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存款总额达111.16万亿,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我国存款总额不是111.16万亿,而是达到了惊人的227.21万亿。放在全世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存款”国家。

我国有14亿人口,平均到每个人,就是16.23万。

如果你真的在大街上做个采访,随便去问一些路人:你有16.23万的存款吗?

估计大部分的人都会回答你:没有。

对于很多人来说,别说16.23万,就是6.23万存款,都很难拿的出来。

绝大部分的人其实并不富裕,因为少数人掌握着大部分的财富

很多人经常说“二八原则”,意思就是说20%的人,掌握80%的财富。但是,我想告诉你,真实的情况可能比这个还要残酷。

像我就在基层银行上班,银行存款总额3个亿,存钱的客户有3000多个。平均到每个存款的客户,还不到10万块钱。

其中有五个拆迁户,就贡献了将近7000万。存款排名前20的客户,就占了将近一半的存款量。

存款排名前5%,就是大约150名左右的客户,就占了80%的存款量。

所以,这个“平均存款”,其实就是一个数据而已。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都属于被平均的那一类。

平均存款16.23万!而实际上,大多数底层的民众,根本就没有这么富裕。

年轻的家庭,往往都负债。有存款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上了年龄的。

像我上班的银行,来存钱的客户基本上都是45岁以上的叔叔阿姨。年轻人也有到银行办业务的,但基本上都是开卡、开手机银行。即使偶尔有存钱的年轻人,金额也不大,都在5万以内。

1 . 80/90后,基本上都是负债状态

我国80后,人均负债接近20万。我国90后,人均负债12万。对于很多的年轻人来说,有负债没存款,才是普遍现象。

像我自己在银行工作将近十年,不是没有赚到钱,但是买房子付首付,装修房子,结婚开销,花的一干二净。

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收入虽然过万,但是把房贷一还,剩下的只够维持家庭的正常开销。

别说有16.23万的存款的,1.6万存款都拿不出来。

我身边的同事朋友,大部分都是这种状态。虽然有房有车,但是都是贷款买的。工资收入虽然也不低,但是把贷款一还后,只够维持正常生活开销。

对于年轻的家庭来说,想要能有积蓄,真的是太难了。

2 . 60/70后普遍有存款,但是也不多

60/70后大部分都快要面临退休,因为把一辈子的人生大事,差不多都忙完了,所以才能有点积蓄。

但是存款量,往往也不会太多。

一是本来收入就不高,依靠月薪三五千的工资,很难存下来大钱。

二是家里孩子读大学,少说要花去十几万。家里是男孩的,结婚买房开销,更是一个无底洞。

等到退休的时候,能有一份养老金,能有二十万左右的存款,就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平均存款,不能代表整体社会的富裕程度。

我国人口基数特别大,平均存款高达16.23万,只能说是社会整体有钱。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底层民众,其实并不怎么富裕。

存款很少,甚至没有存款,都是很普遍的情况。

我国存款总额达111.16万亿,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2021年12月31号,我们国家的总存款不是111.16万亿,而是227.21万亿,按照14亿人来平均计算,就是每个人拥有存款16万左右。

大家不禁吓了一跳,我哪里手上有那么多存款啊,其实这个存款里面还包含了一些企业的存款。

我们国家相对于欧美、日本这些国家,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有存款的习惯,但是呢,有没有平均达到16万左右的存款,这还是个未知数。

看看收入和消费水平如何,人均16万存款是否有可能

1、收入

一个人的存款有多少?得先看他的收入跟消费情况,收入高消费低,那存款肯定也多,收入一般,那消费低,存款也会多起来。

那么按照2021年的存款数据统计,我们国家14人,有多少人是可以达标,也就是说可以达到存款16万以上的存款,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的一些数据来去大概的估计一下。

按个税的标准,我们国家2018年开始实行个税起征点从3500调整到了5000块钱。

个税的APP统计可以显示,3500个起征点的时候,达到起征点的是大概1.5亿人,那个税上调到5000以后,纳税的人数不到有1亿人。

从这些方面数据就可以看出来,大多数人的收入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的高,那如果收入不高的话,存款也不一定会有那么高。

例如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深圳的平均工资水平是在1.2万左右,最低工资标准是2360,那平均工资是一万二,是不是意味着很多人的工资都可以达到了1.2万了呢。

如果有一些人在华为、腾讯这些地方工作的话,那么他的收入肯定不止就1.2万月薪,平均年薪可以达到七八十万,都是很正常的一个水平。

除了在华为、腾讯上班的这些人,其实还有一大部分不是在华为、腾讯上班的,有一部分人是在工厂上班的,很多一部分工资收入也就是拿个4000到8000,这是一个普遍的水平,一年也就不到10万块钱,想要存款16万,那他平常不吃不喝也要花费一点时间呢。

2、大部分人消费水平高

那么大多数人除了收益低以外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消费相对比较高,这个消费包含了自己日常的生活开销、交通费、孩子的教育费用,或者是人生的婚姻大事费用。

每个人都会经历人生当中的一次重要的事情就是结婚,有的地方结个婚彩礼都要花个超过10万块钱,甚至还有其他更加奇葩的高价彩礼。

除了这些开销以外,更重要的还有一些房贷,房贷是占去了大部分年轻人的最大额的开支了。

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末,我国商业个人住房房贷达到38.32万亿,同比增长11.3%。

假如一个人在北上广深这些城市拥有30万左右的年薪,看着让人很羡慕,很高。

但实际上除开房贷、车贷,日常的一些生活开销,养家糊口的,好像也是所剩无几,这些工薪一族想要存的钱可以说是非常的难。

甚至这个收入根本就不够日常的开销,还要去借一些其他的钱。

50后-90后经济状况如何

对于50跟60后来说,他们有没有可能存款达到16万?

说实话5060后这个年纪基本上已经接近退休了,如果他的存款能够达到16万以上已经达到了,达不到就达不到了,因为对于六零后跟五零后来说,他们那个时候的工资收入相对来说比较低。

如果他们在年轻的时候没有购置一些房产来升值,估计现在想拥有16万左右的存款,没有很大的可能性,因为那个时候工资本来就很低。

对于70跟80后来说,现在正值是中年时期,也就是40岁,还不到50岁左右,对于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人生当中需要花钱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还需要养家糊口的时候。

也是一个家庭当中需要开销最多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可能、上初中、高中、大学等等,各方面都需要钱。

八零后跟七零后来说,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危机,就是中年危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年龄在职场上已经算是大龄了。

如果前期没有一定的积累,还遇到了中年危机,被裁员了,那就更加的难熬了,不要说存钱。

对于九零后来说,那么九零后的工作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现在大多数九零后的消费观会比较超前,有一部分人甚至会有一些奢侈消费,跟自己的经济实力不相匹配。数据显示,大部分的九零后都是有花呗、信用卡等等这些开销,所以说,存款能否达到16万也是可以打一个问号的。

判断存款有多少可以参考银行的VIP门槛

大家判断能够达标的存款的人数有多少,就看一下银行存款的这个VIP额度就行了,你知道吗?现在20万在银行存款当中已经算大额了。

10到100万就可以达到了金卡的标准了。

500万可以成为白金卡了。

可能是超过500万,就可以达到这个钻石卡的标准了。

存款达到16万,从城市分布来看,那么相对而言,在北上广深的人均分布也比较多,比如北京的平均工资1.3万左右,上海1.3万左右,那深圳也就是1.2万左右,只有收入高的地方,可能相对来说这个能够达到平均数存款的人也会多。

从岗位来看,一般来说高收入的人群都是一些企业的高管,互联网金融、it精英、人工智能等等这些岗位,其他一些普通岗位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容易可以拿到这么高的工资,如果收入不高,存款的自然而然就没有那么高了。

你们的存款达标了吗?

我国存款总额达111.16万亿,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总存款一百多亿,不稀奇,还有中国人身高,还有平均工资,等等,达标的不算多有钱,但是我没达到标准,包括我家也没达标,因为每月六千多房贷,还有多少存款,也就是几万块钱的存款留着扣房贷的!

网络上有句话,我和马云平均也就是亿万富翁,所以,平均对于我们实际意义不大,自己够花就行,比下去会累死的!

我国存款总额达111.16万亿,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我应该达标了吧,像我这样有学历,天天努力工作,还不花钱的人,不达标也说不过去呀。

个人存款我是知道的啊,人均的“出炉”了是多少?

没有的话,那我就按最低标准去算吧!先把人按14亿全部去存款。这样111.16万亿除以14亿,两个亿就除掉了,剩下就是111.16×10000÷14,拿起计算器得出7万9千400元。这样算平均也够低了吧,可是啊。

好家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还能存这么多,我只能认输了,这个达标比考试满分有的一比,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怪不得!我的支付宝关于财富水平指标是最低的,看来还是钱存得太少了。

要知道,我什么都没有,还没买房买车,没娶妻生子,就是省吃俭用辛辛苦苦地存钱。而对于那些买车买房,有家室有贷款的普通大众更是存不上钱了吧。

这不让我想到:“我和马云平均一下,也是亿万富翁”,可见,人均存款意义不大。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中年危机,疫情还在,股市低迷,提高存款,减少消费才是普通大众的选择。

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即使对的,也是蒙的,因为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性。在数学这么严谨的学科,即使过程严密,滴水不漏,结果也可能不对,何况我说的话呢?是不是这个道理。

总之,恭喜那些达标的,而大部分人是不达标的,不要气馁。不管怎么样理性对待,要知道大城市里的1W和农村的1w,就像美国和印度一样不是一个概念。所以达标的也要理性,看看自己在哪里,看看自己的资产达标了吗等等多个维度思考。

以上个人经验和见解,不到之处还望多多包涵,欢迎交流评论。

我国存款总额达111.16万亿,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我国存款总额数是多少,我不清楚,因此没资格去怀疑去质疑。但一旦用上平均或人均,则变成是毫无意义的数据。

我村前几天死了个10岁的少年,又死了个90岁的老人,他们的平均寿命是50岁吗?这样的数据有什么意义?

再说,你说人均存款达多少十万元。要知道现实社会中,保守估计起码有30%~40%的人,还背着沉重的车贷房贷和各种信用贷。很多电视、手机甚至服装都在搞分期付款。从另一角度说明,人均存款对这部份人来说,就算是"0",他们都开香槟庆祝了。

另外怎样去界定存款,是人们在生活中把剩余出来的钱,或短期内都用不上的钱,或多余的钱存入银行,纳入可统计数据才叫存款?那些在家中大量存放现金的(包括贪官匿藏的万亿计赃款),这些无法被统计到的数据,算不算存款?

还有,例如我有一个项目贷款1000万,现已用了一半,暂时未用上的肯定要存入银行。那么在统计中我算有500万存款吗?

我国存款总额达111.16万亿,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更正一下:截止202112月31日,年我国存款总额不是111.16万亿,而是227.21万亿元。在2021年内,我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存款余额”世界第一的国家。

这说明我国国民更注重未来生活的安排和质量,不像西方国家有提前消费的观念,一旦遇到了经济危机等问题,生活得非常的困难。

截止2021年年底,全国人均存款是多少?

根据官方公布数据,2021年全国人均存款金额为73135.9元。调查对象是主要27个城市在2021年底的常住人口数,进而计算出了各个城市的人均存款,其中有23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2021年内,共有存款7.3万元,也就跟上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就是存款没有拖后腿。你达到了吗?

从27个城市人均存款数据来看,北京和上海居民人均存款金额稳居第一、第二排行榜。2021年北京人均拥有存款22.27万元,上海则达到17.13万元。紧随其后的是杭州、广州、太原、天津、深圳、南京等发达城市,人均存款进度都超过了10万元。

2021年内,全国人均新增存款是多少?

再从2021年全国人均新增存款金额来看,也就是2021年内人均新增的存款金额。2021年,全国人均新增存款6967.1元,折合大约每个月存款金额为580.6元。

如果说你在2021年12个月,每个月能够存款580.6元,说明你没有拖后腿,赶上了全国的人均存款平均水平。事实上绝大部分人不可能每月有这么高的存款,尽管不足1000元,但是这是一个家庭纯收入的余额存款。每个月这些存款金额就是家庭全部开支以外剩余的钱。

从2021年人均新增存款金额来看,人均新增存款余额最多的还是北京和上海。北京人均新增存款金额达到19522.1元,折合每月存款金额为1625.8元;上海人均新增存款为17408.1元,折合每月存款金额为1450.7元。

人均新增存款金额的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

就以北京、上海2021年人均新增存款金额的数据为例,来分析这个问题。

2020年北京城镇就业人员,每月平均工资约为9407元,相当于将工资的17%用于存款。说明北京居民存款意识比较强。

2020年城镇就业人员,每月平均工资为10338元/月,相当于每月将工资14%用于存款。说明上海居民消费、投资意识比较强。

从数据对比来看,在2021年内上海人均新增存款金额比北京地区低,虽然上海的存款数据比北京低,但是用于个人人均存款的金额却比上北京地区占有比例低。

这或许说明了上海人更注重消费投资,而北京人却更注重存款。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平均工资均高于北京。

总之,2021年存款余额继续暴增,说明近两年的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衰退,赚钱越来越难,人民存款意识增强,防患于未然。

如果说目前全国人均存款7.3万元,相信80%以上的家庭达不到,特别是农村家庭,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存款。毕竟一个家庭上有老下有小6口人来计算,家中存款高达40余万。这在农村家庭就这么存多存款是找部分。

就以本人来说,外出打工十几年,家中的存款还不足4位数。关键是还有房贷几十万,别说存款了,能够应付了这一点就不错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