或有浑浊。
痰湿体质的人给人感觉就是懒,走到哪都想找个沙发一躺,更别说运动了。因为痰湿体质的人会总感觉自己身重、疲劳而无力。
3、痰湿困脾:不想喝水,不想吃东西,有时感觉胸闷、恶心,痰还多。
4、痰阻气道:痰湿体质的人,不论男女,睡觉都爱打呼噜,当然男性会比较明显。
除了上述常见的表现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舌像才观察痰湿体质的舌苔特点:
1、痰湿体质的人一般舌形胖大,舌体边上有齿痕。有些人不懂怎样算舌形胖大,我们可以把舌头自然伸出来,正常的话舌体离嘴唇的两边是有些空隙的,如果你的舌头充满整个嘴唇,那就是有胖大舌了。
2、痰湿体质的舌色淡,舌苔白、厚、腻。我们常用舌头的颜色和嘴唇颜色相比,比嘴唇颜色淡就是舌色淡。正常的舌苔是薄薄的一层,透过舌苔还可以看到舌质。而痰湿体质的舌苔往往又白又厚,嘴巴还往往有黏腻的感觉。
痰湿体质该如何调养?总的来说痰湿体质的人调养应该做到:饮食宜清淡、起居忌潮湿、运动宜渐进。具体我们看看应该怎么做:
1、思想、心态的改变:
前面我们提到痰湿体质的人形体肥胖,老想着坐、卧、躺,做事也慢悠悠的,有点小老头的感觉。所以想要调理痰湿体质我们首先要从精神方面入手。
多听一些激情高亢的音乐,看一下让人激情澎湃的体育比赛,让思想上先动起来。
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思虑,因为思伤脾,痰湿与脾密切相关。
2、体育锻炼:
思想上动起来了,行动也要跟上。要摆脱身重易困倦的状态,就要逐渐把运动量加起来,应长期坚持锻炼:散步、慢跑、一些球类运动、舞蹈、武术、八段锦等等。
3、起居和工作环境的调整:
远离潮湿、阴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多户外活动,衣服以易透气散湿的为主,多晒晒太阳。
4、饮食调整:
痰湿体质的人在饮食方面宜清淡,多吃健脾利湿,益肾、化痰祛湿的食物,可常吃的食物有冬瓜,荷叶,山楂,赤小豆,白萝卜,紫菜,海蜇,洋葱、白菜,芹菜,绿豆芽,海带等。少吃肥肉、蛋糕、点心,饮料等甜、黏、厚腻的东西。限酒限盐,细嚼慢咽!
饮食方面还可以多吃茯苓、薏苡仁、山楂。比如大家常煮的茯苓麦冬粥、薏苡仁粥、冰糖葫芦、山楂茶等等。
5、最后就是一些中医中药的调养办法。
如中药祛湿化痰、中医的穴位保健等等。
总结:每种体质都有其形成的原因,发展的过程和调养的办法。我们只要找到原因,坚持调养,就能慢慢远离亚健康!
痰湿体质,如何调养?
什么是痰湿?
湿气大家应该都很熟悉,那痰湿的痰是什么东西呢?
中医说的痰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的区别,所谓的有形之痰,指的是平时我们咳嗽出来的痰,而无形之痰指的是那种体内黏稠的病理性的液体,比如水湿凝聚,逐渐凝练成的痰,或者整天吃肥甘厚味的东西,营养过盛,导致代谢产物潴留而形成的痰。
湿和痰又相互影响,如果湿气重了,会导致痰的增加,而痰的出现,又会导致湿气更重,痰湿结合,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说了这么多,痰湿体质的人,都有什么样的症状,该如何辨别自己是不是痰湿体质?
1.舌象:舌体胖大,苔滑腻,厚,舌苔颜色发白或者黄色,舌边常有齿痕。
2.体形面色:体形肥胖,尤其是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容易出现浮肿,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睡觉时鼾声如雷。
3.口中与肢体的感觉:口中黏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头身重困,经常感觉头昏昏沉沉,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易出现耳鸣。
4.感觉及睡眠:身体酸乏无力,慵懒,容易困倦、胸闷,喜欢吃肥甘厚味。
5.大小便:小便浑浊,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容易粘马桶。
以上几种常见症状,你中招了吗?如果占了大部分症状,那您很可能是痰湿体质了。有痰湿怎么办呢?
痰湿体质的人不建议乱补,脾胃虚弱是产生痰湿的根本原因,所以祛痰湿最根本的就是要健脾!
食物推荐:痰湿体质的人宜多食薏苡仁、茼蒿、洋葱、白萝卜、薤白、生姜、海带、南瓜、金橘等食物。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
推荐一个千古第一化痰祛湿方——二陈汤,来自宋代官方组织编写的方剂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由半夏、陈皮、白茯苓、炙甘草组成,这寥寥四味药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快速祛除体内痰湿。
另外,平时多按按祛痰穴位——丰隆穴。
位置: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功效:丰隆穴归足阳明胃经,络足太阴脾经,按摩丰隆穴可以健脾和胃,使痰湿自动化解。
每天早晚各按揉1次,每次1~3分钟。
【我是一名中医人!关注@橘杏缘学社,学习更多中医养生知识与调理方法!用老百姓的话讲透一日三餐里的中医养生智慧】
痰湿体质,如何调养?
痰湿体质是引发三高的主要体质之一!除了遵循健康的基本原则之外,有相当的营养物质是需要适当的控制好的,同时也要根据个人的基础代谢情况,保证均衡的营养的情况下,把握好适合自己的基础代谢的食物量。才能让疲劳过度的器官组织逐渐的恢复到以前正常的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正常健康的标准。
健康的基本原则是:好的空气和好水,乐观的心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均衡的营养,戒烟限酒!
部分营养长期的过剩,是致使部分器官组织疲劳,以及引发心脑血管问题与脂肪堆积的关键。也是引发痰湿体质的主要因素!我们的饮食食物量,在保证营养均衡的情况下,也要根据个人的身高体重及劳动强度,决定着每天能量及各营养物质的摄入量!
常规的痰湿体质我会建议控制好动物性食物每天保持在150克以内,其中深海鱼与补气血的偏多一些。增加一个杂粮粥,达到补肾补气血去湿健脾胃及植物性蛋白质互补,同时也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的摄入。黑豆,黑芝麻,红豆,薏米仁,怀山各等份,常煮粥吃。如果有高尿酸的朋友,黑豆红豆份量减半。其他的水果蔬菜薯类植物种子类都要有计划的补充。
很多情况下,痰湿体质往往会伴随着一些慢性病的出现,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适当的补充一些优质的营养补充食品,可以加快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与改善慢性病的效果!比如:多种植物蛋白质粉,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及抗氧化物质等。
痰湿体质,如何调养?
痰湿体质,最简单的判断是不是痰湿体质,伸出舌头照照镜子就可以判断,舌苔厚厚的一层,看起来十分厚腻;刮也刮不掉,舌头边缘有齿痕,这就是很明显的痰湿体质。
中医看来,痰湿就是体内代谢废物堆积的一种表现。经常爱吃一些肥甘油腻的大鱼大肉,荤食给脾胃造成严重负担,导致湿困于脾,湿浊难排出体外,就逐渐形成了痰湿体质。
首先就是要减少肉食的摄入,平时多吃素菜,多加运动,使脾胃健运,痰湿就能代谢出去。肥胖的人平时最要忌口,寒凉食物喝油腻食物是罪魁祸首,保持心情愉悦能够避免心志不舒,肝木不调达,伐克脾土。
多按揉“丰融穴”祛湿化痰的名穴,按摩此穴位能把浊湿排出体外,使气血通畅。感谢关注!每日为您推送养生知识!
痰湿体质,如何调养?
痰湿的形成,一般与进食过多肥甘厚腻食物相关,容易导致脾胃虚弱,进而影响消化功能,从而形成痰湿。
此种痰多为无形之痰,可以游走在四肢关节经络,游走到哪里哪里就有问题。如可以出现腹胀腹泻、大便稀溏、大便粘滞不爽、下肢水肿、头晕耳鸣、目眩口苦、胸闷咳痰、乏力等症状。痰湿除了阻滞关节经络,也会影响体内气血的运行。
想要调养除痰湿,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
1、饮食。肥甘厚腻之物,容易碍脾胃而生痰湿,平时我们讲“鱼生痰,肉生火”,就是痰湿体质的人要避免的。
2、生活习惯。整天久坐,缺乏运动,出汗较少,同时多进食生冷食物,还有熬夜损害肝肾气阴,使脏腑功能低下,都容易导致聚湿成痰,且不利于痰液的排出,不利于气血的流通。
3、药物调理。很多经典的方药,对于痰湿的排出有很大的帮助,如二陈汤被称为化痰神器,其中半夏、陈皮、茯苓,都是化痰祛湿的良药。其中半夏有化痰祛湿、降浊行气,陈皮祛痰和胃理气,茯苓健脾化湿,杜绝痰湿的根源,并由二陈汤变化出很多经典的治疗痰湿的方药,如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都在临床使用广泛。
其他的药物,比如藿香、佛手、厚朴,都有和胃化湿作用,痰湿之本是脾胃,也可以通过理气健脾、和胃祛湿的方法,达到调理痰湿的效果。
常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药就是温阳之药,常见的附子、桂枝、干姜等;也有瓜蒌子、桔梗、陈皮等,以清热化痰为主,适合痰湿夹有热者。
我是中西医结合心内科王医师,欢迎文末评论交流、点赞转发。
痰湿体质,如何调养?
体质研究课题组发现:舒张压高、血脂高、代谢综合征、肥胖等与痰湿体质有显著关系。今天就带您一起认识痰湿体质。
(网络图,仅供参考)
什么是痰湿体质根据痰湿体质的症状特点,设计了下面9个问题,如果有3个问题回答是,说明您可能是痰湿体质。1、胸闷或者腹部胀满;2、身体有沉重感;3、腹部肥满松弛、形体肥胖;4、面部皮肤油脂较多;5、上眼睑浮肿;6、咳嗽时痰多,痰色为白色;7、活动后汗多、黏腻;8、面色淡黄而暗,容易困倦;9、舌红苔白腻。1、生活不规律如早睡晚起、暴饮暴食;2、运动量少、久卧久坐;3、喜欢吃油腻食物、甜品或者碳酸饮料;4、抽烟饮酒(特别是冰啤酒)(网络图,仅供参考)
痰湿体质如何调理1、环境起居调养天气晴朗时多进行户外活动,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保持居室干燥;避免受寒淋雨,尽量少待在潮湿的地方;衣着应宽松,面料以棉麻丝等天然纤维为主。2、运动调养加强运动,促进气血运行,有利于水液的代谢,痰湿体质者要根据自身情况,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如快走、慢跑、球类、登山、骑自行车、健身舞、跳绳等。活动量逐渐增加,运动环境应温暖宜人。3、精神调养适度地让自己紧张起来,培养魄力和决断力,遇事不宜过度思虑,少生闷气少计较;多听一些激昂高亢的进行曲、励志歌曲、戏曲;多看一些表现力量、对抗性强的体育比赛。 这样可以活跃精神、振奋阳气,有利于改变痰湿体质。4、饮食调理痰湿体质的人在饮食方面应清淡,应适当多吃一些能够健脾利湿化痰的食物,如洋葱、冬瓜、红小豆、扁豆、白萝卜、南瓜、紫菜、薏苡仁、花生、枇杷、橄榄、鲫鱼等。少吃糖果、柚子、李子、柿子、肥肉及油腻的食物,少吃贝类海产品,少吃冰激凌、少喝碳酸饮料。勿暴饮暴食。(网络图,仅供参考)茶饮方一:荷叶5克、甘草2克。茶饮方二:生姜片5克、红枣10克、红糖10克。(网络图,仅供参考)1、山药苡米冬瓜汤:山药50克、薏苡仁50克、冬瓜200克,放置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慢炖2小时左右,调味后食用。该药膳适合痰湿体质者或者单纯性肥胖者。2、荷叶粥:干荷叶30克、粳米50克,将干荷叶揉碎,与粳米一同放入锅中熬成粥。该药膳适合痰湿体质伴血脂高的人群。3、赤小豆鲤鱼汤:赤小豆50克、陈皮10克、草果5克、鲤鱼一条(约1000克),将上述食材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熬煮,然后加入生姜、葱、食盐、油等调味。该药膳适合痰湿体质伴面部油脂分泌过多的人群。(网络图,仅供参考)可常点按丰隆、中脘、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 。1、丰隆:属足阳明胃经,定位:在小腿外侧,足外踝尖上八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丰隆穴)2、中脘:属任脉,定位: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四寸。(中脘)3、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定位: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4、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后下方凹陷处。(阴陵泉)温馨提示: 很多人可能都是复合体质,所以药物调养的具体方药,一定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陈艳 中西医结合科 主治医师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