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购入银行股,年分红继续投入,持有5-10年,本利能超过同期等额银行定存利率吗?

通过观察过去十几年各大银行股票的表现来看,在不考虑股票涨跌幅的情况下,依靠分红完全能够跑赢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我们以100万元本金为参考,选建设银行为例来分析一下就知道。

1、先来看一下过去10年建设银行的分红表现。

虽然银行的股票是一种鸡肋,长年都不涨,但是银行股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分红非常积极,那些大银行几乎每年都分红,而且分红越来越多。

比如过去10年建设银行每年都分红,每10股分红都达到2块钱以上,其中最低的20111年是2.36元,最高的2021年是每10股派3.26元。

假如某一个人在2012年年初以100万购入建设银行的股票,当时建设银行的股价大概是1.6元,100万元可以买到62.5万股。

如果大家把每年的分红直接当成现金取出来,而不是继续用于购买股票,对应的从2012年到2021年,每年的分红分别是14.81万元,16.75万元,18.75万元,18.81万元,17.12万元,17.37万元,18.18万元,19.12万元,20万元,20.37万元,累计分红达到181万元。

但假如大家将每年的分红继续用于购买建设银行的股票,那收益会更多。

我们就按照分红之后在除权除息日用分红所得继续购买建行股票,经过10年的发展之后,从2012年到2021年,每年应得的分红分别为14.81万,18.76万,23.4万,25.74万,24.85万,27.26万,30.25万,33.44万,36.95万,39.65万。

而且通过将分红转成股票之后,到了2021年,实际持有建设银行的股份达到128.73万股。

假如在2021年分红完之后,大家不再将这笔钱继续用于购买股票,最终的本息是718.36万的股票市值加上39.65万的分红,相当于10年时间实际的收益达到658万,平均年收益率高达65.5%。

当然这个收益率是建立在2012年初建设银行股票处于“白菜价”的时候购入,其他时段购入就没有这么高收益了。

2、再来看一下过去10年建行的存款利率表现。

过去10年我国存款利率总体一直在下降,对应的建行的实际存款利率也并不是很高。

我们就以利率最高的5年期为例,在2012年年初的时候,当时5年期存款利率是5.5%,假如建行在吸收存款的过程当中上浮30%的利率,实际给到的存款利率可以达到7.15%,那100万存5年定期获得的利息总共是35.75万。

假如5年定期存款在2017年初到期之后继续将本息存入银行,在2017年年初的时候,5年期的存款利率只有4%左右,就算建行上浮30%,实际给到的利率也只有5.12%。

最后135.75万的本息继续存入5年定期,最终获得的本息大概是170万左右,年平均收益率是7%。

3、结论

通过对比购买银行股票,依靠分红不断滚存和在银行存定期进行对比之后,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购买银行股票,依靠股票分红以及股票的上涨,获得的收益要远远超过同期银行存款的收益率。

按照过去10年建行的表现,购买股票然后利用分红不断继续购入新的股票,在股票数量不断加大的情况下,10年总的收益可以达到658万,而同期100万放在银行存款只能获得70万的收益,相当于购买股票是银行存款利息的9倍左右。

当然,在众多银行当中,建设银行表现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也不是最好的,只能算是一个中等水平,具体到不同的银行上面表现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大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但对那些大银行股票而言,坚持长期持有,其实收益率还是比较可观的。

这也给大家指出了一条财路,如果大家不会炒股,那可以尝试在银行股价比较低的时候购入,然后坚持长期持有,再将每年的分红继续用于购买这支股票,经过长期持有获得的收益明显要比存款更划算。

全额购入银行股,年分红继续投入,持有5-10年,本利能超过同期等额银行定存利率吗?

以史为鉴,我们假设从十年前开始买入工商银行,每年分红的第二天以开盘价红利再投资。

2009年6月3日,以开盘价4.5元,买入100股,投资450元。

2009年6月4日10派1.65元,分红16.5元,成本价4.335元,资金不够买一手,结余至第二年。

2010年5月27日10派1.7元,分红17元,成本价4.165元,资金合计33.5元,不够买入一手,结余至第三年。

2011年6月15日10派1.84元,分红18.4元,成本价3.981元,资金合计51.9元,不够买入一手,结余至第四年。

2012年6月14日10派2.03元,分红20.3元,成本价3.778元,资金合计72.2元,不够买入一手,结余至第五年。

2013年6月26日10派2.39元,分红23.9元,成本价3.539元,资金合计96.1元,不够买入一手,结余至第六年。

2014年6月20日10派2.617元,分红26.17元,成本价3.2773元,资金合计122.27元,不够买入一手,结余至第七年。

2015年7月7日10派2.554元,分红25.54元,成本价3.0219元,资金合计147.81元,不够买入一手,结余至第八年。

2016年7月8日10派2.333元,分红23.33元,成本2.7886元,资金合计171.14元,不够买入一手,结余至第八年。

2017年7月11日10派2.343元,分红23.43元,成本价2.5543元,资金合计194.57元,不够买入一手,结余至第九年。

2018年7月13日10派2.408元,分红24.08元,成本价2.3135元,资金合计218.65元,不够买入一手,结余至第十年。

2019年6月30日10派2.628元,分红26.28元,成本价2.0507元,资金合计244.93元,不够买入一手,结余至下一年。

小结:2019年7月4日收盘价5.68元,市值568元,账户余额244.93元,总资产812.93元,相比期初投入450元,增加362.93元,增值80.65%,平均每年8.065%

以一年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计算存款收益。

2009年基准利率2.25%,利息10.125元。

2010年基准利率2.25%,本金460.135元,利息10.35元。

2011年基准利率3.5%,本金470.49元,利息16.5元。

2012年基准利率3%,本金487元,利息14.6元。

2013年基准利率3%,本金501.6元,利息15元。

2014年基准利率2.75%,本金516.6元,利息14.2元。

2015年基准利率2%,本金530.8元,利息10.6元。

2016年基准利率1.5%,本金541.4元,利息8.1元。

2017年基准利率1.5%,本金549.5元,利息8.2元。

2018年基准利率1.5%,本金557.7元,利息8.4元。

2019年基准利率1.5%,本金566.1元,利息8.5元。

小结:本息合计574.5元,投入本金450元,增加124.5元,增长27.7%,平均每年2.77%

结论:能跑赢银行存款。

全额购入银行股,年分红继续投入,持有5-10年,本利能超过同期等额银行定存利率吗?

本人是持有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四年的股民,应该有一些发言权。当年买入杭州银行的成本价是13块多,还是买在当年比较高的高点了。经历两次转股,四次分红,如今成本不到6块钱,算是赚了一倍多。南京银行买入成本接近七块,经历过一次送股,四次分红,成本在4块钱左右,前段时间,南京银行涨到九块多,算是赚了一倍多,现在跌到7块多,盈利不到一倍了。

我的这两只银行股仓位都不重,如果持有五年的话,翻一倍的问题是不大的,南京银行现价7块8,只要涨到八块六左右就能翻一倍,明年某个时段到达这个价格几乎是确定性的。

并且,分红的钱我并没有再投入,而是买了别的公司。这两家银行分红都很高,接近5%,四次就是20%,如果把这些钱投进去,盈利还会更多一些。这两家银行我打算持有十年,如果接下来的时间再翻一倍,就等于总共翻了四倍。即使股价不涨了,一般这种股票,股价越低,分红越高,光拿分红就能盈利不少。

有人说分红了之后会除权,银行股压根不必担心填权的问题,尤其是优秀的银行股,填权是很快的。毕竟已经极其低估了,股价越低反弹动力就越大。今年银行股股价低迷,银行被各种嫌弃,但是招,兴,杭,宁,成这五家银行平均上涨幅度30%,还是相当不错的。

如果买到差一点的银行,光拿分红其实跟存银行收益差不多。因为有些银行数年股价不涨,除了拿分红,想在股价上有很多收益基本不可能。不过买股票可以分红再投入,并且它的盈利计算方式是复利的,可能比存款略微强一点。

如果你有10万以上本金,持股两年以上,可以申请创业板打新,中签的概率就要远远高于主板打新,这样一旦中签,收益还是不错的。并且,只要开通股票账户,就能打新债,大概率还是赚钱的。今年破发的新债有两只,但是你在上市当天就卖掉,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

对于资金量不太大的股民,一年中新股和中新债的收益,能大大提高收益率,这是存款不能比的。

银行股的分析方法比较复杂,我在头条上看到有人用制造业的数据来分析银行,并且很多人讨论,这其实是不对的,有误导人的嫌疑,我简单的说一下分析银行最重要的几个参数。

首先,银行比较看重市净率,如果你看到有人用市盈率来分析银行,一般都是外行。因为银行的利润太容易通过会计手段来改变了,也就是说,它的利润不真实,比如今年国家一提银行让利,银行利润大部分做成了下降10%,所以,银行的利润是可以隐藏的,市盈率无法体现银行的好坏。

其次,就是坏账率,一般坏账率越低的银行,经营风险就越小。第三就是拨备覆盖率,这个数字越大越安全。第四就是资产充足率,这个代表了银行对负债的最后偿债能力。第五就是资产质量,有些银行利润来自高收入人群,利润高风险小,有些银行大量利润来自金融产品,波动大风险大。另外也要注意银行的收入结构,资产结构和存款结构。

举个例子,光看基本数据,宁波银行和贵阳银行差别不大,但只要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这两家银行天差地别,每一个细分项都是宁银占优。所以一个涨得特别好,一个没怎么涨。类比一下,两个姑娘长相差不多,都很好看。一个有文化有内涵,一个呢比较普通。那么追求前者的人肯定会比追求后者的多。

所以,我们要买银行股,要买优秀银行,优秀银行的涨幅近几年一直很好,收益超过了大部分主动基金。但是,这些银行波动又较大,如果图安稳,工商银行也是不错的选择,工行基本是国有大行中最稳定的一家银行,近几年平均收益率超过7%,适合稳健投资者持有。

文中所出现的股票,仅是小编为了论述观点而引用的数据,只能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全额购入银行股,年分红继续投入,持有5-10年,本利能超过同期等额银行定存利率吗?

讲一个故事先:

有一个头条的看官,在以前我写的,关于银行可以做长线,享受分红复利的问答下面留言。

对我进行了严厉的需要抨击,说我忽悠人。

他说,你说分红可以盈利就不现实,我七块多买的工行,分了两年红成本还是6.8,两年多了现在还套20%。你说分红能能赚钱就是忽悠人。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反正就是觉得自己亏了钱了,这样做是行不通的。

我的回答是:买入银行股首先要考虑红利率,红利率达不到5%就不用去考虑了,你买入工行的时候分红也就0.25,你7块多买,红利率0.25/7多,3.5%都达不到,那么长期来看还是要回到5%红利率,要么业绩暴涨,分红增加,要么利润不怎么增加,股价下跌。工行利润基本就是稳定状态,要暴涨不可能,那么必然的股价就会下跌。0.25/5%股价回到5块左右波动,行情来了涨点。

你七块多买入明显就是看他涨的好想做短线,被套了,被动的做成长线,然后美其名曰我在投资,这就是强盗逻辑。

你要是按照规矩来5%红利也就是5块左右买入,现在还是5块,吃两三年分红,是不是10%+到15%+就赚到了,分红继续买入后边继续享受分红。

你7.5买入,每年分红0.25左右,你要想享受5%收益,成本要变成5元,算上复利,你得8年成本才能5元。也就是你这1.5%的红利差要达到和别人5块买入的分红水平要经历8年。

再看看持有8年后,纯分红你的成本5块,7.5-2.5=5这个比较好理解,涨到你买入的7.5你赚50%,一直保持5块你不赚钱。

别人5块买的,每年分0.25,8年后5-2.5=2.5,别人回到5块赚100%,到7.5赚200%。

中途再中中新股,波动大了做做波段,8年做到300%玩似的,你要做100%拼了老命似的,为什么?

红利率差距也就1.5%而你要白白浪费好几年,别人已经盈利很多。

银行就得保证红利率稳定的前提下股价越低越好,这样你每年分红越多,成本降低越快,复利之后买入的更多。

开始举例了请注意

比如工行5块成本,涨到6块你卖不卖,卖了只有20%收益,再买其他的风险又挺大,很多时候这情况出现往往会忍不住买成别的股票,然后造成亏损。

因为做银行吃分红的习惯了银行涨跌幅度,突然做别的股票往往容易把持大幅波动,造成心态失衡。

为了20%卖了不划算,卖也觉得不划算。

所以银行买入后上涨往往不是好事。

有人要问了,难道涨不是好事跌才是好事吗?

当然了,做银行就得改变逻辑,要学会喜欢做跌。

因为跌了才有超额利润。

什么意思?

做银行股其实就是做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存在持续的投资机会,比如值五块的东西你希望4块买还是5块买?

我反正是喜欢4块去买,当然 3块更好,哈哈,但是有的人好奇怪,就喜欢6块7块去买。

比如你5块全部买入,一直稳定5块分红后买入比如分红25000,就是5000股,要是跌到4块,分红25000就是6250股,要是6块,分红后买入就只有4166股。

一年少买2000多股,按照问题十年投资周期来看,十年就是20000多股加上复利差不多25000股。

那么这部分少买的股票按照5块计算就是125000元,而你的投入是50万,这部分收益就是25%,也就是银行股跌20%比涨20%长期稳定你得收益每年会多2%。

看明白的请举手!

股价不动分红买入收益每年5%复利,股价跌20%分红买入,每年6%复利,股价涨20%,只有4%,跌的越多分红买入后未来收益越高,涨的越多其实越吃亏。因为是长线投资20%-30%利润根本不用去考虑。20%-30%波动也不会去频繁操作,所以涨和跌其实也就是账面的假相。实际上涨没有下跌赚的多。

所以以后稳定高分红的股票跌了大家就开心一点,跌了就是给你机会,超过5%红利就可以长期投资。

而且我建议这个红利水平尽量做一些定投,不去管他,然后打打新股分红继续买入,除非业绩走弱,但是大银行业绩稳定性还是不错的就算业绩跌一点点,分红也就1-2分差距,股价跌点也能稳定分红。特别适合定投。等定投几年,10000股分红变成15000股,定投再定投一些,享受分红,再定投15000股,30000股,股价上涨50%慢慢卖出,手里就是20多万自己,投资也就十万的样子,再加上中中新股10万变成30万40万也是可能的。

准备做长期投资就不要盼着短期上涨,越跌同样的钱买的越多,分红就会越多,分红是按股票数量分的,6块,4块同样股票数量分红一样,长期下跌买入,累积的股票越多,上涨之后获利会更多,比最开始小涨,不跌的长期投资赚得多得多。

为什么红利率要设定到5%左右买入,因为达到5%,分红十年复利下来分红总共是63%,而前面故事里的朋友10年下来分红只有41%。

什么意思?股票下跌20%,别人盈利还是能有4%,而你只有2%。你这样买还不如直接放支付宝,不是不能买银行股,只要投资方式正确了,5-10年赚1-3倍是很正常的,跑赢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也是必须的,但是问题是你存款拿的住,别人不给你随便取,股票你看着涨跌拿得住吗?

拿不住的原因一个是心态不好怕跌,看了上面写的,相信很多人不怕高分红的跌了。

还有部分贪小便宜的,见了几个点利润就跑了,结果造成买入其他的亏损,或者继续上涨,追高买入,又跌下来,成本做高了,股票做少了,分红也就低了。

另外一部分就是心太大哪能看的起你10年2倍左右收益。恨不得2年10倍,结果十年八年还巨亏。

说是十年其实很多情况下是用不了的,上一波5000点下来4块多不少人跟我买的工行,当时红利率也是5%,分了三年红,成本3块多,涨到7块也是一倍,实际上时间只有2年多,年化也是40%。再加上新股收益熊市年化能50%也挺不错了。

当然绝大部分是没有拿住,甚至亏了10%还有骂人的,割肉之后一路上涨直到翻倍。

给自己一个期限,给自己一个理财的机会,多一点投资少一点投机,给自己多一分保障,当你几年后十万股变成20万股,分红2.5万变成5万甚至更多的时候,让你卖你也不卖,旱涝保收还可以免费抽奖何乐而不为。

每天问答不见不散有股票,基金,存款,资产配置问题的下面留言,股票看支撑,压力,趋势,基本面,技术面,长线,中线,短线是否安全等问题,我会一一回答。我没看到的麻烦多问一次。

看完记得点赞,转发,分享,收藏让我记住你,嘿嘿。

全额购入银行股,年分红继续投入,持有5-10年,本利能超过同期等额银行定存利率吗?

A股的银行股,虽然带着巨大杠杆运营。但风险极低。

一是因为有历史经营数据的证实。在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经过2008年、2012年、2018年、2020年一季度的疫情冲击,但是,银行业的坏帐率并未明显提升。而且,A股银行股的拔备率极高,基本上覆盖了关注或潜在的坏帐损失。所以,目前银行股发生系统性风险极低。

二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重工业化的上升趋势渐趋完成,引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渐从重工业化、城市化走向大消费、科技创新。此时就意味着银行业的边际增量贷款来源从制造业渐渐走向大消费领域,包括政府消费、居民消费。而这些领域发生坏帐概率较低。

而且,就房地产居民贷款来说,近几年来,我国一直抑制房地产的市场需求,所以,首付率基本上在30%以上,二套房基本上在50%以上,甚至80%。所以,发生坏帐的概率极低。而在2010年之前购买房的贷款,发生坏帐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

所以,目前银行股的资产质量是前所未有的良好水平,也为未来五年甚至10年的经营稳定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因此,银行股的未来获得稳定的收益,包括股息率和稳定的ROE所带来的股价稳定的上涨的差价收益的预期是乐观的、确定的。

当然,有两点需要指出,一是银行股的业绩稳定,并不具备高成长性。个位数的成长还是可期的。二是银行股股价波动幅度低,不易频繁操作。如此方才能够获得股息率+ROE的年化收益率。另外,那些率先跟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而进行业务转型的银行股的前景似乎更乐观一些。另外,拥有庞大低成本负债来源的四大行,尤其是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更是如此。

全额购入银行股,年分红继续投入,持有5-10年,本利能超过同期等额银行定存利率吗?

购买银行股每年分红续买,5-10年本利能超过同期定存利率吗?主要看三大因素

银行股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以及如何购买银行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纠结点,毕竟投资银行股的稳定性是毋庸置疑的,而纠结的点在于投资的收益能否超过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这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简单地看银行定期整存整取存款的利率处于一个什么水平?这是我们比较投资收益的前提

放眼银行存款利率,我们基本可以得到一个规律,即存款利率高低的规律是:国有5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

从一般的定期存款利率看, 国有五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一般为三年期和五年期都为2.750%;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一般平均水平为三年期3.68%、五年期3.55%;城商行定期存款利率平均水平为三年期3.54%、五年期3.63%;农商行定期存款利率平均水平为三年期3.57%、五年期3.59%;目前17家民营银行部分1年期存款年化利率超过了4.5%,甚至达到4.8%。从定期存款三年的存款利率水平看,存款利率大概率是2.75%、3.68%和4.5%。平均水平在3.6%左右。

另外如果金额比较大,可以选择本金安全、收益适中、流动性强的大额存单,从目前的市场行情看,五大国有银行的大额存单三年期限和五年期利率为3.85%,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大部分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都在3.85%到4.0%之间,部分地方银行的利率高于五大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20万元起存3年期为4.0--4.263%。即使一些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最高也仅仅在5%左右。

可见,无论是银行定期存款还是银行的大额存单,三年期限的存款利率一般也就在4%左右,最高不会超过5%。

其次,投资银行股每年的股息率到底是多少呢?这也是判断银行股投资价值的基础

实际上,每年的银行股价价格并不相同,每年分红的水平也并不相同,简单地股息率看,2021年六大国有银行中交通银行的股息率最高达到6.49%,中国银行股息率5.77%、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分别为5.43%和4.85%,邮储银行在六大银行中最低为3.43%。

从2020年的银行股分红情况看,浙商银行股息率达6.69%,民生银行股息率达6.48%;工商银行的股息率达5.05%;建设银行的股息率达5.04%。

有专家对2017到2019年最近三年银行股股息水平进行的统计,平均股息率在3%以上的有19家银行,股息率在4%以上的有7家,股息率在5%以上的有2家。

从股息率的角度看,可以看出银行股息率大于4%是非常容易选择的,甚至国有大银行能够呈现出稳定的5%股息率以上,这是一个我们在投资银行股时必须考虑的非常大的前提,即国有银行投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相对可靠的,但股息率也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其三,到底应该选择银行存款还是应该选择银行股投资呢?主要还是看三个存在的因素

从简单地股息率与存款利率相比,无疑是投资银行股的收益率更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前提,也是很多人提出要选择银行股投资的重要原因。

但是毕竟银行股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选择投资银行股要考虑三大因素:

一是股息率的高低每年会有变化,所以,并不能以一年两年的股息率来判断银行股票的投资价值,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和面临的问题。

二是银行股每年的市场价格会有所波动,这也是要考虑的因素,投资股票与银行存款毕竟不同,投资股票的最大风险是市场价格的波动,当股票价格波动较大时可能会抵消掉所有的股息收益,这一点也必须有足够的准备。

三是银行股每年的分红能力也不相同,而且每一家银行的分红能力特别是持续的分红能力也并不相同,如果你要选择银行股投资,就要对银行股进行优化和选择,当然五大银行的分红是相对稳定的,头部银行股的分红也相对稳定,而另外一些银行股的分红可能就那么稳定,这也是投资银行股必须进行有效选择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投资银行股还是选择银行存款是一种不同的理财选择方式,本质上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只不过是国有银行股的相对稳定和股息率的相对稳定才给进行比较奠定了基础,到底如何选择主要看哪一种更适合于自己的投资理财方式。(麒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