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白鹿原》,《活着》,《废都》,《平凡的世界》作为现代四大名著,你认为呢?

以上四部小说,除《平凡的世界》是正能量外,其它三部小说都是负能量,且立场上有问题,难负四大名著之名。

有人把《白鹿原》,《活着》,《废都》,《平凡的世界》作为现代四大名著,你认为呢?

早晨从下午开始,和你一起探讨有关文化方面的问答。

《白鹿原》曾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作者是陈忠实,陕西籍;

《活着》曾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者是余华,杭州籍;

《平凡的世界》曾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者是路遥,陕西籍;

《废都》是这四部里唯一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堪称茅奖遗珠,作者是贾平凹,陕西籍;

不可否认,这四部作品都是现代文学作品中,极具代表,也是极其出色,拥有非常多读者的作品。

但是要把它们称为“现代四大名著”,又有些言过其实了。

如果这四部作品代表了现代文学的最高水平,那么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置于何地呢?

当然还有譬如: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金庸先生的“射雕三部曲”和《天龙八部》;王安忆的《长恨歌》;阿来的《尘埃落定》;刘震云的《一句顶万句》,刘慈欣的《三体》……等等。

其次,如果真的要选“现代四大名著”,那么也必然是四部题材,故事,写作手法等等各具代表性的作品。

如果依照这个标准,我们再来看看《白鹿原》,《废都》和《平凡的世界》都是写的在陕西的故事,这个范围也太窄了。

然后《白鹿原》,《活着》是农村题材的;《平凡的世界》是城乡结合的;《废都》是城市的,这个选择面也太窄了,再怎么说也得加一个科幻题材的《三体》才适合的。

最后是字数,《平凡的世界》是上百万,《白鹿原》大约50万,《废都》大约45万,《活着》相比起来就少多了,只有12万字。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这个名单是不严谨的。

虽然我个人很喜欢这四部作品,但实事求是的来看,这其中有些作品只能算得上是畅销书,并不能称之为名著。

或许再等五十年,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评选“现代四大名著”,还为时未晚。

毕竟,我们希望留给后人的名著,必须经得住读者和时间的双重考验。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点赞,加关注,感谢你的支持。

有人把《白鹿原》,《活着》,《废都》,《平凡的世界》作为现代四大名著,你认为呢?

如果将这四部列为现代四大名著,那么其他优秀作品应该位列何处呢?它们固然很好,但是封神的话,还是不能忽略更多其他的优秀作品,接下来我将一一列举。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现代”和“当代”的区别。现代作品是指1919年到1949年期间发表的著作,而1949年之后发表的作品都属于当代范畴。也就是说,题主所说的这四部作品,应该属于当代著作。

那么当代是什么概念呢?是从1949年到迄今为止的时期。由这个时间段看来,中国文坛的佳作实在是多如牛毛。若将这四部奉为四大名著,我想还是差强人意的。

一、我们先看下题主所言的这四部作品:

这四部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广为人知。除了内容过于前卫大胆的《废都》,其他三部都被拍成了影视剧作,因此更加深入人心。那么这四部著作实至名归吗?

1.《白鹿原》

作者陈忠实,《白鹿原》于1997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白鹿原》架构了一个复杂的故事,却有着清晰的脉络。以广袤的关中地区的白鹿原为地点,从清朝末年延展至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横跨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

《白鹿原》创造了多个形象鲜明的男性角色,族长白嘉轩正直执拗,跟他斗了一辈子的老伙计鹿子霖精明狡诈,两个大家族的子女也是各具特色。

《白鹿原》还为文坛上留下了田小娥、冷秋月、白灵等可悲又可叹的女性形象,并带有明显的封建和反封建的性格标签。

《白鹿原》是厚重的,它再现了各种时代、各个阶层的真实境遇,它是陈忠实口中的“死后垫棺做枕的书”,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璀璨明珠。

2.《活着》

作者余华,《活着》于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遗憾的是未曾获得茅盾文学奖。

读《活着》是个感知疼痛的过程,它的大胆在于将历史定格在一个悲伤的时代,在这前后体会向死而生的意义。

富贵本是地主家的少爷,却因为嗜赌成性输光了家底,从此开启了他悲惨的人生。围绕着他的家人,先后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人世,最终只剩下了形单影只的他和一头衰弱的老黄牛。

生命的意义在《活着》里变得异常深刻,它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时代下大多数农民的缩影,反而更加值得深思。因此,《活着》绝对是中国文坛上的佳作。

3.《废都》

作者贾平凹,《废都》于1997年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王朔曾犀利地点评《废都》“完全是扒厕所的东西”,这本书大概是贾平凹最有特色的作品,因其对“性”的夸张和大幅度描写,以至于一度成为了禁书。

《废都》所展示的世界恰如书名,是一个颓废的小众国度,书中的主人公庄之蝶迷茫、颓丧、空虚、寂寞,是一个变革时代下浮动的人性暴露。

其实贾平凹的作品有太多足以传世的,比如《浮躁》《秦腔》等,都应该比《废都》更有文学价值。

4.《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获得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路遥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始终刻画着农村青年的进步,关注着他们粗糙的生活和精致的精神世界。

在这四部著作中,《平凡的世界》是最贴近生活的,它生动再现了城乡环境的变迁,涵盖了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生存与奋斗。平实的语言,细腻的构思,多重的人物形象,让这个多元的世界更加的真实。

在中国文坛史上,这是一部绝对不该被忽略的名作。

二、其他具备入选资格的著作:

除了题主说到的这四部著作,私以为下列作家的文学作品同样可以被称为上乘佳作,甚至难分伯仲。

1.莫言

提到当代优秀的作家,怎么能少了莫言呢?作为我国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无论是他获奖的《蛙》,还是《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都是不容错过的、大气磅礴的且极具深度的优秀文学作品。

《丰乳肥臀》我此前写过两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哈。

2.王安忆

王安忆作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她的获奖作品《长恨歌》构思精巧,笔触冷峻细腻且充满了讽刺,在2019年入选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长恨歌》以一个女人40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再现了大上海的沧桑变幻,最终以女主角魂归离恨天为结局,不禁让人心生哀叹。

3.李佩甫

如果你喜欢看官场小说,就一定不能错过李佩甫的《羊的门》,这本书还有个名字叫《通天人物》,入选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身在官场,能量究竟可以多大?构建关系网,疏通朋友圈,将他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宦海浮沉,情场厮杀,这就是《羊的门》所要批判的,它的深度堪比《官场现形记》。

所以,论当代作品名著,怎么可以少了它的一席之地?

4.王小波

当代文坛最特立独行的作家一定是王小波,你或许没读过他的作品,但一定听过他的名字。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代表作,它透过一个小人物,展开对现实的嘲讽批判,对人性的深刻反思。《黄金时代》是大胆的,更是裸露的。它将人性摊开在明面上,让读者去直观地感知它的复杂。

王小波始终是个注重精神建设的作家,在他广袤的精神家园中,我们看到了放荡和自由,放逐和回归。他是纠结的,却也是通透的。当然,爱他的人会懂他文字中所表达的一切,不爱他的人自然不喜他的叛逆和轻狂。

5.苏童

大多数人了解苏童,缘于张艺谋改编他的《妻妾成群》,如果你当这本书是情爱场,那么则是对它的轻慢。它是新潮思想和封建礼教的碰撞,更是一个时代的丑陋投影。

围绕着一个男人和四个女人,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恶丑,更看到了挣扎和沉沦。苏童善于运用他软糯柔和的文字,发出掷地有力的声音。《妻妾成群》有着古典文学的美感,也有着历尽沧桑的悲凉。它缓缓叙述着一段过分残忍的故事,弥漫着压抑和荒芜的气息,最终唱出一曲哀怨的悲歌。

6.闫连科

《受活》作为闫连科的代表作,文笔之绝,内涵之深,令人忍不住击节三叹。

品读闫连科的作品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他的黑色幽默真的让人笑不出来,他赋予笔下的世界露骨却也入骨,好似在讲一个寓言,却时时昭示着一个朗朗乾坤下的真实社会。是真实还是想象,实在让人难以判断。

那令人啼笑皆非的悲楚就像钢笔中源源不断流出的墨水,晕黑了一整个世界。这就是闫连科,不痛不活。

7.刘震云

刘震云是一个和王朔一样,浸润在半个娱乐圈的人,他的作品每一个都叫得响,但是最出名的还是《一句顶一万句》。

你知道中国式孤独是什么样吗?刘震云解释给你听。《一句顶一万句》真实得令人胆寒,它被称作中国版《百年孤独》,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所有国人的模样。

文人笔下有太过故事让我们陌生,那种痛觉不会感同身受,于是刘震云将我们身边都会有的影子糅合在一起,我们看着他笔下的人物,就像看到了自己。这一句真的足顶一万句,是给所有人的警醒。

8.《三体》

我将刘慈欣的《三体》放在最后,实在是因为有千言万语,却又觉得写出的每一句都是那样轻薄无力。《三体》是当代文坛的一抹浓重之笔,是在《山海经》之后,中国人的无边想象的无限蔓延。

《三体》构筑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世界,是一部让人废寝忘食的科幻巨作。当人类将触角探测到地球之外,我们将会看到怎样的一个洪荒宇宙呢?

大刘让宇宙不再属于某一个国家,它允许中国人的创造力也在此生根发芽。同时,他又抛给读者一道哲学思辨题,或许我们将永远没有正解,但我们懂得了珍惜的必要。

文学小说、科幻著作、官场故事......文坛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积极的状态,中国文学不死,且无法争出高低,并将持续创造辉煌,这才是我们更加期待的。

我是雪忆柔,文字是灵魂的歌者,指尖在书海中起舞,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您关注我吧!

有人把《白鹿原》,《活着》,《废都》,《平凡的世界》作为现代四大名著,你认为呢?

中国的文库里就现代长篇小说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有人一生就读了几本长篇小说居然也敢评出四大名著。名著意义

在于反映了什么社会性质,揭示的社会矛盾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塑造的人物给读者带来哪些思想上影响,小说提倡的人文思想给读者带来多大启迪与震撼,诸如此类,需要社会群体对小说普世价值共同认可,才能决定谁部长篇小说是名著。个人是站在个人的好恶来评价一部小说优劣,这样事必存在局限性,势必有失偏颇,势必有失公允,理当不足为据。

个人认为:有人把《白鹿原》.《活着》.《废都》.《平凡的世界》评为四大名著,只能说:这是搞笑版[呲牙][呲牙][呲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有人把《白鹿原》,《活着》,《废都》,《平凡的世界》作为现代四大名著,你认为呢?

这四部作品在现代文学中,极其出色,拥有非常多的读者。但是称其为“现代四大名著 ”有点言过其实:第一,这四部作品都是写陕西的故事,这个范围太窄了;第二,四部作品题材选择面狭窄;第三,字数少,《活着》只有12万字;第四,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作品置于何地?

总之,这四部作品非常出色,但是并不能称之为“现代四大名著”。

有人把《白鹿原》,《活着》,《废都》,《平凡的世界》作为现代四大名著,你认为呢?

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现代文学,什么是当代文学,因为题主指出的四部作品《白鹿原》《活着》《废都》《平凡世界》都属于当代文学,而且是上世纪八、九十年的作品,作品选择范围显然窄了些。

现代文学是指“五四运动”之新文化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所产生的文学现象。而当代文学是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所产生的文学现象。

现代文学中,鲁迅的作品、茅盾的《子夜》、巴金的《春》《秋》《家》三部曲,老舍的《四世同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才可选为四大名著。

当代文学中,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红旗谱》《林海雪原》《苦菜花》《李有才板话》《金光大道》等是作品当代四大名著候选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尽管文艺作品呈一时繁荣景象,能称为时代精品,又能流传长久的作品并不多,也只有《白鹿原》《平凡世界》可以考虑了。

《活着》没读过,《废都》要上四大名者,无论是从“五四”运动算起,还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算起,或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算起,都是不应考虑《废都》的。《废都》一书除了情色描写博人眼球外,无论是论文学成就,还是论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力,就是论文笔,《废都》也是下乘之作。

如果打破文学史界限,将新文化运动以来,统称为“现代文学”,那么,可称为四大名著的,应是下面四部:茅盾的《子夜》,老舍的《四世同堂》,浩然的《金光大道》,陈忠实的《白鹿原》。

这是我的观点,大家认为新文化运动以来,四大名著应是哪四部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