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导买了分红型保险只能认倒霉吗?
我妈去年的时候,在老家银行被误导买了一份银行保险。但是没有自认倒霉,我用了下面的方法,就让银行和保险公司,乖乖的解决问题。
去年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妈神神秘秘的拿了一份保单出来。说是在银行存钱的时候,经理推荐的。
每年存两万,连续存五年,满五年取出来就有12万。
这种一听就知道不可能的事情,绝对是在忽悠人。
为啥不可能?仔细一算就知道了。
每年存2万,连续存5年。这很容易理解,就相当于:
第1个2万存了5年
第2个2万存了4年
第3个2万存了3年
第4个2万存了2年
第5个2万存了1年
加起来,就相当于是2万块钱只存了15年,利息有2万块钱。换算成年化利率的话,高达6.67%。
任何银行,都不可能有这么高收益的保险产品。
像这种五年缴费,满期终身的期交保险产品,满五年退保,最多也就能保证本金没有损失而已。
还想能有2万块钱的利息,做白日梦呢!
我是怎么解决的呢?我带着我妈就去找银行,刚开始的时候那边听说要全额退保,也是爱理不理。
银行的一个接待的经理就说,全额退保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退保本金要损失8000块钱。
我没有让我妈大吵大闹,而是很客气的说了下面一番话:
首先,你们银行在销售保险的时候,只给了一张打印的保单,没有给正式的一本合同。
而且电子保单,留的邮箱,是你们自己的邮箱。
这个就属于保险销售违规。
其次,这份保险没有电话回访记录,只有微信回访记录。
而且在微信回访的时候,也是你们经理拿着客户手机操作的。
最后,我们有和当初那个销售经理的聊天利率。聊天记录里面,那个经理明确的有夸大收益,违规现象。
如果你们现在不给我立即解决,我会怎么办?
第一,我会直接投诉银保监会,并且把所有的材料,邮寄到银保监会去。
第二,我会投诉市长热线,并且把所有的材料,邮寄到市长信箱。
第三,我会打315投诉,并且带记者过来采访你们。
我说完这番话的时候,那个接待的银行经理,脸都白了。慌里慌张的让我们等一会,她要向领导汇报。
最后银行保证,让我们等消息,说三个工作日之内,绝对会有领导联系我们。
过了才两天的时间,银行果然打电话过来,让我们去银行。
一个中年男的接待我们,说是领导,也不知道是银行领导,还是保险公司领导。
刚开始的时候,还想让我们自己承担一部分损失,银行承担一部分损失。
我二话没说,当着他的面,就打了银保监的投诉电话。
那个领导一下子就急了,说事情可以商议解决,不用做的这么极端。
最后协商的结果就是,我妈写一份情况说明,保险公司同意把本金全额。但是,需要等一个月的时间,钱才能到账。
最后过了差不多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钱全额退了回来。
保险不代表不好,但是确实有那么一批人,销售保险的时候,存在误导销售现象像分红型保险,它的特点就是分红。
分红是什么意思?就是收益不确定性。按照保险公司的营收情况,给客户进行分红。
就是保险公司赚的多,分红就多。保险公司赚的少,分红就少。
像购买这类保险产品的时候,不管业务员许诺满期收益有多高,都没用。当初承诺的收益越高,也就表明你被忽悠的越厉害。
很可能当时给你说,满期收益可以达到年化利率5.0%。
实际上,满期收益,可能连定期都不如。
所以普通人,不懂保险产品的,最好不要去买。如果想买,一定要把条款都看清楚了再买。
如果出现纠纷,也不用自认倒霉。
收集好证据,再按照我上面说的方法去做,保证银行或保险公司乖乖的给你解决问题。
被误导买了分红型保险只能认倒霉吗?
分红型保险,顾名思义,是一种属于理财类并具有分红功能的保险产品。
购买分红型保险的人在获得身故保障和生存金返还的同时,还可以红利的方式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
很多人以为只要保险公司有盈利,分红险就能分到钱。
其实不是这样的,保单分红主要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
分红水平和公司利润无关,而是受投资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是非常不确定的,有时甚至没有。
因此,分红险的条款,一般都会写明“保单红利是不保证的”这句话。
但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一些不负责任的销售员会擅自承诺分红是100%能得到的收益,这是严重的销售误导行为。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大家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投诉渠道或者客服电话,进行投诉!
如果是在销售误导的情况下购买了分红型保险,并且能提供一定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在被欺骗的情况下购买的,那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要求保险公司退保,这样即便度过了退保期,也有机会全额退保的。
被误导买了分红型保险只能认倒霉吗?
你应该也是去银行存款被误导买的分红型保险吧?
目前这种保险乱想已经严重的损害了保险的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首先保险是保障的功能
商业保险里透明度最高做的最好的是车险,最不透明最黑的就是分红保险。
分红类保险说的是分红,其实卖的就是重疾。
说仔细点就是你买了分红保险其中一部分长期存款利息变成了重疾,一部分变成分红,一部分变成了保险公司的利润。
比如说五年期的利息是5%,1.5%左右是买了重疾,2%不到给你分红,剩下的1.5%保险公司利润。那么保险公司只用,把你的钱存银行,那么它一年收益就是3%,为什么是3%?
附带的重疾基本是没什么用的,保障范围太窄,报销要求太苛刻。
也就是相当于长期存款利息不到2%。
有人说,我愿意买,我又想要重疾,又想要分红,我就要买。
你要真觉得每年存银行5%利息,拿出2%去买保障范围更广的重疾,还剩3%不舒服。非得买2%收益不到附带小范围重疾的分红型我也没办法的。
所以分红型保险除非是要给子女后代留遗产,怕以后征收遗产税完全没必要,因为很多这种产品都是去世返还死亡金,而且越早去世越好。活的岁数太长,还不如存银行的利息划算。
所以分红类保险慎买。
那么如何防范,不被误导呢?
首先,保险是保险保单,银行存款是存折或者银行存单,存根。
其次,看推销人员的工牌,保险员工推荐一概不要搭理因为你是去存钱的。
再次,存款一定要去银行窗口办理。中途不光又保险的拦截也可能遇到骗子。
最后,希望有关部门能助力提升保险的服务,透明度,不要只以盈利为目的,让想买保险的不敢买,买不到自己想要的合适保险产品。
还是那句话,保险是为合适的人群提供一定的保障,希望业务员提升自我修养,保险是消费品,没有理财功能。
被误导的,享受几年保障,合适的现金价值就去退了吧,然后存银行,部分利息用来买住院险适合经常发烧感冒的小孩。家里主要劳动力根据情况配置重疾,意外。高污染,高风险行业可以考虑,涉及到理财的,不推荐保险。
被误导买了分红型保险只能认倒霉吗?
自认倒霉,绝对不可能,干货来了。分享几个案例:
案例1:有一个老两口买了公司的分红险,交了3年,现在要求公司全额退保并支付利息。公司当然不同意,这老两口就每天在公司前台守着,连续守了3天,公司找了5波人去谈,没用,老两口一分不让!最终老两口的要求全部被满足!
案例2:客户买了10万的年金险,只交了一年保费,五年后要求全额退保。客户寸步不让,双方无法协商一致。随后客户投诉保监并诉诸媒体,当年3·15被媒体刊发,保监要求公司尽快抚平客户,公司妥协,客户全胜!
案例3:分红险,客户要求全额退保,公司与其无法协商一致。客户使出大招:第一,其有业务员给客户出具的年化收益承诺书并签字;第二,业务员与客户签单全过程被客户录音。此役亦为客户胜!
我只是分享几个案例,公司别找我哈。
别忘记点个关注哦。
被误导买了分红型保险只能认倒霉吗?
如果真的是被误导而购买的话,且你有证据证明销售行为不合规的话,当然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维权处理。
例如拨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热线要求投诉,并在收到客服致电后,通过提供证据的方式要求处理。当然通过投诉的方式维权,只能在合理方位内满足您的诉求。
《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一条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那么哪些会被认定为销售误导的证据呢?证据必定是有载体的,可能是沟通录音,可能是微信、朋友圈截图等等,空口白牙去说保险公司也有任何证据证明销售人员违规,是不会采纳的。
分红险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夸大分红:以分红演示表中的高档分红进行说明,让消费者以为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除非有销售录音或者微信等截图,否则确实挺难举证的。
- 未告知分红的不确定性: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额红利的方式,分配给投保人。可分配盈余和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并非一成不变的。客观讲这是最难举证的,因为投保时投保人会抄写风险提示语句等警示文字,除非能证明非本人抄写,一般很难说明投保人对此不知情。
- 和银行、理财产品类比:虽然这是很老的销售手法,且已被监管明令禁止,但实际上还是有些销售人员会以此进行说明。举证上来说必须提供相关的材料,例如宣传彩页、建议书等等。如果是手写的,需要证明手写内容为销售人员书写。
- 买了分红保险就可以年年坐等收红利了吗?这个说法不太对,分红本身是不确定的,每家公司都有不同,根据每家公司的投资规模,投资平台,投资渠道的不同,每年产品的分红也会不同,同时,分红的多少也取决于客户每年投入保费的多少和产品选择的不同,所以分红可能高或低,也可能没有分红,不要被人误导了。
- 保险作为一种广义理财方式,其本质功能是防范风险损失。分红是保险公司拿该产品经营的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并给客户承诺的保障,至少可以让客户的保障有效抵御通货膨胀,并没有承诺完全抵御通货膨胀。
被误导买了分红型保险只能认倒霉吗?
建议一:不管是不是误导,我建议你再重新研究一下你买的这款保险。调整一下自己对这款保险的心理预期。毕竟,保险是值得买的,但要看你的需求点在什么地方,如果你期望分红可以跟你去做投资相比,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重新研究,还是不能接受,请看建议二。
建议二:保险合同有10天(银行保险15天)的犹豫期,你是可以在犹豫期内全额退保的。保险公司只收取10元的工本费。犹豫期是从你签收保险合同那天开始算的。
建议三:如果过了犹豫期,就要搜集业务员误导你的证据,再去向保险公司柜面或者客服热线反馈,要求全额退保。这个证据可以是销售时候的书面承诺或录音材料,也可以是后来业务员向你讲解的现场录音或电话录音。因此,你可以现在打电话要业务员跟你再讲一遍,你做好录音。
建议四:拨打监管电话投诉(银保监局12378)。不管你找到证据,还是找不到证据,保险公司都有可能不给你做全额退保,或者只承担一部分损失。这时候,你可以拨打12378进行投诉。毕竟消费者是很难找到证据的,但是保险公司那么多业务员,一般很难做到100%不触碰监管红线.所以,只要你投诉态度坚决,全额退保基本没有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