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大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极少甚至没有,说明什么?
大额存单一直是最热门的投资方式,安全性可靠,利率又很高。如果你有100万,能抢到一个三年期的大额存单,那基本上就可以在家躺赢,不用上班了。
现在市面上,大额存单确实是越来越少。在地方性商业银行里还可以买得到,但是利率也比以前低了很多。
我就在国有银行上班,像我所在的那个银行网点,大额存单一年只销售很短的时间。而且就算系统里有,也从不会主动向客户推荐。 至于原因,大致上就三个:节约成本,控制存款 ,经济发展趋势
节约成本银行说到底也是一个企业,也要把盈利放在第一位。所以,它必然要考虑付出和收获。
像我所在的银行,存定期做回馈客户礼品的活动。但是只有存一年定期才送礼品,存两年和三年的定期不送礼品。
这个就有很多存钱的客户,表示理解不了。银行不是喜欢客户把钱存在银行越长时间越好吗?没啥只做定期一年的活动呢?
没错,银行是喜欢客户把钱一直存在银行,但是它希望的是能以最低的代价让客户把钱长时间的存在银行。
对一个银行来说,最赚钱的是什么?就是你一直把钱放在活期银行卡里,长时间不用。
一万块钱存存定期一年,利率2.1%,银行只需要付出210元的成本。 如果你存定期两年,利率2.6%,那银行每年都需要付出260元的成本。 如果存的是定期三年,利率是3.25%,那银行每年要付出的成本就是325元。
所以,像我上班工作的银行,如果有客户过来说要存钱,柜台都是推荐让客户存定期一年,并且宣传存一年的各种礼品回馈。
如果客户要存两年,那一般也不会太刻意要求存一年。但是如果客户要存三年,那不行,因为每存一万三年定期,这个月的绩效就会倒扣10块钱。 所以,除非客户坚持要存三年,并且一定要在我们这里存。不然的话,柜员是一定会把这存钱的客户劝存一年或两年。或者是说别的银行三年利息高,让客户去别的银行存。
像三年期的大额存单,一般利率都是在4.0%左右,只要销售出去了,基本上肯定就是亏的。所以国有银行,现在很少会主动向客户推荐大额存单的。
银行现在不缺存款,困扰的是如何把钱贷出去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银行就是拉存款,越多越好。可是这几年,银行的情况已经转变了。以前是银行只要把钱放在央行里,央行就会按照一定的利率付给各大银行利息。但是现在,各大行都是上市了,要自负盈亏的。
对于现在的国有大行来说,拉存款已经是次要的了,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如何把钱安全的贷出去。
银行放贷和网上贷款平台不一样,它是有自己严格的一套流程的。征信要没问题,工作要稳定,工资流水要金额多。如果是大额的贷款,还要担保人以及抵押物。
所以现在面临的一个情况是,银行的钱贷不出去。而想贷款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在银行贷不出来钱。
很多人去银行贷款,没有贷到,就觉得是银行在有意的刁难自己。还真的不是这样的,银行也很想把钱贷款给你,只不过你的条件是真的不符合啊!
银行贷款的利率非常低,三五年期的也就是在5点多。而三年大额存单利率都在4.0%左右,以前五年期的大额存单,甚至能达到4.5%左右。
以大额存单的模式把钱收进来,再贷出去,这里面的利润空间就特别的少了。而且银行还要给那么多的员工发工资,交五险一金等各种费用。所以,卖大额存单,真的是不划算。
银行的的功能,调控经济银行做为一个特殊的单位,它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一直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一直都是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国家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就要想办法,让人们都把钱拿出来投资在市场上,这样才能让经济复苏。
怎样才能让人们把钱拿出来投资或者花掉呢?就一个方法――降低银行存款利息。
我15年到银行上班的时候,那时候定期一年的利率是3.75%,到现在为止,利率下调了十几次,定期一年就只有2.1%了。
可以这么说,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利率下降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取消大额存单,或者下调大额存单利率,就会释放很大的一部分资金在市场上,这样才是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
大额存单现在还能买得到吗?大额存单,现在还能买的到吗?明确的告诉你,能买得到。但是,要去地方性商业银行里买。
我国有4000家银行,除了六大国有银行实力比较雄厚,不缺钱外,很多的地方性小银行,还是急需存款的。
现在地方性商业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在4.1%左右,五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在4.5%左右。至于按月付息的那种,现在确实是没有了。
如果你有100万,购买了三年期大额存单,满期后可以拿到手的收益是:
100×410×3=123000元,如果平均到每个月,就有3417元。
每个月3417元,足够一个人的生活开销了。
利率下降是趋势,大额存单以后也会越来越少,利率也会越来越低。如果你现在有大量的闲钱,值得去抢购一波。
为什么现在大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极少甚至没有,说明什么?
确实如此,我最近也在观察,现在想存大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几乎找不到,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
1、银行盈利水平下降由于经济下滑,现在很多银行盈利水平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这样银行能够支付的成本减少了。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比较高,银行不愿支付这么高的成本,所以就减少了三年期大额存单的发行量。
2、银行揽储压力降低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从2018年开始规范货币基金存取,货币基金收益率从最高的6%下降到目前的1.6%左右。进入2020年之后,民营银行创新存款的利率也从6%下降到4.5%左右,能够灵活存期的银行创新存款已经不见了。储蓄国债的收益水平和大额存单类似,但是今年国家已经连续多个月停发储蓄国债。由于上述原因,商业银行的揽储压力降低,没有必要通过高息的大额存单揽储。
3、大额存单和银行理财子公司有业务冲突去年各大银行纷纷成立理财子公司,银行理财产品都转入理财子公司名下,中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和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接近,这对银行来说相当于左手搏右手,发行高利率大额存单就会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银行更愿意发行理财产品,这样就会降低发行三年期大额存单的意愿。
总之,我认为由于以上原因,银行对发行大额存单的意愿不高,所以现在很难买到大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
这说明:银行现在揽储压力不大,募集资金之后也没有很好的投资方向,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目前实体经济效益不好,对投资者来说,投资理财的难度增加了。
为什么现在大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极少甚至没有,说明什么?
大额存单是银行存款产品中利率最高的一种,特别是定期三年的大额存单,可以说是一单难求,甚至根本没有,如果100万抢到大额存单,定期三年,光是每年的利息,都能让你的生活过得有滋有润。
为什么现在银行的大额存单这么少呢?身为银行客户经理的我,我想大概因为是以下的几种原因!1、银行的利润空间下降。
大家都知道大额存单定期三年,只要你存款的金额足够多,基本都能达到4%左右。
而存款对于银行来说是盈利和生存的根本。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额存单,定期三年给到4%的利率,这是他给你的价格,但是他将这笔钱,再借给需要的人,那么利率肯定会高于存款的利率。
而放贷的利率是根据央行的规定来决定的。
五年以上的贷款基础利率为4.9%。
光是存款的利率都能达到4%,那么它中间的利润只有0.9%。
这点利润对银行来说真的是非常少,甚至有些亏盈的现象。
所以现在银行只能通过取消大额存单,定期三年或者减少定期三年大额存单的数量,用来缓解现在利润空间小的现象。
2、银行的揽储充足,压力降低。
大家都知道存款对银行来说就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中小银行可能会面临拉不到存款,吸储压力大的情况,那是因为中小银行本身的影响力,知名度没有大,银行那么高。
而像我们国内四大行,毕竟是大银行无论是实力还是品牌影响力,都是非常的高,通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就能拉来一大批客户。
所以现在很多人虽然看中高利息,但是也会选择将钱存入大银行,因为那样非常有保障。
这样大银行存款的人多,就像一个杯子,不停的装水,但是如果放水量远不及装水量的话,那么这杯子水迟早要漫出来。
所以现在国有大银行出现了存款量要高于贷款的量。
所以现在国有大银行很多都不缺存款,只能取消大额存单,定期三年。
3、大额存单定期三年的利率直逼银行中低风险理财的利率。
很多银行中低风险理财的利率都在4%~5%的利率。
而银行大额存单的利率基本都在4%,可以说是跟银行中低风险的理财相差不了多少。
但是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银行大额存单是非常的保险,没有任何风险。
而理财就不一样了,银行中低风险的理财或者是保本不保息,保息不保本。
万一理财出现崩盘,那么不仅没有利息,本金有可能都会被亏损。
而存款的对象一般都是中老年人,讲究个安全有保障,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把钱存入银行,大额存单定三年更加划算,所以购买银行大额存单,定期三年的人多了,银行中低风险理财的人少。
这种不平衡现象,银行肯定会制止。
因为银行在每个期间都有一定的KPI考核,其中银行的拉存款和理财都是考核指标之一。
如果存款达到标准。但是理财方面没有,银行还会受到惩罚。
为了让这种现象平衡,所以才取消了大额存单定期三年,银行的大额存单定期两年,利率都在3%点左右,这样一来就跟银行中低风险理财的利率拉下很大的一段距离。
- 所以现在国有大银行根本不缺存款,如果大额存单还是定期三年的话,那么银行的利润空间就会非常的小。
如果换作是你,这个生意根本赚不了多少钱,你还会选择这样做吗?肯定学会变通,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现在五年以上贷款的利率才4.9%,大额存单定期三年就4%。
银行就在中间赚取0.9%的差息,这点利息根本不够支持银行发展和盈利。
身为银行的客户经理,明显感觉的这两年银行大额存单确实有一定的变化,要么有些银行根本没有大额存单,定期三年,要么有些银行限量大额存单,定期三年卖完了就不卖,只能等很久。
综合以上:我个人觉得现在银行没有大额存单定期三年,就是因为以上的种种因素所导致。说实话其中最重要因素就是银行的利润空间减少,毕竟银行是商业机构,肯定以利润为主,当看到自己利润空间缩小时,肯定会采取某一些手段。
对此,这就是银行为什么没有,大额存单定期三年的原因。
除非那些缺少存款的中小银行,还保存大额存单,定期三年。
写到最后:这就说明现在有些银行根本不缺存款,缺的就是贷款的人,现在他们唯一做的就是减少长期大额存单,降低利率,尽快将银行所储蓄的存款放出去,从中赚取一定的利润,要想银行有大额存单,定期三年,除非银行缺少存款。
存款的人多了,就会看出现在实体经济效益不好,因为没有人愿意投资,都选择放入银行保本,对于某些靠投资吃饭的朋友来说,以后的路更加艰难。
(感谢各位朋友观看和支持)。
为什么现在大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极少甚至没有,说明什么?
在四大国有银行的官网上,确实出现3年期大额存单极少或根本没有的情况,说明几个问题:
首先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银行对存款的需求减弱。众所周知,从去年以来,央行多次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或定向降准以及中期借贷便利(MLF)等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释放了数以万亿计流动性,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得以一定程度缓解,所以对存款的需求有减弱迹象。
其次,贷款报价利率LPR的施行,间接增大了利率控制风险,尤其是长期存款利率影响最大。按照LPR的要求,选取18家银行的贷款利率报价,去掉最高和最低利率后,其平均值就是LPR的报价利率,并由央行每月颁布实施。
理论上LPR每月报价,每月都可能变化,今年以来1年期利率下降0.3个百分点,5年期下降了0.15个百分点。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利率往往进入下行通道,3-5年长期存款相当于现在就锁定了资金成本,面对未来利率的可能下调,将导致利润极度收窄或亏损的风险。
第三,国有银行又为什么不降低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而继续销售呢?有两个原因,其一大额存单利率虽然各家银行有一定自主定价权,但是仍然受到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约束,也是需要和800多家成员单位打招呼的,不是随心所欲。
其二,将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下调太多,客户并不会买账,形同虚设。在同期产品中,不仅有地方性银行3年定期存款利率“抬杠”,而且还有储蓄国债利率对比,客户未必一定选择大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因此还不如减少额度或干脆暂停销售。
基本可以预见,明年大额存单还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因为今年是LPR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对于利率的管理,很多银行还需要一个摸索和实践过程,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利润状况。
为什么现在大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极少甚至没有,说明什么?
在过去银行三年期的大额存单会成为人们抢手的对象,这个主要还是受到供需矛盾的影响,比如说过去银行缺钱,储蓄的人变少了,所以银行才给出那么高的利率,你要知道三年期的大额存单的年化收益率差不多4%,而如今这么高的利率没有了,我觉得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银行不缺钱了,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给出这么高的利率,而银行不缺钱的背后主要还是与宽松的政策面环境有关,银行手头上有足够多的钱给企业提供贷款,基本上没有了过去的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如此就没必要进行高息揽储。
二是从去年开始基金市场开始活跃,大量的银行存款已经搬家到了投资市场,这个的收益率远远高于银行大额存单三年期的利息,所以银行即便推出这个利率估计对储户们的吸引力也会下降,所以这个时候停止发行三年期大额存单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的动态调整。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银行现在因为国家给予了充分的流动性,现在不缺钱了,所以就没有必要利用高利息揽储,这是最直接的原因。
为什么现在大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极少甚至没有,说明什么?
说明什么?卖完了,银行不供应了!
大额存单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都成为了保守投资者的首选。原因无非是第一保本保息,绝对的安全;第二利息不低,2019年普遍在4%甚至跟高的水平;第三流动性好,可质押可以支取。
但是大额存单对应银行的负债,如果银行不能以更高的利率把这些钱放出去,那么留在银行是不产生任何收益的,还有付给投资者不低的利息成不成本。去年整个市场流动性不算宽松,而且经济还算可以。因此银行有动力吸储,因此大额存单几乎是满天飞。
可是今年几乎看不到大额存单,或者几乎看不到三年的,能看到的都是两年期的大额存单。主要原因,还是银行不缺钱。或者说,不缺低成本的钱。上一批大额存单卖完了,就不卖了。
今年国家为了防控的需要,对货币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整个市面上的流动性很充裕,银行拿钱更便宜了。也是为了鼓励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所以银行的成本就低了很多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额存单的需求下降。
所以你看不到了,如果买。就去股份制或者城商行买,一样安全,说不定收益还不错。
#理财大赛第三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