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退休工资一个月多少钱才能安稳?

无老人赡养,不负担子女,有车有房,身体健康。就想四处走走旅旅游,各地美食尝尝鲜。

我上班的银行和社保局有合作,就有代发养老金的业务。根据我工作多年的经验,大部分退休老人的养老金,都在2000-3000元之间。

两口子退休,如果加起来一个月能有5000块钱的养老金,基本上就可以保证晚年衣食无忧了。

退休老人的生活开销,其实并不大

退休老人的生活开销,和年轻人根本就没法比。如果只是说吃饭的开销,其实一个月根本就花不了多少钱。

吃饭开销

大部分的退休老人,都是自己在家做饭吃的。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一天30块钱的伙食费就足够了。

可能会有人感觉不可思议?一天30块钱购买?如果是一日三餐在外面吃,而且还要吃好的,那肯定不够。但是在家做饭,荤素搭配的情况下,绰绰有余的。

而且,老人容易三高,也不适合顿顿大鱼大肉,反而不利于健康。

一人30块钱,两个人就是60块钱。一个月下来的话,1800块钱就足够生活吃饭开销了。

衣服鞋子开销

我们年轻人是喜欢购物,衣服鞋子一买就是一大堆。尤其是各种购物节的时候,更不能错过。

而老人对于衣服鞋子的购买欲,已经很淡了。你甚至能看到很多老人,一年四季就那几套衣服鞋子。

现在的衣服鞋子也不贵,只要不是讲究名牌。除了冬天的厚衣服外,其它的衣服也就一两百块钱一件而已。鞋子更便宜,一百多块钱一双的很多。穿起来也比较舒服,只要不做剧烈运动,也很耐穿。

我们按照每年每人1000块钱开销计算,那平均每个月才几十块钱。两个人加在一起,一个月不到200块钱。

零食水果

除了正常的吃饭外,总少不了去逛下超市,或者是买一些零食水果之类的。

按照一个星期逛两次,每次开销50块钱计算。那一个月下来,这方面的开销也才400块钱左右。

物业、水电、煤气、通讯费等:两个人生活,加起来一个月也不会超过500块钱。

其它的一些七七八八的开销

人情往来,按照一个月200块钱计算。

偶尔参加一两次社团活动,按照每人100块钱计算,一个月加起来400块钱。

另外像出行的交通费用,因为老人乘坐公交地铁都是免费的,这方面的开销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把上面这些所有的开销加在一起,两个老人一个月的总开销,也不会超过3500块钱。

如果两人加在一起,能拿到5000块钱左右的养老金。完全可以把退休生活,过的衣食无忧了。

对于退休老人来说,养老金够花就可以。能有一个好的身体,才是安享晚年的本钱。

很多人总以为,退休老人想要晚年过的舒服,就是只需要有钱。只要有钱,只要退休工资高,就一定能衣食无忧、舒舒服服的。

其实这个想到错了。

退休老人想要衣食无忧,肯定需要钱。但是,如果不能拥有一个好身体,那晚年有再多的钱,都是受罪。

我上班银行有个熟悉的客户阿姨,她今年快七十岁了。国企单位退休,养老金已经拿到了6000多块钱。

但是她身体不好,每个星期都要去医院看病,每天都是药不离口。只要站在她旁边,都能闻到一股浓浓的药味。

不能吃好吃的,不能过多运动,也不能出远门。生活对于她来说,不是享受,更像是一种折磨。

所以,对于退休老人来说,晚年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享受一切幸福生活的基础保证。

两个退休老人,身体健康,也没有额外的负债。每个月的退休金加起来有5000块钱,就足够保证过的舒舒服服、无忧无虑了。

两口子退休工资一个月多少钱才能安稳?

我们两口子一个月退休工资23000,我觉得挺安稳的。

我们家的钱是我管,老公一发退休金,立马打到我的卡上。

老公的退休金是,每月18200多块钱,他给我打18000,只把200多块钱的零头留下。

我每月退休金5300块钱,平时我们家的消费,大部分都是老公掌握。

我们家买菜,买肉,上超市,交电费都是老公去做,他力气大,买的东西又重,只有他拿得动。

我偶尔会和他一起出去买买菜,我平时喜欢网购一些小东西。

老公每次买完东西,钱花完后我都会问问他有没有钱了?没有钱我就给他打1000块钱,差不多一个月打一两次,两三次就够了。

我把上个月的消费账单拿出来算了一下,给老公一共打了三次钱,两次1000,一次500。其中包括买了个电脑主机,花了800元钱。

我自己的账单花费是1000块钱。主要是买了一个电动护眼仪,一个电动搓澡器,一个阳台上用的躺椅,网购了一盒固元膏。给女婿买了150块钱的卤肉火烧。

我们两个人这些乱七八糟,全部加起来的消费是3500块钱。这些还没有大的支出,比如说谁家的孩子结婚。

对了,少算了一件,给我的侄子打了1000块钱,因为他考上大学了。

下个月还有个朋友的女儿要结婚,也要封礼2000元。

这样算一算下来,一个月差不多5000块钱就够了。

这些只是生活费,和一些日常开销,额外开销,还没有算,平时看病买药的钱。

如果是生小病还好,到医院检查一下,看看就好了,不过说起来轻巧,实际上到医院去检查费用挺高的。

老公前段时间,总是嗓子不舒服,老是吐红色的痰液出来。

因为找不出来原因,他先后做了喉镜,胃镜,胸部CT,这些检查全部下来就是好几千块钱。

这些还是小病,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得大病,住院,那是需要很高的费用的。

这样一算,两口子的退休金只有5000块钱,是不够的。起码得有七八千块钱差不多,除掉生活费,还要有些结余。

另外,手上还得有些存款吧,如果手上一点存款都没有,万一生病要住院,拿不出钱来怎么办呢。

靠子女拿吗?这年头不是说子女不孝顺,而是你让他拿,他也得拿的出来呀。

现在只要住院看病,那花的都不是小数目,动辄几万,多的十几万。现在的普通家庭,有几家人,有那么多存款的。

回到题主的问题,两口子退休工资一个月多少钱才能够安稳?

我要说越多越好,肯定不现实。

因为非常多的企业退休职工,他们的退休金相当的低,也就一两千块钱。

在这个现实的年代,一两千块钱,想过安稳的日子,恐怕不是非常容易的。

那怎么办呢?条件差的退休人员,就只有选择再出去打一份工,再就业了。

想把日子过好一点,想让自己老了有个依靠,老有所依,只有这样选择了呀,只有多多挣钱,心里才能安稳呀。

其实什么样的日子都能过,有钱人过有钱人的日子,没钱人过,没钱人的日子。

只是说到安稳两个字,那没钱人一定过的不安稳,只有退休金高的人才能过得安稳。

我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消费会越来越少,两个人一个月有五六千块钱,其实能过的很安稳。

这方面,我父母是很好的例子,父母今年都70多岁了,两个人退休金加起来7000多块钱,手里还有二三十万的存款,看病从来不需要子女花钱,平时的生活费一个月2000足够了,你说他们安稳不安稳,不要太幸福哦。

要想真正的安稳,还是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的。

两口子退休工资一个月多少钱才能安稳?

我是自己一个人,我的退休金13140元。我父母不需要我的钱,我儿子也已经工作。儿子儿媳妇都是公务员,工资是固定的。儿子跑通勤费用特别高,儿媳妇的钱自己和孩子。儿子爸负责儿子家的吃喝,物业费,等等大额支出,我每个月给儿媳妇5000,存起来,当做孙女的教育经费。

除去给儿媳妇的5000块钱,我还剩8131元。如果没有大的支出,足够我出去旅游,慢生活了。

我有两套自己的房子,两辆车,实际这些资产的固定支出也不少,每年的保险,房子的物业费,采暖费都是大笔开支,这几项,起码需要我两个月工资。如果就是花工资的话,明显是不够用的。

现在我就出来旅游了,但是我做不到随心所欲的玩儿和吃,旅游的一大支出就是油费,如果一天都在路上,跑700公里,就得花费1000以上,所以我只能是慢游。吃也是自己做,不然这些钱,是绝对不够的。

实际如果是两个人都这么多退休金,就可以做到你说的那样了,可以尽情的玩儿,尽情的吃各地美食了。

两口子退休工资一个月多少钱才能安稳?

说句实在话吧,我也不吹牛逼,不像人家一个月开一万八的,二万的,三万的,那样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老百姓的工资都不是很高。

我企业退休的,退休金比较低,我一个月4500块钱退休金,我老公事业单位还没退休,按他单位现在退休工资水平,他如果现在退休是七千块钱退休金。

我和他都没有父母了,没有老人要赡养,儿子儿媳小两口工资都不低,不需要我们帮衬。

我和老公的工资就我们自己花足够,我们有医保,单位有二次报销,还有大病保险,没有后顾之忧,虽然两人加一起才一万多块钱的收入,但是很满足。

也基本能做到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家里也是有车有房,全家在疫情前每年都出去旅游一次。

如果说出去旅游全程高端消费,比如出去就住五星级酒店,顿顿法式大餐,日本料理那肯定是不行。

但是出去旅游吃吃当地美食,住住特色民宿肯定没问题,出发前做好攻略,做好准备,即使旅游也花不了几个钱

安稳的生活不一定是钱多,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比钱多更可贵

两口子退休工资一个月多少钱才能安稳?

我邻居两口子一个月退休工资13000元,日子不但安稳,还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

赵姐是我邻居,今年58岁,以前在某个知名国企当会计,他们单位属于特殊行业,赵姐在50岁那年就可以办理内退手续了,但内退工资比较低。

赵姐有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我们市某个央企工作,为了方便儿子上下班,赵姐花30万元给儿子买了一部轿车。

赵姐的儿子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他们单位跟某个央企搞联谊活动,赵姐的儿子跟那个单位的一个年轻姑娘看对眼了,没多久就发展成为恋人关系。

就在赵姐50岁那年,儿媳妇怀孕了,为了在家照顾儿媳妇,赵姐就办理了内退手续。由于是提前退休的,工资比较低,一个月只有4000元左右,比在职时少了2000多元,赵姐当时也很心疼,但为了照顾家庭,没办法。

赵姐的老公张哥是单位的领导,还没退休时年薪在15万元左右,跟赵姐在同一个单位工作。

赵姐儿子工作的地方离我们这里有50公里,由于女朋友意外怀孕,被奉子结婚。当时都还没有来得及买婚房,结婚时只好在市里租了一套房子作为婚房。儿子结婚以后,赵姐就付40万元首付,给儿子买了一套楼中楼作为婚房。

由于张哥还在上班,来回跑非常不方便,孙女断奶后,赵姐就把孙女带回家了,赵姐的儿子儿媳妇每个星期固定两次回来陪女儿。由于儿媳妇单位搬迁,跟赵姐儿子上班不在同一个方向,赵姐就花12万元给儿媳妇买了一部代步车。

赵姐的儿媳妇生第二胎时,张哥正好年满55岁,为了回家带孙子,张哥就办理了内退手续,内退以后工资少了好多,一个到手的工资只有5000多元。当时看到张哥内退工资那么低,我们还劝说他不要办理内退手续,但张哥说钱是永远赚不完的。

赵姐儿媳妇在结婚前买了一套三房一厅的房子,每个月还贷2000元,赵姐儿子那套婚房也是贷款的,每个月需要还贷2500元,这套房子的贷款是由赵姐和张哥来还房贷的。

孙女和孙子的奶粉钱以及伙食费都是由赵姐夫妻俩来承担,儿子和儿媳妇只是负责买这两个小的衣物就行了。

张哥还没退休时开的是轿车,新买时是12万元,张哥嫌弃空间太小,就把这部车送给他连襟,又花18万元换了一部七位的越野车。

张哥内退以后,就搬到市里跟儿子一起生活了,但每周末赵姐都会带孙女、孙子回我们小区住,到了星期天晚上再返回市里。每次看到赵姐回来就带着两个朋友,我们都觉得很奇怪,就问赵姐为什么不给两个小孩朋友在家跟父母?张哥在旁边回答说那两个朋友从小都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所以跟爷爷奶奶比较亲。

张哥的孙女在旁边听到张哥这么说话时,也跟着说跟爷爷奶奶在一起,要买什么东西都给,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就不能随便买东西,真是童言无忌!

赵姐的儿媳妇是个独生女,父母都有退休金,但他们在某个偏远的小县城生活,离市里将近300公里。他们两个人偶尔也会回来看望外孙,亲家一来到,赵姐夫妻俩就回我们小区住一段时间。

转眼之间,赵姐的孙女就到5岁了,看到小区附近的那个小学很不理想,赵姐他们又到另外一个小区买了一套200平米的房子。为了买这套房子,赵姐就把在我们县城这里一套正在出租的一套房子卖掉,赵姐的儿媳妇也把那套婚前的房子卖掉,包括他们之前买的那套楼中楼也卖掉。

当时听到赵姐卖掉那么多房子时,我觉得很奇怪,就问她,说她家又不缺钱,干嘛卖掉那么多的房子,赵姐说担心房子以后被贬值,不敢留太多。

听赵姐说他们买那套200平米的房子,包括装修、买家具、家电等,就花了200多万元,付的是全款,并没有贷款,真是大手笔啊,让人羡慕嫉妒恨!

去年听赵姐说他们小区附近没有好的中学,他们家一合计,就在我们市某个重点中学附近买了一套120平米的房子,单价是每平米6500元。赵姐说这套房子是儿子和儿媳妇自己掏钱付首付的,房贷也是扣他们两个小的的住房公积金。

听到赵姐这么说,我就笑着问她,问她这次为什么不掏钱帮儿子买房了?赵姐说他们老了,不帮那么多了。

赵姐和张哥到了正常退休年龄以后,就办理了正常退休手续,工资提高了不少,夫妻俩每个月的工资合起来有13000元。赵姐儿子和儿媳妇工资更加高,夫妻俩加上年终绩效以及别的,每个月合起来就有30000多元,这个收入在我们这里来说已经是很高了。虽然还有房贷,但都是用住房公积金来还贷的,根本都用不到工资,每个月还贷非常轻松。

赵姐跟我说她和张哥每天负责买菜,但开支不算很多,每天只需花100、200元左右的菜钱就行了。因为平时两个小朋友早餐和中餐都是在学校吃饭,儿子和儿媳妇早餐和中餐都是在单位的饭堂开饭,只有赵姐夫妻俩在家吃早餐和中餐,晚餐一家人才在一起吃饭。

现在孙女和孙子长大以后,又喜欢跟父母在一起了,周末也不跟赵姐回我们小区住了。即使孙女跟孙子不一起回来,赵姐都是雷打不动,依然每周周末都回我们小区居住,到了星期天晚上才返回市里。

看到赵姐这么做,我就问她周末回来谁买菜啊?赵姐跟我说周末她儿子一家四口都不在家开饭,都是去外面的饭店吃大餐。

赵姐和张哥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都有工资,家境经济很好,不用他们帮衬。平时只是开支一些人情费之类的,每年也就1万元左右。

现在孙女和孙子上学以后,赵姐和张哥每天就简单打扫家里的卫生,不用做得太干净。因为家里请了钟点工,钟点工每周都会过来做两次卫生,这笔钱是儿子出钱的,赵姐不用管。

赵姐儿子一家四口喜欢吃榴莲,每次都要买四五个回来留着,想吃就吃个够,一个榴莲就要7、80元,买一次就是几百元,普通家庭可不敢这么买。

赵姐夫妻俩每年都会出去旅游一两次,一次旅游的费用大概有1万元左右。路线都是儿子和儿媳妇帮选好的,连旅游的费用都是儿媳妇帮买单。赵姐和张哥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儿子和儿媳妇买给,根本都不用赵姐掏钱。

前几天张哥跟我说,等到孙女和孙子都上了初中以后,不用他们两老照顾了,他就把这部越野车卖掉,买一部30万元左右的房车,趁着还能走动,要去全国各地旅游。

有一天赵姐跟我闲聊,说她在银行里面还有几十万元的备用金,以备不时之需。赵姐抱怨说放在银行的定期利息太低,但又不敢拿去理财,只能暂时拿来定期了。

赵姐和张哥退休后生活能够过得无忧无虑,我觉得有以下三点:

一、有着强大的财力。赵姐在我们县城中心有一栋三开间4层半的天地楼,这栋楼一直都是出租着,一年的租金有30多万元。

二、赵姐很注重孩子的培养。赵姐从小就教育儿子一定要努力读书,经常给儿子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等一些积极向上的思想。赵姐的儿子从小到大学成绩都一直很优秀,甚至参加工作以后也是勤勤恳恳的,工作不到5年时间,就被提拔为单位中层领导,随着职位的升高,工资待遇也会相对得到提高。

三、赵姐婆媳关系非常好,情同母女,家庭很和睦。有着赵姐夫妻做坚强的后盾,儿媳妇才能把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没有了后顾之忧,赵姐儿媳妇工作干劲十足,去年也被提拔为公司的中层干部,工资待遇也提高了不少了。

从赵姐的事例来看,退休后当然是工作越高越安稳了,手握余粮心不慌。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赵姐这样的经济实力!

我觉得钱这个东西,有多用多,有少用少,有钱人有有钱人的用法,没钱人有没钱人的用法,知足者常乐。

就像我公婆,今年已经89岁了,两老每个月合起来只有300多元的养老金,但公婆的所有开支都是由我们来负担。公婆现在在老家养老,种点青菜、养几只鸡,每天怡然自乐。我和老公每隔十几天时间都会买一堆东西回去给他们,公婆一有点不舒服,我们就马上开车送他们去医院看病。

虽然我公婆没有退休金,但我觉得公婆的晚年生活同样过得很安稳,他们两老每天都是笑呵呵的,无忧无虑。他们晚年生活能够过着这么安稳,是因为有我和老公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免去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所以想要晚年有个安稳的生活,不但取决于你自己有没有退休金,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你的子女有没有能力!如果子女是个啃老族,纵使你有一座金山银山,照样被他(她)啃光,你也一样过得不安稳!

两口子退休工资一个月多少钱才能安稳?

我一个远房表哥,退休金13000.表嫂退休金更高18000,年龄不到七十岁,生活应该很安稳吧。

表哥表嫂年轻时参军,在部队干了几十年,表哥从部队转业到省城事业单位任处级干部,表嫂直接从部队退休,两人的退休金比较高。

他们的独生女儿结婚后和他们住一起,一个外孙一个外孙女,老两口帮女儿带孩子。在我们这个大家族中,表哥嫂是大家羡慕的对象,拿着这么高的退休金,家里房子几套,给女儿名下也买了套房,车更不在话下,儿孙承欢膝下,生活得其乐融融。

二个月前,突然得知表哥患了肺癌,虽然大家感到很心痛,想着肺癌有治疗的手段和药物,经过治疗,延长几年寿命是可以做到的,再说表哥家不差钱,随便卖套房子都够看病的。

一个月前,表哥去世了,查出病情到去世一个月的时间,这也太快了,亲友们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去参加表哥葬礼时,才得知了真相。

表哥家看似光鲜的背后,日子过得一地鸡毛,表哥之所以去世这么快,自已放弃治疗,只因那些特效药都是自费。他拒绝手术,拒绝治疗,就为了把所有钱留给女儿。

原以为,表哥的独生女儿女婿有着很好的工作(表哥给家中亲友是这么说的),实则不然。表哥嫂十分宠爱自己的女儿,从小让她过着富足的生活,学习上从不给压力,侄女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表哥便送她去国外留学,哪想到侄女在国外混了几年,钱花了不少,毕业证都拿不到,只好回国找工作。

侄女回来后,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找了几份工作,干一阵就嫌苦嫌累,嫌工资低,都干不长。表哥嫂觉得他们工资高,女儿躺平也没问题,于是干脆不让侄女上班了。

侄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在一个户外活动上认识了一个男孩,两人一见钟情,男孩家在同省的一个偏僻山区,父母务农,家境较差,他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

表哥嫂不同意女儿的婚事,女儿再三坚持非他不嫁,表哥嫂就提出一个建议,可否让男孩当上门女婿,以后孩子姓他们的姓,男方家同意了,于是女儿婚后和表哥嫂一起生活。

很快,侄女三年内生了两个孩子。侄女婿呢,在丈母娘家住着,总想着挣大钱证明自己,偷偷鼓捣侄女卖掉了名下的房子,给他老家的父母在县城买了套房,把父母从农村接到县城生活。剩下的钱投资做生意,经过几年折腾,钱没了,生意没做起来,便闲下来在家,一家四口全部啃老。反正表哥嫂退休工资高,全心全意地帮着女儿一家。

两个月前,表哥觉得不舒服,去医院检查,癌症晚期,得知做手术吃靶向药还需不少自费时,哥嫂决定不治了,把钱全留给女儿养孩子,嫂子更甚,医院说打点自费营养针让病人舒服点,嫂子都不肯,最关键的是,侄女也同意她爸放弃治疗,生怕给他们留的钱少了。亲戚们见状气愤不已,都说嫂子把孩子惯成这样,哥哥不在了,孩子们毫无感恩之心,将来未必能对嫂子好。

再说我父母,退休几十年了,他们的退休金也就是社会平均数吧,一直过得平平稳稳、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日子,我们四个子女没人啃老,父母自已有房子,儿女孝顺经常赞助他们出去玩。父母也没给我们添太多的麻烦,大家各自安好。

回答题主的问题上来,两口子都有退休金的话,无论多少,只要身体健康有房住,子女孝顺不啃老,都能过得安稳。如果子女啃老,自已又得病,钱多也不安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