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实体店的走向和发展趋势如何?
按照目前网店以及直播带货的发展走势来看,5年以内我觉得实体店都不会有太大的好转,但是5年之后10年之后,我认为实体店会出现另一番景象。
我觉得决定实体店命运的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消费者收入水平。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欧美国家电商好像没有实体店那么发达,很多人买东西都是通过线下实体店购买。
这给人造成了一种误解,以为欧美的电商不怎么样,但实际上欧美的电商其实也很发达,欧洲、美国的人均网购其实要比我国大很多。
比如2021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到13.1万亿元,人均网络购物支出为9277元左右。而2021年欧洲消费者人均线上消费达2336欧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16690元;
另外目前美国一年的网络零售消费额大约是8,000亿美元,人均网络零售消费额大约是2400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是17,000元左右。
通过对比中国人均网络消费额以及欧美人均网络消费额可以明显地看出,目前欧美的网络购物并不比我们差,甚至人均网络消费额比我们还多。
只不过从网络消费额占整体零售的比例来看,欧美的网络零售占整体零售的比重比较小而已。
比如2021年美国的整体零售达到7.4万亿美元左右,而网络零售只有80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网络零售占整体零售的比重只有11%左右。
而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约是440,000亿,网络零售总额大约是13万亿,网络零售占整体零售的比重已经接近30%,这个比重要比欧美20个百分点左右。
那为什么网络零售能在我国迅猛发展,但对欧美实体店的冲击并没有那么大的决定,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收入水平不一样。
从整体来说,目前我国居民的整理收入水平是比较低的,所以大家在购买东西的时候对价格比较敏感,对产品的品质反而没有那么高的追求。
而网络零售的价格相对是比较低的,即便质量差一些很多人也能够接受,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十几年我国电商能够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反欧美的居民收入整体比较高,他们每年花在消费上的钱比较多,所以对价格并不是很敏感,大多数人更愿意到实体店去挑选物品,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实体店能够持续繁荣的重要原因。
第二、实体店的价格。最近几年在网络销售渠道崛起的背景之下,实体店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很多实体店的日子都大不如前,甚至有很多时间只能关门歇业。
而实体店日子不好过,不能单单怪网店的出现,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房租的成本问题。
目前房租占很多实体店的成本比重都能达到20%以上,甚至达到30%以上,再把房租成本计算之后,实体店的价格跟网店根本没法相比,这也是导致很多人远离实体店的重要原因。
第三、购物体验。至于实体店以及网络购物哪种体验更好,我觉得各有优劣,对网店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方便、快捷、可选择空间大。
而实体店的局限性就比较多,比如你想购买个一样东西,你只能一家一家去对比,这样费时费力。
但实体店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体验比较好,网店看不见摸不着,更多的都是消费者凭借商家的描述以及图片去选择,这时候至于产品质量能否保障,就看商家的良心了,如果商家有良心产品质量可能跟实体店没有什么差别。
但网络购物鱼龙混杂,很多店面都是以次充好,甚至造假售假,这让大家的购物体验并不是很好。
而大家去实体店买东西看得见摸得着,符合你的心意你就买,不符合你的心意你就不买,这种购物体验明显要比网店好很多。
至于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这三个因素,哪个对消费者购物影响更大,我觉得在不同的时间可能是不一样的。
过去十几年,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比较低,大家在买东西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是价格,大家对价格比较敏感,所以哪个地方价格低,大家就去哪地方买,这是网店能够赖以生存的基础。
但是未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另外当大家能够从房贷解脱出来之后,大家会有更多的钱用于购物消费,我相信到时大家对价格不是那么敏感了,这时候大家在购买东西的时候,对产品的体验会更加看重,到时网店和实体店就有可能倒过来。
所以我个人的判断是未来十年之内,网店仍然会持续增长,实体店的日子仍然会很难过,但十年之后随着大家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随着楼市饱和,大家花在房子上的钱越来越少,当未来某一天大家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了,我相信实体店会迎来复兴的。
未来五年实体店的走向和发展趋势如何?
如果没有相关政策出台,任由直播带货、粉丝经济、网络电商野蛮生长乱象丛生,未来五年实体店的走向和发展趋势仍然惨淡,一片狼藉。实体无法回血,整个经济有可能会走向畸形的危险。
应该做的是:限制或关闭直播带货功能,限制或关闭直播PK套路,工厂制造业回归实体经济,振兴分销商机制,规范、限制或剔除网红、明星、企业家等大佬的直播带货头部聚焦效应,避免资源过度整合过度集中,内耗内卷乱象丛生。平台经济把分销商踢出局,霸占经营网络流量资源,头部效应、粉丝经济、压低商品价格、压榨工厂、整合资源、内耗内卷,财富过度集中的现象与共同富裕的理念目标相悖论。
规范限制平台经济刻不容缓。平台经济好处有,但坏处或许更多,规范限制平台经济刻不容缓。
引导企业深耕科技高地创新发展互联网卖菜挤兑小商小贩,平台经济野蛮生长不是搞电商就是变着戏法霸占经营流量。互联网企业应该努力帮助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真正的深耕科技高地才是互联网大厂的责任与担当,才是大企业的用武之地。
未来五年实体店的走向和发展趋势如何?
谢邀!马云和王健林曾经有过一个亿的赌局,在2020年电商将占有中国零售市场50%的份额,如果没有实现,马云将给王健林一个亿,虽然最终赌局取消,但不可否认,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是巨大的。今年双十一各家电商都交出了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阿里更是以1682亿成交额再创新高,在电商百花齐放的背后,实体店可谓是提前迎来了寒冬,面对电商的步步紧逼,实体店业绩大规模的下滑,甚至有些早已关门歇业。
一、电子商务是否最终会取代实体业
在未来,电商真的会取代实体店吗?坤鹏论认为,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电子商务的崛起,实体业的衰败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只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其次,很多实体行业是电子商务无法取代的,比如餐厅,酒店,KTV等,这些以服务取胜的行业,是通过网络无法给予的,人都是讲情感的,他们需要赞美,需要体验,需要社交......优质的购物体验和在网上购物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二、实体店未来的发展趋势
实体业干不过电商的根本原因在价格,但网购的质量,售后,真假等一直倍受质疑。买家秀和卖家秀的段子更是值得我们深思。电商永远无法取代实体业的根本在于服务体验。衣服的上身效果怎么样?质量怎么样?鞋是否合脚?还有女性天生的逛街乐趣,这些都是在网上购物不能体验的。更何况,需要急用的东西,网购时根本无法满足的。
1.“坐商”变“行商”精准定位
如果你的思想还停留在打造爆款,打折促销来吸引用户的思路上,那么只能说明你对实体店的定位还不够明确。只是一味的和电商拼款式,拼价格,那这本身就存在不公平的竞争。电商的低运营成本是实体店无法抗衡的,所以必须改变经营思路,明确的定位哪些是属于电商顾客,哪些是属于实体店顾客。相比电商客户注重价格和款式,实体店客户更注重的是质量和整体效果。
2.“产品营销”变“服务营销”情感销售
干掉实体店的往往不是电子商务,而是实体店本身。实体店最大的优势是在于可以与人面对面的交流,这样的交流从本质上来说,更容易让人感受到真诚,让人觉得舒服,从而激发人们的购物欲望。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多数卖家都有这样的感觉,销售人员跟着还不如不跟着,想要了解的,解释不全面,不想要的推销一大堆,这样很容易让人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失去再次消费的欲望。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往往得不偿失。回归服务的本质,培养销售人员的职业素养,从传统的产品经营,转变为情感经营,才是立足之本。
3.“单一化”变“多元化”线上线下整合营销
现在多数商家都在提倡线下和线上的整合营销。何为整合营销?绝对不是把实体店的东西挂在电子商务这么简单。首先要明确线下销售和线上销售的本质区别,让两者之间不产生冲突,再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的同时从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双赢。
海尔/美的/马克华菲/CXG......等这些商家都为实体店家们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线上线下全面开花,取得了不俗的成。他们的成功点在于:
线上线下价格统一(包括促销)。完美的解决了顾客在线下选商品在网上购买的尴尬局面。从而留住了属于实体店的那一群消费者。线上全面发力,针对网购者开发出一系列电商专供商品,在避免和线下商品起冲突的同时,高性价比的商品更符合网购者的需求。线上线下售后统一,在解决网商售后难问题的同时,也更能精准的展示出品牌的价值。使其能在电子商务价格厮杀战中脱颖而出。
电子商务和实体店本因是和平存在的,虽然他们相互牵制,相互竞争,但他们的定位完全不同。所以在这场博弈中,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守住那份属于你的奶酪。
未来五年实体店的走向和发展趋势如何?
都说电商压缩了实体店的生存空间,这几年也频频听到一些实体店的店主做不下去的反馈。但在最近风向又有变化,最明显的特征是,线上红利增长明显放缓,流量获取代价越发高昂,而且很多平台表示即使获取了客户,转化率也一年不如一年,而一些巨头将目光又放在了实体店上。
阿里巴巴几年前布局了盒马鲜生,最近又买下大润发和欧尚的大笔股份,腾讯也高调入手永辉超市的大量股份,这充分说明实体店并非是一门死气沉沉的生意,相反,在互联网的重塑之下实体店将会是一门不错的好生意。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加持下,线上线下的通道进一步被打通,数据的充分运用对于经营流程效率的转化将会更加大。实体店最大的优点就是体验,这是目前线上平台无法做到的,即使是AR和VR运用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无法取代实体店给他们真实的体验感,而在未来几年中,相信对于体验的追求将会成为各大实体店所优化的一个目标。
新生代消费群体即将成长起来,85后90后手中掌握的财富将会更大,他们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不高,但对于体验的追求却比较苛刻,这样的一批消费者实体店比网络平台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盒马鲜生和永辉超市中的超级物种利用高端食品和产成品的售卖迎合了消费者对于食物消费升级的需求,并用增加座位,在店中体验的方式将消费者留在店中足够久,从而增加消费的笔数。
消费需要场景,而实体店在未来的几年中将通过场景的构画和体验的优化让很多消费者从线上回到线下,去享受更多维度的服务。
未来五年实体店的走向和发展趋势如何?
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继续发展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一、大量的门市房闲置,商场会越来越清净。
二、各个地方鬼城会越来越多,开发商跑路见怪不怪。
三、大量人材涌入南方发达省份,东北、西北会越来越贫穷落后。
四、就业越来越难,特别是不发达地区。
五、各行各业都会发生内卷,大量垃圾产品、三无产品被直播带货搞乱市场,同时很多厂家因为库存、贷款等问题破产跑路。
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报复社会案件会越来越多。
七、越来越多年轻人三观不正,被金钱和暴富冲昏头脑。教育让家长更加头疼,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
这是我个人看法,相信国家肯定也在想办法解决,一刀切不可取,但是任由无限发展是很危险的。
未来五年实体店的走向和发展趋势如何?
非常肯定的答案是,未来5年的实体店,将会涌现出一大批以“新零售”、“智慧零售”、“无界零售”为代表的“未来零售”门店,将成为实体店的主流趋势。
1、7月18日,阿里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宣布,已经形成了口碑智慧餐厅这样成型的行业解决方案,用新零售思想帮助餐饮商家升级转型。接下来,口碑智慧餐厅方案将向全国范围的餐饮商家开放,未来计划帮100万餐饮商家完成智慧餐厅的升级改造。
2、近期,马云的新开快餐品牌“筷马热食”,3年要开10000家门店;这个品牌就是由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饿了么新任CEO王磊,亲自牵头的筷马热食,准备两三年的时间,开出万家店。
3、从2018年初,倡导“智慧零售”的苏宁控股张近东,就提出“极客、极物、极速”为核心的造极攻略。今年苏宁将新开5000家,未来3年目标锁定20000家门店,涵盖苏宁小店、苏宁零售云、红孩子、苏宁影院、苏宁易购广场等多类型门店;
4、今年5月,星巴克中国区域新目标战略确定,2020年前在230个城市开6000家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