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60周岁退休,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呢?
对于自由职业者以及个体工商户来说,目前很多人参加社保都是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至于灵活就业人员60周岁退休,每个月能够领到多少养老金,这个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这里面既受到个人缴费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所在地区养老水平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多少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个人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领取方式跟城镇职工养老金领取方式是一样的,具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个人账户余额养老金,还有一个是基础养老金。
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缴费档位,比如2021年上半年,江苏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标准有12个档位,缴费基数在3368元到19,335元不等,对应的灵活就业人员每个月要交的养老保险费用在673.6元到3867元不等。
你缴的费用越高,对应的你退休之后能够领取的个人养老金自然越高,比如你按照每个月2000元的标准进行缴费,那么一年的缴费数量就是2.4万,假如你连续交了20年,个人账户累计余额就达到48万,对应的,在你60岁退休的时候,个人养老金每个月可以领到的钱就是48万÷139=3453.23元。
2、个人缴费年限。我国养老金实行的是多缴多得多长缴多得的机制,你退休之后能够获得多少养老金跟你的缴费年限也有很大的关系,你缴费越长对应的个人账户余额越多,所以在退休的时候能够领取的养老金自然就更多。
比如前面我们提到,如果你按照2000块钱的标准连续交20年,每个月个人账户余额可以领到的养老金是3453.23元。
但假如你连续缴费30年,个人账户余额达到72万,那么在你退休的时候,每个月可以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5179.85元,以此类推。
除此之外,你的缴费基数以及缴费年限对基础养老金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从上面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你个人缴费基数越高,对应的本人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就越高;另外你缴费年限越长,对应的基础养老金计算的年限越长。
3、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从上面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除了个人缴费基数以及个人缴费年限对基础养老金有影响之外,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对基础养老金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比如同样是每个月缴费2000元,连续缴费20年,在你退休的时候,A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是5000块钱,B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是1万块钱;对应的你在a城市缴费指数是2,在B城市的缴费指数是1。
那么在a城市,你可以领到的基础养老金就等于5000×(1+2)÷2×20×1%=1500元,每个月可以领的退休金就是5053.23元。
而在B城市,你可以领到的基础养老金等于10000×(1+1)÷2×20×1%=5553.23元。
相当于缴费基数一样,缴费年限一样,但因为所在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不一样,所以B城市的养老金要比a城市多出500元。
4、当地社保具体政策。正常情况下,养老金由个人账户余额以及基础养老金两部分构成,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不同地方的具体方案可能会有不同。
比如在深圳除了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基础养老金之外,深圳还会有一些工龄补贴、地方补贴以及调节金,这几部分费用加起来差不多有400块钱左右,而这些费用很多城市并没有。
总之,具体灵活就业人员60岁退休之后能够领取多少养老金,跟你的个人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以及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以及养老保险政策都有很大的关系。
灵活就业人员60周岁退休,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呢?
灵活就业人员60周岁退休,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呢?
首先,养老金的高低与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有关,60岁达到了退休年龄,退休后的养老金高低,主要取决于这两点。如果只缴纳了15年的养老保险,按照60%档次缴费,退休后的养老金也就在1000元左右。如果30年的缴费年限,同样按照60%档次缴费,估计在2000元左右。
其次,女性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并不是60岁,女性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与机关事业单位女性干部退休年龄相同,55岁就可以办理退休。如果是下岗职工,在原单位连续参保10年以上,后因为下岗转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人,可以享受女性职工退休年龄,也就是50岁办理退休。所以,我国的女性退休年龄跨度缴纳,办理退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以什么身份退休。
最后,灵活就业人员办理退休,一般都是提前一个月到当地社保的相关机构查询办理。因为没有单位,没有人事代办。办理退休的时候,尽量提前一个月到相关单位查询,自己需要哪些硬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对此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
灵活就业人员60周岁退休,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呢?
灵活就业人员60岁退休,能领多少养老金,有可能几百元,也有可能1000多,更有可能比这还高。具体熬到60岁退休能领多少?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而异。
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按《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的缴纳年限满15年,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
所以说,只要符合以上两个条件,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待遇是不没有问题的。
熬到60岁退休,能领多少养老金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并建立个人账户。当然这两个账户也对应着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了。
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 个人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其中:计发月数为50岁195个月, 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另外,养老金的多少,受缴纳年限的长短、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历年缴费指数、退休地的社会平均工资、退休年龄等因素影响。
而前面提到的缴纳年限最低满15年,只是拥有领取养老金的通行证,并不意味着养老金会很高,毕竟,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所以说,即便计算公式相同,缴纳年限相同,但由于缴纳工资的不同、个人账户储存额、退休地的社平工资、退休年龄等因素的各不相同,都会导致退休后的养老金高低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计算养老金,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举个例子假如,李大爷年满60周岁,社保正好交满15年,那么2020年能领多少养老金呢?在计算还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 退休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是多少?假如以6000元作为标准;
- .平均缴费指数是多少?假如以60%作为标准;
- 个人账户的余额是多少?假如余额为47736元。
这样的话,李大爷每个月可以领到1063.42的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6000+6000*0.6)/2*15*1%=720元;个人养老金=47736/139=343.42元今天晓梒聊社保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社保问题欢迎关注。
灵活就业人员60周岁退休,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呢?
灵活就业人员60岁退休能拿多少养老金?
这要分两种人来说。一是原在单位上的下岗职工,现在也列入了灵活就业人员,二是社会上尚未有固定单位的人员,也属于灵活就业人员。
原有单位的下岗职工,现已是灵活就业人员,他们有一部分社保费是由原单位缴纳的,下岗后或又重新找到单位,他们的社保关系就可转到现工作单位。没有单位的自己缴纳。这类人员只要社保缴费没断交,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享受社保金。
原来没有单位的,后来实行了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有的人为了将来老了有固定收入,就自行缴纳养老保险金。
不管哪类人员,只要按时交了社保,到退休年龄就有养老金。但是,不是每个人享受的养老金是一样的,这里涉及到交社保时间的长短,涉及到交社保金的比例多少。国家制定的社保计算基本政策是“多交多得,长交多得。”,这就会出现每个人的养老保险金有差别。不可能一样多,但有一点,只要年龄相同,交社保的起始时间相同,所交比例一样,同一时间办理退休,其养老金是一样多的,“除地区不同外”。
灵活就业人员60周岁退休,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呢?
每月最高可领大概1万5,最低可领900左右,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结下来为大家分析,希望大家能够坚持看完。
首先题主给的条件并不完整,我只能设定两个极端情况,在极端情况下,计算60岁退休时领取的退休金。
再科普一下,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缴交,按照上一年的社平工资的60%-300%为基数,8%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12%进社会统筹账户。
设定参数:- 以江苏的3800缴交基数为参数
- 社保个人帐户收益率采用3.55%。
- 缴费基数每年上调1%
- 养老金计算公式:(上一年社平工资+上一年社平工资*缴费指数)*1/2*缴费年数*1%+个人帐户余额/139
- 45岁开始参保,到60岁,满15年,够退休领取条件,按基数的60%缴费。
根据社保计算公式:(4368+4368*0.6)*1/2*15*1%+45034.99/139=848.15
第一种情况,60岁退休后,第一年每月只能领取848.15元退休金。
- 16岁开始参保,到60岁退休,缴费44年,按基数的300%缴费。
根据社保计算公式:(5829.12+5829.12*3)*1/2*44*1%+1326845.13/139=14675.28
第二种情况,60岁退休后,第一年每月可领取14675.28元退休金。
差距相当的大,所以对于社保,缴交费用多,缴费时间长,退休后可领的退休金也越多。
您希望到自己60岁退休时,每个月领多少退休金呢?
灵活就业人员60周岁退休,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呢?
也不知道,灵活就业人员是哪位高人发明或者悟出的具有鲜明与非鲜明特点的新型概念,实在是太有时代的味道了。
灵活就业人员属于那种非单位就业人员,按说非单位就业,不就是失业人员嘛,但是又不在统计局的失业人员统计范围之内,属于就业人员,判断的依据就是这些灵活就业人员缴纳了职工社会保险费,所以也就不算是失业人员了。
但是,实际上不少灵活就业人员又都是失业人员。这些失业人员中,有的不少是大龄失业人员,找工作困难重重,有的领了失业保险金,有的领不了失业保险金,因为单位没有为他们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处于某种困难的漂泊之中。
参保的男性灵活就业人员,其法定退休年龄是60周岁;但是,参保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其退休年龄究竟是50周岁还是55周岁,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女性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也不同,有的50周岁就可退休,有的需要55周岁才能退休。退休年龄之所以不同,就在于参保渠道和参保身份的不同。
有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一开始是以企业人员的身份参保。有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可能既有企业人员的参保身份,也有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身份。
至于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到底是50周岁还是55周岁退休,还要看当地的具体政策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尤其是不能简单地套用政策,否则就有可能失策。
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的养老金待遇是高还是低,这是许多人都非常关心的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涉及的因素非常之多,所以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要因人因时因地等因素而定。
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社会平均工资是决定养老金多寡的三大核心因素,这三大核心因素相互支撑相互依托,哪个因素出现了问题,都会对养老金待遇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如果一个灵活就业人员要想在退休之后既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又享受职工医疗保险待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就不能低于满十五年的最低标准,职工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就不能低于满二十年或者满二十五年(有的城市要求女性参保人满二十五年、男性参保人满三十年)的最低标准。
由于在绝大多数城市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的缴费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这就要求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也要满二十五年才行,这样就可以在退休之后享受职工医疗保险待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也就会更高一些,因为缴费年限比对最低标准多出了十年。
有的城市,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单独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不少灵活就业人员为了降低缴费成本,只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且到满十五年的最低标准就停缴或者缴费年限也就只能达到满十五年的最低标准。这样一来,每月也就能拿到千八百元的养老金,每月超过1500元的可能性不大,每月1800元就是绝对的封顶线了。
灵活就业人员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的时间只达到最低标准的满十五年,养老保险待遇肯定低,又无法享受职工医疗保险待遇,一旦出现疾病风险,看病花费一分钱都不能报销,这无疑是一个或轻或重的隐患。在没有职工医疗保险保障的情况下,也就只能参加居民医疗保险了,每年的缴费金额在280元至1000元之间,一年内报销有效。
如果你是一个三四五线城市的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只有最低标准的满十五年,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每年也都是最低标准,今年退休之后每月能拿到的基础养老金也就七八百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是两三百元,基本养老金就是两者之和。
如果你是一个北京的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年限都满二十五年,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每年也都是最低标准,今年退休之后每月能拿到的基础养老金也就是两千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是四五百元,基本养老金就是两者之和。
灵活就业人员面临着一种非常之艰难的境地,一个就是每年至少万八千元的高额缴费,上海的缴费金额更是高达20000元,北京也有15000元,并且缴费金额每年的增长幅度基本上都在10%左右,十五年下来就是二三十万元,但能享受到的养老保险待遇却并不高。
另一个就是要想享受到相对高一些的养老保险待遇,且还能享受到职工医疗保险待遇,那就需要继续缴费时间至少要满二十五年才行,这样一下来,二十五年下来没有四五十万元的缴费,那也是不行的。满十五年都晃晃悠悠了,要是满二十五年还不得散架了。(原创:周凤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