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背后有何玄机?
2022年7月19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注册资本为200亿人民币,总部位于雄安新区,经营范围包括矿产资源开采,选矿,矿物洗选加工,金属矿石销售,采购代理服务,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国内货物运输代理,供应链管理服务等等。
那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的目的是什么呢?背后有何玄机?其实我们可以从他一些高管的履历来看。
从矿产资源集团的高层履历来看,他们大多都有过钢铁行业从业经历。
其中董事长姚林之前是中国铝业集团董事长,之前则曾经在安钢集团有限公司任职;
总经理郭斌曾担任宝武钢铁集团副总经理,他主要负责资源矿产原料采购,海外投资等业务。
另外几名高管也来自于钢铁系统或者矿产系统,其中邵安林之前曾任安钢集团副总经理,安钢矿业集团董事长;高晓宇曾任五矿资源行政总裁。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成立目的之一,肯定跟钢铁有关,至少从短期来看它成立的目的肯定是为了整合国内铁矿石资源以及铁矿石进出口业务,从而保障国内铁矿石的供应,同时提高国内钢铁的整体竞争力。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之一,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高达10.33亿吨;而根据世界钢铁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9.52亿吨,相当于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大约是53%左右。
另外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非常大,国内生产的铁矿石根本没法满足钢铁行业的需求,所以我国每年都需要从外部进口大量的铁矿石。
202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达到11.24亿吨,进口金额超过1,800亿美元;而2021年我国铁矿石消费量达到14.75亿吨左右,相当于铁矿石进口依赖度达到76%左右。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铁矿石进口国,以2021年全球铁矿石贸易量为16.63亿吨来计算,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比重至少达到67%左右。
按理来说,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我们应该拥有很大的定价权才对,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目前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定价权方面相对比较弱。
目前全球铁矿石的定价权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的力拓、必和必拓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等少数企业手上,而这些矿产企业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美日资本在控股,而且美日在全球铁矿石运输当中也拥有很大的话语权,所以目前全球的铁矿石定价权其实主要掌握在日美的手里。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我们却没有掌握铁矿石的定价权,这是非常被动的,一旦国际铁矿石大幅上涨,对我国影响非常大。
比如过去两年时间,在全球流动性增加,以及一些资本炒作之下,尽管全球对铁矿的需求量并没有太大幅度的增长,然而铁矿石却出现了不合理的涨价。
我们以普氏62为例,在2021年5月份的时候,普氏62铁矿石指数一度超过210美元每吨,跟前两年最低位时相比,涨幅超过200%,这个涨幅是非常疯狂的。
在铁矿石迅速飙涨的背景之下,国内的钢材成本也一路跟着上涨,各大钢铁企业利润空间却不断被压缩。
从这一轮铁矿石的涨价来看,没有掌握铁矿石定价权对于我来说是非常被动的,所以现在我国开始成立矿产资源集团,着重对国内国外的铁矿石资源进行整合,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在全球铁矿石定价当中的地位。
通过成立矿产资源集团之后,一方面可以整合铁矿石的采购,避免各自为战,从而提高我们对铁矿石价格谈判的筹码。
另一方面,通过成立矿产资源集团之后,可以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入股到国外一些铁矿石矿产当中,甚至直接收购国外的一些矿产资源,从而进一步提升我们在全球铁矿石供应当中的地位和安全性。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可以为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不断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同时能够保障国内钢铁的正常供应,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刚刚,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背后有何玄机?
你好!稀土是卖方市场,我们没定价权;铁矿石是买方市场,我们还没定价权,早该管管了!
- 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人要买什么,什么就贵,中国人要卖什么,什么就便宜。这是20年前的一句话,没想到20年过去了,中国的钢铁行业受到这个困扰。
中矿的成立,其实就是要推进议价能力弱这一痛点,中国造出了全世界一半的钢铁,却对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极高。万一铁矿石涨价,那么对于行业将近乎于毁灭性的打击。我国对于铁矿石的外汇消费,仅次于集成电路和原油。
- 所以中矿需要负责的是提高中国在整改行业议价的能力,在国际市场上争取自身的利益,归根结底是为了保障中国原材料的供应安全。
刚刚,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背后有何玄机?
目的可能就是想加强中国在矿石上的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7月19日,一家整合了多个矿山资源的新央企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注册地为雄安新区,经营范围包括矿产资源(非煤矿山)开采,以及选矿,矿物洗选加工,金属矿石销售,货物进出口等等。
而根据这家新央企的经营范围,未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可能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升我国在矿山等方面的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1、收购更多的矿山资源,做大做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未来可能不仅在国内展开矿山资源整合工作,而且可能也会在国际上出手收购一些铁矿石等矿山资源,这样就可能更好的保障我国国内对于各类矿石的需求。
现在我国拥有高额的外汇储备,如果把这些钱用于海外一些矿山的收购和运营上,不仅可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够更好的保障我国各方面的需求。
而未来拥有的矿山资源越多,每年生产的矿石数量越多,那么在全球占据的份额越多,那么企业规模就会越大,企业竞争实力也会越强,那么相应的话语权也会越大。
因此,未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可能会在国内外通过各种方式收购更多的矿山资源。
2、集中采购现在全球铁矿石基本上是相对垄断的地位,全球大概现在只剩下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FMG四大铁矿石巨头了。而原来我国都是上千家钢铁等企业分别采购四大供应商的铁矿石,这样一来,我国上千家企业各行其是,造成话语权较弱,在采购方面可能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而未来,如果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集中采购一大部分铁矿石需求,那么一对四的情况下,就很有可能把价格压下来一些,这样就可能更好的降低铁矿石采购成本,从而可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大的话语权。
因此,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未来可能会通过集中采购来扩大影响力和话语权。
3,、结论综上所述,央企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成立,大概有两大目的。一个就是将整合和收购更多的矿山资源,从而做大做强矿石产业,从而获得更大影响力和定价权。第二就是集中采购,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从而也可以获得更大影响力和定价权。
刚刚,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背后有何玄机?
前几天看到相关的新闻,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注册资本:200亿,注册地:雄安新区,法人:姚林(原中铝集团董事长)。
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应该是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矿产资源方面的议价权和话语权。我国是一个生产大国,很多原材料都需要大量进口,比如像铝土矿、铁矿石等,最早应该是各个企业各自谈判,后面由协会出面定个长协价,难免出现议价能力不足的问题。再就是很多企业都在国外有开矿,成立该公司是不是也要把央企在国外的矿产统一管理起来,形成统一安排、统一计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等。
总之,成立矿产资源集团应该是统一资源管理,提高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刚刚,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背后有何玄机?
中国不是有个地质矿产部吗?成立这么个集团是想干什么?机构成立的越多,事情办得越好呢。我看未必。关键是要看什么人办事。我越是臃肿,越是容易踢皮球。人人都好像在管,到最后是谁都不管,浪费了民脂民膏,养了一大批蛀虫。
刚刚,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背后有何玄机?
目前来看,组建这个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短期最大的目的,就是争取矿产,尤其是铁矿石的定价权。中国是世界第一的钢铁大国,却长期没有拿到铁矿石的定价权,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成立这家公司,就是想要在“定价权”这个事情上争一下的意思。
全球70%的铁矿石已经被国际大公司垄断,也就是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力拓、福特斯克金属集团和巴西淡水河谷这四家打矿业公司控制着。而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但80%的铁矿石却需要进口。前两年铁矿石价格坐过山车的事情,让中国钢铁企业损失极大,但因为没有铁矿石定价权,所以只能是吃个哑巴亏。至此,中国就下定决心,组建了这家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让这个集团“垄断”铁矿石的进口业务,用这个“垄断”的矿石进口商身份与事实上已经“垄断”铁矿石的外国矿业大公司去谈判,争取拿到铁矿石的“定价权”。
目前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资料称,这家公司的资产是国内铁矿石采购需求和海外铁矿山资源两部分,就可以大体上猜测这家公司的业务可能有两个,一就是前面说的,以“垄断”的矿石进口商身份去和外国真“垄断”的矿石出口商谈矿石进口,争取“定价权”;二就是开发属于中国自己的铁矿山资源了,争取弄出一个与外国垄断企业在一个水平线上的矿石提供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