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一年,从615分到639分、从西工大到北航,值不值?

不值得。西北工业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是985大学,没有代差,完全不影响你的成长。我理解,学校间有完全代差的,这种复习结果有必要。比如,原来考个专科,后来考上本科;原来考个普通本科,复习后考上211重点本科,甚至985本科。在同一个档里,应根据专业爱好选择学校。比如某学生考了600多分,可以上川大、重大、吉大、山大等,应从专业角度选择大学。若喜欢数学,可以读山大,其次川大;若喜欢电气,可以读重大;若喜欢计算机,可以读吉大,其次川大、重大。

复读一年,从615分到639分、从西工大到北航,值不值?

我认为不值。

西工大和北航的录取分数线是有所差别,差别主要是由地理位置造成的,一个在内陆,一个在首都。西工大以航天、航空、航海而出名,其学科实力并不逊于北航。况且西工大本科毕业以后,可以考北航的研究生,即使是西工大的研究生,也和北航的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

我家孩子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北航读的,毕业后应聘在航天三院的一个研究所。据他讲,他们研究所的毕业生主要来自北航、北理、西工大和哈工大,学生的数量和素质都差不多,待遇也是一样的。

所以,无论从学术水平还是就业前途来讲,西工大并不比北航差很多,他们之间的差别不过是在不同的学校读书而已。如果是学航天航空相关专业,复读一年应该是浪费了时间,不如当初直接就读西工大。

复读一年,从615分到639分、从西工大到北航,值不值?

复读通常是要有根本性的变化,是要进入一个不同层次的院校:可以是一年后从上不了二本到进入普通二本;从普通二本进入双非强校;从双非进入211;从211进入985……在一个层次里面,就像西工大,北航这样的学校,不管你有怎么异禀的天赋,都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有什么好复读的!?

复读一年,从615分到639分、从西工大到北航,值不值?

不值得,西工大这几年大家都知道她有多牛气,看来对西工大了解太少啊!知道杨伟,唐长红吧,知道歼20吧!

复读一年,从615分到639分、从西工大到北航,值不值?

不值得。

西工大和北航是航空航天领域顶尖高校,西工大吃亏在地域差异,如果西工大在北京或者上海,分数不会比北航低。

个人认为两个高校在就业领域认可度相当,毕业后可能进入同一单位,没必要复读一年。

复读一年,从615分到639分、从西工大到北航,值不值?

"双十一张友文"认为没有值不值,这是个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我选择的权利。

敢于复读者,都是勇敢之人。有的人也想复读,但是患得患失,担心就业晚了;担心读后分数不增反降……总之,顾虑重重。

那些复读者经过一番心理较量之后,最终战胜了自己,应该是值得称颂的。

“双十一张友文”是这个样子的

复读后,即使不长分,也是有收获的,毕竟复读一年是很苦的,也是很累的。如果能复读,说明在自找苦吃。年轻时吃一点苦,是好事;如果能主动寻苦吃,则是好的平方了。现在的学生大多数衣食无衣,没有做过什么农活,甚至连家务活都没有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嘴的生活,差不多是在甜罐中长大了,幸福感就不会强。因此,复读有必要,而且读的次数越多越好。因为每复读一年,对自己的心智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有的学生心理承受力有限,弄不好还搞出了心理问题。

反复比较姚燕燕老师职称事件与“双十一张友文”职称事件(附成绩)

听说过有重读10多年次的,不管他人怎么评价这样的人,“双十一张友文”以为这样的人意志力超常,是“狠人”,因为他内心强大,抗压能力强。我的一个学生读到大二以后回家重读,我鼓励她。她对说,老师,只有您懂我。虽然她重读之后,依然只考了一个二本,但是她上大学的目标更明确了,入校就着手准备考研……

“双十一张友文”在山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