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为什么会存款送礼品?拉存款很难吗?为什么要做这种“赔本”生意?
身为银行的工作人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银行存款送礼品,是有很深的套路在里面的。你以为银行送了贵重的礼品亏了,其实和你存的钱带来的收益相比,那真的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我在基层银行工作很多年,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下,为什么现在银行存款会送礼品?以及在送礼品上的一些套路。
了解以后,以后再去银行存款,你就知道该如何和银行讨价还价,要更多的礼品了。
银行为什么要存款送礼品?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揽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的街道,一家银行没有。有的街道,银行一家挨着一家。似乎中国的银行,都喜欢扎堆在一起。
为什么会出现银行扎堆的现象呢?
因为一个银行网点的选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位置是否繁华,店铺是不是很多,附近是不是有很多的居民区。凡是符合这些条件的,都是开设银行的好地方。
像我工作的银行,附近几百米内,有大大小小的十几家银行。这么多的银行扎堆在一起,那竞争肯定就很大。
现在银行竞争,一是靠利息,二是靠服务。像国有银行,基本上存款的利率都一样,谁也不比谁更有优势。服务上面,现在银行里上班的,大多都是年轻的小姑娘,嘴巴一比一个甜。
所以,谁更存款送礼品,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揽储方法了。
同样是存定期一年,利率都是2.1%,这个银行不送礼品,另外的银行送十斤的油。你肯定会去送礼品的那个银行存钱,毕竟白送的礼品,真的是不要白不要。
尤其是对很多的中老年人,她们特别会算账,有很多的大爷大妈,去银行存钱,就是奔着银行的礼品去的。
你送我不送,那我就没有竞争力,那我也只能送,最后所有的银行都一起送。
银行存款送礼品,是否会亏本?它有什么套路在里面?1 . 特定的存款,才送礼品
银行存款送礼品,但是不是你只要去存钱,就送你礼品。需要你存特定的存款种类,才会送你礼品。
像我工作的银行,做存定期一年的礼品回馈活动。只有存定期一年才送礼品,如果你是存长期定期,像两年或三年,都是不送任何礼品的。
有的人就不理解了,为啥存时间长,银行反而不送礼品呢?银行不就是喜欢客户存时间长的吗?
成本!运营成本!
银行也是一个企业,它也要考虑盈利的事情。
定期一年利率只有2.1%,利率低,银行付出的成本就低,所以送礼品。
定期两年利率2.6%,三年利率3.25%,利率高,银行不赚钱,自然就不会送礼品了。
所以银行存款送礼品,虽然几乎是所有银行都在做这个活动,但不是你存了钱就送,必须要存特定的存款才送礼品。
2 . 拿了礼品,就要存满期。如果中途提前支取,必须把礼品退回来,或者折算现金扣除。
我工作的银行,存定期一年:
1万块钱送一壶1升的油
2万送五斤的米
3万送一提纸巾
4万送十斤的米
5万送一壶5升的油
10万以上的金额,可以送一些家用电器之类的礼品。
20万以上,送超市的购物卡。
但是银行在送客户礼品的时候,会明确给客户说,这个礼品是存定期一年送的。如果你的钱没有存满一年,提前支取,那就要把当初送的礼品退回来。如果礼品用了,你就要折算现金扣除。
有的人会说,我在这个银行网点存的,我去别的银行网点取,是不是就不要退礼品了?
这个真的是想多了。
一个银行在这个城市的所有网点,系统都是共享的。你只要提前支取,如果不退礼品,那你在这个城市的所有网点,都取不了钱。
我们去银行存钱的时候,如何才能多要礼品?1 . 尽量去小银行存钱,送的礼品多
六大国有银行里年,属邮局送礼品最舍得。存款送礼品,几乎成了邮局的代名词。
所以,如果你是打算在国有银行,存定期一年,那建议你去邮局。
但是邮局和农商行比起来,礼品活动又是差了一截。
我有个同学就在农商行里工作,她告诉我,农商行里定期一年,金额20万以上的,可以直接协商返现金。
2 . 放心大胆开口要
很多人脸皮比较薄,去银行存钱,银行送礼品就收着。银行不送礼品,也无所谓。这样不行的,你要学会主动去要,要狮子大开口。
我们银行有个老客户,存了一笔5万定期一年,每次转存的时候,都是狮子大开口。
按照积分标准,她只能兑换一壶5升的油,但是这个阿姨,每次都至少两壶起步开口。
这个肯定是送不了的,阿姨也知道送不了,但是银行为了照顾老客户,还是会多送一袋五斤的米给她。
这个就是阿姨的策略,百试百灵。
有时候银行特别忙,你不可能因为一个小事情耽误别的工作。送,赶紧送,送完赶紧让她走。
银行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我们得了礼品,也是拿到了切实的实惠银行开门做生意,肯定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它能送你价值1000的礼品,那说明你存的钱带来的收益,远远的大于1000块钱。
而我们储户,拿了利息,又拿了礼品,也是得到了切实的好处。
所以银行存款送礼品,对于银行,对于储户,都是有利的。
银行为什么会存款送礼品?拉存款很难吗?为什么要做这种“赔本”生意?
银行给存款人送礼品,是十分常见的事。但是银行为什么会愿意做这种赔本买卖,既给利息又给礼品?这里面的原有,我来给大家说说: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生存的需要;一个是发展的需要。
银行常说“存款是立行之本”,这句话是不错的。存款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生存,所以即便花些成本,银行也在所不惜。第一,银行的规模需要存款支撑。银行之间也有市场地位之争,存款规模越大,市场地位越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些大企业也希望跟大银行合作,所以存款规模对是否能获得优质客户有关系。第二,贷款需要有合适的存款相对应,才能避免出现风险。很难想象,一家没有存款的银行,靠什么来支撑他的贷款规模?在国内,如果有这样的银行,基本离倒闭不远了。以前央行对银行有贷存比的考核,现在虽说这个指标取消了,但是贷存比依然是监控的重点。所以说存款数量是支撑贷款规模的重要指标。
再说发展的需要。第一个很好理解,不管银行送出多少礼品,这都不足以超出存贷利差。国内银行虽说有竞争,但是在价格方面有默契,所以存贷利差一直是有很大空间。存款越多,能放的贷款越多,挣钱就越多。第二,存款的派生效应才是银行挣钱的秘诀。不要以为你存给银行10万,银行就只能放出去7万,实际情况是:贷款企业又可能留存5万在银行,于是银行又能再放出去3.5万……以此类推,实际放款额远大于你的存款,这叫银行“创造信用”的功能。所以,这一切都要以有存款为前提。
综上,银行十分需要存款,偶尔搞搞送礼品活动,其成本对收入来说实在是九牛一毛。
我是空谷财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银行为什么会存款送礼品?拉存款很难吗?为什么要做这种“赔本”生意?
普天之下,没有企业会做“赔本”的生意,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也是企业,同样如此。众所周知,银行存款送出的礼品基本都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油,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大多储户都是中老年朋友,送这些比较受他们欢迎。
如果说支付宝为了客户,可以明目张胆地派发红包来吸引眼球。而银行为了揽储需要,即便是送礼也只能是“偷偷摸摸”进行。
因为,根据《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超过央行利率上浮规定的利率标准为违规行为,任何利率之外的金钱、礼品赠送行为为隐形利率行为。
很明显,银行是不得以违规手段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但是很多中小银行又面临着揽储压力,尤其是在每年年底至次年年初的时候,揽储压力剧增,同时还会有各种任务。于是在明知存款送礼不合规的情况,也要送只不过是不会明着送,都是低调地口头告知储户。甚至在监管机构严查的时候,都不能直接说存款送礼,只能是用积分兑换的形式出现。一句话都是为了揽储需要。
通常银行有三大主营业务: 即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转账结算。而这其中尤以吸收存款难度最大,当然这主要还是指那些中小银行,对于国有四大行来说,几乎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因为品牌价值和知名度明摆着呢!像部分城商行或者信用社、民营银行等,一般客户都不会主动来存款,只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送礼送积分活动吸引过来,比如说民营银行正在发行的智能存款产品,就是以“定活两便”的高收益来吸引储户。
银行为什么会存款送礼品?拉存款很难吗?为什么要做这种“赔本”生意?
作为一名银行的基层工作者,用切身体会告诉你,拉存款真的难,银行之所以会存款送礼品就是因为揽储竞争压力太大,并且送礼品这件事确实是个赔本生意,因为存款本身这项业务给银行创造不了利润,但是银行可以利用存款去发放贷款,制造利差来把这部分钱赚回来,并且还很丰厚,银行并不傻,送的是小礼品,图的是大存款。
实际上在监管要求上,整顿市场乱象里是不允许银行存款送礼品或者返现金的,但是现实中这已经是行业潜规则,见怪不怪,老百姓得实惠,银行图利润,两不耽误。
根据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11月末,人民币存款增加9507亿元,同比少增614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40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7335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6643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125亿元。1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82.5万亿元,同比增长7.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77.43万亿,同比增长7.6%,但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和2%。虽然今年的流动性相对宽松,但是银行的揽储压力仍然不小,因为银行内部考核的不仅仅是数量,还要考核同比增幅,实际上各个银行的存款增幅近几年都是在大幅度下降的,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越来越盛行的情况下,拉存款显得更艰难!
这才是银行积极揽储的根本原因,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存款利率毫无优势,如果把银行通过以贷引存或者其他产品派生的存款去掉,增幅会低的可怜,甚至是负增长,在基层工作这几年感觉尤其明显,每年的年底都是各大银行备战来年开门红的时间,竞争尤其激烈,老客户回访杜绝流失,新客户陌拜,搞地推,送礼品米面油这些都不用说,甚至有些银行还玩起了返现金的手段,这只说明一个问题,拉存款难!曾经的银行白领如今各个灰头土脸,在朋友圈你可以看到最低声下气的两个行业,一个是银行一个是保险。
虽然银行都在送礼品,但不代表银行会赔本,一个专业经营货币的机构,怎么可能做赔本的生意,一张图都可以做到完美解释,上图是工行的净利润率走势图,从2006年不足10%到现在稳定40%以上,银行的吸金能力毋庸置疑,羊毛出在羊身上,赔钱是不可能的!
银行为什么会存款送礼品?拉存款很难吗?为什么要做这种“赔本”生意?
当下,爱存钱的大爷大妈最爱打听的事,就是哪家银行存款送礼品积分啊?一有风声,便趋之若鹜,上演一幕幕“钱搬家”大戏,以为褥银行的羊毛?
从现象看本质。银行也是以盈利为目的商业机构,只不过它的“商品”是货币和信用而已,所以存款送礼品也是一种商业促销手段,并不新鲜,没有那么高大上。
为什么会送礼品积分?说到底无非两个原因:“钱紧”和“钱难”。关于“钱紧”,大部分中小银行因为受到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区域限制,普遍表现“钱紧”,“揭不开锅”靠发行同业存单和股东存款过日子的银行,大有人在。没有存款的增长,哪来的新增加放贷,以及资产规模的扩张。利润上不去,会产生员工收入减少、市场份额下降、抗风险能力降低、品牌影响力萎缩、客户流失等等系列问题,长此以往也就会被边沿化,甚至淘汰出局。
关于“钱难”,指的就是揽存难,对小部分银行而言,用“难于上青天”形容也不为过。有个段子说银行员工,一人上班,全家总动员,说的就是为了完成揽存任务,动员七大姑八大姨来存款的故事,而其他行业可能非常少见。
再从客观上分析,我国银行业确实存在“僧多粥少”问题。目前境内拥有大大小小银行超过4000家,而去年住户存款总规模只有93.44万亿,全年净增只有19.65万亿,即使平均到每家银行也只有49亿,然而6大国有银行和12家股份行却占了大头,这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投资理财多元化的分流,很多小型银行要揽存几千万都得拿出吃奶的劲,其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很多中小银行除了使出提高利率的“杀手锏”以外,还得靠送积分礼品攒攒人气。
至于送积分礼品是“赔本”的生意?那是不存在的,可能你想多了。可以举一个实例,假如某老板存了100万,银行送给一台笔记本电脑(也就3000左右),那么这100万能给银行挣多少回来呢?按目前平均利差水平至少在2%,也就是说扣除存款准备金(准备金率大约13%,大小银行有区别)以外,至少80万可以放贷,带回的利差至少1.6万,这亏了吗?如果再加上货币乘数效应,回报还会进一步放大。所以,对于一些诸如牙膏牙刷肥皂大米之类的小恩小惠,那就更不在话下,放心褥吧,别手软~
银行为什么会存款送礼品?拉存款很难吗?为什么要做这种“赔本”生意?
银行为什么会存款送礼品?这只是银行营销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银行送的礼品一般都是银行的企业客户生产的,是银行企业客户送给银行的,银行并不需要花钱,有些小礼品虽然花钱,也是花点小钱。
至于银行拉存款难不难,对于银行来说首先是需要有存款,没有存款银行就无法生存,所有的银行当然都需要存款,也需要拉存款,现在随着投资渠道越来越多,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存款增长的时代结束了,所有互联网企业的相关金融产品,理财产品和服务都是从银行流出来的资金,当然,现在我国的金融监管要求所有的互联网金融以及互联网企业的金融服务,资金都要存放在银行,这样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资金其实又回到了银行,各类正规合法的金融投资也是需要存管银行的,所以,各类合法的金融投资其实资金还是回到了银行,也就是说银行存款虽然没有增加,但是所有金融活动的资金还都是在银行间流动,这就是各大银行并不缺流动性资金,只要资金还在银行间流动,银行就不缺资金,银行就能赚钱。
真正需要大量拉存款是一些中小银行以及信用社,例如,像村镇银行因为缺少流动性,就必须通过拉存款来维持,但是由于村镇银行太小,储户从安全性考虑并不愿意将钱存在村镇银行,这样的小银行拉存款的压力就很大。至于为什么要做这种“赔本”生意?银行拉存款送点礼物根本不会赔本,一点小礼物并不值多少钱,更何况银行有了存款后,贷款时人家送的礼更多更大,所以,银行拉存款送礼物是不赔本的。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的头条号专栏开通了,有关于投资理财和融资的最新音频和文章,欢迎关注。
p.s.有很多人问加头条圈子和不加入圈子有哪些待遇不同?怎么加入圈子?
答:我现在只在圈子里回答粉丝的提问,加入皓脉投融资联盟,为你解决投资难题和融资难题。为个人解决投资赚钱的问题,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资本运作和产业升级问题,建立企业融资平台。
加入圈子的方法:直接点击这篇文章的下方“所属圈子”即可加入。或者首先点击到我的首页,在导航条中最后一个是:圈子,点击加入即可。加入后,你每天可以在“我的书架“查看更新,有问题可以及时提问,我都将免费为您解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