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机A380一架高达16亿,要跑多少趟才能赚回本?
空客客A380是目前地球上最庞大的客运飞机,但使用了十几年时间之后,目前基本上已经停止生产,而A380之所以停止生产,因为很多航空公司买了A380之后都处于一种亏损状态。
我们先来了解下A380的基本情况1、空客A380研发及生产背景
A380是由欧洲空中客车研发生产的全球最大宽体客机,1988年开始构想,到了2000年空客正式投入107亿美元启动A380计划,并于2005年4月27日完成首飞,但后来因为布线有问题然后延迟两年上市。
直到我2007年10月15日,A380首次交付给新加坡航空公司,并在当年10月25日投入运营。
随后有多家航空公司向空客订购了A380, A380的产量也在2012年和2014年达到了产量的峰值,每年产30架。
但是因为A380运行维护成本太大,全球真正订购的数量并不是很多,除了阿联酋等一些中东土豪大量下单外,其他国家订购空客A380的很少,比如至今为止,中国只定了5架空客A380,都是由南航持有。
也正因为空客A380的订单不太理想。导致其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毕竟空客A380前期的研发费用高达250亿美元,因为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在2019年2月14日空客公司与阿联酋航空公司达成削减A380订单协议后,宣布将于2021年停止交付A380客机。
2、空客A380基本情况。
(1)尺寸
空客A380是至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宽体客机,外体长72.75米,翼展79.75米,机翼面积845平方米,高24.09米,外机身宽7.14米,轮轴距31.88米,表面总面积达到310平方米,燃料箱总计容量310000公升。
(2)重量
空客A380自身重量276.8吨,最大起飞重量560吨,最大降落重量386吨,可载最大商务重量83吨。
(3)飞行高度以及距离。
A380最高巡航高度43,000英尺(约13100米);最大飞行距离15,000公里;
(4)发动机
空客a380搭载的是罗罗公司Trent 900(A380-841/-842)和Engine Alliance GP7200 (A380-861)两种型号的涡轮风扇发动机。
(5)起降距离
起飞距离2955米,着陆距离2000米。
(6)速度
正常巡航速度875千米每小时,最大巡航速度945千米每小时。
(7)载客量
空客A380分为上下两层,最大采客量可达850名,在典型3舱等配置(头等、商务、经济)情况下也可以承载555名乘客。
(8)机组配置
机组人员配置一般在10人到20人之间。
(9)售价。
单价4亿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在26亿元以上。
(10)累计销量。
空客A380从2007正式交付客户使用到现在累计产量并不是很多,目前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亚欧航空公司,比如阿联酋航空已经购买109架,新加坡航空19架,德国汉莎航空14架,英国航空12架,澳大利亚航空12架,法国航空10架,大韩航空10架,阿迪哈德航空8架,卡塔尔航空7架,韩亚航空6架,马来西亚航空6架,泰国国际航空6架,中国南方航空5架,累计产量大概在240架左右。
再来看一下A380要跑多少趟才能回本。空客A380可以说是空中巨无霸,因为体量非常庞大,对应它的运营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至于A380要跑多少趟才能回收成本,这关键要看走的是什么路线,我们以深圳到北京路线为例。
一、 A380运行成本。
(1)燃油成本。
油价成本是飞机最大的运行成本,比如目前我国燃油成本占各大航空运营成本的比例大概在30%~40%之间。
目前一架A380飞行1000公里,耗油大概是15750升,一升油大约合0.8千克,相当于飞行1000公里,大概要耗油12600千克的航空煤油,一般情况下我国进口含税航空煤油价格大概是4500元左右(具体要看国际原油价格),相当于飞行1000公里的燃油成本大概在5.67万左右。
深圳到北京的距离大概是2077公里,那么飞一趟燃油成本大概在11.3万左右,按照每天往返各一次,那么每天总的燃油成本就是22.6万元左右,一年的燃油成本大概是8,300万元。
(2)机组成本。
除了需要燃油之外,机组人员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成本,正常情况下,空客A380的机组人员大概是10人到20人之间,具体是多少要看上座率,我们就取一个中间值15人,这里面机长的年薪至少达到100万以上,副机长的年薪至少也达到50万以上,另外其他机组人员年薪平均下来也有20万左右,这样机组人员一年支出就达到400万以上。
(3)机场起降费和设备使用费。
A380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01吨,起降费单次应该在28760元左右,那么光一年的起降费就达到20000万以上。
(4)旅客服务费。
按照每人34元的标准,空客A380的上座率是60%来计算,那么一次旅客服务费的费用就达到11300元左右,一年大概是412万。
(5)旅客行李费。
按照每人5元计算,那么一次飞行的旅客行李费就是1600元左右,一年大概是58万。
(6)航路费
A380最大起飞重量超过500吨,对应的航路费按0.56元每公里计算,那么2000公里一趟的航路费就是1120元,一天大概是2240元,一年大概是80万左右。
(7)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包括飞机停路费,飞机特车费,客桥费,进近指挥费,飞机服务费,暂停特车费等等,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一天加起来大概是3000元左右,一年大概是100万元。
(8)维修费。
空客A380的维修费是非常高昂的, A380 1800飞行小时以下的需要6周检查一次 ,飞行小时在1800以上的,需要每4天或每飞行14次检查一次。
至于空客的维修成本是多少,我们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我们可以参考国航2017年的维修成本来看一下,2017年上半年,国航共有628架飞机维修和大修,成本是31.1亿,相当于每架飞机每年维修费用大概是495万元。
而空客A380的维修成本肯定要比其他飞机高出很多,所以保守估计每年的维修成本至少达到1,000万左右。
(9)折旧成本。
目前A380的单价售价大概是20亿人民币到26亿人民币之间,使用年限大概是15年到20年,我们就按中间值18年计算,那么平均每年的折旧费用大概是13500万元。
(10)每年总成本。
把以上各项费用加起来之后,空客A380每年实行深圳到北京的飞行任务,一年的运行以及维护成本大概在4.42亿左右。
二、 A380收入。
A380的收入主要有两块,一块是客运,一块是货运。
先看一下客运的收入,深圳到北京头等舱一般在5000元左右,公务舱大概3000元左右,经济舱800元到2000元不等关键要看淡季还是旺季,我们就只取一个中间值1500元。
如果按照空客A380平均上座率60%计算,每趟飞机的载客量大概是330人左右,直飞一次的收入大概是52万,一天来回两次就是104万,那么一年365天满飞总收入大概是3.8亿左右。
当然除了客运收入之外,还有货运收入这部分的货运收入,我们就按照一年5000万计算,那么保守估计,如果A380上座率能够达到60%一年的收入大概是4.3亿。
4.3亿的收入扣除4.42亿的成本之后,每年净亏损还有1,000万左右。
按照这个利润水平,空客A380基本上不可能回本,都处于亏损状态。
如果A380想要盈利,那么上座率至少需要达到63%以上,这样每年的盈利空间大概有2,000万左右,这意味着从深圳到北京要15年才能回本,相当于要连续飞10900趟以上才能够回本。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航空公司的收入都有可能比这个数据要差,因为你不可能保证每次的上座率都达到60%,从国内南航的实际情况来看它的上座率有可能要比60%低,所以国内A380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只有那些执行国际长途航班或者客单价比较高德航空公司才能盈利,比如阿联酋航空。
客机A380一架高达16亿,要跑多少趟才能赚回本?
先拿北京到深圳的航线为例吧, 航
油费用。两地距离2100公里,A380每1000公里油耗15750L,每升油0.8kg,约12600kg,航空用油按11000元每吨的价格,一次单程成本29.1万。、起落费。这个总共按1万元计,包括行李中转费,特勤费,过桥费等杂费、飞行员,空姐的费用。飞行员年薪按120万,每月10万,每天3300元,单程1500元,空姐单程按300元算吧。单次总人工成本按20000算。、收入。票价加权后按2500每张计算,特等舱,商务舱,经济舱价格不同。、折旧。A380飞机每架最终“落地价”约30亿人民币,年折旧率6%,每年折旧费约1.8亿人民。其他。如维修费,餐费等。还有过路费。不是只有高速公路才收费,航线也收过路费,空中虽然没有有型的建筑,但是要按固定航线飞行的,要在电波制定的空总走廊内飞行。
以此计算,每次航班要60%左右的上座率才够覆盖住成本。60%以上部分就是挣的利润。如果满座,利润就是55万,所以大概14年能回本(个人估算,不准确,不喜勿喷)
客机A380一架高达16亿,要跑多少趟才能赚回本?
你没坐过A380,就不知道他的运营成本有多高,就连富裕的美国,也一架没敢买。
由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生产的空客A380,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宽体客机,该客机对标美国波音747,企图在远程航空市场有立足之地。
2007年,首架空客A380交付新加坡航空公司,但2019年该机型就宣布停产,前后仅12年,而研发该机型,用了15年。根据公开数据,该机型共投入研发费用约250亿美元,而交付架次仅235架。
按照4.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6亿元,可不是16亿)的售价,该机型销售收入约1035亿美元,研发费用占到营收的25%。
如果再加上飞机制造的原材料、设备、人工、场地、运输等费用,连空客公司在A380机型上都是赔本,航空公司想赚钱,谈何容易?你可能想象不到,空客A380可能永远无法真正回本。
飞行成本高,空客A380是个油老虎空客公司对A380给予厚望,希望以此占领国际远程航空飞机市场,原型机设计时,各项指标超前,远远高于市场实际需求。
空客A380的最大油箱容量为31万升,加满油能持续飞行14800公里,在不中转的情况下,可以从上海直飞美国华盛顿。
航空煤油每吨约800美元/吨,这个大家伙加满油就要21万美元。
根据空客公司公布的数据,空客A380每百公里油耗为2090升,而波音747的百公里油耗约1600升,在油耗上,空客A380就输了。
不仅如此,波音747空重仅170吨,而空客A380的空重达到了277吨,这让空客A380的飞行成本进一步提高。
以从上海飞华盛顿为例,机票价格仅1000美元左右,按照空客A380最大载客量555人计算,机票收入55万美金,档次油费成本约20万美元,几乎占据机票营收的36%。
如此长远距离的飞行,单次大约需要16小时左右,基本上一架飞机,每天也就飞一趟。
按照最理想状态,1架空客A380节假日不休息,每天飞一次,一年机票收入最多2亿美元,看似很收入不菲,但是飞机的上座率不可能达到100%。
国际航线数据分析,热门城市最好的上座率也不过70%左右,因此机票收入大概1.4亿美元。除去每次飞行约20万美元的油费,一年油费7300万美元,折算下来,在仅计算油耗的情况下,一架空客A380,一年的毛利约为7000万美元。
问题频发,维修费用更高为了让空客A380拥有更好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数字化程度,空客A380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高端技术和特殊设计。高科技的投入带来更好的体验,但新技术的应用,也让空客A380的维修和保养成本高昂。
截止到2020年,共有286架空客A380飞机投入运营,根据适航管理局的初步统计,从2015年到2020年间,这些飞机共计产生维护费用约68亿美元。每架飞机平均每年维修费用近500万美元。
维修费用仅是飞机运营的直接成本,飞机在进行维修时,便不能进行航班飞行任务,由此带来的间接损失,可能更大。
2019年澳洲32号航班在进行发动机故障维修时,发现机翼配件出现裂纹,而且该故障并未在预计之中。随之而来的飞行指令,让20架同批次空客A380停飞,影响飞行班次1300多次。
根据空客A380的飞行规则,每飞行1800小时,就需要进行一次检修,而当累计飞行里程超过1800小时后,每4天就需要进行一次检修。按照这种高频率的检修时间,一架空客A380一年有近五分之一的时间需要进行检修。
按照上海飞华盛顿的例子,每年的机票收入,由于检修影响,将减少20%。机票销售收入将降低至1.1亿美元,再减去燃油费(每年燃油费也降低20%,燃油费5840万美元)和维修费用,毛利仅剩4660万美元。
机场要收费,人工成本也不低飞机的运营权属于航空公司,并不属于机场,就像你开车到商场,需要交停车费一样,每架飞机到不同的机场降落和起飞,航空公司都需要向机场缴纳费用。包括机场建设费、停场费、服务费,起降费用等,这也是飞机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内机场的普遍收费标准,一架飞机到一个机场降落,然后停机、登机、加油、起飞,这个过程,航空公司需要向机场管理单位,为每架飞机缴纳的费用约为3万元。
还是以前面的示例分析,一架空客A380每年需要向机场缴纳的费用约为200万美元,而空客A380的飞机体型更大,对跑道、停机位的要求更高,登机人数也多,价格也会上涨,这里我们按照每年300万美元计算。
空客A380这样的大飞机,并不是所有的飞行员都能胜任,不仅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而且对飞行员的素质,还要优中选优。
一架空客A380飞机大约有12-22名机组人员,其中包括驾驶舱内2人,以及空乘人员。这些人员都具备极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薪资水平自然不低。
按照目前航空业的平均水平,一名机长年薪大约12万美元,算上其他机组人员的薪资、福利、社保、保险等成本,一个机组人员大约需要50万美元。如果是空客A380这样的远程航线,一架飞机至少配备2个机组,这样一年仅人工成本,就高达100万美元。
这还仅是飞机的直接人工成本,航空公司还需要调度、运营、公关、管理人员组成的团队,为飞机的机票销售、班次安排、机场协调等做好保障服务。初步估计,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成本,折算到每架飞机,每年需要花费近100万美元,而且这还不包括意外情况处理所需的费用。
在机场、人工和管理运营上,每架空客A380还需要再增加500万美元/年的成本,结合前面的数据,毛利仅剩(4660万-500万)4160万美元。
空客A380成为绝唱,可能永远也无法回本通过对燃油费、维修费用、人工成本、机场管理费和管理成本的核算,一架空客A380每年需要燃油费5840万美元,维修费用500万美元,人工成本100万美元,机场管理费300万美元,管理成本100万美元,综合每架飞机年使用成本为6840万美元。
相比每年1.1亿的售票收入,一架空客A380运营一年,毛利约为4160万美元。这个天文数字看起来很大,但是和空客A380近4.4亿美元的采购成本,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在仅算毛利的情况下,一架空客A380回本,需要每天不间断飞行11年,才能收回成本。
大多数客机收回成本的时间为6年左右,而空客A380比其他机型的回本时间高出近一倍。而且这还并未考虑航空公司贷款利息、天气因素、旺季淡季影响、禁飞令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
除此以外,飞机本身也会折旧,虽然十年之后这架飞机还能卖几千万,但后期的维修成本会水涨船高,会远远超出飞机折旧本身的价值。
一个在航空公司上班的朋友透露,类似于空客A380这样的大飞机,可能15年都不一定能回本,再加上机型停产,会让维护的成本更高,甚至有可能永远都无法回本。
写在最后空客A380采用了最先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有欧洲最前沿的航空设计人才,采用了顶尖的航空材料和电子电器设备,但其概念过于超前。与当前经济、环保的航空运营模式格格不入,投入市场不过10多年,就被迫宣布停产。
但是空客A380的先进技术,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其最大650吨的起飞重量让人钦佩,超强的安全和舒适性也让我们望尘莫及,她虽然不是成功的商用飞机,确实绝对出彩的工业产品。
为了快速发展国内航空事业,争取更多的国产飞机市场,前不久国产大飞机C919已完成高寒试飞,让人兴奋不已,国产大飞机也指日可待。
空客A380成为绝唱,如果C919投入商用,你愿和家人一起,去体验国产大飞机的科技奥秘吗?
客机A380一架高达16亿,要跑多少趟才能赚回本?
不用这么算,航空公司一般是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使用飞机,十五二十三十年的租,到期后一元买入,所以成本压力并不大,但碰到新冠这种情况,那就真的惨了
客机A380一架高达16亿,要跑多少趟才能赚回本?
告诉你个新名词,航空租赁,全世界没有一个航空公司买飞机。你干航空公司老板能赔死。另外=380已经快停产了,使用成本太高,纯赔钱货
客机A380一架高达16亿,要跑多少趟才能赚回本?
空客A380最早于2007年10月15日首次交付于新加坡航空公司,并于10天后的10月25日首次投入商业运营。
A380的问世打破了波音747统治近31年的世界载客量民用飞机记录,它的最小机型载客量能达到555人,最大载客量853人。
不仅载客量可圈可点,而且A380的续航能力极强,最大续航1.57万公里,足够从迪拜直飞洛杉矶。
也许有人会说A380载客量大、续航能力强的优点足以见得它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但是事实绝非如此,真相是除了阿联酋航空在购置A380后能实现盈利外,包括中国南航、新加坡航空公司、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等在内的数家A380的客户均“越飞越亏”。正是因为如此,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决定将于2021年停止交付A380客机。
A380一架高达16亿,要跑多少趟才能赚回本?实际上如此提问是错误的,这不符合航空公司的成本核算法。
每架A380都出自空中客车公司之手,因此燃油消耗量成本、机组人员数量成本、维保费用成本基本都是一致的;而且目前航空公司逐步国际化,很少有单独执行国内飞行任务的公司,所以在机场使用费、设备使用费、行李费、航运费等成本上也几乎是相同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既然A380的各项费用都基本一致,那么为什么阿联酋航空能盈利,而包括中国南航在内的其他航空公司却在A380上亏损呢”?
实际上这一问题很有解答,一个航空公司盈利与否、一架飞机盈利与否、一条航线盈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成本”决定的,成本是公开透明甚至是“固定”的,正如我们的私家车一样,有人一年开5000公里,最多不过两三万公里,算下来一年养车的成本都在1-3万元之间,本身区别就不是很大。而实际上决定A380航线赚钱与否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上座率、二是单程机票价格。
拿中国南航购置的5架A380来讲,南航集团总经理在2014年接受采访时曾坦诚布公的表示:5架A380客机确实给南航带来一些亏损,但还要看到它给南航带来的无形资产,例如品牌效应。
南航和世界其他购买A380客机的航空公司亏损的原因一样,上座率低、机票价格低是主因。
比如4班A330大型宽体客机执飞深圳-北京的国内航线,这条航线说实话亏损还不是很大,因为深圳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对A380的高票价有较强承受能力;再者深圳-北京航线的客流量也较大,A380的客座率能有较高的保障。
但是A380也曾短暂的执飞北京-上海航线,但最后“无疾而终”、悄然下线了,民航业人士给出的原因是:上座率没有预期理想。
由此可见上座率和机票价格是决定A380航线赚钱与否的决定因素,而民航业内也曾在接受经济媒体采访时表示:“A380只要是执飞国内航线,就不大可能挣钱”。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我国有14亿人口,商务人士也不计其数,深圳-北京的航线也不算短,但即便如此南航在A380上还是无法保障上座率,最终结果还是亏损。南航尚且如此,那么新加坡、德国、英国、韩国的航空公司在A380上亏损就更好理解了——乘机人数不及南航、航线短票价低,如此一来更没有盈利的可能了。对于这些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而言,深圳-北京这条航线相当于“国际航线”了,所以只要这些国家的航空公司不将A380投入到更长的国际航线中使用,那么万不可能有盈利的希望。
说到这里再说一下阿联酋航空A380为什么盈利吧,其实还是上座率和票价的原因,阿联酋A380执行的都是国际航线,其中不乏迪拜-洛杉矶这种超长国际航线,而且通俗讲迪拜“土豪多”、洛杉矶“富人多”,对高票价不是很在乎;另一方面阿联酋与洛杉矶之前存在较为密切的旅游来往和商业来往,上座率也能得到保障。实际上迪拜算得上是迪拜航空转运中心,乘机人数巨多、往来于迪拜与世界各地的旅游人数和商务人数巨多,如此一来阿联酋几乎是唯一一个在A380上盈利的航空公司。事实也是如此,空中客车向阿联酋航空前后交付了109架A380,占总交付量的近50%。
结语:实际上早就有业内人士对航空公司成本和盈利做过推算,无论是A380或者其他机型,上座率能达到60%就能达到盈亏平衡,换言之60%上座率以上的部分就是盈利的。所以一架A380并不能用“几年回本”或“飞多少趟回本”来解答,以A380如此高的载客量,除非是航运中转城市,否则任何一个城市的上座率也难以保证在60%以上,因此大部分是亏本的,而且是“越飞越亏、不飞不亏、非的越多则亏的越多”。
要想提高上座率就要降低票价,要想不亏就要提高票价,但提高票价上座率就回落,如此一来怎能不亏?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