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的农村商业银行,能不能合并成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

目前全国确实有很多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这两类银行法人机构加起来至少达到3000个以上,是我国银行业当中法人机构数量最多的一类银行。

但是目前各大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虽然大家都叫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但实际上各省的农信系统是相互独立的,是完全不相干的。

而且即便在同一个省内,虽然各大农村商业银行及信用社是一个联合体,但其实每个农商行以及信用社都是独立的法人机构,这些法人机构基本上主要分布在县域以下。

所以从整体来说,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规模都比较小,有些信用社甚至只有几个银行网点。

正因为规模比较小,所以这些农村商业银行以及那些大银行竞争的过程当中明显没有太大的优势

一方面是这些农商行以及信用社品牌影响力没有大银行那么高;另一方面这些农商行以及信用社都有特定的经营范围,一般只能在本地区开展业务不能跨地区经营,这就大大削弱了这些农商行以及信用社的业务拓展能力以及竞争力。

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很多人就脑洞大开,能不能把全国几千家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合并成一家银行呢?如此一来他就有可能超过工商银行,成为中国最大的一个银行机构。

其实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想要把所有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联合起来,成立一个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完全不现实,这里面主要有几点原因。

第一、监管政策不允许。

目前我国有很多类型的银行,既有人民银行,也有开发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信用社,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等等。

而我国之所以要分这么多类银行,其实就是让不同的银行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服务。

比如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主要服务的群体还是以县域经济为主,尤其是服务三农为主。

正因为面对的客户群体比较特殊,所以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也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比如存款准备金率比较低,还可以享受一些政策性优惠政策。

利用这些优势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可以为广大县域经济提供金融服务,让农村以及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金融服务。

特殊的定位决定了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不可能合并成一家大的银行的,那样它的性质就变了。

第二、股权复杂合并难度大。

目前我国有几千家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这些都是独立的法人机构,而且这里面股权非常复杂,每一个农商行以及信用社都有多个股东,有的控股方是当地政府,有的控股方是当地企业,有的控股方是个人,所以股权关系非常复杂。

如果把全国所有的农商行以及信用社整合成一个大的银行,股权怎么处理?这是一个大难题,毕竟谁来控股,股权怎么分都是很难处理的。

而且对于很多农村信用社以及农商行来说,他们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他们估计也不愿意合并,毕竟合并之后他们的话语权就降低了,由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变成一个分支机构,一下子地位就降低了很多,所以那些控股股东或者普通股东肯定不乐意。

所以不论是从政策定位,还是从监管要求,或者是从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自身股东的实际情况来看,想要把全国所有农商银行信用社合并成一个大平台,根本不现实。

各省的农村商业银行,能不能合并成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

将全国的农村商业银行合并成一家“中国农村商业银行”?这样的想法没有必要,也没有实现的可能。

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信机构)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农村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监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共有农村商业银行1478家、农村信用社722家、农村合作银行28家。也就是说,全国农信法人机构合计达2228家,占全国银行业法人金融机构的48.36%。

从资产规模看,全国农信机构资产总额35.51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为12.24%。如果将全国农信机构合并成为一家法人银行,那么它的规模超过中国工商银行,成为中国最大的银行。但是,这不符合农信机构改革发展的原则和方向,因此完全没有现实可能性。

201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明确并强化农村信用社的独立法人地位”。2019年11月,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提出了关于农信机构改革最新思路,强调:保持县级法人地位和作用的基本稳定;完善公司治理,按市场化原则培育合格股东;加强股东和关联方行为监管;落实风险处置责任,及时化解存量风险;深化省联社改革,提升服务水平。这其中,“保持县级法人地位和作用的基本稳定”放在了最前面。由此可见,县级农信机构保持独立的法人地位,是金融改革要坚持和努力的方向。不要说全国合并不可能,现在在全省范围内合并农信机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了。

当然,坚持县域法人地位是总体原则,但对此的理解不能过于机械。应该说,通过合并重组,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农信机构抗风险能力。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对农信机构进行合并重组,是必要和恰当的。2019年12月,监管部门印发《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在保持县域法人地位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对农村信用联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

所以,为提升农信机构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对中西部地区规模较小的农信机构,应支持它们适当进行重组合并,组建一些市级农商行。近年来,四川、广东等省份积极探索农信机构重组合并,总体效果比较好。应该说,这与坚持县域法人地位的原则并不矛盾,从根本上看也有利于稳定县域法人地位。

各省的农村商业银行,能不能合并成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

这个想法脑洞有点大,但也不算离奇。

其实,合并最主要的的障碍在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农商行的股东,通常是县级以下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国企或民企,甚至还有个人。这种股权结构下,根本不可能进行合并。

第二,很多农村商业银行因为历史的原因包袱巨大,资产质量差异很大,不同地区之间信贷文化差异也比较大,如果简单合并的话会有很多利益的纠葛,很难把各方的利益协调一致。

第三,从金融安全来看,也需要农村商业银行的各自存在。现在国内银行业的情况,是大银行多而小银行少,大银行同质化严重。而定位于服务小微的银行少之又少,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其中的主力军,是必须要有的存在。否则都是大银行,不利于服务地方经济。

因此,合并全国农商银行即不可行也无必要,强行整个出一个巨无霸出来,只会弊大于利。

我是空谷财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各省的农村商业银行,能不能合并成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

当然不可能。

农商银行的前世今生。

解放初期,农村地区就逐步开始建立农村信用社,是以最基本的乡镇为单位,辖内农民、机构、企业等组建,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

请注意:就是说,一个某某乡农村信用社就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企业。

计划经济时期,这当然不存在问题。很长时间之内,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一起)都是委托人民银行代管(人民银行本身经营普通存贷款),存在于农村的基层代理机构。

改革开放后,1979年人民银行分立出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与建设银行,1984年又成立工商银行,人民银行将手中的普通工商业存贷款等经营性业务全部剥离了出去,成为完全管理兴致的中央银行。农村信用社也就划归给各级农业银行代管。

1984年成立中国农村信用社合作联合社,但这仅仅只是联合清算平台,因为前面说了,农村信用社是以乡镇为单位组建的独立法人:

1995年开始,农业银行不愿意再管庞大而且落后的农村信用社,农信社就转为各人民银行监督,各级政府管理的农村金融企业。

这很危险。

因为农村信用社几乎从没有清理过历年不良贷款,也几乎没有足够的资本金去消化,人员老化,各乡镇基础薄弱,管理模式差,随时可能出现破产倒闭的风险。

所以,2000年开始,逐步合并建立起县级联合社,市级联合社,2009年后,又股改上市成为一个个的地方农村商业银行。

但是,也就到此为止了。

为何不能建设省级农村商业银行(不包括四个直辖市),甚至全国性农商银行?

呵呵。

1、省内经济发展差距大,地域过大,管理成本太高。

2、新建省级农商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就涉及到股份、税金、人员纠纷,建省级行当然是以本省政治经济中心的省会为主,省会只想要权力和税金,不会管边缘地方死活。则其他市的股东们当然不干。

3、现有的省联社,全国联社,仅仅只是清算平台,不是经营性的法人企业。

4、省农商行都无法建立,就别说全国。重要的是,市县农商银行与联社还承担了一些支持地方建设的责任,如果建省级甚全国性农商银行,就是垂直管理体系,地方上再想让农商银行农信社支持自己的企业(包括市县城商行城信社),那就很难了。

各省的农村商业银行,能不能合并成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

如果真的想合,那么一定可以合并成功,但是合并这些农商银行在一起又有什么意义呢?合并的过程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从这方面看完全是不划算的,同时也与我国金融业开放和金融业的市场竞争宗旨是格格不入的。

1.我国存在着近2000家农商银行,而且每一家都是独立法人结构。有着不同的股东和不同的发展背景。农商银行是个非常奇怪的二元制管理架构,一方面需要接受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另一方面还要接受上级农商行的管理,但是上级农商行又不是下级农商行的控股股东。我们想想将这些农商行合并,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工程啊。现在不少地方有省级农商行,但是也没有.将各市和各县的农商行和农信社全部股东合并,仅仅是一个参股和管理的作用。

2.各省各地农商行的经营状况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有些农商行经济效益非常好,也非常赚钱。但是有些农商行经营效益非常差,而且坏账比例极其高,基本上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那行合并在一起,那不是又变成了新的大锅饭,好的被拉低,坏的被隐藏。

3.我们现在的金融开放,就是要充分让银行互相进行市场竞争,而不是形成相对的垄断和地域划分。所以国家在这近20年,才不断的将各个银行进行股份化改制,形成复合多种所有制形式。而且又批准成立了多家银行,包括新形式的互联网银行、村镇银行以及新的外资银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迎来发展的新格局,一家独大绝不是一个好的市场竞争模式。

4.过去农商银行主要是提供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但是现在看来,很多农商银行更加热衷于进城和搞互联网建设。所以未来农商银行的工作重点并不是越搞越大,而是要返回农村,深入为农村地区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

再想想,合并的难度是非常之大,将上千家农商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这些股东利益全部调和一致,在新的一家银行中体现是多么难的事情啊,很难做到公平和公正,可以说基本上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的。有银行的呆坏账和坏账如何认定和如何处理,这又变成了一件难事,不可能在专门成立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对接农信社的不良资产吧。

很多农商银行都是地方政府在其中占有比较多的股份,那么也要为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和支持。如果未来合并成一家银行,那么这些地方政府也不愿意呀,因为未来经济发展可能就得不到所谓金融的支持了。

总结一下,合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而且合并也无法完成,还是让大家各自竞争,在市场中接受考验,更加妥当。

各省的农村商业银行,能不能合并成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

合并了就是世界巨无霸,资产总量甩工行几条街,但是利润不一定高。只要有政策驱动,合并也是分分钟的事。以一个省或市统一法人是趋势,但就目前的农商行(农信社)来说,其体制基本做到了以省一级别的统一调度,无论哪个省的省联社都掌握了人事权和财政权。至于其开展的业务跟其他大中小型商业银行没什么区别,投入到房地产的资金占比与当地大型银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无非就是监管要求有区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